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方法在广东省海产品的主要产销地广州、阳江、湛江、珠海共采集69份海产品,采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公布的方法,用最可能数(MPN)法检测海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水平,可疑菌落的鉴定采用生化试验和PCR法。结果在69份海产品中,37份检出创伤弧菌,总阳性率为53.62%。其中牡蛎中的检出率高达80.95%(34/42),其次为海蟹(25.00%,1/4)、海鱼(18.18%,2/11)。采集于不同季节的42份牡蛎。创伤弧菌的阳性率在4-6月最高,为100%(10/10),不同季节的污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MPN法对34份创伤弧菌阳性的牡蛎进行定量分析,采样时环境温度为25—35℃的样品(18份)中创伤弧菌平均含量(中位数为38.0MPN/g)高于环境温度为10~24℃的样品(16份)中创伤弧菌平均含量(中位数为9.2MPN/g)。结论广东省部分海产品的创伤弧菌污染较为严重,应对海产品尤其是牡蛎中的创伤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预防创伤弧菌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舟山市市售生食海产品中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污染状况,为制定生食海产品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应急预案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1年从舟山市3大菜场采集7种489份市售生食海产品及217份腹泻病人粪便样本,开展创伤弧菌定性、定量检测及毒力基因分型和耐药性研究。结果从489份海产品样本中检出创伤弧菌125份,检出率为25.56%。不同季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472,P=0.000),夏季(8月)最高,为48.67%。各类样本间检出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24.366,P=0.000),毛蚶最高,为41.77%,MPN中位数为250MPN/g。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64份菌株耐药率高达31.25%。毒力基因分型结果显示,海产品中的创伤弧菌基因型主要为CB型,并首次从腹泻病人粪便样本中分离出创伤弧菌毒力基因CB型。结论舟山市市售生食海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情况严重且存在一定的致病能力,生食海产品(尤其是毛蚶)可能是导致创伤弧菌食源性感染的潜在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创伤弧菌在北仑区市售贝类海产品中的污染情况及规律,为日后对其开展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宁波市北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6年、2019年、2020年共采集400份样品,根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创伤弧菌进行定性检测.结果 贝类海产品中,创伤弧菌阳性样品多为帘蛤目和列齿目,其中血蚶的...  相似文献   

4.
致病性弧菌广泛分布于海洋沿岸的水环境中,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其中部分弧菌也是引起海水虾、贝类爆发性细菌病最常见的病原之一。为了解海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辽宁省丹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0年8月-11月对3类海产品(包括海产品的生存环境海水)共110份样品进行致病性弧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贝甲类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检验方法。方法选用mCPC、CC和TCBS培养基比较创伤弧菌在3种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率,同时应用常规的生化鉴定方法、API20E生化试剂条和PCR-vvhA法对20株分离自牡蛎的可疑创伤弧茵进行鉴定,比较3种鉴定方法的符合率。结果20株创伤弧菌菌株在mCPC、CC和TCBS3种选择性培养基上的生长率(Pr)分别为(0.19±0.28)、(0.34±0.43)、(0.44±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PC、CC培养基对人工染菌样品中不同浓度的创伤弧菌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CPC、CC培养基对31份天然污染的贝甲类样品中创伤弧菌的检出率均为22.6%(7/31)。常规生化鉴定、API20E生化试剂条、PCR.whA法对20株分离自贝甲类海产品的创伤弧茵可疑茵株的检出率分别为95%(19/20)、95%(19/20)和100%(2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贝甲类海产品中创伤孤菌的检验选用以CC和mCPC培养基为基础的传统培养方法,结合使用分子生物学筛选及生化系统鉴定,可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环境中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及在不同类别样品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集深圳地区范围内的环境样品,包括海产品、淡水产品、环境水质等,选择分离培养法进行创伤弧菌检测,对分离到的可疑菌株采用生化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 chain reaction,PCR)技术进行鉴定。结果在725份样品中,120份检出创伤弧菌,总检出率为16.6%。不同类别样品中,淡水鱼检出率最高为38.6%,其次为近海海水为22.5%、甲壳类产品为19.8%。不同季节采集样品创伤弧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深圳地区环境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温暖季节应加强对淡水鱼类及海产品进行创伤弧菌污染的监测,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食品污染物中致病性弧菌污染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温州市食品污染物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初步确定可能污染致病性弧菌的高危食品,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和为食品安全的危险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步筛选及系统鉴定方法对食品样品进行致病性弧菌检测[1~3]。结果:检测生肉(牛、羊、鸡、猪)、熟肉制品、水产品、冷菜等其他食品共4大类样品149件,检出致病性弧菌95株,总检出率55.7%;4大类食品中致病性弧菌阳性率最高的为水产品(74.1%),其次生肉类为64.3%;而农贸市场样品污染率最高。结论:温州市食品致病性弧菌的污染严重,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建议要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8.
珠海地区海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P)的生态分布和污染状况.[方法]按照CB/T4789.20-2003及GB/T4789.7-2008进行采样和检验.[结果]318份样品检出VP103株,平均检出率32.4%;不同样品检出率是:海鱼类17.7%,甲壳类41.2%,贝壳类56.7%,软体类8.5%,贝壳类和甲壳类检出率显著高于海鱼类和软体类(P<0.01);不同场所检出率是:市场33.7%,餐厅30.7%,两类场所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珠海地区海产品VP污染较为严重,存在饮食安全隐患,应进一步加强对海产品加工制售环节VP主动监测和污染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铁岭市海产品副溶血弧菌污染情况,为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警示提供依据。方法按GB/T 4789.7-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1]要求进行菌株分离培养鉴定。结果检测样品114份,检出副溶血弧菌47株(41.2%),以虾蟹类检出率最高(61.1%),海蜇类最低(7.7%),海蜇类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污染程度明显低于其他海产品类。47株脲酶试验均阴性;神奈川试验(KP)阳性34株(72.3%)。不同海产品检出副溶血弧菌的KP试验阳性率无明显差别。结论铁岭地区海产品受副溶血弧菌污染较严重,存在较高的食品安全风险。应加强海产品从运输到销售加工各环节的监测,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0.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种嗜温、嗜盐、嗜碱型海洋致病菌,与霍乱弧菌、肠炎弧菌同属致病性弧菌。1970年Ro-land首次报道感染创伤弧菌的病例,1976年Hollis等首次从血液中培养分离出该菌,完成了创伤弧菌的分离与鉴定,1979年Farmer将其命名为创伤弧菌。2006年8月《Emerging infectiousdiseases》杂志将创伤弧菌列入最危险的细菌之列。根据生化、遗传、血清学试验的差异和受感染宿主的不同,目前将创伤弧菌分为3种生物型。生物Ⅰ型产吲哚,人类感染通常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京市夏秋季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o parahaemolyticus,VP)的污染状况以及分离菌株的毒力与药物敏感性。方法自农贸市场与饭店采取海产品样品,参考国标法(GB/T4789-2008)对样品进行检测,用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对紫红色菌落进行PCR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神奈川试验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296份样品中共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37株,检出率为80.1%,其中冷冻与保鲜海鱼类检出率为96.4%,贝壳类产品检出率为80.8%,鲜活鱼虾类检出率为6.7%,鲜海带类检出率为40.9%,海蜇类检出率为66.7%。VP种属特异性的基因tlh的PCR鉴定与显色培养基的鉴定结果一致;237株VP神奈川试验阳性69株;常用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耐药,完全不耐药的分别为头孢曲松、头孢呋肟、万古霉素、美满霉素、奥复星、麦迪霉素、先锋霉素Ⅴ、丁胺卡那霉素、诺氟沙星、丙氟哌酸、复达欣等。结论南京夏秋季海产品中存在严重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分离菌株含毒力占29.1%,对16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显色培养基用于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快速检测与PCR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创伤弧菌 (Vibriovulnificus)为嗜盐性海生G- 杆菌属 ,Roland〔1〕在 1970年首先报道由创伤弧菌感染引起小腿坏疽和内毒素性休克 ,Hollis等〔2〕在 1976年报告从血液中培养分离该细菌 ,随后 ,美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一些沿海城市相继有创伤弧菌感染的临床报告。由于创伤弧菌败血症起病急 ,病情进展快 ,死亡率高 ,是一种少见的严重疾病 ,然而在我国沿海关于创伤弧菌感染的病例报道十分罕见。近几年来 ,浙江温州地区陆续发生创伤弧菌败血症引起的死亡病例〔3〕。本文报告我院从 1998年 5月~ 2 0 0 2年 8月间临床诊断为创伤弧菌败…  相似文献   

13.
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鱼虾类捕捞渔场,有着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产品,新鲜的海产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独特口味,本地居民喜欢生食或半生食此类海产品,其中副溶血弧菌(VP)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发已成为我市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分析了舟山市定海区农贸市场经济鱼虾类海产品的副溶血弧菌污染的动态分布、血清型别及毒力基因携带状况。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区海产品和珠江水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海产品和珠江水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霍乱弧菌按《霍乱诊断标准》WS289-2008附录A和霍乱防治手册(第五版)进行检测,副溶血性弧菌按GB/T4789.7-2008操作,创伤弧菌的检验按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创伤弧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结果:2009年-2010年二年共完成320份样品检测,共检出119株致病菌,检出率为37.19%。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6.56%,其次为创伤弧菌,检出率为9.06%,O1群霍乱弧菌检出率为1.56%。海产品和珠江水中致病性弧菌污染水平存在季度性差异(P<0.005)。结论:应加强对海产品和珠江水中致病性弧菌的监测,尤其是在温暖季节。  相似文献   

15.
部分海产品携带致病性弧菌情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调查分析贝(甲)壳类海产品携带致病性弧菌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分离和增菌后分离两种分离方法对162份海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检出8种致病性弧菌361株,检出率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50.4%、溶藻弧菌21.6%、非O-I群霍乱弧菌15.2%、拟态弧菌5.8%、河弧菌3.9%、创伤弧菌1.4%、费尼斯弧菌1.1%和海鱼弧菌0.6%,未检出霍乱弧菌。结论贝(甲)壳类海产品携带致病性弧菌普遍且具种别多样性,不宜生食或半生食;同时应用两种分离方法能较全面地反映贝(甲)壳类海产品的致病性弧菌携带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河南省淡水产品养殖环节4种常见致病性弧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污染状况,为河南省食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溯源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参照2016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淡水动物性水产品养殖环节中常见弧菌专项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样品的采集和检测。结果 从开封市和鹤壁市淡水产品养殖场中分别采集水产品、养殖水体和水底淤泥共计312份,开封市检出73株霍乱弧菌(46.79%)、13株副溶血性弧菌(8.33%)和17株溶藻弧菌(10.90%),未检出创伤弧菌;鹤壁市检出8株霍乱弧菌(5.13%),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和创伤弧菌。对13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3种毒力基因(TLH、TRH和TDH)检测。13株副溶血性弧菌均具有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H),有12株具有耐热相关直接溶血素基因(TRH),均未携带耐热直接溶血素(TDH)。对81株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分群,O1群霍乱弧菌3株(小川1株、稻叶1株和彦岛1株),O139群霍乱弧菌5株,非O1/O139群霍乱弧菌73株。81株霍乱弧菌CTXA毒力基因阳性菌株7株,均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结论 河南省淡水养殖环节主要受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的污染,监测的2个地区污染情况存在差异,污染的优势弧菌是霍乱弧菌。  相似文献   

17.
18.
外环境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外环境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1990年6~9月,我们对采自外环境的148份样品,进行了致病性弧菌的检测。 采地表水40份;生活饮用水35份;列车餐车各类熟食品43份;处理后的医院污水30份。 地表水、生活饮用水、医院污水每份样品取200ml,加入10倍浓缩的碱性胨水20ml,37℃过夜培养,然后同时在改良麦康凯和SS平板上分离;并取1ml胨水培养液,接种于10ml氯化锶胨水中二次增菌培养过夜,在改良DC平板上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天然海产品对虾中创伤弧菌污染情况。方法:将对虾试样和梯度稀释液接种于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增菌,于纤维二糖-多粘菌素E(CC)琼脂平板分离培养,选择平板上的可疑菌落进行PCR扩增鉴定,采用最可能数(MPN)法测算对虾试样的创伤弧菌污染水平。结果:天然海产品对虾中创伤弧菌的检出率为100%(40/40)。对虾中80%(32/40)创伤弧菌密度高于11000 MPN/g,平均菌浓度为4.1×105MPN/g。结论:对虾中创伤弧菌的污染程度在南宁市零售市场七、八月份相当严重,应加强对海产品中创伤弧菌污染状况的监测,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海虾中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及其季节性变化规律。方法:从舟山市区的三大菜场采集市售的114份海虾样品进行创伤弧菌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114份样品,共检出24株创伤弧菌,总体阳性率为21.1%。2月份和5月份检出率相对较低,为3.6%和7.7%;8月份的检出率为56.7%,11月份的检出率为13.3%。四个季度的检出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1.91,P<0.01)。结论:创伤弧菌在一年四季都存在着潜在的危险,而在夏季被感染的机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