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迟性心包填塞是心脏直视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不易及时诊断、治疗,误诊率高,易导致严重后果。1993—02~2006~12我们共施行1364例心脏直视手术,术后发生延迟性心包填塞12例(0.88%),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脏手术后延迟性心脏压塞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延迟性心脏压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心脏手术后延迟性心脏压塞的临床资料。结果:延迟性心脏压塞发生于术后7-27d,平均13.7d。12例经超声检查,3例经床边X线检查诊断延迟性心脏压塞。行心包穿刺抽液12例,行心包开窗引流2例,开胸探查1例。治愈15例,死亡1例。结论:延迟性心脏压塞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误治,提高对延迟性心脏压塞的认识很重要,经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大多数患可治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心脏直视术后延迟性心包填塞(delayed cardiac tamponade,DCT)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治疗3-法及预防。方法 就2000年1月~2004年7月心脏直视术后发生DCT的23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22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随访症状消失,心功能稳定,疗效满意。结论 心脏直视术术前心功能差,心胸比例大,术后抗凝过度,心包切开综合征,心包纵隔引流不畅等易诱发DCT,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  相似文献   

4.
心脏直视术后延迟性心脏压塞2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恕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2):219-220
【目的】分析心脏直视术后延迟性心脏压塞(delayed cardiac tamponade,DCT)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就2000年1月至2004年7月心脏直视术后发生DCT的23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22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随访症状消失,心功能稳定,疗效满意。【结论】心脏直视术术前心功能差,心胸比例大.术后抗凝过度,心包切开综合征,心包纵隔引流不畅等易诱发DCT,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  相似文献   

5.
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脏压塞发生的原因、处理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因心脏介入手术导致心脏压塞的可能原因、临床表现、治疗结果及预后。方法 3010例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发生心脏压塞7例,相关手术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3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2例,射频消融术1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1例。结果 心脏压塞的主要原因包括冠状动脉、左心耳穿孔,心脏静脉破裂;急性心脏压塞6例,1例在术后1h延迟出现;3例因出血量大行外科手术治疗,3例经心包穿刺抽液病情稳定,死亡1例。结论 介入治疗中早期识别心脏压塞并果断处理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心内直视术后急性心包填塞18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填塞的发生,及时救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心脏手术后患者床边开胸心包探查前后血流动力学、尿量、引流量的变化。结果探查前心率、CVP增高(P<0.05),血压、尿量下降(P<0.05);探查后血压、尿量回升(P<0.01),心率、CVP回落(P<0.01)。结论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主要为非特异性血流动力学紊乱,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对其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并及早床边心包探查,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出血是心脏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3%~6%,如不能及早诊断则造成血容量严重不足或急性心包填塞而危及病人生命。我院自1996年-1999年共实施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264例,有15例发生出血过多,经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15例病人均治愈,临床效果满意,现就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术后迟发性心包填塞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4例迟发性心包填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由超声心动图确诊经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果:4例患者经上述治疗,无需反复穿刺和手术探查,心功能恢复良好,均为NYHAⅠ级。结论:迟发性心包填塞是心脏直视术后较少见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心包积液可避免反复常规穿刺抽液和开胸探查的诸多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心耳封堵术后发生延迟性心脏压塞发生与左心耳毗邻解剖结构及封堵器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13例2016年8月至2021年6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因左心耳封堵术导致的延迟性心脏压塞并行急诊心包穿刺引流患者,随访时间(16±12)个月,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术前,术中及延迟性心脏压塞恢复后通过左心房CTA,食道超声心动评估左心耳及左心耳封堵器周边解剖结构关系。结果左心耳封堵后发生延迟性心脏压塞行心包穿刺引流患者13例,男性7例,年龄(72.1±8.3)岁,6例同时行冷冻消融治疗;患者左心耳菜花型8例,鸡翅型5例;盘式封堵器密封盘直径(29.5±2.8)mm;10例患者心脏压塞恢复后复查左心房CTA,8例锚钩贴靠肺动脉,1例锚钩贴靠左上肺静脉,1例锚钩同时贴靠肺动脉和左上肺静脉;除1例术后2d死亡外其他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左心耳封堵后发生延迟性心脏压塞与左心耳毗邻肺动脉,左上肺静脉位置关系密切,与较大的封堵器及其锚钩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左心耳封堵术后发生延迟性心脏压塞发生与左心耳毗邻解剖结构及封堵器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13例2016年8月至2021年6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因左心耳封堵术导致的延迟性心脏压塞并行急诊心包穿刺引流患者, 随访时间(16±12)个月,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包括术前, 术中及延迟性心脏压塞恢复后通过左心房CTA, 食道超声心动评估左心耳及左心耳封堵器周边解剖结构关系。结果左心耳封堵后发生延迟性心脏压塞行心包穿刺引流患者13例, 男性7例, 年龄(72.1±8.3)岁, 6例同时行冷冻消融治疗;患者左心耳菜花型8例, 鸡翅型5例;盘式封堵器密封盘直径(29.5±2.8)mm;10例患者心脏压塞恢复后复查左心房CTA, 8例锚钩贴靠肺动脉, 1例锚钩贴靠左上肺静脉, 1例锚钩同时贴靠肺动脉和左上肺静脉;除1例术后2 d死亡外其他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左心耳封堵后发生延迟性心脏压塞与左心耳毗邻肺动脉, 左上肺静脉位置关系密切, 与较大的封堵器及其锚钩有关。  相似文献   

11.
陈蓉  廖天芬 《天津护理》2004,12(5):256-256
目的:预防体外循环术后急性心脏压塞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方法:对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急性心脏压塞的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压塞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发生急性心脏压塞的病人经过及早处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密切观察及监测是预防和及时发现急性心脏压塞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进行性心包填塞4例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丽  刘月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0):4992-4993
我科自从2002年开展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工作以来,先后有4例患者于术后2~12h发生心包填塞,由于在CCU监护过程中及时发现,积极抢救,4例患者均转危为安,康复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并发延迟心脏压塞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 分析1999年8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例老年PCI术后出现延迟心脏压塞患者相关资料.结果 2例PCI术后出现延迟性心脏压塞的患者均为老年女性,提示老年女性多支血管复杂病变患者是PCI术后迟发心脏压塞的重点监测对象,术后6h内出现无法解释的低血压者应及时做床旁心脏超声检查,以排查和鉴定是否存在迟发心脏压塞.2例患者经心包穿刺引流和采取相应措施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 老年女性多支血管复杂病变患者是PCI术后迟发心脏压塞的易患者,应注意其术后的早期临床特征,并进行相应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心内直视术后延迟性心包压塞的护理经验。方法 :密切观察 10例心内直视手术后 ,患者的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保持心包引流管通畅。结果 :患者经床边心包引流或手术心包开窗引流后痊愈出院。结论 :心脏直视术后要密切观察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保持引流通畅。加强营养 ,注意抗凝 ,定期复查 ,可预防延迟性心包压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例 1 男 ,5 7岁。因反复咳痰、咯血 3个月余入院 ,经 CT检查诊断为左下肺癌 ,在全麻下行左下肺叶切除术。术中游离结扎肺门血管时 ,心电图监测突发心动过速 ,HR由 85次 /min升至 140次 /min,BP由 138/75 mm Hg降至 6 1/4 3mm Hg,通知术者检查见心跳无力 ,心包积血 ,打开心包吸出约 2 5 0 ml血液 ,HR逐渐减慢恢复至 80~ 90次 /min,经查为肺下静脉结扎不牢脱入心包腔造成。输入林格氏液 5 0 0 ml后 ,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术终患者苏醒后无并发症发生。例 2 女 ,6 5岁。因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无效 ,经股动脉置心导管入…  相似文献   

16.
心脏直视手术后延迟性心包填塞13例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 延迟性心包填塞是指心脏手术 1周后出现的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包压塞[1] ,是心脏直视手术后少见的严重并发症 ,因多出现在康复期 ,故难以发现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2 ] 。我科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共进行心脏直视手术 2 10 0余例 ,术后出现延迟性心包填塞 13例 ,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 13例中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8~ 6 5 (平均 2 9)岁 ,其中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 2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2例 ,二尖瓣置换术 1例 ,瓣膜置换 +冠脉架桥术 1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3例 ,法乐四联症根…  相似文献   

17.
谷岩梅  杨莉  解芳  李妍  于虹  陈海英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2):2052-2053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并发心脏压塞的早期临床表现特点和监护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2月~2009年12月进行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发生心脏压塞患者的冠心病监护病房监护记录。结果在3422例患者中,5例术后发生心脏压塞,其中,行射频消融术后(RFCA)2例,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PCI)3例;心脏压塞患者在明确诊断前的早期表现有胸闷、烦躁、气促,恶心、大汗、心音变化,血压、心率突然下降;另外,在拔除动脉套鞘时出现的血压、心率变化应与血管迷走性反射相鉴别。结论心脏介入诊疗围术期的连续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是早期识别心脏压塞的关键,可以及时提示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并及时实施救护。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开展介入手术以来发生了急性心包填塞2例,经积极抢救转危为安。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迟发性心脏压塞(LCT)是由于心包腔缓慢积血、积液而形成,其发生率在0.1%~6%,并常发于术后7~30天,多见于瓣膜置换术后,因其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而产生严重后果。本文通过对12例病案的观察与分析,认为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提供诊断信息是救治LCT的关键,尤其对于术后早期出现纳差、恶心、心功能不全、心动过速、双肺底罗音的患者应动态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血压、心率及末梢血氧饱和度的改变。重视胃肠道反  相似文献   

20.
笔者针对7例心脏直视手术后延迟性心脏压塞的发生原因:(1)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过量;(2)充血性心力衰竭;(3)心包、纵隔引流管不畅等。总结出其中护理要点:(1)加强抗凝治疗的护理;(2)做好心包、纵隔引流管的护理,(3)密切观察病情,加强预见性护理。(4)注重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