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了 "水瘀"形成的机理,包括 "因水而致瘀"和 "因瘀而致水",认为水停血瘀是瘀血的一个特殊病证,即 "水瘀证"。并应用水瘀理论分析水肿病因病机和活血利水治疗水肿的体会。"水瘀证"有助于深入研究瘀血与水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瘀血及水肿证的辨证治疗,有助于临床进一步应用和发挥。 相似文献
2.
丹毒是一种主要累及淋巴管的真皮感染.临床中一些老年下肢丹毒患者,在经过标准抗感染后红肿疼痛缓解,但仍有淡红斑、凹陷性水肿伴烧灼感及行走后胀感等,延长疗程或更换抗感染药物不可缓解.从湿瘀入手,辨证为湿瘀蕴毒、水湿瘀滞或寒湿瘀阻,采用加减活命饮、萆薢化毒汤、独活寄生汤等临证化裁,可缓解上述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4.
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称为股肿,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小腿可凹性水肿,自觉沉重、胀痛,朝轻暮重,久坐久立后加重。有患者伴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郁积性皮炎、湿疹或慢性溃疡。西医认为本病多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致,或继发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成。笔者根据中医辨证,以益气活血法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疗效,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6.
1 水肿与脾的关系。1.1 脾在生理上的重要性人体的五脏气血,四肢百骸的滋养,皆赖于脾胃摄化水谷精气之濡养。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弱则气血生化不足,体内正气亏虚,终至邪气入侵,百病由生。因此,脾的功能正常与否,对人体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老年生理性水肿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一种常见症状,属中医“水肿”范畴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笔者从瘀论治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临证可分类一种证型:肺虚瘀阻型,脾虚瘀阻型,肾虚瘀阻型。分别运用补肺化瘀利水,健脾化瘀利水,益肾伲瘀利水之法治之,使虚得补,瘀得行,而水肿自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特发性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采用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双氢克尿噻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统计治疗效果,随访半年后统计远期疗效。结果:两组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8.7%,对照组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远期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88%,对照组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半年后水肿复发率分别为15.4%、7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特发性水肿有显著疗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活血利湿法与健脾利湿法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活血组30例服用祛湿消肿胶囊,健脾组20例服用参苓白术丸,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及彩色超声测定下肢固定点皮肤及皮下组织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活血组愈显率66.67%,总有效率86.67%;健脾组分别为35.06%、60.00%,活血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健脾组(P<0.05);两组症状总分、体征总分均有下降,相比较活血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皮肤及皮下组织厚度均有减少(P<0.05或P<0.01),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血利湿法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疗效优于健脾利湿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特发性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5例采用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双氢克尿噻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统计治疗效果,随访半年后统计远期疗效。结果:两组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8.7%,对照组7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远期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88%,对照组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半年后水肿复发率分别为15.4%、71.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特发性水肿有显著疗效,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正肾性水肿是肾内科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中医将肾性水肿归属于"水气病"范畴[1],多见于现代医学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如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性肾炎,淀粉样肾病等。吾师远方教授致力于慢性肾脏疾病的中医药研究 相似文献
13.
韦企平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4,(3):214-216
黄斑水肿是多种眼病均可能出现或伴随的导致中心视力明显下降的临床征象。本文根据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对黄斑水肿病因、病机和治疗的认识,提出黄斑水肿可从痰瘀论治,并从其理论基础及临证组方用药心得等方面给予简介。 相似文献
14.
肾性水肿是肾脏疾病的主要体征之一,瘀血是形成肾性水肿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治疗中可以根据疼血导致水肿的特点,分别采取益气化瘀消肿、行气化瘀利水、潭阳散瘀消肿等方法来治疗肾性水肿. 相似文献
15.
肾性水肿是肾内科疾病的主要体征之一,中医将肾性水肿归属于"水气病"范畴,本文从血瘀角度论治肾性水肿。从瘀论治分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阳虚寒凝血瘀、痰凝血瘀等。治疗上应多法联用,综合调治,辨证施治,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以五苓散加味治疗内分泌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五苓散加味汤剂,7天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并在治疗0.5~1年内进行随访。结果:水肿消退总有效率91%,经随访治愈者无一例复发。结论:五苓散加味治疗内分泌性水肿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从瘀论治特发性水肿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从瘀论治特发性水肿的疗效。方法:对52例患者以化瘀行气补肾为治法,选用血府逐瘀汤随症加减治疗。结果:治愈33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3.46%,总有效率为98.08%。结论:从瘀论治特发性水肿,活血不伤正气,补而不滞经脉,标本兼治,开郁消瘀,气化则水行,调补阴阳,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反复研读中医经典理论和多年临证经验,针对慢性下肢静脉疾病,主张从毒论治,从"气""血""水"立论,提出了"毒邪久结筋脉、损及气血津液、病分气水血治"的观点。认为临证先辨病属气分、水分、血分,再辨邪属寒毒、火毒、湿毒、热毒、瘀毒,从气分病(寒毒凝筋证)、水分病(湿毒浸筋证)、血分病(瘀毒阻筋证)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且血瘀阻于脉络贯穿于本病的始终。以益气化瘀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取得满意疗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