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颅脑损伤患者的运动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明方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2):3316-3317
颅脑损伤后的运动疗法是该损伤综合康复治疗方法的重要一环,对胶体运动障碍,疗效确切。是促使患早日康复,尽快恢复运动功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康复期不同阶段所实施的运动种类不同、方法不一,运动强度因人而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平面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和膈肌运动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05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颈、胸、腰段各平面脊髓损伤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肺活量(VC)和膈肌运动功能(右侧隔肌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时的运动幅度),并对肺功能与性别、年龄、吸烟史、损伤平面、残损分级、ASIA感觉/运动评分、膈肌运动幅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平面脊髓损伤肺功能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平面脊髓损伤平静呼吸和深呼吸时右侧膈肌运动幅度、ASIA感觉/运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肺功能下降与损伤平面、残损分级、膈肌运动、ASIA感觉/运动评分和性别、吸烟史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特别是颈髓损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肺功能障碍,而损伤平面、残损分级、ASIA感觉/运动评分和膈肌运动是影响脊髓损伤患者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脑外伤后由于脑的损伤部位不同 , 其运动障碍表现多种多样 , 使脑外伤后康复难度加大 ; 脑外伤后的运动治疗需根据不同运动障碍类型采取不同治疗方法 . 本文详细介绍了脑外伤后不同运动障碍类型的运动疗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运动相关脊髓损伤病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致伤原因为运动相关脊髓损伤38例病例。结果男性占84.2%,年龄5~58岁,平均23.4岁,跳水是运动损伤中最多的运动项目(73.7%)。2例无骨折,1例为腰椎骨折,其余为颈椎骨折,其中爆裂骨折占57.9%,骨折脱位占18.4%。完全性脊髓损伤占47.2%,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占52.8%。运动员占10.5%,学生占31.6%。结论运动相关脊髓损伤可以发生在运动员和非运动员,大多为少年、青壮年,大部分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预防运动所致脊髓损伤很重要。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不同致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了损伤水平以下正常运动、感觉、自主功能的改变。本文就地震后造成的脊髓损伤患者应如何进行运动治疗做一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6.
颈髓损伤平面及运动功能恢复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105例不同损伤平面的颈髓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后所取得的运动功能改善。方法根据Iancoli对四肢瘫患者的分级,对不同损伤平面患者的移动、移乘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C6A2中50%、C6B1中67%的患者可完成床上的移动;C6B2中71%、C6B3中81%的患者可完成轮椅床,C7A中75%可完成轮椅厕所转移。结论四肢瘫患者的不同损伤平面决定了他们应取得的运动功能,而且移动能力决定了他们独立生活能力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髌骨损伤是指髌骨软化和髌骨肌腱末端病,是长期体育训练或运动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他将不同程度的影响运动员或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碍运动成绩的提高和技术水平的发挥,缩短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损伤平面脊髓损伤患者运动试验中心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将15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高位截瘫组(8例)和低位截瘫组(7例),均在轮椅跑台上进行极量递增负荷运动试验,测量心肺功能指标。结果低位截瘫患者的心肺功能优于高位截瘫(P<0.05~0.01)。结论脊髓损伤平面越高,心肺功能越低,即损伤平面与心肺功能成反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不同类型脊髓损伤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在后肢腓肠肌运动终板内的变化,以探讨不同类型脊髓损伤后CGRP和AChE与运动终板退变的关系。方法60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切割型脊髓损伤组(B组)和撞击型脊髓损伤组(C组),术后1、2、4、10周分别用Karnovsky-Roots直接法染色检测AChE、免疫组化法检测CGRP的变化。结果两损伤组大鼠术后运动终板中CGRP和AChE浓度均下降,但C组10周时有了明显恢复,而B组一直处于较低水平;CGRP的改变早于AChE。结论在大鼠不同类型脊髓损伤后,CGRP和AChE的活性和浓度与运动终板退变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态对称性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5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博爱医院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34例,根据左右下肢运动评分的差异分为下肢对称损伤组(对称组,n=15)和下肢非对称损伤组(非对称组,n=19)。采用三维运动采集系统和足底压力采集系统进行步态测试。计算步长以及站立相和迈步相对称值。结果 对称组的步长对称值、站立相对称值和迈步相对称值均明显低于非对称组(|t|> 2.619, P <0.01)。非对称组站立相对称值和迈步相对称值与双侧下肢肌力差值呈正相关(r> 0.468, P <0.01)。判别分析显示,下肢损伤不同对称性患者的步态参数方程不同。结论 下肢运动功能对称性影响脊髓损伤患者步态对称性,左右下肢运动总分的差值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步态参数可用于判定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损伤对称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训练时程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Sprague Dawley大鼠95只,分为模型组(未给予运动训练)、实验组(根据训练时程分为训练1周、2周、3周、4周组)和假手术组(切除椎板暴露脊髓,但不造成脊髓损伤)。采用改良Allen撞击法制作胸髓(T10)不完全损伤模型。运动方式采用重量支撑平板步行训练,在不同时间点采用斜板试验、改良Tarlov评分、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脊髓体感诱发电位进行运动及神经功能评定。 结果①运动功能:大鼠运动训练1,2,3和4周后,运动功能均较模型组有明显提高(P<0.05);②脊髓体感诱发电位:大鼠运动训练2,3和4周后,N1波峰潜伏期较模型组显著缩短(P<0.05),且随训练时程增加而逐步缩短(P<0.05)。 结论部分重量支撑平板步行训练能有效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及神经功能,并且其改善作用与运动训练时程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运动疗法对坐骨神经损伤小鼠运动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坐骨神经损伤组和运动治疗组,每组20只。通过挤压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损伤小鼠模型。对各组小鼠脚趾形态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进行评估。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神经纤维的形态及数量。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小鼠坐骨神经损伤部位远端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使用real-time PCR检测与神经损伤修复相关的基因。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坐骨神经损伤组小鼠脚趾不能张开,SFI高且下降速度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坐骨神经损伤组比较,运动治疗组小鼠脚趾张开功能轻度恢复,SFI下降速度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坐骨神经损伤组受损部位远端神经纤维数量少,密度低;而运动治疗组受损部位远端神经纤维数量和密度均升高。电镜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坐骨神经损伤组小鼠受损部位远端有髓神经纤维比例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坐骨神经损伤组比较,运动治疗组小鼠受损部位远端有髓神经纤维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坐骨神经损伤组BDNF,Mpz和Cdh1基因表达均降低(P<0.01或P<0.001),Artn基因表达升高(P<0.001);与坐骨神经损伤组比较,运动治疗组BDNF,Mpz,Cdh1,Gap-43,cJun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1或P<0.001),Artn基因表达降低(P<0.01)。结论:运动疗法对坐骨神经损伤小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胸髓完全横断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特点;探讨评价截瘫大鼠后肢运动恢复的最佳方法。方法26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脊髓横断损伤组和减重平板步行训练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d、7d、15d、30d和45d,采用BBB开放空间运动评分和ACOS(average combined scores)神经行为学评定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并比较其异同点。结果术后1d大鼠后肢呈弛缓性瘫痪,BBB和ACOS评分均为0分;30d和45d时与损伤组比较,训练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明显,BBB和ACOS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15d与30d、45d,30d与45d相比,损伤组和训练组内ACOS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损伤组与训练组BBB和ACOS评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与0.987。结论胸髓完全横断大鼠仍存在部分后肢运动功能自发恢复的征象,减重平板步行训练能促进截瘫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半定量和定性方法的评价结果均能较好地体现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两者相关性高。其中半定量方法能更敏感地反映不同时间点不同组别问运动恢复的细微变化。  相似文献   

14.
肩袖损伤是以上肢运动为主的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以慢性损伤为主。对于运动员的肩袖损伤,制定出一个以增强其运动功能为主的运动处方,不仅可以起到治疗作用,更重要的是预防再次损伤。在执行运动处方时,没有让运动员休息或减量,而是在正常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康复体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运动学习”相关理论及其在脑性瘫痪康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随着脑功能研究及人类运动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学习(motor learning)”相关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各种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当然也包括儿童的脑性瘫痪(脑瘫)。“运动学习”方法是根据对正常人习得技能过程的充分认识,通过分析与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的各种异常因素或缺失成分,针对性地设计并引导患者主动练习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16.
机器人辅助上肢康复运动训练的代偿运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要 目的:通过仿真计算和实验的方法探讨上肢不同自由度转动关节的代偿运动可能,为在康复运动训练过程中有效防止代偿运动的出现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人体上肢的4自由度关节-连杆简化模型,应用变换矩阵计算得到上肢在直线轨迹的运动训练中各关节可能的角度运动变化范围。对正常人分别进行自由状态下和约束状态下的被动直线运动训练,对采集到的关节角度信号进行函数拟合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人体上肢各关节的运动角度变化规律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在约束条件下,人体上肢运动会在肩关节内收外展和上臂旋转两个自由度上产生明显的代偿运动。 结论:可以在中枢神经损伤患者上肢训练中引入肩关节外展矫形器等辅助器具,强制患者增加肩关节外展角度,使患者可以在这种状态下,以与正常人相似的运动规律进行康复运动训练,从而最终恢复或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于会东  孙燕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4):2064-2064,2073,I001
目的 通过超声观察过度运动对兔冈上肌肌腱形态学的影响,了解过度运动和冈上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建立双侧兔肩关节过度运动模型,实验分3组:正常组,关节过度运动4周组,关节过度运动8周组。结果 过度运动会后冈上肌肌腱超声回声不均匀,回声变薄,低、强回声都有,但声影不明显。结论 过度运动会对冈上肌肌腱造成损伤,过度运动持续时间与损伤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游泳运动中的肩关节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连科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551-3551
游泳运动中,肩关节损伤不仅影响正常的运动训练与运动成绩的提高,而且影响到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通过对游泳运动中肩关节损伤问题的探讨,提出了预防和治疗肩关节损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运动想象是指不伴随任何实际运动的情况下,通过大脑的神经活动来模拟和想象某种运动或动作的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运动想象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在康复医学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运动想象的基本概念、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作用机制、康复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脊髓损伤康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急性运动对小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组)、90min运动组(B组)、力竭组(C组)及力竭后恢复24h组(D组)各10只,以游泳为运动方式,观察各组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ATP合成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丙二醛(MDA)的变化,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与A组比较,C组血清CK、LDH水平及心肌MDA水平显著增高(P〈0.05).ATP合成能力显著下降(P〈0.05),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结论:急性力竭运动可造成线粒体损伤和心肌损伤,力竭运动后24h各项指标基本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