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2型糖尿病越来越成为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不健康饮食导致肥胖及胰岛素抵抗是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由于缺乏健康常识,人们往往嗜甜厌苦,久而久之就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调,引起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五味和脏腑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五味各有所入所养,五味太过有所伤。《内经》中五味所入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所入之味可以滋养本脏,为本脏所喜,但五味太过则造成损害。五味所伤: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  相似文献   

2.
中药四气五味的量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反映药物电子得失能量的 ,即量化其阴阳和大小的。四气反映阳—受电体—酸的能量 ,五味反映阴—给电体—碱的能量 ,四气、五味均可量化。  相似文献   

3.
浅议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水昌 《云南中医杂志》1994,15(1):43-43,36
  相似文献   

4.
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神农本草经》序称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 ,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与有毒无毒。”自古以来 ,各种中药书籍在论述一药物时必先标明其性味 ,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 ,以及临床用药 ,都有实际意义。本文试就中药四气五味的内容及现代研究成果进行的分析综合 ,以论中药四气五味的科学性。1 四 气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其中寒凉和温热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 ;而寒与凉 ,温与热性质基本相同 ,只是程度上的差异 ,温次于热 ,凉次于寒。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反应概括…  相似文献   

5.
凌华  孙晗 《新中医》2017,49(4):161-163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中医以其对冠心病治疗的独特性有效性成为研究热点。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对于该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张仲景在概括为"阳微阴弦,正虚邪实"。此说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其中"阳微"就是指心阳衰微,  相似文献   

6.
杨玉红 《中医研究》2010,23(8):23-24
五味是药物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五味可视为五类基本性质。药物主要是通过五味——五类基本性质而发生作用的。四气不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性质,而是用药之后的4种效应,即药物作用的4种属性.因此,四气是在药物的五味作用于机体之后才产生的。五味是性质,四气是效应,五味与四气的关系是药物与效应的关系,是一种因果关系,因此,五味与四气之间就应有其内在联系和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丁伟 《河南中医》2019,39(2):176-179
药物通过其升降浮沉作用于人体发挥作用,药物气味功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炮制生熟部位均可对药物气味升降产生影响,且临床很多中药以蜜、姜等炮制以增强药物性能,用药物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天有冬夏春秋,气有寒热温凉,地有木火土金水,味有酸苦甘辛咸,土爱暖而喜芳香,治疗脾胃病常选用芳香之品,而芳香之药多性味辛香温燥,辛行气,香通气,苦温燥,畅中焦气机则复脾胃升降之态,如陈皮、砂仁、藿香、豆蔻等药,醒脾助运,开胃和中。五味入五脏,五脏应五行,四气五味在脾胃遣方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温升热浮凉降寒收,温热助脾以温升,寒凉助胃以凉降,各有生克之道。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植物寄生类彝药药性中的四气、五味及功效。 方法: 借鉴中药药性理论,采用文献数据整理与挖掘的方法,对彝医药现存古籍—《彝药志》、《聂苏诺期》、《彝族医药》等十余部文献中记载的26种常用植物寄生类彝药进行四气、五味及功效规律的总结。 结果: 植物寄生类彝药的四气构成比为温性>寒性=凉性>平性>热性;五味中单味构成比为含苦味>含涩味>含辛味=含酸味>含甘味=含淡味>含咸味。从多味组合角度看,两味组合中苦涩的有7种,苦辛、酸苦、酸涩各1种;三味组合为酸苦涩、苦辛涩各1个。 结论: 植物寄生类彝药药性的四气以温性药居多,寒、凉类次之,平性再次之,无热性药。五味有单味、两味及三味的组合,其中单味以苦味最多,无淡味药。两味以苦涩味最多,三味包括酸苦涩、苦辛涩。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补益肝肾是植物寄生类彝药的三大主要功效。  相似文献   

10.
11.
"四性"和"五味"不仅是反映中药药性的重要方面,更是临床配伍组方中不能忽视的关键环节。五苓散方出自《伤寒论》,临床上可以治疗各种水液代谢障碍有关的疾病,关于其配伍规律,大多数医家从其君、臣、佐、使等方面进行研究,而且相关争议也不少,通过运用数学方法对五苓散方中药物四气五味进行研究可以得出五苓散方性以热性为主,而味则以甘和辛味为主,为方剂尤其是经方配伍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邰长利 《光明中医》2011,26(11):2186-2188
凡药寒、热、温、凉为四气,也称四性;酸、苦、甘、辛、咸为五味。自古有神农尝百草,"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是中药性味的起源。历经数千年传承,药物的四气五味理论已被赋予更广、更深的内涵,已成为中药理论的核心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要弄清楚中医理论与思维方法,必须从其理论产生的背景和源头入手,才能探本求源,把握住理论根本.中医的阴阳、五行、六气等基本概念与古代天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故从古代天文学角度来审视才能看清中医基本理论思维的原点.因此,文章从古代斗历历法天文学的角度,阐述了中医天人相应理论产生的古天文学背景,阐明中医五行理论思维的基本内...  相似文献   

14.
从张仲景组方法度谈四气五味配伍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5.
四气五味理论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概括了中药的功用特征,阐释了中药功效的作用机制,指导着中药的学习与应用。基于四气五味理论探析临床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的性味特点,结合各医家经典活血方剂阐释活血化瘀药之间不同的活血机理,以此作为活血药组方的重要依据。深入理解活血化瘀药的性味特点,为形成活血化瘀药的用药思维及药象思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17.
四气五味为中医传统识药、用药的理论,属一方,何以气与味的升降浮沉之性有若相反,与五行、气化的升降浮沉理论相关。据此解释何以同乃是因气生于天,味成于地之故。又据四时用药,有“升降沉浮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之说,文中分列四时,并据仲景方及其他医家方以作说明。  相似文献   

18.
乾坤之道在于开阖,阴阳之理在于消长,脾胃之用在于升降,脾升胃降,升降相因,纳运相成,燥湿相济,气机得以周流顺畅,通调不息,所以胃脘无痛矣,故胃脘痛之治,贵在于通,所求为平.通字立法,实蕴多义,以理气和胃为本,亦需究其是寒是热、为虚为实、在气在血、属内属外之分,临证应灵活执法,据因辨治,明晰主次缓急,择选温散...  相似文献   

19.
<正>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种药  相似文献   

20.
正五味是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是中药药性核心理论之一。中药五味有说明药物功效的作用,早在《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从广义上来说,辛味药能散、能行,可以发散风寒、起到活血行血的作用;甘味药能补、能和、能缓,即可补虚、和中、调和药性,可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酸味药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味药能泄、能燥,具有燥湿、泄浊的作用;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平肝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