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经》肾藏象理论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医学界已经进行这方面的发生学研究,本文从解剖学角度系统论述了古代解剖学与《内经》肾藏象理论发生的联系,力图证明古代解剖观察是《内经》肾藏象理论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内经》肾藏象理论的某些重要命题的创生与古代解剖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内经》脾藏象理论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是中医学界研究的热点.现从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论述解剖学与《内经》脾藏象理论之间的关系,从而阐明解剖学对《内经》脾藏象理论某些观点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内经》藏象体系研究思路之反思贵州550002贵阳中医学院刘可勋主题词《内经》,藏象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内经》中的藏象理论体系进行研究的基本思路是:藏象学说虽然散见于《素问》、《灵枢》有关各篇,但它们的学术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基本理论原则也是前后一贯的...  相似文献   

4.
脏象源于藏象,首出《黄帝内经素问》。高校五版教材《内经讲义》称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脏府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对于这一学说的形成,各家见解不一,大多以《内经》、《周易》为说,其实并非如此。因为《内经》“藏象”非“脏象”之义,而《周易》虽以“象”为主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内经》是中医药院校的理论提高课程,藏象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内经》课堂讲解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内经》各篇章论述切入的不同角度展开讲解;联系《内经》相关篇章,对藏象内容的梳理比较;关注《内经》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和中医理论形成的意义;关注《内经》藏象理论的临床指导,结合实践运用进行讲解等,对《内经》藏象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古代形神观念与《内经》肾藏象理论发生的关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肾藏象理论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之相关的发生学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从古文化角度论述古代形神观念与《内经》肾藏象理论发生的关系,着重阐明“肾应惊恐”这一命题的产生与古代形神观念的重要渊源。  相似文献   

7.
四象医学源于《内经》。而发于《伤寒》,是对中医五行、藏象和体质学说的变革和应用。八纲概念是四象体质的构筑要素,八纲辨证是辨象施治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8.
通过探讨河图、洛书与易经、象数的起源与相互之间的关系,探源《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象数理论,指出《内经》中的象包涵了广泛的内涵:象天地日月、阴阳应象、五行象、藏象、经络象、脉象、色象、疾病象等,用象思维以援物比类;《内经》中的数有天地之数、记生化之数和易之数,用以说明天地之道、人体阴阳变化,推测气象变化对疾病与地理方位的影响等,提出运气象、运气因的概念:六气和五运在天地中的表现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可称为"运气象",五运六气影响人体发病可称为"运气因",运气因是人体发病的外因和诱因。研究象数源起及其与《内经》的关系,对深刻理解《内经》思维方法、建立中医象数理论体系,指导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易》取象类比的思维方法为《内经》理论所运用,河图象数含五行阴阳精义,藏象学说直接采用河图象数,据河图数理渗透于以脾胃为后天之本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0.
藏象学说与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俭宇 《北京中医》2006,25(1):23-25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自古至今,历代医家著书立说,行之临床,无不与之密切相关。《内经》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基础,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之“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1]等。1藏象学说的本质《内经》作者根据当时医家对人体五脏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认识,确立了以五脏为主体的藏象学说。后经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华佗的《中藏经》、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使藏象学说完善和发展起来。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有诸内必…  相似文献   

11.
《内经》中对寒证概念、范畴、表现都有较详细的记载,《内经》中不但体现寒气与藏象的密切相关性,更明确地指出了寒热与人体、五脏其象相应。现代医学对寒证的深入研究以内分泌代谢及免疫等生化指标的研究较多,而对分子生物学方向的研究相对不足。现基于《内经》条文中的启示来探讨寒证及现代医学对寒证本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黄帝内纤》中,贯穿着三大主导思想——阴阳五行学说,整体观和动态观。《内经》中的藏象学说正是立足于整体观,广泛地概述了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内经》的藏象学说,探讨目前尚未引起人们十分重视的心理整体观,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藏象理论研究与“时脏相应”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医藏象理论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不仅贯穿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全过程,也是临床诊治用药的指导。藏象理论研究的深入或突破,是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临床疗效以及中药新药开发的理论基础。中医藏象理论涉及到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本质的认识,然而对其实质的研究,从研究方法到实质内涵的判定都存在着争议,最有代表性。1992年程士德教授在他编写的《内经理论体系纲要》一书中说:“藏象学说的实质就是关于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病理变化的高度概括,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孟庆云专家认为:《内经》的藏象,是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中医藏象理论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内经》中,存在着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藏象理论。一类是建立在“藏气论”基础上的“神藏论”,一类、是建立在“藏器论”基础上的“形藏论”。两者分别通过不同的“类推”途径和采取不同性质的“象”而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对藏象理论进行研究时,要注意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而分别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最后再把研究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成既保持其中医特色,但又是现代化的科学的中医藏象理论。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病因分类研究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以分类方法认识病因,主要有阴阳分类法、三部分类法和"藏象"分类法。这三种病因分类法,对于分析病因,解析特性,进而准确把握病位,洞察病机,诊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病因的"藏象"分类法,将病因的研究纳入"四时五脏阴阳"系统,与"藏象"紧密关联,最终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辨证思路和模式,是《内经》的一个最具特色的、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分类方法,体现了《内经》理论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王昆文 《国医论坛》2011,26(2):45-47
中医治病靠什么?不是靠仪器,不是靠理化数据,而是靠人的大脑,靠象思维,靠智慧。那么,中医的象思维又是何时建立的呢?应当说是“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的《内经》。这是毫无疑义的,《内经》就是中医象思维的代表作。《内经》所建立的藏象理论、经络理论、气血理论、体质理论、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理论,都是象思维的结晶。可以说,没有象思维,这些理论就不可能建立,中医学就可能仍然停滞在“形而下”的阶段。正是象思维,才使中医学上升为“形而上”的“道”。“提携天地,把握阴阳”,你看中医学的视野是何其阔大!正是有了这样的视野和思维,它对人体的生命现象包括疾病的观察和认识才可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17.
从《内经》看五脏六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象学说 ,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虽代有发展和争鸣 ,终不离《内经》之旨。近现代来 ,中医藏象实质的现代化研究受到重视 ,取得了一些成绩 ,也引起许多争论。笔者认为 ,研究之前 ,争论之余 ,重读《内经》 ,推敲经旨 ,赋予其坚实的立足点 ,方能找到恰当的方法学。笔者仅从《内经》对五脏六腑的形态、功能描述和其特有的思维方式 3方面浅述。1 形态学描述《内经》理论形成时期 ,人们已经开始基于医学目的进行解剖。《灵枢·经水》载“若夫八尺之士 ,皮肉在此 ,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 ,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内经》所述的解剖内容 ,既包括内脏…  相似文献   

18.
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内经》奠定了藏象学说的基础,后经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华佗的《中藏经》、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不断完善而发展起来。张景岳在《类经》中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日藏象”,“有诸内必形诸外”。其实人们在藏象学说发展过程中对“藏”和“象”的理解有很大差异,争论颇多,目前比较公认的:“藏”的内涵有二:一提指“藏器”,即为实质器官,可以属于“形藏”;  相似文献   

19.
《内经》"肾藏象"理论在慢性肾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慧 《国医论坛》2007,22(4):13-14
慢性肾炎为现代医学病名,病机复杂,病情多变.运用《内经》"藏象"理论分析慢性肾炎的临床表现及证治经验,发现其病机虽与中医五脏皆有关,但与肾脏关系尤为密切,《内经》"肾藏象"理论对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平 《光明中医》2011,26(3):431-432
通过走医学与儒学融合的路子,《内经》形成了“脏居于内,形见于外”的藏象理论体系。其中对藏象理论影响最大的儒家理论是“三才观”和“中庸”思想。《内经》中大多数人体脏腑与天文历法气象对应的模型是“三才观”的体现。《内经》还运用中庸思想阐明了五脏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重视“执中而行”,追求“中和”,以和为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