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反射性晕厥。分为血管抑制型、心脏抑制型及混合型。其中心脏抑制型较少见,风险较大,尤其是运动后者,应引起医师的重视。现将我院遇到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Samoil  D 张志刚 《临床荟萃》1994,9(9):427-429
复发性晕厥是临床内科医生最常遇见且具挑战意味的问题之一.据估计它占美国每年住院病人总数的1/6,急诊病人的1/3.然而,有40%以上的患者,虽经大量广泛的检查,仍找不到其晕厥反复发作的原因.传统的检测方法(包括脑电图、Holter监测、颅脑CT和糖耐量试验)通常提供很少的线索,且价格昂贵.一个晕厥患者的检查,平均要花2,600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多阶段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MITTT)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方法:将2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为研究组;12组健康者为对照组。行MITTT,心率-收缩压乘积值≤9000mmHg/min的阳性患者应用心得安治疗2周。结果:研究组MITTT阳性14例(70%)。对照组1例阳性,治疗2周后MITTT11例转阴性(78.6%)。结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血管迷走神经性曙厥(VS)占大多数;MITTT较单纯的倾斜试验(TTT)更能提高阳性检出率;心率-收缩压乘积≤9000mmHg/min有助于鉴别阳性结果。心得安治疗VS有效。  相似文献   

5.
6.
作为微创诊疗手段,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是其主要并发症[2],以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和心动过缓间断发作为主要特征.本病虽然预后较好,但反复发作可造成患者心理困扰和身体机能下降[3],晕厥所致的创伤性并发症也时见报道.本研究对我院超声引导下穿刺致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诱因及相关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晕厥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伴体位张力消失,是儿童常见病症,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约占80%。如对本病认识不足,易将其与癫痫相混淆。我科2003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VVS12例,均被院外误诊为癫痫,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Kelly Weber,女,15岁。星期六清晨轻微头痛和眩晕30min,继之意识丧失30s摔倒,头部撞到咖啡桌上,被其母亲送到ED时,意识已恢复但精神紧张不安,自我感觉尚可。kelly的母亲非常担心,因上个月kelly在学校曾晕厥过2次。一次是上体育课时,但  相似文献   

9.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syncopeVVS)是诸多晕厥中既特殊又常见的一种类型 ,约占不明原因晕厥的70 % [1]。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可能与周围交感神经张力下降和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寻找有效的防治途径是国内外医务工作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不断有治疗VVS的经验报道而逐渐得到重视 ,对此作者在治疗方法上作一综述 ,为临床选用提供有参考价值的防治依据。治疗VVS首先应在生活上给予患者一定的指导。提醒患者避免诱发因素(如过热的环境、脱水、劳累后突然直立等) ,避免或停止使用可引起低血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72岁,于2010年10月3日22∶10因"反复鼻出血2 d"至我院就诊.患者高血压病史数年,用药控制中.家人陪同步入检查室时右侧鼻腔有少量渗血,测血压为170/100 mm Hg,坐位前鼻镜检查见右侧鼻中隔与下鼻甲有一黏膜黏连带,位于总鼻道前下部,Little区未见明显出血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倾斜训练预防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发生的效果.[方法]将66例倾斜试验阳性、近期多次发作的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随机分为倾斜训练组、药物治疗组(美托洛尔)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复查直立倾斜试验并随访.[结果]除2例因心动过缓退出试验外,余64例中倾斜训练组的直立倾斜试验转阴率为86.4%(19/22)、药物治疗组、对照组的直立倾斜试验转阴率分别为25.0%(5/20)、18.2%(4/22).倾斜训练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随访半年,倾斜训练组晕厥复发率为9.1%(2/22),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晕厥复发率分别为40.0%(8/20)、77.3%(17/22).三组间比较分别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倾斜训练组晕厥复发率最低.[结论]倾斜训练可更好的预防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患者的晕厥发生.  相似文献   

12.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晕厥 (syncope)是指一过性的、常能自行恢复的意识丧失。晕厥时常伴有位置觉的丧失。引起晕厥的病因很多 ,在不明原因的晕厥中 ,最常见的是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ovagalsyncope,VVS)。近年来 ,不少学者提出各种不同的对VVS的治疗方案 ,多属于经验性治疗。本文就此问题作一综述。1 VVS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机制VVS是指自主神经对心血管调节异常引起的突然发生明显的低血压和 (或 )心动过缓 ,从而导致意识丧失。过去亦称为神经心源性晕厥、神经介导的晕厥或血管减压性晕厥。发作诱因有 :疲劳、长时间站立、…  相似文献   

13.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gncope,VVS)又称血管抑制性晕厥,是最常见的一种晕厥,可发生于患者,也可发生于正常人。此类疾病以发病急、病情重、确诊困难、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等特点而给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此,对2002年1月-2004年10月在我科就诊的51例VV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此类疾病的一般护理及防范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手动式直立倾斜试验台对7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检查,诱发出晕劂者42例(占56.67%),其中心脏抑制型4例(9.52%);血管抑制型6例(14.28%);混哈型32例(76.19%)。阳性组发作时最低血压为零,最低心率40bpm,心理图主要改变为交界性逸搏一律,发作症状为晕劂、心悸、恶心、发汗,经平卧位后上述改变均可恢复无任何并发症。对阳性病例选用氨酰心安6.25mg,t.i.d或倍它乐克25mgt.i.d,原有或经用β-阴带剂后发生心动过缓者同服654-210mg tid或改用氨茶碱0.2tid,用药6天,6天后重复倾斜试验。结果显示氨酰心安9/11例,倍它乐克11/14例阴转,氨茶碱3例中无1例阴转。该研究表明,(1)直立倾斜试验既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劂简便有效的措施,也是判断药物疗效的可靠方法。(2)β——受体阴滞剂氨酰心安、倍它乐克是治疗血管迷直决策晕厥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cosyncope ,VVS)又称单纯性晕厥或血管抑制性晕厥 ,是常见的一种晕厥类型 ,约占晕厥的 70 %。患者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伴全身肌张力低下。清醒后虽不遗留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但部分患者可导致骨折、颅脑外伤等 ,对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行业人员的危害甚大。晕厥的反复发作 ,还可对部分患者产生心理影响 ,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疗效。我们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 ,与阿替洛尔进行对比观察治疗了血管迷走性晕厥。现将资料及观察研究结果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49例患者 (男性 2 0例 ,女性 2 9例 ) ,年…  相似文献   

16.
李积荣  李晓茹  高青萍  陈鹏 《临床荟萃》2001,16(17):F002-F002
晕厥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因晕厥就诊者占急诊人数的5 % ,但 40 %~ 6 0 %患者经各方面检查不能明确病因 [1 ] ,可能属于神经介导的反射性的、短暂的低血压及心动过缓所致。神经介导的晕厥中常见的为血管迷走性晕厥。1 发病机制导致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病理机制是非常复杂的 ,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可能与中心血容量减少和心脏肾上腺素能神经张力的上升有关。正常人突然改变体位时 ,由于重力的原因使静脉容量增加 30 0~ 80 0 ml,导致心室前负荷和心搏量减少 [2 ]。此时通过主动脉、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感受的张力减弱 ,迷走神经张力消失 ,交感神…  相似文献   

17.
倾斜训练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倾斜训练是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有效方法.通过对36例患者的观察和护理,认为:向患者讲明检查和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反应,体现人文关怀,做好心理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和反应,做好急救准备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临床特征与直立倾斜试验(HUTT)结果的关系,探讨临床特征对儿童HUTT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2009-01~2009-12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晕厥专科就诊或住院的4~17岁[平均(10.36±2.67)岁]226例表现为不明原因晕厥、头晕、头痛、心慌或心悸等症状的儿童,详细收集患儿的年龄、性别、晕厥史、晕厥次数、临床表现、晕厥家族史等临床特征,行HUTT检查.结果 ①临床表现:HUTT阳性组124例,HUTT阴性组102例.HUTT阳性组常见临床表现依次为头晕或头痛(67.74%)、晕厥(44.35%)、胸闷(25%)及面色苍白(12.90%).HUTT阴性组常见临床表现依次为头晕或头痛(68.65%)、晕厥(21.56%)、胸闷(16.67%)、面色苍白(10.78%).②HUTT阳性率:>12岁组患儿显著高于≤12岁组(79.55% vs 49.44%,P<0.01);女性组显著高于男性组(61.61% vs 48.25%,P<0.05);有晕厥史组显著高于无晕厥史组(71.05% vs 46.67%,P<0.05);晕厥1~2次组、晕厥3~4次组及晕厥5~10次组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晕厥家族史组显著高于无显著晕厥家族史组(71.43% vs 49.41%,P<0.01).③HUTT反应类型:124例HUTT阳性患儿中,27例为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血管抑制型20例,混合型7例),97例为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HNUT,血管抑制型86例,混合型11例).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HUTT结果有显著影响的临床特征依次为年龄、晕厥家族史及晕厥史.结论 VVS患儿年龄、晕厥家族史及晕厥史等临床特征对预测HUTT结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晕厥教育基础上的药物治疗及直立训练对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疗效。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215例,将其中148例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单纯晕厥教育组(对照组)、晕厥教育+美托洛尔组、晕厥教育+福辛普利组及晕厥教育+直立训练组,药物治疗组服药第1周内复诊,服药3个月后终止治疗,四组均在3个月和12个月时电话随访。结果剔除中途退出和失访的28例,其余120例患者完成了原定的治疗。在3个月的治疗组随访中,晕厥教育+美托洛尔组、晕厥教育+福辛普利组及晕厥教育+直立训练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5%、82.1%和83.3%,与单纯教育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个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随访时三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5.6%、21.4%和23.3%,与单纯教育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复发的患者在15个月时再次随访,主观症状好转率100%。结论在晕厥教育的基础上分别联合美托洛尔、福辛普利、直立训练治疗均可作为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氢化可的松致晕厥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 病例报告例 1 女 ,2 8岁。因皮疹 ,瘙痒 1 d于 1 998- 0 8- 0 6来院皮肤科就诊 ,诊断药疹 ,给氢化可的松 1 50 mg加入 5%葡萄糖 2 50ml中静脉滴注 ,滴速每分钟 6 0滴 ,药物滴注完毕后 ,患者感头昏、头晕 ,查 BP85/6 0 mm Hg,神清 ,颜面、四肢皮肤潮红明显 ,散在红色丘疹 ,皮疹与来院时相同 ,双肺无异常 ,R1 8次 /min,HR1 0 6次 /min,律齐 ,患者起床后晕厥 ,立即给平卧、吸氧 ,约 2min后清醒 ,床旁观察生命征平稳 ,数分钟后症状完全缓解 ,次日 ,继续静滴氢化可的松 ,滴完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 ,经平卧 ,吸氧后好转。例 2 男 ,34岁。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