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成都市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成都市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并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评价成都市533位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同时调查患者人口社会学特征、患病特点、治疗情况、糖尿病知信行(KAP)等信息。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生命质量综合评分平均为(62.68±18.64)分;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因素有:病人类型(β=-11.822)、并发症数目(β=-3.195)、文化程度(β=2.108)、医患沟通(β=4.475)、知道控制血糖有助于减少并发症(β=5.810)、病程(β=-0.351)、性别(β=3.612)、体育锻炼(β=1.759)和了解病情(β=4.140);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人口社会学因素(β=0.18)、患病特点(β=-0.85)、糖尿病KAP(β=0.33)对患者生命质量有直接影响,人口社会学因素对糖尿病KAP有积极影响(β=0.19)。结论成都市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普遍受损;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包括人口社会学、糖尿病KAP情况和患病特点等多个方面,且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2年5月~2012年12月对深圳市社区4260名社区居民进行糖尿病知识的问卷调查,并对影响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病因知晓率为51.20%,糖尿病诊断标准知晓率为43.14%,糖尿病典型症状知晓率为49.76%,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率为49.76%,糖尿病并发症知晓率为53.33%,对糖尿病能否治愈知晓率为38.68%;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对糖尿病病因、能否治愈知晓率有影响;文化程度对病因、诊断标准、危险因素、并发症、能否治愈的知晓率有影响;糖尿病既往史与病因、诊断标准、典型症状、并发症的知晓率有关;糖尿病家族史对糖尿病危险因素及能否治愈的知晓率有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社区居民的糖尿病相关知识主要来源有电视广播(54.17%)、社区健康宣传(29.52%)、专业书籍(37.94)、医务人员(80.86%)。结论深圳市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知识认知不足,不利于开展糖尿病防治工作,应加强居民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率。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居民特别是老年人重要的生活和活动场所,为寻求适合社区糖尿病病人的不良健康行为的干预方式,更好地普及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笔者拟在深圳市盐田区社区居委会成立糖尿病病友联谊会,对糖尿病病人实施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模式的尝试[1]。1组建糖尿病病友联谊会1.1宗旨以糖尿病不良健康行为因素为出发点,通过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提高社区糖尿病病人从医行为、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从而降低社区居民糖尿病的发病率,延缓糖尿病病人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1.2联谊会会员从深圳市盐田区16个社区中随机抽取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影响因素的干预,提高其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1∶2∶2的比例匹配高血压伴糖尿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生存质量评价量表(SF-36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面对面调查。应用线性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伴糖尿病组总体生命质量、生理健康(PCS)得分均低于患有单一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疾病组之间总体生命质量、PC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按贡献大小,影响高血压组生命质量因素依次为焦虑、年龄、PSQI、并发症和性别(标准系数分别为-0.316、-0.230、-0.173、0.136和-0.121);影响糖尿病组生命质量的因素依次为PSQI、焦虑、年龄、病程和血糖控制(标准系数分别为-0.311、-0.308、-0.189、-0.133和-0.089);影响高血压伴糖尿病组总体生命质量的因素依次为PSQI、焦虑、年龄、并发症、血压控制(标准系数分别为-0.356、-0.248、-0.229、0.157和-0.117)。结论焦虑、年龄、睡眠质量为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共同影响因素,在众多因素中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影响较大,在开展社区干预工作时,除有效控制血压、血糖外,还应关注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情绪,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深圳市居民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情况,并对其健康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运用欧洲的五维健康量表(EQ-5D)对深圳市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测评,采用描述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对健康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是疼痛/不适、焦虑/抑郁,这两维度有困难的比例分别为5.53%、2.14%;EQ-VAS评分平均为84.31±10.81分,年龄、就业状况、文化程度、是否饮酒、两周病伤情况和慢性病患病均是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关注高年龄、低文化程度、嗜酒和无业人群的健康,加强慢性病的防治管理是提高深圳市居民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生命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生命质量,分析影响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干预前后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生命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评价干预后的生命质量,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综合干预,城市社区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维度中的总体健康状况、活力分别提高13%、9%,躯体角色、身体疼痛降低14%、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影响因素有对糖尿病认知率、周锻炼次数、每次运动时间、吸烟、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产生影响,应加强社区健康促进,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基本情况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运用模糊评价法对其生命质量进行评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所调查的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67.49%属于良好,22.02%属于一般,10.49%属于差;性别、年龄、BMI、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高血压家族史、体育锻炼程度、饮食习惯可能是社区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和健康教育,可促进高血压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农村社区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选取社区患有糖尿病的病人53例作为本次研究与观察的主体,同时选取同时间段内的53例身体完全健康的人群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比研究观察组病人和对照组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其影响要素.结果在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以及情感职能、心理卫生等相关的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病人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研究发现影响观察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涵盖文化程度、性别以及年龄、病人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等.结论:通过此次社区糖尿病病人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影响社区糖尿病病人的因素很多,应该有针对性的实施治疗,最大限度的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卢湾区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状况,评价管理效果,为进一步制定社区糖尿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卢湾区社区管理糖尿病患者,对其基本情况、疾病情况和KAP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患者糖尿病知识平均知晓率为(61.70±16.29)%,最高知晓率为93.33%,最低为13.33%。文化程度越高,知晓率越高(P〈0.01),知晓率与社区管理年限无关(P〉0.1)。糖尿病相关行为中,监测血糖频率、低脂少油饮食、低盐饮食与社区管理年限有关(P〈0.05)。结论糖尿病社区管理取得一定效果,但还需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中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促进患者健康行为形成。  相似文献   

10.
慢性病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深圳市慢性病病人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利用及其影响因素,为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市26个社区1841名15岁以上常住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特征、慢病患病情况、两周患病情况、社区卫生服务实际利用及意愿等。结果深圳市慢性病患病率为20·86%,前10位慢性病是高血压、类风湿性关节炎、视力问题、慢性胃肠炎和消化性溃疡、睡眠困难、椎间盘疾病、偏头痛、龋齿、冠心病、糖尿病。因素分析表明,社区慢病卫生服务受社区康复服务中心设点布局、就诊手续和环节等因素影响。结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方便程度,才能促进慢性病人有效利用社区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 对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采取描述性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促进利用、单项利用和综合利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利用率为35.90%;单项服务利用最多的是医疗服务和药品购买,其次是一般体检、健康指导、疾病预防等服务。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布局、方便程度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了解程度有利于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而居住在特区、学生、大学文化程度等因素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health refor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aid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developing it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HS). The focus is mainly on cultivating community general medical practitioners but paying less attention to the working status and occupational demands of in-service CHS workers. CHS requires a stable team that can provide good service to community residents. At present, the demission rate of CHS workers is high. Studying how to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CHS workers is noteworthy. 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ascertain the ke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HS worker turnover intention to increase their work satisfaction and stability. A total of 100 CHS organizations were sampled randomly in 10 cities from 5 Chinese provinces for this study. All CHS workers from these organizations took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total, 3,212 valid answer sheets were collected. Pearson Chi square test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result in CHS worker turnover intention. A total of 38.7 % of those who accomplished the questionnaire intended to qui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result in CHS worker turnover intention are (1) 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such as age, post of duty, professional title, and working seniority, and (2) other work-related factors such as pay packets, learning 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promotion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space, and working stress. CHS workers were less satisfied with the balance between payment and work quantity, promotion opportunity, and working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various demands of CHS workers in service, especially by increasing their income, providing more learning and training opportunities, and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their work satisfaction to avoid turnover intention and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CHS workforce.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农村居民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干预效果,探讨适合农村居民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两阶段随机抽样,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进行糖尿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干预期1年。开展基线和干预后社区居民糖尿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糖尿病的知、信、行(锻炼行为)效果十分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干预活动可提高农民糖尿病相关KAP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现症患者高血压病相关知、信、行进行基线调查,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开展社区高血压病防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市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的社区高血压病现症患者,由经专门培训的社区医生担任调查员,采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非参数检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KAP总得分及格率52.5%,相关知识得分及格率57.6%,态度得分及格率63.4%,行为得分及格率53.5%;KAP总得分与文化程度、职业、高血压病家族史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知识得分与调查对象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态度得分与知识得分相关;行为得分与态度得分和家人关心程度有关;高血压病相关知识主要来源是医疗单位(67.7%),其次是电视(58.6%);希望获知途径为电视广播(69.7%),其次为讲座(54.5%),专家咨询(52.5%);希望了解的知识主要为治疗措施(79.8%),其次是控制疾病发展的具体方法(71.7%)。结论 本次基线显示高血压病现症患者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不高,揭示有必要针对社区高血压病现症患者的健康需求开展以高血压病综合防制为主的健康促进活动。干预重点可以放在较低文化层次人群、体力劳动者和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人群。  相似文献   

15.
Hart  H.E.  Bilo  H.J.G.  Redekop  W.K.  Stolk  R.P.  Assink  J.H.  Meyboom-de Jong  B. 《Quality of life research》2003,12(8):1089-1097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QOL) in patients with type I diabetes mellitus (DMT1) and to compare their QOL with the QOL of persons of comparable ag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Furthermore we wanted to investigate which factors mostly influence QOL. In a Dutch cohort of 281 patients with DMT1 QOL was assessed using two generic instruments: the EuroQol and the RAND-36. We performed regression analyses 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everal demographic (e.g. sex, age, marital status) and diabetes-specific variables (e.g. HbA1c, frequency of insulin injection, presence of acute and chronic complications) and QOL. The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s between RAND-36 domains and EuroQol were analysed. RAND-36 results showed, for almost all domains, a QOL comparable with persons of comparable ag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 contrast the QOL measured with the EuroQol was lower for subjects with DMT1. Hyperglycaemic complaints and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had a profound negative influence on QOL. Mos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RAND-36 results and the EuroQol results corresponded with our expectations. Longitudinal data and comparison with results of several diabetes-specific questionnaires should help to establish which instrument might be most appropriate to measure QOL in patients with DMT1.  相似文献   

16.
胶州市城区孕妇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胶州市城区孕妇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和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孕妇营养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胶州城区115名孕妇进行现况调查。[结果]胶州市城区孕妇营养KAP水平较好,总合格率为87.8%;营养态度普遍较好;营养行为中孕妇有特殊生理需要的食物每天或经常摄入的频率均较高,摄入的食物较合理:如奶类为79.1%、蛋类为67.8%、豆类为65.2%、蔬菜为96.6%、水果为95.6%水产品为41.7%;而动物内脏和血摄入频率较少,为20.0%;营养KAP之间有明显正相关性,孕妇的营养KAP水平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孕妇希望获得营养信息的来源主要是医护人员(62.6%)和专业书籍(25.2%)。[结论]目前孕妇人群的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建议利用孕妇营养态度普遍较好的有利条件,提高医护人员的营养知识技能水平,加强孕妇及家人的营养教育以促进孕妇健康。  相似文献   

17.
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信、行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捷  张艳  张云  吴明玉 《上海预防医学》2011,23(5):193-195,206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社区糖尿病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630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60.1%,只有30.3%的患者接受过健康教育,有80.7%的患者对待糖尿病持积极的态度,患者的健康行为执行率为74.6%。糖尿病患者的知识知晓水平与其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有关;患者的态度与知识知晓水平密切相关;患者的健康行为又与是否接受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水平、积极的态度密切相关。[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低,知识掌握不全面,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规范教育内容,并增加糖尿病防治经费的投入,促进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患者生命质量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了解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患的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F-36量表评价:108例糖尿病、109例糖耐量低减和116例糖耐量正常的生命质量,并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 糖尿病患中,自我确认健康感觉非常好或很好占12.04%,与同龄人比较,健康感觉好或较好占62.04%;糖耐量低减患中上述比例较高,分别为13.76%和69.72%;生命质量综合评分很好或好的比例在糖尿病患为72.23%,糖耐量低减患为83.49%。糖尿病患生命质量已普遍下降,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最低为情绪角色功能,最高为躯体功能,波动在58.33-87.38之间,其中躯体功能、躯体角色功能、总体健康、精力和综合评分显低于糖耐量正常,精力、心理健康和综合评分显低于糖耐量低减;糖耐量低减患生命质量各维度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但其生命质量评分与糖耐量正常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年龄、职业、离退休、病程、糖尿病症状数、并发症数量、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生命质量有影响。结论 提高糖尿病患的生命质量,应该从疾病早期开始。控制血糖稳定,重视患的心理治疗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提高不同特征患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