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良杰  曾长青  黄良祥 《中外医疗》2013,(27):31+33-31,3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2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23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约9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约40 mL,术后平均恢复排气时间26 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 d,术后没有出现胃出血、切缘瘘、腹腔感染及胃腔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5个月,均无复发病例。结论胃间质瘤行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7例行胃镜辅助下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5例在胃镜辅助下行腹腔镜胃腔内肿瘤切除术。结果 2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80±25)min、术中出血量(25±10)ml,术后8~36小时恢复胃肠功能,48~72小时进流质饮食,术后住院时间(5±2)d,切除的肿瘤直径为1.0~4.5 cm,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21例(95.4%),CD34阳性16例(72.7%),其中极低危14例,低危6例,中危2例,无高危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切除直径大于5 cm的胃肠间质瘤(GIST)的可行性和中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径大于5 cm的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和中短期预后。结果:26例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切除,无1例中转开腹。根据肿瘤部位和生长方式行腹腔镜全胃切除1例,腹腔镜近端胃切除2例,腹腔镜远端胃切除3例,其余20例均行腹腔镜下胃局部切除术。26例患者肿瘤平均直径为(5.94±1.28)cm,平均手术时间为(84.23±27.0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2.38±34.24)mL。术后胃肠功能平均恢复时间为(2.77±0.6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04±2.24)d。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吻合口狭窄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病理(按照改良NIH标准),中危患者18例(69.23%),高危患者8例(30.77%)。术后口服格列卫辅助治疗12例。术后肝脏多发转移1 例,其余患者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直径大于5 cm的胃GIST患者行腹腔镜切除的中短期疗效确切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胃间质瘤(GST)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GST的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腹腔镜GST手术平均时间(168±5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8±65)ml;术后平均开始进食时间(2.2±1.1)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2.3)d。随访1~28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GST需掌握好适应证,其疗效良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不同部位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总结其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经手术治疗的97例原发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临床特点、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97例原发GIST患者,其中58例胃间质瘤中,行胃部分切除44例、近端胃切除6例、远端胃切除5例、全胃切除1例、姑息手术2例;19例小肠间质瘤中,行小肠部分切除17例、姑息手术2例;7例十二指肠间质瘤中,行十二指肠局部切除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姑息手术1例;6例结直肠间质瘤中,行结直肠部分切除5例、姑息手术1例;7例其他部位的原发GIST患者均行开腹手术。联合原发部位以外脏器切除占7.22%(7/97)。腹腔镜手术占6.19%(6/97)。结论 GIST发病部位多样,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完整切除肿瘤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镜联合在治疗局限性胃间质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1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胃镜联合手术治疗的局限性胃间质瘤25例患者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25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30)min,术中出血(20±5)ml,术后住院时间(6±2)d,无术后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胃镜联合切除局限性胃间质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手术视野暴露清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目前治疗局限性胃间质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在早期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对30例早期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方法行肿物切除。结果 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5min,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进食恢复时间18~36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有定位准、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早期胃间质瘤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在早期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对30例早期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方法行肿物切除.结果 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5 min,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进食恢复时间18~36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d.结论 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有定位准、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早期胃间质瘤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体会。方法:对31例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1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5±12.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2.3±13.1)ml,术后鼓励其早期下床运动,通气时间(25.8±3.7)h,通气后开始进食流质饮食,术后住院时间(5.6±1.2)d,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安全、微创、可靠,具体术式需根据间质瘤的位置、大小灵活确定。  相似文献   

10.
黄平  蔡国豪  周卫平 《海南医学》2013,24(17):2583-2584
目的探讨直径≦2cm的胃间质瘤腹腔镜手术切除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直径≤2cm的胃间质瘤腹腔镜手术切除的操作过程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6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约20 ml,肿瘤直径0.3~2.0 cm,肠功能恢复时间为术后1~2 d。第3~4天开始进食流质,术后5~6 d可出院。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胃间质瘤。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近期随访未发现穿刺鞘部位种植及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行直径≤2cm的胃间质瘤手术切除是更加微创的、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赵亚军  宁忠良  魏忠 《安徽医学》2021,42(7):744-748
目的 比较手助腹腔镜与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53例确诊为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手助腹腔镜组(n=17)与腹腔镜组(n=3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最大切缘、术中有无破溃及术后通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结果等的差异.结果 手助腹腔镜组患者切除的肿瘤最大切缘为(2.28±0.93)cm,小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70.59±19.05)min,短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为(58.33±20.38)mL,少于腹腔镜组,术后通气时间为(2.72±0.45)d、术后下床时间为(1.61±0.55)d、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为(5.47±0.51)d,短于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腹腔镜手术,手助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且能有效保留更多的正常胃组织,同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行开腹手术,观察组35例行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9~12个月观察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8.64±14.63)mL、(35.63±9.10)h、(1.20±0.86)d、(4.96±1.27)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12个月,观察组无1例复发或远处转移,对照组1例复发,占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相同,但两镜联合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D腹腔镜技术在胃间质瘤手术中的应用,发挥3D腹腔镜技术的优势,为今后胃间质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住院患者资料中统计出41例行3 D腹腔镜胃间质瘤手术的患者,其中3 D腹腔镜经胃肿瘤外翻切除术18例,3D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15例,3D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大部切除术5例,3D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例。结果41例均成功进行手术,手术平均时间(66±14)min,其中3D腹腔镜经胃肿瘤外翻切除术70~170 min,平均(75±12)min;3D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50~130 min,平均(67±16)min;3D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大部切除术45~90 min,平均(56±13)min;3D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60~100 min,平均(68±7)min。出血25~120 mL,平均(50±14)mL,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5±2)d,随访9~20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3D腹腔镜技术能够提供术者高清三维立体视觉,使术野清晰,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时间,使得胃间质瘤手术真正迈向微创手术时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小肠间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腹腔镜诊治小肠间质肿瘤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17例小肠间质肿瘤均在腹腔镜下得到明确诊断,并实施腹腔镜辅助下小肠切除术,切除肿瘤直径(3.6±1.3)cm,手术时间(62.1±25.7)min,术中失血量(17.1±15.2)mL,切口长度(3.4±1.1)cm,术后排气时间(2.2±1.2)d,术后住院天数(7.8±2.0)d。1例(5.9%)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随访2~34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不仅能够明确小肠间质肿瘤的诊断,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诊治小肠间质肿瘤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腹腔镜技术在胃问质瘤中的个体化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1年6月金华市中心医院23例行腹腔镜胃间质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行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13例,腹腔镜经胃肿瘤外翻切除术8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例,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例。手术平均时间90min(50—180min),术中平均出血80ml(30~150m1),术后平均住院日6d(4~8d),随访10一22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可根据胃间质瘤位置及大小个体化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诊治小肠间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腹腔镜诊治小肠间质肿瘤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17例小肠间质肿瘤均在腹腔镜下得到明确诊断,并实施腹腔镜辅助下小肠切除术,切除肿瘤直径(3.6±1.3)cm,手术时间(62.1±25.7)min,术中失血量(17.1±15.2)mL,切口长度(3.4±1.1)cm,术后排气时间(2.2±1.2)d,术后住院天数(7.8±2.0)d.1例(5.9%)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随访2~34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 腹腔镜手术不仅能够明确小肠间质肿瘤的诊断,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是诊治小肠间质肿瘤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效果。方法本组38例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治疗,免疫组化法检测病理。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平均时间(70.47±5.9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5.01±6.75)m 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82±1.60)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CD117阳性率为94.74%,CD34阳性率为89.47%,SMA阳性率为52.63%;且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胃间质瘤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胃镜切除效果明显,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同一手术团队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施行46例早期胃间质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腹腔镜与胃镜联合微创手术组(双镜联合组)24例,开腹手术组(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与开腹手术组比较,双镜联合组手术时间短[(79.71±24.34)min vs(101.09±26.48)min,t=-2.854,P=0.007],术中出血量少[(35.42±17.00)ml vs(85.23±43.30)ml,t=-5.051,P=0.000],术后住院时间短[(6.04±1.78)d vs(10.00±3.12)d,t=-5.226,P=0.000],术后排气时间早[(23.92±5.66)h vs(49.27±17.14)h,t=-6.615,P=0.000]。两组均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病例。随访5~48个月,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双镜联合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胃间质瘤相比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宫颈癌6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0例,开腹手术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手术后并发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切除淋巴结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开腹组,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23.14±3.8)h和(48.4±7.3)h(P〈0.01)。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为(9.7±4.0)d,开腹组为(13.0±6.0)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尿潴留发生2例,开腹组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无肠梗阻、淋巴囊肿发生,开腹组术后有肠梗阻5例,淋巴囊肿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具有安全、可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可作为早期子宫颈癌手术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治疗方案的效果。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采用楔形切除术15例,胃间质瘤外翻切除术10例,近端、远端胃次全切除术6例,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胃间质瘤,其中极低危险度、低危险度24例,中危险度4例,高危险度3例,切缘均阴性。楔形切除术手术时间(50±15min)、术中出血量(20±15mL)、术后通气时间(20±4h)与其他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发生幽门梗阻,胃间质瘤位于胃窦附近,行3次胃镜下球囊扩张后梗阻症状缓解。术后2例发生反流性胃炎,术后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及调节胃肠动力治疗后缓解。结论:腹腔镜胃间质瘤手术应在保证阴性切缘、遵循无瘤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大小选取合适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