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脑电图(EEG)及经颅多谱勒(TCD)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经cT或MRI确诊的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患者进行EEG及TCD检查。结果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EEG的异常检出率为92%,其中中度异常70%,重度异常16%,轻度异常6%。TCD的异常检出率为88%,其中血流速度减慢44%,增快30%,两侧血流不对称10%,其他异常4%。结论EEG对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盼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TCD对脑梗死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TCD在慢性脑供血不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患者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检查的特点,评价TCD在CCC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CCCI患者行TCD检查,并与正常人的TCD结果对照比较。结果 TCD异常患者218例,占81.95%,合并脑血管狭窄61例,占27.98%,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异常、频谱异常、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值增高。结论 CCCI患者大多数TCD异常;TCD检查对CCCI的诊断、疗效观察及脑梗死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伍婷婷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102-104
目的观察连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47例急性脑梗死发作小于24h的患者进行连续TCD检查,时间点分别为发病后24h、24~48h、4~8d,选取同期年龄相似的21例健康人对照。结果首次TCD检查中17例患者脑血流结果正常,10例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减少,7例MCA流速增加,2例大脑后动脉无血流,11例MCA流速减慢,而通过连续不同时间的第2、3次TCD检查,进一步提供了这些患者的脑血流变化信息。结论连续TCD可以揭示脑梗死前后脑血流的动态变化。对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和愈合判断都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宁  王少君 《吉林医学》2010,31(8):1066-1066
目的:CT与TCD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TCD检查为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痉挛、狭窄的患者332例,其中69例出现脑梗死,分析CT表现并对照TCD检查结果。结果:CT确诊96例脑梗死患者,TCD检查均不同程度出现脑血管痉挛或脑供血不足。结论:CT扫描诊断脑梗塞的患者,早期TCD检查均不同程度存在局部血管痉挛和血流减慢等现象,TCD检查对预防脑梗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脑梗死的诊断CT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检测(TCD)在偏头痛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8例偏头痛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总结其收缩期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表现为血流速度增快者96例(58.0%),血流速度减慢的有50例(30.0%),流速不对称的有20例(6%)。结论 TCD检测为偏头痛患者提供了无创伤性检查方法,对临床医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及治疗帮助。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并探讨TCD对晕厥病因诊断以及预计再发概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50例患者(病例组)及76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TCD检测,对比研究检测结果。 结果 病例组各支脑动脉的Vs、Vd、V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TCD检测异常者137例(91.33%),正常者13例(8.67%)。105例(70%)表现为单纯的血流速度加快;脑动脉狭窄3例,动-静脉畸形2例,有湍流或涡流频谱及高调粗糙杂音;V-BA血流速度减慢者18例(12%)。复查TCD脑动脉血流速度仍然加快者1年内再发的概率达40.38%(21/52)。经治疗后TCD表现好转或正常者再发的概率较低,仅8.33%(3/36)。结论 TCD对不明原因晕厥的病因诊断及再发概率预测有不可忽视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改变。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行TCD检查,分别经颞窗、枕窗常规检测两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结果72例患者中TCD正常5例(6.9%),异常67例(93.1%)。主要为颅内大动脉血流速度加快、减慢、血管杂音、血管音频消失。结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TCD检查发现脑血流有显著改变,对脑梗死治疗及预防脑梗死复发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部血管超声(CUS)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8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将同期在该院体检的10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TCD+CUS检查。对比两组血流异常率,并评估TCD+CUS与头颅CT+MRI诊断脑梗死的符合率。结果脑梗死组血流异常率为61.1%(66/1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0%(13/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联合CUS与CT+MRI诊断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及分水岭区梗死的符合率分别为81.6%(40/49)、92.0%(23/25)和77.8%(14/18)。结论 TCD联合CUS检查可作为脑梗死患者的有效辅助诊断手段,能降低误诊或漏诊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急性脑梗死血管狭窄及闭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的40例脑梗死患者TCD结果,并与与DSA检查比较。结果以脑血管造影为标准,经颅多普勒超声的灵敏度为69.2%,特异度为93.1%。结论经颅多普勒能够通过分析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头晕、头痛患者彩色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结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内科在2013年~2014年收治的门诊及住院头痛、头晕患者12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脑血管彩色经颅多普勒( TCD)检查,通过对其多支脑血管血流速度方向、搏动指数、频谱形态、异常声频等检测结果的分析,进一步讨论TCD检查在该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头晕患者中TCD结果显示血流速度增高、减慢、双侧同名血管不对称患者例数分别为16例、29例、4例,与头痛患者的41例、5例、17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头晕头痛患者主要表现为血流增高,中老年组主要表现为血流减慢,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侧同名血管不对称情况方面,2组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彩色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无创,为CT、MRI等现代影像技术提供了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教,对能引起脑血液动力学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在头痛头晕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颅多谱勒(TCD)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经CT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TCD检测,并将结果结合临床资料与50例对照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2例脑梗死患者的TCD检测结果30例脑血流异常,异常率93.75%,其中脑血管狭窄10例,占33.33%,脑血管痉挛6例,占20oA,血流速度减慢14例,占46.67%。30例脑血流异常中动脉硬化20例,占66.67%。结论TCD具有廉价、实用、无创、简便、准确等优点,对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评估及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危薇  汪静秋  徐志彬 《海南医学》2012,23(8):102-103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的经颅超声多普勒(TCD)的特点。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均进行TCD检查,将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梗死急性期TCD频谱图改变79例(89.77%),与梗死灶相对应的动脉血流速度增加19例(21.59%),减慢或频谱信号消失64例(72.73%),脉动指数增高51例(57.95%)。结论 TCD可检测脑梗死急性期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反映血管功能状况,可为脑梗死的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增繁  胡秀娟 《中外医疗》2009,28(32):163-16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均行TCD检查。结果29例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有不同程度减慢,8例血流速度增快,13例血流速度正常。结论TCD检查可直接获取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无创伤,可重复性好,适合动态观察和指导治疗,为理想的非创伤性诊断VBI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缪旭云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1):1293-1294
目的分析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V-BA)的经颅多普勒(TCD)表现,探讨眩晕发病机制及TCD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7例眩晕患者(观察组)及157例无眩晕的正常者(对照组)的V-BA的TCD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观察组V-BA流速异常(包括狭窄)166例(76%),对照组V-BA流速异常19例(1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0.01)。(2)观察组中男性V-BA流速减慢58例,流速增快19例,女性V-BA流速减慢31例,流速增快54例,流速差别在性别上有统计学意义(〈0.01)。(3)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分别有67例、11例提示血管顺应性降低或脑动脉硬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TCD检查能直接反映V-BA血流动力学及血管本身变化方面的参数,为临床提供病情监测,并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在诊断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2年2月东莞市寮步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先接受TCD检查,并于TCD检查后3 d内完成MR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MRA、TCD在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及与DSA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60例患者经DSA检查检出25例颅内动脉狭窄,其中轻度狭窄9例,中度狭窄5例,重度狭窄3例,闭塞8例;经MR A检查检出颅内动脉狭窄共28例,包括轻度狭窄7例,中度狭窄8例,重度狭窄4例,闭塞9例;经TCD检查检出颅内动脉狭窄共24例,包括轻度狭窄8例,中度狭窄4例,重度狭窄2例,闭塞10例。MRA在检查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中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0%、88.57%、91.67%、85.71%、96.88%,与TCD检查的76.00%、85.71%、81.67%、79.17%、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Kappa检验显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分析。方法对180例临床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其脑血流改变。结果18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血流速度增快136例,血流速度减慢14例,两侧大脑动脉血流速度不对称22例,血流速度正常8例。90%左右患者TCD频谱形态无异常改变,30%以上血流速增快患者频谱出现宽频带音的杂音,10%患者TCD频谱波峰变钝,以血流速度减慢者多见,少数高流速患者及血流不稳定患者可闻及乐音性杂音。结论TCD检查有助于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诊断,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分析。方法对180例临床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其脑血流改变。结果18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血流速度增快136例,血流速度减慢14例,两侧大脑动脉血流速度不对称22例,血流速度正常8例。90%左右患者TCD频谱形态无异常改变,30%以上血流速增快患者频谱出现宽频带音的杂音,10%患者TCD频谱波峰变钝,以血流速度减慢者多见,少数高流速患者及血流不稳定患者可闻及乐音性杂音。结论TCD检查有助于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诊断,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与脑电地形图(BEAM)检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3例TIA患者行TCD及脑电地形图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CD表现单根或多根血管血流速度增快5例,减慢6例,脑动脉硬化9例,正常2例。BEAM表现α频段功率减低7例,θ频段功率异常增高4例,正常2例。TCD与脑电地形图阳性率均为84.6%,且两者有交叉互补性。结论:TCD与脑电地形图检测对TIA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两者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改变.方法 选取135例脑梗死患者行TCD检查,分别经颞窗、枕窗常规检测两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 )、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结果 135例患者中正常3例(2.2%),异常132例(97.8%).其中V A M加快137支,V AM减慢133支,血管信号消失38支.PI及RI增高伴血流速度减慢107例,PI及RI增高伴血流速度加快15例.结论 TCD检测无创、操作便利、可重复性好,直接获取脑动脉血流动力参数等优点,对于脑梗死患者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鉴于对VBI诊断缺乏客观依据,探讨TCD在VBI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CD对50例VBI患者进行颅内动脉检测,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结果:50例VBI患者TCD检查异常42例(84%),其中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20例,16例椎动脉血流速度增高,5例单侧椎动脉狭窄,1例一侧椎动脉未见到血流频谱。结论:TCD检查在VBI的诊断上敏感性高,对病情观察及指导治疗提供了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