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幼儿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探讨电生理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幼儿脊髓性肌萎缩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和腓神经运动传导检查,包括远端潜伏期、运动传导速度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结果 幼儿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四肢弛缓性瘫痪.所有患儿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显著下降,伴有远端潜伏期延长和运动传导速度减缓.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伤.结论 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有较典型的临床及电理特征,电生理检查为本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神经电生理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周志怀  陈晓燕 《河北医药》2002,24(4):262-263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指标及其与病程的关系。方法 对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0例正常人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腓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包括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及远端潜伏期(ML)进行检测。结果 Ⅰ组病人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研度、感觉传导速度及远端潜伏期与Ⅱ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Ⅱ组与Ⅲ组比较: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差异无显著性。所测其它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均有显著性。Ⅰ组与Ⅱ组之间比较:仅腓神经传导速度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 (1)神经电生理检查,特别是SCV测定可以发现亚临床期的周围神经病变。(2)下肢的MCV改变重于上肢,SCV损害较MCV明显。(3)潜伏期的改变可能是周围神经最早期改变。(4)糖尿病病程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呈正相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以四肢无力为首发症状的GBS患者临床电生理资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肌电图。结果 36例患者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40.28%,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60.42%;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MCV异常率分别为50.00%、53.53%、66.86%及72.22%;F波潜伏期延长21例,四肢肌肉出现正锐波、纤颤电位。结论 GBS患者运动神经损害较感觉神经损害重,下肢较上肢明显;肌电图检查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平山病的神经肌电图特点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患者的神经肌图检测结果,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每例患者均做M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F波、EMG(针极肌电图)。结果神经肌电图检查显示呈神经源性损害,萎缩肌有纤颤、正锐波,运动电位时限宽,波幅高,部分病例在对侧无萎缩肌肉也有异常改变,MCV、SCV正常,F波潜伏期延长,出现变化。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单肢肌萎缩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葛根素注射液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方法对48例NIDDM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进行糖尿病基础治疗及葛根素静脉滴注,观察其症状改善程度、用肌电图仪测定治疗前后尺神经、腓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自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的MCV和/或SCV比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临床观察显示,葛根素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沈莺 《医药论坛杂志》2014,(11):177-178
目的 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查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安阳市中医院138例糖尿病患者按照病程分为3组,对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比较不同病程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MCV和SCV,腓总神经MCV及腓浅神经SCV;并分析尺神经f波和胫神经H反射情况。结果 病程10年以上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MCV异常率分别为28.57%和42.85%,尺神经和腓浅神经SCV分别为28.57%和44.90%,尺神经f波与胫神经H反射异常率分别为24.48%和91.83%,与2、3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神经肌电图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的准确性高,有利于病变的早期发现、治疗和干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肌电图在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慧  申世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341-2342
目的分析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针极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改变特点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日本光电7102型肌电图仪,对40例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进行常规针极肌电图及部分正中、尺、腓、胫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并与同年龄组正常值进行对比。结果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针极肌电图有广泛的神经元损害,严重受累肌肉的支配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轻度减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不影响。结论针极肌电图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有助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30例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CTS)患者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对30例CTS患者的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肌电图(EMG)进行分析并与30例正常人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腕管的正中神经不同程度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以SCV异常率较高,严重病例于外展拇短肌记录到失神经改变.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电图检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本院7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病变组,同时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选对象的尺神经、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受和运动神经速度。结果病变组患者正中神经感受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低于对照组正中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尺神经感受神经传导速度、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低于对照组尺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腓总神经感受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低于对照组腓总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检查利于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利于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10.
65例糖尿病肌电图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电生理诊断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指标即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末端潜伏期(ML)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65例糖尿病(DM)患者379块肌肉、368条MCV和ML进行了检测。结果:318条肌电异常(83.9%),302条MCV减慢(821%),341条ML延长(92.7%),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电生理检测中有很高的异常率且与病程有密切关系。结论:肌电图多相波、单纯相、混合相、腓总神经与股神经MCV以及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ML均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孙敏娟 《首都医药》2015,(3):320-322
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MT)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应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18例CMT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检测。结果 18例患者共144块肌肉中,120块肌肉静息期有自发电位,轻收缩时112块肌肉出现运动单位时限延长,多相波增多32块肌肉出现巨大电位(波幅>5m V),144块肌肉重收缩时呈单纯-混合相。MCV 144条神经中有30条未引出运动诱发电位,其余有不同程度的减慢;SCV有43条未引出感觉电位,其余有不同程度的减慢。结论 18例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均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下肢重于上肢,感觉神经病变敏感于运动神经病变。由此可见,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腓骨肌萎缩症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慢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肌病(CTM)患者的肌电图检测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探讨慢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肌病的临床表现及肌电图(EMG)特点,避免临床误诊。方法本组病例来自本院2004—2011年非选择性住院32例慢性甲状腺亢进性肌病患者,对其进行神经系统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对其生化、肌酸激酶测定、肌电图检查及神经传导测定进行分析。结果 32位患者均有甲亢临床表现:甲状腺激素或自身免疫抗体升高;进行性肌无力和萎缩,以骨盆带肌最为严重;新斯的明试验阴性;肌肉变性与甲亢病情程度及病程呈正相关;肌电图动作电位时间显著缩短;肌活检提示肌源性损害。结论甲亢的病程及严重程度与慢性肌病的发生相关,一旦甲亢控制后,肌无力和肌萎缩等肌病症状可好转。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肌电图检查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随机选取60例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对两组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以及胫神经的MCV和正中神经、腓肠神经、尺神经等SCV比之正常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SCV与MCV之间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MCV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SCV则明显低于正常值。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临床症状的患者中其SCV(+)明显高于没有存在临床症状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图检查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析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电生理(神经传导速度及H反射)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123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检测双侧正中、尺、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正中、尺、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胫神经H反射;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糖尿病组的神经传导速度与H反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为38%~79%;H反射的异常率为69%.下肢MCV异常高于上肢;SCV异常率高于MCV异常率.结论 神经传导速度及H反射检测可作为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2组,均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对照组每天口服甲钴胺、维生素B1片,以及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肢体情况,做四肢肌电图检查四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肢体麻木、疼痛以及感觉异常的得分情况均比对照组低,治疗组正中神经、尺神经以及胫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比对照组快,P值<0.05。结论益气活血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改善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56例肘管综合征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肘管综合征的定位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56例确诊为肘管综合征的患者,测定尺、正中运动神经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第一骨间肌、小指展肌、尺侧腕屈肌、拇短展肌肌电图。记录神经传导速度、诱发电位波幅、波形的离散度、远端潜伏期、支配肌有无失神经表现。正常值参照本实验室不同年龄组正常值2个标准差。结果56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所测正中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拇短展肌均未见神经原性损害。尺神经运动神经肘上-肘下传导速度减慢54例(96.4%),与自身健侧对比传导速度减慢2例(3.6%),尺神经肘上-肘下-腕传导速度均减慢10例(17.9%),尺神经感觉神经诱发电位波幅下降42例(87.5%),诱发电位消失14例。伴随肌电图异常38例(67.9%),其中第一骨间肌、小指展肌异常38例,尺侧腕屈肌异常9例(16.1%)。肘上-肘下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指标,诱发电位波幅、波形离散度、肌电图的变化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肘管综合征定位、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检查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使用肌电图仪检测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对11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据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分为神经传导速度(NCV)阳性组,和NCV阴性组,与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比较Ⅱ型糖尿病亚组与年龄、病程、血糖、血脂,是否患高血压的关系。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波幅、潜伏期与健康人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周围神经症状者更显著(P〈0.01)。Ⅱ型糖尿病患者NCV阳性组和NCV阴性组之间年龄和病程存在显著差异(P〈0.01和P〈0.001),两组间血脂、血糖水平、是否患高血压无明显差异。SCV均值全低于正常,MCV均值在正常范围,SCV与MCV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病程越长,NCV的变化越明显。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的受损程度之间密切相关,各条神经NCV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NCV阳性组中8例肌电图异常(12%),均有明显临床表现,且与临床症状正相关。110例病人中单纯正中神经损害8例(7.27%),损害部位均为腕部,较文献报道腕管综合征的发病率2.54%高。结论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潜伏期和肌电图的变化及其程度与病程显著相关,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而与血糖血脂水平、是否患高血压无相关性,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的受损程度之间密切相关。糖尿病单纯正中神经腕部损害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肌电图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谢炳玓  陈英 《天津医药》2002,30(10):594-596
目的:研究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F波改变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50例ALS患者(肯定ALS 41例,很可能ALS 9例)和正常对照组进行MCV和F波测定。结果:患者组正常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和腓神经的末端运动潜伏期(DML)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患者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和腓神经的F波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肯定组和很可能组的正中神经左右往返脊髓的中枢潜伏期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患者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往返脊髓的中枢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腓神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这些参数的改变特点对ALS的电生理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以表面电极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F波测定财GBS诊断的作用及优点。方法对30例GBS患者采用表面电极测定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面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远端潜伏期、传导速度、远端、近端CMAP波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波幅;F波出现率,潜伏期。结果以个体为单位计算,运动神经传导异常的有24例,其中有远端潜伏期延长者16例,有CMAP波幅减低者14例,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9例,有2条以上神经CMAP完全无法引出者9例;感觉神经传导异常者16例,其中传导速度减慢14例,波幅减低者7例,感觉神经传导异常者几乎均合并有运动神经传导异常;F波出现率减低者26例,其中单纯F波出现率减低而无其他神经传导异常者5例。结论以表面电极进行神经电图检查诊断青兰-巴雷综合征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综合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依帕司他片与α-硫辛酸治疗,对照组45例单用α-硫辛酸,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均进行肌电图检测四肢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评价治疗后患者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腓神经、胫后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NC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NCV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用α-硫辛酸,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减轻临床症状,且患者对其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