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水胶体敷料预防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效果,为腹膜透析患者导管出口处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6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出口,再用无菌棉签轻轻吸干,然后用康乐保公司生产的4 cm×7 cm水胶体敷料(透明贴)粘贴在导管出口处,5~7 d更换1次。对照组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出口,距离导管出口处2 cm以外的周围皮肤用0.3%碘伏擦洗,再用无菌棉签轻轻吸干,然后用7 cm×10 cm的4层无菌纱布覆盖,3 M透明胶带固定,每周换药2~3次。观察12个月,比较两组出口处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12个月随访520次,对照组32例患者12个月随访435次。对照组发生导管出口处感染8例次,发生率为0.25次/患者年;观察组发生出口处感染3例次,发生率为0.09次/患者年,两组出口处感染发生率比较,χ2=48.7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导管出口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透明贴)能降低导管出口处感染发生率,是目前用于导管出口处较为理想的敷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美皮康敷料在预防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腹膜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使用美皮康敷料覆盖)和对照组30例(使用传统的无菌纱布敷料覆盖),比较两组出口处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导管出口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美皮康敷料覆盖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能明显减少出口处感染的几率,并能促进出口处良好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将70例腹膜透析患者按门诊随访的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用无醇型安尔碘消毒后,用生理盐水脱去出口处4cm以外即敷贴粘合皮肤处的碘液,再用无菌棉签轻轻吸干,最后用江西3l公司生产的10CM*9CM伤口敷料覆盖。对照组按以往传统的方法:无醇型安尔碘消毒后,用无菌棉签轻轻吸干,最后同样用美国3l公司生产的10CM*9CM伤口敷料覆盖,比较两组病人导管出口处感染以及导管固定牢固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感染情况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固定牢固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膜透析导管处用生理盐水脱去无醇型安尔碘后再固定,能有效提高腹透导管固定的牢固度,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患者的心理以及经济负担,受到病人好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爱康肤银敷料治疗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疗效。方法将80例在本院长期随访的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应用爱康肤银敷料换药,对照组患者导管出口感染处应用碘伏、庆大霉素换药。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治愈率、治愈时间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治疗效果及治愈时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导管出口处感染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爱康肤银敷料能有效控制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是导管出口处感染治疗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藻酸盐敷料在人工肝股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5月90例肝衰竭股静脉置管人工肝治疗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藻酸盐敷料(2 cm×2 cm)覆盖穿刺点,对照组使用3 M透明敷贴联合使用无菌纱布(2 cm×2 cm)覆盖穿刺点。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穿刺处感染、渗血、瘀斑及血肿、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处感染、渗血、瘀斑及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72 h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联合藻酸盐敷料在人工肝股静脉置管中的应用疗效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爱康肤银敷料与传统方法处理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腹膜透析置管术符合条件的导管出口处感染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爱康肤银敷料换药。对照组给予传统碘伏、庆大霉素、莫匹罗星软膏局部处理。比较两组导管出口处感染治愈率、愈合时间、再次感染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导管出口处感染治愈率95.35%,较对照组81.39%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13.27±5.14)d,显著短于对照组(20.05±4.76)d(P0.05)。两组再次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爱康肤银敷料与传统换药方法比较,可明显提高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感染治愈率,缩短愈合时间及降低再次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正腹膜透析(CAPD)简称腹透,是治疗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衰竭的有效肾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腹膜透析患者需要永久留置腹透导管,外接短管长约23 cm,术后不易固定,处于游离状态时常常会不慎牵拉管道损伤出口处皮肤,导致皮肤红肿、出血、出口处炎症及隧道感染,甚至引起腹膜炎。由于传统的腹带宽大不透气,容易变松不容易妥善固定导管,且影响患者的舒适度。我们通过改良设计,并根据患者的实际腰围,充分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在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其中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使用水胶体敷料对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护理材料为莫匹罗星软膏。观察两组病人腹膜透析导出口处感染情况、皮肤不良反应情况、换药次数、换药累计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观察组腹膜透析导出口处感染、皮肤不良反应、换药次数、换药累计时间、使用抗菌药物费用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护理,腹膜透析病人中导管出口处感染的发病率明显下降,皮肤出现不良症状的报告数量也明显减少,病人不需要多次换药清理创面,换药累计时间也显著降低,使用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降低了病人的用药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皮下隧道是腹膜透析患者在置管时 ,用于将腹透内置管固定于腹膜壁层及腹部皮下组织的通道 ,隧道走行为紧贴腹部肌肉表面的深层组织内沿脐周弧形向下 ,长约 7cm ,在隧道两端各有一涤纶扣套与组织呈荷包缝合固定 ,形成两个天然保护屏障 ,防止腹透液从腹膜腔中漏出 ,阻止外界皮肤衣物上的细菌侵入腹膜腔[1 ] 。因皮下隧道出口管理不当引发的隧道感染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临床上如发现隧道感染 ,常规是迅速拔除导管 .由于腹透内置管从腹部穿出与外界相通 ,长期透析患者抵抗力低下 ,极易发生隧道出口处感染。为此 ,自 1995年以来 ,我们采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氯已定抗菌透明敷料对腹膜透析新置管术后患者导管出口的短期保护效应。方法选取2019年3-11月新置管的腹膜透析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无菌纱布进行导管出口换药,用鼻胃管胶布固定导管;观察组采用葡萄糖酸氯已定抗菌透明敷料进行导管出口换药,并自固定导管,比较两组术后拆线时间、导管出口评分以及换药次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拆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拆线时导管出口评分为(0.87±±0.8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8±0.79)分(P0.05);观察组拆线时换药次数为(2.63±0.67)次,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0±0.85)次(P0.01),两组患者术后拆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酸氯已定抗菌透明敷料能够显著降低腹膜透析新置管患者术后导管出口评分,显著减少术后导管出口换药次数,并且不影响拆线时间,短期保护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1.
导管固定和出口处护理是每个腹膜透析(腹透)患者所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若操作不当可引起出口处感染,导致腹膜炎,甚至拔除导管以致腹透治疗的失败[1].  相似文献   

12.
持续性不卧床式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腹膜透析管路分体内部分和体外部分,体外部分是通过腹部皮下10 cm的皮下隧道,有20 cm 留在体外,由腹膜透析导管体外部分(约长20 cm )、钛接头及短管(约长20 cm )组成,称腹膜透析短管,是患者进行腹透换液操作治疗的通路,连接短管末端污染是引起腹膜炎的重要原因。腹膜相关性感染是腹透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由于操作不当、无菌观念不强,腹膜透析短管污染引起的感染也是引起腹膜相关性感染的原因之一,故连接短管的妥善保管十分重要。以往的腹膜透析袋不能按病人腰部大小随意调整,给护理操作和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方便腹透导管的放置及患者操作,我科自行改良设计了腹膜透析腰袋,经50例患者的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肛袋妙用     
腹膜透析病人 ,由于腹部长期置有一根腹膜透析导管 ,病人不敢洗澡 ,害怕洗澡时水沿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渗入腹腔 ,造成腹透析导管出口处或隧道感染。因此 ,对腹膜透析置管术的病人 ,只能接受擦澡。我科为了解决病人洗澡问题 ,使用一次性肛袋 ,用于 5 7例腹膜透析病人 ,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方法洗澡前 ,先将一次性肛袋的粘贴纸撕去 ,再将腹膜透析外管卷成一小团 ,塞进一次性肛袋中 ,然后将一次性肛袋粘贴在造瘘口周围即可。洗澡后 ,用生理盐水清洗腹膜透析管出口处周围的皮肤 ,并更换出口处周围的敷料即可。2 优点该法简单、方便 ,病人…  相似文献   

14.
改良深静脉置管换药方法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透用深静脉置管穿刺部位两种方法换药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换药,用碘伏纱布覆盖穿刺部位,再用无菌敷料覆盖。对照组采用无菌透明薄膜覆盖穿刺部位,比较两组在透析期间导管感染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导管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观察组25.20±10.94天,长于对照组16.89±8.11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碘伏敷料行深静脉置管穿刺部位换药,可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爱康肤银敷料对腹膜透析导管感染出口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应用爱康肤银敷料,对照组应用传统无菌纱布敷料覆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腹膜透析导管感染出口处恢复、周边皮肤不良反应以及经济效益。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8.12%、出口愈合时间(14.38±5.35)d,细菌培养转阴时间(8.49±1.52)d,其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皮肤压红、压痛、灼热感与潮湿感等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换药耗时及治疗费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爱康肤银敷料可加速腹膜透析导管感染出口愈合,减少患者皮肤不适感,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置管时行预防性部分大网膜切除患者的术后护理应对措施.方法:30例部分大网膜切除组患者于腹膜透析置管时切除部分大网膜,33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开放式手术置管,比较两组术后腹痛、腹胀、血性透出液、腹透液渗漏、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从饮食、心理、切口、导管以及早期并发症护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部分大网膜切除组腹痛、腹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血性透出液、腹透液渗漏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膜透析置管时行预防性部分大网膜切除可明显降低术后导管功能障碍发生率,加强术后饮食、心理、切口、导管以及早期并发症护理是确保不增加术后血性透出液、腹透液渗漏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V3000敷料早期预防早期腹膜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肾内科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4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IV3000敷料进行导管出口处护理,对照组使用3L伤口敷料。比较2组6周后导管出口处总评分、导管相关性感染、皮肤异常表现、敷料使用舒适度、敷料完整性、换药总次数及材料总费用情况。结果试验组导管出口总评分(Z=-4.644,P0.001)、导管相关性感染(χ~2=8.419,P=0.016)及皮肤异常表现发生率(χ~2=23.872,P0.001)低于对照组,敷料使用舒适度(χ~2=14.614,P0.001)及完整性(χ~2=21.428,P0.001)好于对照组,换药总次数较对照组少(t=-16.3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换药材料费用较对照组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3,P=0.154)。结论在腹膜透析导管出口处早期护理中使用IV3000敷料,可有效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减少非计划性换药次数,使用舒适度和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对置管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院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行PD置管的312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PD置管术日的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置管日期为单号的患者为观察组(共156例),术后4h后下床活动;置管日期为双号的患者为对照组(共156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即术后24h下床活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窦道情况、窦道出口处情况及导管移位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窦道均顺利形成,无红肿、压痛,未出现分泌物,其窦道出口处均未见出血或漏液。观察组患者导管移位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6,P=0.018)。结论安全有效的早期术后活动,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的导管移位率,提高腹透患者的早期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行床边开放式解剖法留置腹膜透析导管的安全性。方法: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所有行床边开放式解剖法留置腹膜透析导管的重症患进行前瞻性观察,时间为置管后一个月至病人死亡或因各种原因拔除腹膜透析导管,观察置管术后出现的各急性并发症如手术伤口感染、出血、渗液,腹透液引流障碍,腹膜炎等。结果:入组23名患者均为多器官功能竭并AKI,置管术后有发生导管功能不良2例,出现手术伤口脓肿(表面葡萄球菌)、导管出口处感染(表面葡球菌)、同时出现血性腹水和导管出口处出血各1例,无并发腹膜炎。结论:重症AⅪ行床边开放式解剖法留腹膜透析导管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带对比传统腹带在腹膜透析患者外接短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82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依据随访号顺序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41例给予改良式腹带固定,对照组41例采用传统腹带固定。比较2组患者术后窦道情况、窦道出口处情况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运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2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窦道出口处红肿、牵拉疼痛及短管脱落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F-36总评分改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腹带固定能够减少腹膜透析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