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本地区布氏杆菌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体征及临床误诊情况。方法分析本院2006年3月~2012年3月128例布氏杆菌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本地区布氏杆菌病发病人群以从事养殖业及畜牧业的中青年男性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乏力及关节痛,因本病临床特点的多样性易造成误诊。结论医院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布氏杆菌病,对此病做到早期诊断、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2.
韩秀清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2):958-959
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人、畜布氏杆菌病存在和流行。约占世界1/6-1/5的人受到布氏杆菌病的威胁,全世界约有500~600万人患布氏杆菌病,年新发患者约有50万。在中国有25个省(市)、自治区的人、畜有布氏杆菌病的存在和流行,全国受布氏杆菌病威胁的人口约有3.5亿,1200多个县市为布氏杆菌病的疫区,现有布氏杆菌病患者30~50万,年新发患者数为5000-6000例,每年实际新发患者25000-30000例。布氏杆菌病对养殖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危害十分严重,被国家列为乙类传染病和二类重大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3.
布氏杆菌病15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治宽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112-112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随着农村畜牧业的发展,5年前笔者所在地区很少见到的布氏杆菌病患者例数在近几年里逐渐增多。总结本院2007年2月1日~2009年3月15日的15例布氏杆菌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均出现了误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总结对40例布氏杆菌病给予的优质护理服务护理经验,全面提高布氏杆菌病的护理水平。对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40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包括: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护理。布氏杆菌病患者多为慢性,病程反复。有针对性的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预防疾病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及康复。  相似文献   

5.
布氏杆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状热或波浪热,是布氏杆菌所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近些年来布氏杆菌病的人畜疫情中国内外都出现了回升势头,我院近几年收治的布氏杆菌病也有增多趋势,为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布氏杆菌病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使用利福平联合土霉素治疗布氏杆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4例布氏杆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利福平联合土霉素治疗,回顾临床疗效。结果:24例布氏杆菌病治愈23例,治愈率95.83%,1例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结论:利福平联合土霉素治疗布氏杆菌病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典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持点,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例布氏杆菌病临床资料。结果3例均缺乏布氏杆菌病的常见表现及缺乏全身性症状和体征,病情复杂,其他疾病不能解释的神经症状,考虑到流行病学资料,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均阳性,并血培养及规律抗布氏杆菌治疗后预后好。结论神经布氏杆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时,应该提高认识,依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临床诊断,治疗采用抗生素联合原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布氏杆菌病(布病),也称波状热,是布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是自然疫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痛等。传染疫源多为得病家畜及分泌物、排泄物,牧民和养羊的农民极易被感染,布氏杆菌自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后引起菌血症、毒血症等一系列急性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热型以弛张热最为多见,多汗,热退下时大汗淋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椎慢性布氏杆菌病的影像学诊断特点,提高对腰椎慢性布氏杆菌病的影像学认识,掌握腰椎慢性布氏杆菌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共26例病例经手术证实或临床实验室证实的腰椎慢性布氏杆菌性病变的影像资料,包括腰椎 X 线片,CT 扫描并行 MIP、VR、MPR、MRI 检查,并结合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腰椎慢性布氏杆菌病好发于下腰椎,本组病例共19例累及腰4椎体,15例累及腰5椎体,均可见病变椎体骨质破坏和修复共存,骨质破坏同时伴有骨质增生硬化,且到后期增生硬化改变多于骨质破坏,同时伴有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钙化,亦可伴椎旁脓肿形成等改变,多排螺旋 CT 扫描多方位可清晰显示骨质破坏及增生硬化改变,磁共振平扫检查更加明确病变累及椎体及椎间盘信号改变,椎体周围脓肿范围等。结论腰椎慢性布氏杆菌病在影像学表现上有其特征性改变,但该病常常需要与脊柱结核鉴别,根据影像学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及临床病史,即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庆地区布氏杆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变化的特点,总结布氏杆菌病诊断及治疗的经验。方法对确诊的240例布氏杆菌病患者,对其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变化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这些变化的特点。结果布氏杆菌病流行以牧区为主,临床表现多样化,规范地联合用药治疗痊愈较快、预后较好。结论掌握大庆地区布氏杆菌病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征,可减少误诊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流行广泛,近年来随着养殖业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发病呈上升趋势,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等。多数患者常因误诊、误治导致病情加重,转为慢性,反复发作,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死亡。慢性布氏杆菌病病情复杂,抗菌药联合治疗不良反应较大且易产生耐药,现对我院收治的36例患者应用喜炎平联合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艾莉莎  孙昳 《首都医药》2015,(3):292+294
目的分析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特点,总结经验,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23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布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复杂、不典型,传播途径发生改变,容易导致误诊。应详细询问病史、职业、饮食及全面细致的查体,对于长期发热伴有呼吸、神经、消化系统症状,常规治疗无效者,均应考虑本病。结论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发病过程结合辅助检查,做到早期诊断,以减少布氏杆菌病的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3.
崔英姬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1):1734-1734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全身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病原菌由Bruce分离出,故亦称布鲁菌病.感染者以牧民、兽医、屠宰工人为多,以长期发热(不少患者的热型呈波浪型故亦称波浪热、波状热和浪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和慢性化为特征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布氏杆菌病及其他疾病诊断率。方法:对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两年半中初诊为淋巴结炎、关节炎、流行性出血热、睾丸炎误诊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患者分4类,经确诊后按布氏杆菌病治疗23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布氏杆菌病易被误诊,临床医生应熟悉具有相似症状、体征的发热性疾病,综合分析逐一排除,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5.
布氏杆菌病,也呈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蓄共患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是轻重不一的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及睾丸炎等。本病易转为慢性可迁延多年反复发作,且常误诊为支气管炎。现将我院近年来17例布氏杆菌病误诊支气管炎的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及时掌握布氏杆菌病的流行动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确诊187例布氏杆菌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布氏杆菌凝聚试管法进行抗体滴度检测。结果确山县布氏杆菌病呈现暴发流行态势,病例主要集中在该县竹沟镇(占51.4%),向周边乡镇辐射;患者以30~60岁青壮年居多,占81.3%,平均年龄(45.4±4.7)岁,男女比为3.16︰1。每年4~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职业分布以梳绒感染为主;23.2%有接触史的患者在接触时采取防护措施;临床特点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酸痛、骨关节痛、食欲减退为主要表现,关节受累以腰、膝负重关节为主,7.5%的患者伴有肝功能异常。结论确山县及其周边地区布氏杆菌病疫情呈现局部暴发流行,应加大布氏杆菌病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7.
病例1:患者,男,52 岁,主因左侧睾丸肿大,胀痛30 d,于2001年3月就诊于外科.查体:左侧睾丸肿大,触痛(+),血常规:WBC 10.4×109/L,睾丸B超提示,左侧睾丸肿大,内有结节形成.追问病史,患者牧羊10 a多,近1 a来时有发烧,全身无力,出汗,两侧腰及髋部肌肉困痛,常服感冒药物及抗风湿药物,症状减轻,初步诊断布氏杆菌病.肝脾B超未见异常,血清凝集试验1:800.经地区专医院再次检查确诊为布氏杆菌病,收住入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近年来在本地区有明显的增高,对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的损失,身心健康亦有明显的损害。现回顾总结我院2001~2009年收治46例布氏杆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本病特点、总结经验。结论布氏杆菌病是可防可治的,但本病地域性强、临床表现多样,应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加强防护,合理治疗,降低本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6例布氏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强对布氏杆菌临床及实验特征的认识,以利及时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我院诊治的布氏杆菌病6例。患者标本进行常规血液培养,鉴定,药敏及血清凝集试验。结果6例患者均为疫区的农民,临床表现有发热、呈波状热、畏寒、大汗、关节痛。6例中有4例有肝炎及肝炎肝硬化病史,脾大,白细胞均偏低,血红蛋白3例,血小板3例均低于正常值。血沉检测5例中3例高于正常,转氨酶5例高于正常。细菌呈小球杆状或短杆状,单个、成对或短链排列,革兰染色不宜着色,延长时间呈革兰染色阴性,生长缓慢。培养阳性的5株布氏杆菌对四环素、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左氧氟沙星等均敏感。用广谱抗生素无效,细胞内抗菌药联合应用效果明显。结论城市医院临床及检验医师应高度重视布氏杆菌病,早期诊断,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20.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全身性传染病,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亦常被侵犯,因此苏联学者分类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近年来国内布氏杆菌病报告日多,但神经型的报导仅杨开济等(1955年),刘汉民等(1967年)和赵淑文等(1959年)共报告了布氏杆菌脑膜炎三例,并发多数性神经炎者无专文报告。著者在防治本病工作中发现一例,摘要介绍于后,并略加讨论。病例摘要患者张某,男,41岁,牧工。主诉:每天下午发冷发烧,多汗,两下肢麻木,疼痛和浮肿已六个月,于1956年12月2日入院。现病史:病人自述于1956年6月初旬逐渐发病,每日下午发烧、畏寒、多汗、全身不适、头痛。于7月开始感觉两下肢麻木蚁走感,有时出现电击样疼痛,影响两下肢的活动,不能直立,以后发觉两侧足背逐渐浮肿,自患病后四肢关节和睾丸不肿不痛。病后气不短,不咳嗽,食欲尚可,两便正常。8月初旬因病势日重,发烧不退,入县医院治疗,当时体温40℃左右,足背浮肿减轻,下肢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