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制弹性绷带在心脏介入诊疗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2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为1827例施行介入性诊疗术后患者使用自制弹性绷带止血的效果.结果有效1787例,有效率98 .35%,无效30例,占1.65%.结论止血效果好,简便易行,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心脏介入术后弹性绷带的包扎止血,与指压止血者的经验与技术、包扎的经验与技术、患者活动的情况、患者感觉是否舒适、护士术后的健康教育及巡视的频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弹力绷带和普通绷带包扎股动脉穿刺处对术后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8月—2006年8月386例在我科行冠心病诊断及治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92例)和对照组(194例)。实验组的病人采用棉质加厚的弹力绷带"8"字法包扎股动脉穿刺处,对照组的病人采用普通绷带"8"字法包扎股动脉穿刺处。包扎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人都行砂袋压迫穿刺处,患肢制动12 h卧床休息24 h既可拆除包扎。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舒适度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不同包扎方法中的术后并发症及舒适度及两组之间发生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弹力绷带包扎股动脉穿刺处,术后不良反应较普通绷带包扎明显减少,舒适度明显增加,经济实惠方便,易于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穿刺点分别以改良米字弹力绷带包扎与TR-Band止血带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142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分成观察组73例与对照组69例,观察组为改良米字弹力绷带包扎,对照组为应用TR-Band止血带,观察2组患者止血效果、不舒适感和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8.63%、94.20%,观察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不舒适感:疼痛的发生,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肿胀的发生,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麻木的发生,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局部皮肤并发症的发生,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改良米字弹力绷带包扎,取材方便,易于观察、操作,止血效果安全、可靠,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惠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介入术后穿刺部位使用弹力绷带加压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手术后应用弹力绷带的加压包扎时间。方法:选择我院35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6例。两组在术后行徒手压迫止血20min后,应用弹力绷带8字交叉加压包扎穿刺部位,观察组冠脉造影加压包扎8h、支架植入术后12h拆除绷带;对照组冠脉造影加压包扎12h、支架植入术后24h后拆除绷带,观察两组患者股动脉穿刺处渗血、血肿、皮下淤斑、假性血管瘤等并发症及患者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舒适度情况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冠脉造影术后8h,支架植入术后12h拆除弹力绷带能减少患者的不适感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穿刺冠脉造影(CAG)及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伤口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冠脉介入术后对伤口予以加压包扎止血。CAG患者于术后6 h解除包扎;PCI患者于术后10 h解除包扎,记录并分析伤口出血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冠脉介入术患者842例,术后伤口出血率4.16%。伤口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为年龄(OR=1.04,95%CI=0.98~1.18,P=0.011)、性别(OR=1.93,95%CI=0.71~2.48,P=0.027)、高血压病控制不良(OR=3.54,95%CI=2.05~5.42,P=0.021)、择期PCI(OR=2.55,95%CI=1.37~3.25,P=0.006)、术前12 h内应用低分子肝素(OR=1.69,95%CI=0.75~3.52,P=0.025)、术中肝素使用量较大(OR=1.52,95%=CI1.19~1.83,P=0.004)、术中及术后使用替罗非班(OR=4.32,95%CI=2.82~6.45,P=0.005)。结论年龄、性别、高血压病控制不良、择期PCI、术前12 h内应用低分子肝素、术中肝素使用量较大、术中及术后使用替罗非班等因素对穿刺点出血发生率有影响,应个体化制定止血方案以减少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对经桡动脉介入术后上肢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发生上肢血肿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观察组采用自制冰袋冷敷,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冰袋4h更换1次,均持续24h。观察两组术后4h、12h、24h患肢疼痛和肿胀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4h、12h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上肢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自制冰袋联合弹力绷带加压冷敷,对缓解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上肢血肿引起的局部肿胀和疼痛,明显优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藻酸盐敷料联合弹力绷带对PICC术后早期穿刺点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12月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行PICC术的肿瘤化疗患者88例。将2017年10月1日—11月15日入选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1月16日—12月30日入选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由2名取得PICC置管资质的护理人员实施同质的PICC穿刺操作,对照组PICC置管后采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再用无菌脱脂纱布块覆盖穿刺点后予敷贴固定;观察组PICC置管后采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藻酸盐敷料置于穿刺点后用敷贴固定,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固定,24 h后撤除弹力绷带。分别比较两组患者PICC术后穿刺点出血、皮肤感染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PICC术后早期穿刺点出血、穿刺点皮肤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PICC术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藻酸盐敷料联合弹力绷带对减少PICC术后穿刺点出血、降低皮肤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股动脉穿刺是血管性介入治疗最常用的途径,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是常见的并发症。我们观察了安定对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及血肿形成的影响,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995年10月~1996年10月,64例行动脉化疗术的非高血压患者64例,其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44~79岁,平均63岁。符合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非高血压判别标准,即收缩压(SBP)<ZI.kPa,舒张庄(DBP)rt12.6kPa。所有患者肝功、肾功、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正常。随机分组为服安定组32例,不服安定组32例。1.2股动脉穿刺方法Seldi…  相似文献   

9.
汪子玲  晁群  陆文艳  贾晨  李芸   《护理与康复》2021,20(10):62-65
目的 观察3M弹力绷带联合不同敷料对脑血管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周围皮肤的影响.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经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患者90例,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造影结束后A组仅采用3M弹力绷带包扎;B组采用3M弹力绷带加3M透明敷料包扎;C组采用3M弹力绷带加3M液体敷料包扎.比较三组患者舒适度、疼痛程度、皮肤瘙痒情况、皮肤损伤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C组患者在舒适度上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疼痛评分、局部瘙痒情况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股动脉穿刺处周围皮肤采用3M弹力绷带辅以3M液体敷料包扎可增加患者舒适度、降低疼痛感及局部瘙痒.  相似文献   

10.
心脏介入术后出血报警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穿刺股动脉行心脏介入诊疗术护理常规要求术后24h内每30-60min巡视患者穿刺处1次,揭开患者盖被及衣物,充分暴露穿刺处周围进行观察。但临床上有观察不及时的现象,经常有穿刺处出血发生。由于动脉压力高,一旦出血速度快、量大,后果严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此,我们研制了术后出血报警器,应用于112例心脏介入术后,协助观察出血情况,结果安全、可靠、及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2种常用的加压包扎法对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Transradial intervention, TRI)术后穿刺局部的负性影响,为选择合适的加压包扎法来减少穿刺局部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所有入选患者TRI术后均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按方便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0例。 A组采用自粘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B组采用一次性使用桡动脉止血器加压包扎法。分别观察两组加压包扎法穿刺处出血发生率、穿刺处皮下血肿发生率、穿刺处周围皮肤压力伤及穿刺处疼痛程度。结果2种加压包扎法在穿刺处出血发生率方面P值>0.05,无差异;穿刺处皮下血肿发生率一致,无差异;与A组相比较,B组穿刺处周围皮肤发红、瘀斑和水疱发生率明显减少,P值分别为<0.005、<0.025、<0.005,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与A组相比较,B组无痛及轻微疼痛发生率降低,但中等疼痛和强烈疼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值分别为<0.005、<0.005、>0.05、>0.1。结论一次性使用桡动脉止血器加压包扎法对穿刺局部的负性影响小于自粘型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介入诊疗病人股动脉拔管后配合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诊疗肝癌病人1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加强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等措施。[结果]介入术后病人股动脉拔管后术肢制动配合依从性与皮下出血量有关,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病人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介入术后股动脉拔管后术肢制动依从性,有效降低拔管后皮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介入术后病人的满意度及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工”型沙袋套应用于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对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术后股动、静脉穿刺口采用“工”型沙袋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随机分]为两组,采取对照法,长方形沙袋组105例,心脏介入诊疗后股动、静脉穿刺口用弹性胶布包扎,长方形沙袋压迫6h后,穿刺口维持包扎和绝对卧床24h;“工”型沙袋组95,例心脏介入诊疗后股动、静脉穿刺口用弹性胶布包扎,“工”型沙袋套装沙袋压迫6h后,穿刺口维持包扎和绝对卧床12h。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局部并发症、舒适度评估和比较。结果“工”型沙袋组患者穿刺点血肿、淤斑的发生率与长方形沙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工”型沙袋组患者排尿困难、腰背酸痛、失眠等不适情况与长方形沙袋组相比,明显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工”型沙袋套应用于心脏介入术后患者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方式对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及电极移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0月住院并行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58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传统护理方式组36例和优化护理方式组22例,分析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住院天数、术后囊袋出血及电极移位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优化护理方式组与传统护理方式组患者心脏起搏器电极移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护理方式组比较,优化护理方式组患者住院天数及术后囊袋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方式可有效降低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U"字缝合联合止血带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PPP)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245例PPP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止血方法分组:对照组(120例)行常规处理联合"U"字缝合,研究组(1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止血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止血有效120例,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止血有效102例,有效率为85.00%,研究组止血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709,P<0.01)。研究组子宫切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vs 14.17%,χ2=13.516,P<0.01)。研究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中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0%vs 10.00%,χ2=6.153,P<0.05)。研究组恶露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5.21±3.65)d vs(29.35±3.34)d,t=9.251,P<0.01]。结论 PPP出血患者应用"U"字缝合联合止血带可改善止血效果,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双骨道单纯“8”字缝线治疗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20年4月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患者12例,给予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双骨道单纯“8”字缝线治疗,对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范围、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反Lachman试验和后抽屉试验进行评价。结果 12例患者术中均无副损伤,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8.92±4.17)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反Lachman试验阴性,后抽屉试验阴性,膝关节活动度为(128.75±2.26)°,IKDC评分为(82.92±3.34)分,VAS为(1.17±0.39)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5.00±3.02)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双骨道单纯“8”字缝线治疗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的康复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PTCD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对提升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5A"护理的应用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5A"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55例,对2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临床疗效、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A"护理组患者的DVT总缓解率98.2%(54/5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3.6%(46/55)(P0.05),DVT发生率1.8%(1/55)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6.4%(9/55)(P0.05),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5.5%(3/55)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的18.2%(10/55)(P0.05)。结论 "5A"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