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流行性感冒近年来在我国多次流行,而传统中医药在抗流感治疗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许多有关抗流感中成药制剂临床疗效的研究也已发表。本文根据最新文献报道,就常用抗流感口服中成药制剂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正> 中成药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制、生产和运用的。在中成药生产过程中,始终都要遵循中医中药理论体系,唯有如此,才能生产出优质高效的中药制剂,推动中药制剂的继承、发扬和创新。本文拟从生产实际中论述中成药制备如何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3.
李明  龙海燕 《云南医药》2005,26(2):175-176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用于治疗、预防疾病的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 ,其中大部分是植物。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辩证用药及调剂、制剂的需要 ,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成品。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特色 ,既是中医根据辩证论治原则直接用于临床的处方用药 ,又是制备中成药的原材料。中药饮片作为中医药治病救人的载体 ,其质量保证既是传统中药剂型发挥作用的关键 ,又是开发中药新剂型、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环节。可以这样说中药饮片是中药材和中药临床运用、中成药生产、中药综合应用的中间桥梁。一、中药及中药饮…  相似文献   

4.
从手足口病流行概况、临床症状和中医药治疗经验等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
从病因与证型分析、分型对证治疗、中成药制剂、中医外治法4个方面对小儿急乳蛾的中医临床研究进行总结,指出发挥中医药在治疗本病中的特色与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纪莎  施少兵 《海峡药学》1996,8(3):45-46
我国目前各类中成药厂有684家,生产制剂多达5200种,剂型约40个,对中药使用情况分析,1990年医院与药厂用药量比例为6:《,而到1991年则为人卜6.5。可见药厂用药量猛增。避开保健型中成药,就治疗型中成药临床反应疗效往往也不如同方中药汤剂。影响中成药疗效因素除目前中药品种混乱,同名异物以及受产地、采集的季节影响因素外,还与制作工艺有关。本文就制作工艺本身影响因素加以探讨。1.中药剂型研究与中医药理论:中药制剂的研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动、植物药不等于中药,中药制剂并不是简单地数种动植物药的缩合.1.工中药方…  相似文献   

7.
对合理应用中成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成药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作用。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应用中成药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拟就如何比较准确合理地应用中成药作一探讨。一、合理应用中成药必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中成药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确有疗效的成方制剂,是根据中医药基础理论和病证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材为原料,按照规定处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生产的制剂。具有即时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携带方便、省去煎剂煎煮过程、消除中药煎剂异味与不良刺激等优点,是中药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更是传统中药汤剂的必要补充。但医师临床开具处方过程中,存在较多不足。为了解中成药处方书写和用药情况,本院对2012年内医师开具的中成药处方进行专项点评。抽取每月1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中药饮片是指将药材经净制、切制、炮制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目前,药典中规定的药材及中药饮片约有600多种.中药饮片是传统中医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中药材和中成药共同组成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既被用于医院、药店的直接调配,又是中成药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和中成药的质量,进而关系到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及疗效.  相似文献   

10.
马勇 《河北医药》2013,(20):3170-3171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1]。中成药与中药汤剂相比,中成药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可直接使用,对于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非常方便,近年来,临床应用成上升趋势。为了人们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用药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主要诊断“手足口病”为关键词,抽取某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电子病历245份,采用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对该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用药品种、用药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患儿年龄较小,以男性幼儿为主,男女比例2.02∶1,平均住院时间6.39d;人均住院费用和人均药品费用呈逐年降低趋势,但人均药占比始终保持在40%左右;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用药以营养支持类药物、抗菌药物、中药制剂、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药物、糖皮质激素为主。结论:该院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治疗以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为主;营养支持类药物、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抗病毒药物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剂存在无适应证用药问题;中药治疗以注射剂为主,在总药费中占比较高,人均花费较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卫生部北京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进行分析,了解我院中成药处方的用药特点和变化趋势,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1月门诊中成药处方共计475 610张为样本,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 400张进行处方分析。结果: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基本能够注重对症用药和配伍组合,但也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之处。结论:中成药在临床疾病防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临床医生应加强对中成药的了解,切实做到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合理用药,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临床筛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药物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国家及各地COVID-19诊疗方案中收集并归纳出可能有效的西药和中药,分析其在疾病各阶段的使用。结果与结论治疗COVID-19可能有效的西药是靶向抗病毒药物和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激素药物,以及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药物等,可能有效的中药是抗病毒中药构成的中成药和中药方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颗粒剂,比较2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口腔溃疡及疱疹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别为(2.1±1.2)d比(3.1±1.1)d、(3.2±0.6)d比(4.3±0.5)d、(5.3±1.0)d比(7.3±1.3)d,均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8.0% (49/50)比84.0% (42/5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患者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手足口病发热及皮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病毒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外洗配合耳穴贴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外洗配合耳穴贴压对手足口病发热及皮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中药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优越性。方法将240例儿童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组,治疗组120例,用中药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发热消退时间、手足口疱疹消失时间及心肌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率为73.3%;治疗组发热消退时间、手足口疱疹消失时间、心肌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快,检查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患者精神及经济负担减轻,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儿童中成药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六少”“三多”等现象,提出儿童中成药的使用要力求精准。精准治疗包含3方面的内容:即精准定位、精准评价和精准研发。精准定位是指药物治疗的西医病种应明确,中医证型要清楚;标明是治疗药物还是辅助治疗药物;特别是目前中成药大多是西医生在使用,所以,既要阐明中医的证候,更要明确可改善的症状。精准评价是利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全面、系统、准确地评价药物干预的节点,解决的具体问题;在患儿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客观评价成人药治疗儿童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精准研发要“有为、有所不为”,对于儿童发病率比较高、中医治疗效果比较好、目前已上市的中成药品种比较少的疾病,要重点研发;对于有些虽然是常见病,但目前已上市的中成药品种较多的情况下,要少研发;特别是对于没有创新和突破的品种,尽量不研发。  相似文献   

18.
唐凤川 《中国药房》2010,(20):1894-1896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心脑血管类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与相关文献,总结、分析目前综合性医院西医师应用心脑血管类中成药的常见问题。结果与结论:西医应重视辩证用药、慎选剂型、熟知中成药的组成及注意事项,合理配伍,正确掌握药物治疗的剂量和疗程,将中医的辩证施治与西医的辨病治疗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确保心脑血管类中成药安全有效地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某院门诊处方使用中成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某院门诊西药房处方中使用中成药的情况,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确定数量间隔法随机抽取某院2009年门诊处方,对处方使用中成药的品种个数、科别、患者年龄、诊断情况、中成药分类分布、合理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中成药比率占55.2%,其中内科处方占37%、儿科占有19%、外科与五官科各约占15%;非中医背景医生处方中成药约占97%;使用中成药以清热药为主,约占30%;不合理用药以合用两种中成药过程中重复中药为主;中成药处方无中医诊断的占大多数。结论: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合理使用中成药应辨证使用。通过医药人员的共同努力,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