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回顾分析2008-2011年成都市温江区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温江区恶性肿瘤登记处收集的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主要恶性肿瘤的发病数、发病率、顺位等指标。结果 2008-2011年温江区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29.79/10万,其中男性为161.30/10万,女性为85.56/10万。40岁后恶性肿瘤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男性发病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结肠直肠和肛门恶性肿瘤。女性发病居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和肛门恶性肿瘤、肝癌、胃癌。恶性肿瘤的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结论温江区恶性肿瘤发病逐年上升,但低于全国水平。恶性肿瘤是危害温江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其中男性和中老年人是发病高危人群。肺癌和食管癌、肝癌、胃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发病与病死率较高,应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30例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检测.发现这些肿瘤患者存在着高凝血症。 1 病例选择 恶性肿瘤组30例,其中肝癌9例,肺癌13例,胃癌6例,乳腺癌及结肠癌各1例。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2.4岁。以上均为我科收治的住院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17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湖南省30个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肿瘤发病与死亡资料,按照城乡、性别分层,分别计算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粗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年龄别率、0~74岁累积率等,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为标准进行计算。结果2017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29.03/10万,中标率为159.41/10万,世标率为155.66/10万,0~74岁累积率为18.22%。城市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8.02/10万,而农村地区为208.67/10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51.40/10万,高于女性的205.20/10万。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前5位的是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胃癌、食管癌,女性发病率排名前5位的是乳腺癌、肺癌、子宫颈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2017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152.91/10万,中标率为99.38/10万,世标率为98.55/10万,0~74岁累积率为11.78%。城市地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82.71/10万,农村为140.53/10万。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92.26/10万,高于女性的111.00/10万。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排名前5位的是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胃癌、食管癌,女性死亡率排名前5位的是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乳腺癌、子宫颈癌。结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肛门癌、肝癌、子宫颈癌、胃癌、鼻咽癌、食管癌等病种是湖南省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应作为湖南省恶性肿瘤防治的主要癌种。湖南省男性居民口腔及咽喉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上升,且城市男性居民上升幅度更大,需要提早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整理某医院肿瘤病例收治情况和探讨肿瘤病种分布特征。方法对2001年至2011年某医院2.5万份肿瘤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前10种肿瘤病种为: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鼻咽癌、胰腺癌、膀胱癌、卵巢癌、肾癌;肿瘤发病年龄相对集中在45岁以上的中老年,性别比为1.85∶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病死率约为5%,无效或放弃治疗的占比42%,治愈好转率约为一半比例。结论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在不断攀升,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发病尤其值得警惕;收治肿瘤病例一半集中在肺、肝和消化系统,与人们嗜烟酒、不规律重口味饮食、令人堪忧的食品卫生状态和高压力紧张工作生活状态紧密相关。政府应加强肿瘤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公民肿瘤自我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辽阳县地区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状况及流行特征。方法根据2015年辽阳县居民恶性肿瘤监测数据资料,分析恶性肿瘤发病状况及恶性肿瘤的年龄、性别分布,探讨恶性肿瘤流行特征。结果辽阳县地区居民恶性肿瘤发病率297.53/10万,病死率174.09/10万,其中恶性肿瘤发病率前3位分别为肺癌40.53/10万、肝癌9.83/10万和肠癌8.15/10万;男性癌症发病率前3位为肺癌83.94/10万、肝癌39.57/10万和胃癌36.49/10万,女性癌症发病率前3位为乳腺癌36.51/10万、肠癌23.82/10万和胃癌20.13/10万;65岁以上年龄段居民癌症发病率最高,达到了1972.33/10万。结论肺癌和乳腺癌是威胁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肿瘤疾病类型,应作为重点防控对象开展基层肿瘤疾病宣传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航天研究院近9年来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以期有效的防治恶性肿瘤,减少其发生率及病死率。方法对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发病并确诊为恶性肿瘤的4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07年~2015年该研究院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79.96/10万~298.07/10万,平均252.37/10万;病死率为95.27/10万~146.45/10万,平均123.95/10万;40岁以上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较快,以肺癌发病率最高,其次为大肠癌、乳腺癌、胃癌及肝癌等。结论该研究院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40岁以上人群的筛查,并加强对肺癌、大肠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的健康教育及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东川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分析,为制定肿瘤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东川区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中常住居民2011年发生的恶性肿瘤死亡个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死因统计分析软件DeathReg 2005和PYLL分析。结果 2011年东川区居民恶性肿瘤病死率为97.77/10万(标化率为95.18/10万),占居民总死亡人数的15.96%,居全死因4位;在居民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中,前5位死因依次为肝癌、肺癌、胃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食管癌;男性恶性肿瘤病死率为117.83/10万(标化率113.95/10万),前五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女性则为肝癌、乳腺癌、胃癌、白血病、肺癌,且男性高于女性(P<0.05),是女性的1.55倍;PYLL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东川区居民早亡对健康损害的恶性肿瘤是肝癌、肺癌和白血病。结论肝癌、肺癌、胃癌、结肠直肠和肛门癌、食管癌、白血病和乳腺癌是威胁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肿瘤,男性高于女性。应针对恶性肿瘤相关危险因素,开展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成都市七区二县1990-1996年肺癌发病3167例进行了分析,初步揭示了肺癌在成都市的发病趋势。七年中肺癌平均发病率为9.75/10万、标化率为9.24/10万,男性平均发病率为13.84/10万,女姓平均发病率为5.40/10万,肺癌男女发病性比值为2.73:1,发病率为男性高于女性。二者有显著性差异(u=24.6730p<0.01)肺癌在成都市癌谱中发病居首位,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七年中工人、农民、干部及离退人员肺癌累计发病率2763例,占肺癌总发病数的87.24%,发病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多发于55岁以上人群,尤其55岁以上男性发病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韶关市(含所属县区)令人群髋部骨折发病流行情况。方法在韶关市主要收治髋部骨折病人的14所医院的病案中,筛选出2003年至2006年之间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和股骨多发骨折的病例,排除了重复入院病例、开放性骨折病例及非本市户口的病例,对50岁及以上年龄组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6年间韶关地区髋部骨折的发病人数为1105人,年均粗发病率为10.1(发病率单位为1/10万,下同),标化年发病率为11.4。男性的年均粗发病率为10.5,标化年发病率为14.0,女性的年均粗发病率为9.7,标化年发病率为9.3,标化年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各年龄段髋部骨折的粗发病率在65岁开始急剧上升,男性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女性。四年来韶关地区髋部骨折的粗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上升11.3%,但与其他亚洲国家或地区相比,发病率最低。全地区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数的79.3%,年均粗发病率为41.0,标化年发病率为43.1(95%CI为40.2.46.0),其中男性的标化年发病率为50.2(45.1~55.3),女性的标化年发病率为38.8(35.2~42.3),50岁以上人群标化年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本地区城市人群的标化年发病率为16.5-5.0~18.0),乡镇人群的标化年发病率为9.2(8.5-10.0),本地区50岁以上城市人群的标化年发病率为65.1(58.6~71.7),50岁以上乡镇人群的标化年发病率为33.9(30.8~36.9),全地区人群及50岁以上城市人群的标化年发病率均高于乡镇人群(P〈0.05)。结论全地区5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人数占总发病数的79.3%,标化年发病率为43.1,男、女性的标化年发病率分别为50.2(45.1~55.3)、38.8(35.2~42.3),50岁以上人群标化年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院2003~2006年收治的恶性肿瘤病例情况。方法收集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2003~2006年累积的恶性肿瘤病例,按国际分类(ICD9)进行疾病分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发病逐年增加,男性患病多于女性,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宫颈癌为发病前5位的肿瘤。结论该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发病呈逐年升高趋势,肿瘤防治的重点应放在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子宫宫颈癌等高发肿瘤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2014年—2018年湖南省肿瘤登记数据,分析湖南省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肿瘤防控策略提供工作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4年—2018年湖南省32个肿瘤登记点报告的发病与死亡资料,统计分析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累积发病率与死亡率及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结果 2014年—2018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25.56/10万,中标发病率为156.41/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7.32/10万,中标死亡率为95.78/10万。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变化趋势显示:中标发病率由2014年的142.27/10万上升至2018年的172.28/10万,APC为5.1%,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t=12.30, P=0.001);中标死亡率由2014年的92.44/10万上升至2018年的99.16/10万,APC为2.1%(t=4.54, P=0.020)。男性恶性肿瘤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年龄别发病率在0~39岁处于较低水平,55~59岁年龄组开始快速上升,75~79岁年龄组达到最高峰;年龄别死亡率在0~44岁处于较低水平,55~59岁年龄组开始快速上升,80~84岁年龄组升至峰值。2014年—2018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前5位依次为肺癌、女性乳腺癌、肝癌、子宫颈癌和结直肠肛门癌;死亡率前5位依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胃癌和女性乳腺癌。结论 湖南省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高度重视恶性肿瘤的防治,做好重点癌症的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社区老人健康体检中超声检查的结果。方法:应用常规超声检查方法对7432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肝、胆、脾、肾超声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7432例老年体检者中,53.00%患有不同种类的疾病,按检出率高低排序,前5位依次为脂肪肝(29.00%),肝囊肿(6.70%)、肾囊肿(5.80%)、胆囊结石(5.50%)、肝血管瘤(3.40%)。检出恶性肿瘤9例(0.01%),其中肝癌6例、肾癌2例、胆囊癌1例,均经病理证实。结论:社区老年人定期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对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罗娟  李晓燕  文玉  张磊 《云南医药》2011,(2):160-162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胃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意义。方法将37例胃癌行全胃切除的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n=18)及完全肠外营养组(PN组,n=19)进行对比。EN组在术后1~2d均通过复尔凯空肠营养管输注肠内营养液;PN组通过中心静脉给予静脉营养。2组按热量30kcal.kg-1.d-1,氮量为0.12g.kg-1.d-1给予营养。结果①EN组营养住院费用少于PN组(P〈0.01);EN组肛门排气时间少于PN组(P〈0.01);EN组住院天数少于PN组,但无统计学差异;②术后7d:EN组营养指标均高于PN组,但2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③术后7d:EN组免疫指标均高于PN组,2组间比较IgM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IgA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PN支持相比较,EN可促进肠功能的恢复,降低住院费用,有效地改善全胃切除患者的免疫状态及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我院近4年收治的住院老年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探讨老年恶性肿瘤死亡分布的特征、死亡原因等,以提供临床医生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依据。方法从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我院的病案数据库中收集〉60岁老年恶性肿瘤死亡患者的资料,根据ICD-10进行死因分类并流行病学分析,计算年病死率、分析研究其年龄分布、性别与病种的分布、合并症情况、死亡月份的分布、死亡原因。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死率逐渐增加,在70~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60~70岁年龄组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死亡发生率下降,而70岁以上年龄组则发生率逐年增加;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癌、肝癌、大肠癌、胃癌、头颈部癌。在男性,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头颈部癌;在女性,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肝癌、大肠癌、胃癌、头颈部癌、胰胆管癌。大多病种死亡人数男性多于女性;合并症大多为老年性痴呆、脑萎缩、心血管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肺部感染;死亡月份的分布显波浪状曲线,2月份达到第一个高峰,8月份达到第二个高峰;主要死于全身多器官衰竭、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肠梗阻。结论对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病情及各种影响因素应进行充分的评估,采用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使患者得到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是否诱导肺癌细胞对顺铂耐药。方法:采用肺癌细胞株A1和26例肺癌患者手术标本分离的肺癌细胞。用不同浓度地塞米松体外诱导培养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顺铂继续培养48 h,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结果:A1细胞株经地塞米松诱导后,对顺铂呈现典型的耐药,与地塞米松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男性患者肺癌细胞1例呈现耐药(1/26,3.8%),女性4例耐药(4/26,15.4%),二者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地塞米松对多数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不诱导顺铂抗性。女性患者的肺癌细胞中经地塞米松诱导后耐药比率高于男性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治疗不同性别大肠癌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的KRAS野生型的大肠癌患者92例,以性别分成男、女两组,均采用FOLFIRI+西妥昔单抗方案治疗,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与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大肠癌患者中男女比例1.42∶1;高分化腺癌男组33例(61.11%)、女组9例(23.68%),中分化腺癌男组9例(16.67%)、女组19例(50.00%),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组客观有效率(ORR)为34.21%,较男组(14.81%)高(P=0.029),女组疾病控制率(DCR)为73.68%,较男组(50.00%)高(P=0.023),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组患者治疗后皮疹发生率(57.89%)明显高于男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而其他不良反应在患者性别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以男性多见,男组病理学分型高分化腺癌明显高于女组;女性患者在接受FOLFIRI标准化疗+西妥昔单抗治疗后获益更明显;女性大肠癌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后更易发生皮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全肠外营养支持对合并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状态、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80例合并营养不良的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51.5±7.3)岁(36~75岁)。所有入组患者均接受肿瘤切除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不给予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组(术前3d和术后5d均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分别检测对照组和营养支持组术前(入院第1天)和术后(术后第5天)人体测量学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同时监测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结果:对照组和营养支持组无论术前还是术后人体测量学指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营养支持组人体测量学指标轻微下降;术后营养支持组清蛋白、前清蛋白和淋巴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增加,但是和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营养支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出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和术后给予短期全肠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减少外科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颜卫丰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413-2415
目的:分析镇江市流动儿童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NNT)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NNT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镇江市2003~2008年流动儿童NNT监测资料.结果:镇江市2003~2008年NNT平均发病率0.19‰,其中流动儿童中NNT发病率1.50‰,病死率36.36%;NNT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相隔4年有一个相对高峰期;病例散在分布,无明显地区聚集性,其患儿主要来自于四川,云南,贵州;男女性别比为1.44:l;在家分娩占86.36%;母亲均无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接种史.结论:非住院分娩与未进行TT免疫是流动儿童发生NNT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大对流动儿童传染病监测、干预的力度,才能彻底消除非高危地区NNT疫情.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然而,与胃癌发生相关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合并2型糖尿病(T2DM)是否与胃癌发生相关,仍不清楚。本研究搜集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2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252个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对照组)的基本信息,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合并T2DM情况、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对胃癌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胃癌组中416例T2DM占31.5%,对照组120例T2DM占9.6%,两组间具有极其显著差异(P=0.000)。与对照组相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患者以及老年人群(年龄大于65岁)有较高发生胃癌的风险。此外,T2DM人群发生胃癌的风险也更高。年龄、T2DM、性别和体重指数的OR值分别为16.951,15.130,2.658和0.224。本研究表明年龄、性别和2型糖尿病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即患有2型糖尿病且年龄在65岁以上的男性患者是胃癌的高发人群,在这三个危险因素中,患有2型糖尿病的风险值仅次于年龄,也有可能是这些因素之间的共同作用导致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