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卢冬雪 《吉林医学》2022,(8):2189-2191
目的:探讨使用依替巴肽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使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依替巴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以及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两组比较,联合组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8.33%,两组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依替巴肽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药物经济学特性进行系统评价,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参考,为医药卫生、医保决策提供证据支持.方法:系统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长垣县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ACS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行PCI手术治疗,治疗组在PCI术后即给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术后应用替罗非班6 h、24 h及48 h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96%,出血发生率13.73%;对照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13.73%,出血发生率3.92%,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行PCI术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地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疗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卢云 《大家健康》2016,(4):111-112
目的:探讨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盐酸替罗非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均分的方式把本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80例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在该基础上研究组加用盐酸替罗非班,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研究组治疗15 d、30 d 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明显要低(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基于常规治疗对非 ST 段抬高性急性综合征患者加用盐酸替罗非班,安全可靠,可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少,使用价值较高,建议应用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巴替非班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ACS患者66例,随机分为巴替非班组(n=34)和安慰剂组(n=32),其中巴替非班组脱落/剔除5例,安慰剂组脱落/剔除8例。2组术中及术后24 h分别采用巴替非班或安慰剂治疗。观察2组术后慢血流发生率与支架植入后冠脉血流TIMI分级。观察2组术后2 d、30 d内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当(P>0.05),术后均未发生即刻慢血流事件,TIMI分级均为3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术后2 d、30 d内均无MACE事件发生。2组术后2d内出血事件、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巴替非班在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及术后应用,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中对预防心血管事件、降脂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7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于8周、12周和6个月随访,调查两组心血管事件、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等发生的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无显著变化(P〉0.05),辛伐他汀组用药后血脂明显下降(P〈0.05),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两组治疗前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辛伐他汀治疗在明显低血脂水平的同时,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7.
脑钠肽(BNP)是由心室分泌的一种多肽,缺血是脑钠肽释放的重要刺激因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BNP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王晓琳  吴彦 《安徽医学》2018,39(7):881-884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年龄≥65岁且通过临床表现、冠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80例,根据PCI围术期治疗药物选择不同分为两组,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的为替格瑞洛组(40例),接受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为氯吡格雷组(40例),PCI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及术后随访期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替格瑞洛组PCI术后TIMI血流改善程度较氯吡格雷组好(替格瑞洛组术后TIMI血流3级增加22例,氯吡格雷组术后TIMI血流3级仅增加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4例,少于氯吡格雷组的12例,肌酐值升高发生1例少于氯吡格雷组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出血风险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绪论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在老年ACS患者PCI围手术期中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方法 从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选取200例,随访1 a,观察MACE的发生情况,并根据随访结果进行分组,收集并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基础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家族史]、临床指标(冠脉病变支数、植入支架数)、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实验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冠脉病变支数、LVEF、CK-MB、cTnT预测ACS患者预后发生MACE的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ACS患者预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 随访1 a后,MACE组40例(20.00%),未发生MACE组160例(80.00%)。两组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家族史、植入支架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MACE组冠脉病变支数1支占比高于未发生MACE组(P<0.05),LVEF...  相似文献   

10.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终末途径-GPⅡb/Ⅲa受体发挥强效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目前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均具有显著益处.在新近出版的国内外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指南中,均已明确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应用指征.随着国产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在国内逐渐普及应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认识及肯定.本研究旨在观察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后不良心脏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进一步评价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更希望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肾功能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21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接受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常规剂量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2、7d,术后1月空腹抽血测定血肌酐(Scr)、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N-乙酰-B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微量白蛋白(UmAlb).结果: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CI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第1、2d患者Scr,NAG,UmAlb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逐渐恢复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较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第1、2d患者hs-CRP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第7天及1月较术前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的血清hs-CRP、NAG(U/l)各点水平的整体情况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行PCI术前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发生,减低对肾功能的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双心医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与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广东省东莞市石碣医院收治的6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双心医学诊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血脂、心功能情况及心率失常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眷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68.7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0.91±0.13)分]低于对照组[(1.53±0.27)分](P〈0.01),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情况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4.01±0.79)、(0.83±0.17)、(2.28±0.47)mmol/L]均优于对照组[(4.47±0.64)、(1.03±0.25)、(2.67±0.41)mmol/L](P〈0.01),且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两组脑钠肽前体、左室射血分数及心率失常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双心医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疗中,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5岁以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平均年龄(72.5±7.5)岁的老年ACS患者,男58例,女24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证实病变,根据造影结果对“病变血管”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或支架置入术。结果82例中,79例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6.3%;138处靶病变,133处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6.4%。支架完全覆盖靶病变,扩张满意,血管腔残余狭窄<20%,TIMI血流3级达到率96%。病变直径狭窄由89.5%±8.6%减轻至3.2%±8.6%(P<001)。结论老年ACS患者及早、充分、持续地开通“病变血管”,恢复前向血流,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挽救生命,防止左心室重构,明显改善老年ACS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灌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ACS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58例对照组患者PCI术前1周20 mg/d阿托伐他汀口服,62例观察组患者于PCI术前1周开始口服40 mg/d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服药前及PCI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心肌灌注分级(TMPG)和不良反应。结果 PCI术后12 h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及IL-8水平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上述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心肌灌注分级(TMPG)Ⅱ、Ⅲ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0%和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ACS患者PCI术后急性炎症反应,显著改善心肌灌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肖勇  曹登瑞 《西部医学》2010,22(7):1214-1215,121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治疗组(简称丹红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50例),两组病例在冠脉介入治疗前后次日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表达水平;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的表达水平;用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的含量;用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治疗14天复查上述指标并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患者术前vWF及ET-1均显著升高(P〈0.01),FMD和NO显著降低(P〈0.01)。冠脉介入术后vWF因子升高(P〈0.05),FMD降低(P〈0.05),但ET-1和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丹红组vWF、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FMD水平增加(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后给予丹红治疗可以有效防治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不同时限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TA及ETB受体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2月住院并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40例(ACS组),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26例(STEMI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9例(NSTE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5例(UA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对照组及ACS组PCI治疗前后不同时限血浆ET-1水平,同时用半定量RT-PCR方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ETA及ETB受体的表达。结果①PCI术前1 h STEMI组、NSTEMI组、UA组间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 h STEMI组、NSTEMI组、UA组ET-1水平均高于同组术后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STEMI组、NSTEMI组、UA组ET-1水平与同组术后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STEMI组、NSTEMI组、UA组ET-1水平均低于同组术后7 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同组术前1 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CI术前1 h STEMI组、NSTEMI组、UA组ETA mRNA、ETB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 h STEMI组、NSTEMI组、UA组ETA mRNA、ETB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同组术后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STEMI组、NSTEMI组、UA组ETA mRNA、ETB mRNA表达水平与同组术后24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STEMI组、NSTEMI组、UA组ETA mRNA、ETB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同组术后7 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系统在PCI术后血管内皮增殖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与再狭窄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何有效减轻心肌再灌注损伤是一项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旨在观察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CrP)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PCI术后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180例ACS患者成功行PCI术后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男53例、女37例,平均年龄(63.6±12.4)岁]和对照组90例[男56例、女34例,平均年龄(65.3±12.6)岁]。对照组于PCI术前、术后只给予ACS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PCI术后静脉应用CrP治疗5 d。监测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钙蛋白T(troporin T,cTn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nyde,MDA)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后血清中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1.2(10.3~168.2)pg/ml vs 32.4(10.5~96.8)pg/ml,P<0.01)];而血清MDA、LDH、CK-MB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22(1.00~7.84)pg/ml vs 3.67(0.58~9.82)pg/ml;156.2(84.0~703.5)U/L vs 176.5(94.0~983.7)U/L;11.0(5.0~104.0)U/L vs 14.5(5.0~196.5)U/L,P<0.01)];2组术后血清中cTnT及NO含量变化无明显差异[1.25(0.01~8.5)ng/ml vs 1.37(0.01~9.2)ng/ml;165.5(22.5~437.7)μmol/L vs159.6(20.3~414.4)μmol/L,P>0.05)]。结论 CrP对ACS患者PCI术后心肌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辛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应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苏玫  徐学广 《西部医学》2006,18(4):393-39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影响。方法11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5例。所有患者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辛伐他汀20m g,1次/晚。对照组为安慰剂。治疗3个月及6个月复查血脂,治疗6个月后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应用辛伐他汀治疗3个月及6个月,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尚无统计学意义(P>0.01),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复发性心绞痛(AP)、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 I)、心力衰竭(HF)、需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TCA/CABG),因缺血发作需再住院和心律失常发生尚需进一步观察。结论ACS早期使用辛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脂,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且安全,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许文波  张慧  孙玲燕  袁洋 《西部医学》2024,36(3):399-404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动态心电图心率减速力(DC)的变化与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5 6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MACE组(n=1 600)和非MACE组(n=4 056),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影响患者PCI术后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DC对患者PCI术后长期预后的影响,采用受试工作者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结果 年龄大、DC低是患者PCI术后MACE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校正年龄、糖尿病、高血压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DC每增加1个单位,MACE发生风险降低28%(HR=0.72,95%CI:0.31~0.98),DC<2.6 ms组和DC 2.6~4.5 ms组的MACE事件发生风险分别是DC>4.5 ms组的3.33倍(HR=3.33,95%CI:1.23~10.05)和3.02倍(HR=3.02,95%CI:1.12~8.26)。ROC曲线和校准曲线显示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良好。结论 DC下降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长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及雷米普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时血脂、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ACS患者分为对照组、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及30d干预后患者血清CRP和血脂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30d后,对照组与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组血脂水平无明显降低(P>0.05),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组血脂水平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4组ACS患者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组CRP水平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标准剂量阿托伐他汀组(P<0.05),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组CRP水平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有显著降低(P<0.05);血清CRP水平与TC、LDL-C水平的变化无相关性。结论:ACS的发生与机体炎症反应激活有关,在ACS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迅速降低血清CRP和血脂水平,且这是一种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的抗炎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