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脑瘫临床分型包括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双瘫、痉挛型偏瘫、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混合型,是目前儿童主要致残疾病之一~([2])。国外文献中脑瘫的发病率为1.5‰~4.0‰~([3]),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治疗脑性瘫痪(CP)患儿斜视的新方法。方法 观察8个月-3岁CP患儿斜视85例115眼,治疗前后经眼科检查。采用感觉统合治疗,平均随访1年。结果 功能治愈13%,不完全性功能治愈72.2%,无效14.8%,总有效率85.2%。婴儿组(8-18个月)疗效明显优于幼儿组(19个月-3岁)(P<0.005)。结论 感觉统合治疗对CP患儿的斜视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感觉统合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早期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对15例6个月内有脑瘫或可疑脑瘫并感觉防御患儿在应用Bobath法等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4种感觉统合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显示15例患儿感觉防御症状均明显改善,这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可改善婴儿早期脑瘫或可疑脑瘫感觉防御症状,从而使康复训练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脑性瘫痪(CP)患儿斜视的新方法。方法观察8个月~3岁CP患儿斜视85例115眼,治疗前后经眼科检查。采用感觉统合治疗,平均随访1年。结果功能治愈13%,不完全性功能治愈72.2%,无效14.8%,总有效率85.2%。婴儿组(8~18个月)疗效明显优于幼儿组(19个月~3岁)(P<0.005)。结论感觉统合治疗对CP患儿的斜视有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影响。方法: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48例为2002—01/2004—02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采用神经发育疗法治疗(Vojta法,Bobath法);感觉统合训练组29例,在传统神经发育疗法基础上运用感觉统合训练,根据评估结果和婴幼儿发育情况决定控制感觉输入的方案,由有经验的治疗师施行,家长同意此治疗方案并参与训练。两组均训练1次/d,30min/次,10-15d为1个疗程,要求坚持3个疗程以上。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分5个功能区,评价1~3功能区得分,得分越高,功能越好)评估运动功能,盖塞尔发育量表评估患儿应人能、应物能、动作能、言语能各部分的发育商。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8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得分:感觉统合训练组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865.33&;#177;1108.47,2855.79&;#177;1207.16,t=3.26,P〈0.01),1~3功能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②盖塞尔发育量表评估结果:感觉统合训练组治疗后应人能、应物能、动作能、言语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54.65&;#177;23.16,5240&;#177;19.75;49.60&;#177;95.11,44.00&;#177;23.32;59.80&;#177;25.06,52.30&;#177;22.37;57.85&;#177;23.45;53.10&;#177;21.66,P均〈0.05)。结论:在传统神经运动疗法基础上运用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尤其在改善发育商方面,可明显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影响。方法: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48例为2002-01/2004-02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采用神经发育疗法治疗(Vojta法,Bobath法);感觉统合训练组29例,在传统神经发育疗法基础上运用感觉统合训练,根据评估结果和婴幼儿发育情况决定控制感觉输入的方案,由有经验的治疗师施行,家长同意此治疗方案并参与训练。两组均训练1次/d,30min/次,10~15d为1个疗程,要求坚持3个疗程以上。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分5个功能区,评价1~3功能区得分,得分越高,功能越好)评估运动功能,盖塞尔发育量表评估患儿应人能、应物能、动作能、言语能各部分的发育商。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8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得分:感觉统合训练组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865.33±1108.47,2855.79±1207.16,t=3.26,P<0.01),1~3功能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②盖塞尔发育量表评估结果:感觉统合训练组治疗后应人能、应物能、动作能、言语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54.65±23.16,52.40±19.75;49.60±25.11,44.00±23.32;59.80±25.06,52.30±22.37;57.85±23.45;53.10±21.66,P均<0.05)。结论:在传统神经运动疗法基础上运用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尤其在改善发育商方面,可明显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及神经发育疗法对脑性瘫痪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2006年7月—2008年6月脑性瘫痪患儿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8个月~5.8岁,平均2.7岁。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9个月~5.8岁,平均年龄2.7岁。两组均采用神经发育疗法,治疗组加用感觉统合训练,1次/d,30 min/次,每周5次,3个月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Gesell量表测试,观察患儿智能发育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25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39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Gesell测试5项评分,两组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觉统合训练可提高脑性瘫痪患儿的智能发育,是减少小儿残疾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感觉统合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早期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对15例6个月内有脑瘫或可疑脑瘫并感觉防御患儿在应用Bobath法等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4种感觉统合方法进行综合治疗。结果显示15例患儿感觉防御症状均明显改善,这表明感觉统合训练可改善婴儿早期脑瘫或可疑脑瘫感觉防御症状,从而使康复训练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音乐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50例脑性瘫痪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行音乐疗法联合感觉统合训练,2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表88项(GMFM-88)及儿童功能独立性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感觉统合训练联合穴位注射对脑性瘫痪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精细运动功能、行为表现及智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5例脑性瘫痪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加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精细运动功能、行为表现、智力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精细运动功能评分及智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行为表现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联合穴位注射可以有效改善脑性瘫痪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以及行为表现,提高患儿智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马术治疗(EAT)对脑性瘫痪(CP)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ce、SciVerse ScienceDirect、Web of science、Pubmed、Pedro、万方医学、知网医学、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8月,由2位评价员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采用PEDro量表进行质量评估。对纳入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并提取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66;GMFM-88)的标准分以及GMFM-88中的B(坐)、D(站)、E(走、跑、跳)维度分数等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其中5篇数据纳入Meta分析,共288例。Meta分析显示GMFM-66[SMD =0.52,95%CI(0.28~0.76),P<0.0001]、GMFM-88[SMD =0.56 ,95%CI(0.25~0.86), P=0.0003]和B维度[SMD=0.31,95%CI(0.02~0.61),P=0.04]、D维度[SMD=0.61,95%CI(0.28~0.95,P=0.0004]、E维度[SMD=0.55,95%CI(0.25~0.85),P=0.0004]。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EAT可以显著改善CP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结论:基于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EAT可以显著改善CP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可以作为CP儿童物理治疗的参考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脑性瘫痪( 脑瘫) 的疗效。方法:在社区运用综合康复手段治疗脑瘫90 例,并与在资源中心治疗的78 例比较。结果:168 例总有效率90 .5 % ,社区组91.0% ,资源组89 .9 % ,疗效相似;平均疗程社区组为6.3,资源组为3.5,后者疗程缩短优于前者( P< 0 .01) ;而显效率社区组为58.8% ,资源组为32 .1 % ,前者优于后者( P< 0 .05) 。结论:社区康复和家庭参与为脑瘫康复的一种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的理论与方法,构建脑瘫儿童青少年全身振动训练的健康和功能结局研究架构,系统综述脑瘫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状况和身体功能、全身振动训练的干预方案以及振动干预的健康和功能结局。方法 基于WHO-FICs方法,构建系统综述的PICO架构,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Embase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9月30日关于全身振动训练对脑瘫儿童青少年健康状况与功能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8篇,其中英文7篇,中文1篇,分别来自5个国家,主要来源于临床康复、神经康复、物理医学与康复等相关领域期刊,发表时间集中在2010年以后,涉及227例参与者(3~12.3岁)。纳入文献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量表评分平均6分。诊断ICD-11编码涉及08神经系统疾病、8D20痉挛型脑瘫、8D20.1痉挛型双侧脑瘫、8D20.10痉挛型四肢瘫脑瘫、8D2Z未特指的脑瘫。主要功能障碍在身体功能方面表现为肌肉痉挛、骨骼发育异常、关节畸形和肌肉无力,选择性运动控制下降以及步态异常;在活动和参与方面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家庭康复。方法对 15例脑瘫患儿进行系统的家庭康复治疗 1年。结果基本正常 3例 ,有效10例 ,无效 2例。结论小儿脑瘫的家庭康复治疗是一种有效、经济、简单易行的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感统训练模式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平衡功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65例合并感统失调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3例。对照组采用一对一的感统训练模式;试验组根据患儿的感统功能障碍类别(感觉调节障碍、感觉辨别障碍、感觉性基础动作障碍)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小组感统训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Tetrax平衡仪测试体重分布系数(weight distribution index,WDI)和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儿平衡功能的疗效差异。结果:①基础姿势,睁眼(basic position,eyes open, NO)、②基础姿势,闭眼(basic position,eyes closed, NC)体位下WD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闭眼,头转向左侧(eyes closed,head turned left,HL)、④闭眼,头向后仰(eyes closed,head raised backwards,HB)、⑤闭眼,低头前倾至胸部(eyes closed,head lowered forwards onto chest,HF)体位下WDI和Berg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组感统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年龄4—6岁、GMFCSⅠ—Ⅲ级合并有感统失调的脑瘫患儿在HL、HB、HF 3个体位下的WDI以及Berg评分,其疗效优于一对一训练,这种训练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evidence of biofeedback interventions aimed at improving motor activities in people with Cerebral Palsy (CP). Second,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vention outcomes and biofeedback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Eight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or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s that provided external feedback and addressed motor activities. 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assessed and extracted data. 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GRADE) framework was used to evaluate quality of evidence for outcome measures related to two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chapters. Results: Fifty-seven studies were included. There were 53 measures related Activities and Participation and 39 measures related to Body Functions. Strength of evidence was “Positive, Very-Low” due to the high proportion of non-controlled studies and heterogeneity of measures. Overall, 79% of studies and 63% of measures showed improvement post-intervention. Counter to motor learning theory recommendations, most studies provided feedback consistently and concurrently throughout the intervention regardless of the individual’s desire or progress. Conclusion: Heterogeneous interventions and poor study design limit the strength of biofeedback evidence. A thoughtful biofeedback paradigm and standardized outcome toolbox can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in the effect of biofeedback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motor rehabilitation for people with CP. - Implic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Biofeedback can improve motor outcomes for people with Cerebral Palsy. If given too frequently, biofeedback may prevent the client from learning autonomously. Use consistent and concurrent feedback to improve simple/specific motor activities. Use terminal feedback and client-directed feedback to improve more complex/general motor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头部水针穴位注射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智力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水针疗法组、肌肉注射组和常规康复组,每组30例,收集同龄健康儿童3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常规康复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疗法,水针疗法组和肌肉注射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头部穴位注射GM1和肌肉药物注射GM1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每个疗程结束后测定每位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发育指数(PDI),并检测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阻力指数(RI),同期检测血清NSE和T-SOD的水平。结果:3疗程结束后,三组脑瘫患儿MDI和PDI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水针疗法组相对于其他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水针疗法组血流动力学参数Vs、Vm、Vd明显升高,RI显著降低(P0.05),肌肉注射组与常规康复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水针疗法组NSE降低,T-SOD升高,其余两组无变化。结论:水针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脑瘫患儿的脑部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脑瘫患儿的智力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肉毒杆菌毒素A(BTX-A)肌肉注射配合综合康复矫治小儿脑性瘫痪(脑瘫)功能畸形的疗效。方法48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运用BTX-A和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综合康复疗法。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76;P<0.05)。结论BTX-A肌肉注射与综合康复疗法结合治疗小儿脑瘫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对提高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8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Bobath、Vojta和Rood等神经生理学疗法,综合组同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综合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综合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指导家长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