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通络扶正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络扶正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以及生命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FMA、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扶正汤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FMA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mRS评分,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补土针灸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补土针灸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可缓解疼痛,提高运动功能,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偏瘫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卒中后偏瘫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下肢肌力[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6级肌力评定法]、步行功能[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生命质量[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以及满意度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RC下肢肌力分级和FAC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BS、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技术、操作安全、健康指导、服务态度等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能改善卒中后偏瘫恢复期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和满意度评分。  相似文献   

4.
李子康  张静  陈彩容 《中外医疗》2023,(10):189-193+198
目的 研究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模式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中风后偏瘫患者80例,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40例,实施中医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步长(51.38±0.75)cm、步频(81.75±1.54)步/h、步速(59.47±5.16)cm/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01、23.53、5.573,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相关指标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肢体活动能力评分(83.47±5.16)分、生活能力评分(90.38±7.86)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6.34±0.86)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22、5.287、10.181,P<0.05);治疗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0,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性。[方法]5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并进行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Asworth评定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宁都县中医院收治的6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分、运动能力评分[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水平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IL-6和WB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郭莉莉  刘峻 《中国医药导报》2022,(4):140-143,152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中风后上肢偏瘫患者的效果及对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中风后上肢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肌电图测定、上肢Bru...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补缓泻急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肌痉挛疗效差异,从而对补缓泻急针刺法进行系统化整理和技术规范.方法 采用三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给予补缓泻急针刺法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肘、膝关节痉挛程度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肘、膝关节痉挛程度评分均有所减低,其中肘关节痉挛程度减轻情况分别为(1.07±0.71)分和(0.37±0.78)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痉挛程度减轻情况分别为(1.1 4±0.73)分和(0.56±0.73)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增加情况分别为(30.31±1 2.58)和(19.70±10.02).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缓泻急针刺法治疗中风后肢体肌痉挛较之常规针刺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MOTOmed康复训练在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2例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健康宣教,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MOTOmed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功能[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步行和步态[10 m步行计时测试(10MW)、Tinetti量表]及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和肌张力(Ashworth分级)。结果:干预后,两组上肢、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步长、最大步行速度、步频及Tinett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Ashworth分级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TOmed康复训练应用于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提高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改善步行和步态,减轻肌张力,效果优于常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剌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6例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剌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脑动脉[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平均血流流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下肢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头痛、口舌歪斜、肢体麻木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CA、MCA、PCA等脑动脉平均血流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剌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偏瘫患者可提高脑动脉平均血流流速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和NIHSS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早期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脑梗死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48 h开始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前后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与修订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治疗组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基本痊愈与显著进步的占75%,对照组4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能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针刺优化方案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2年1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的患者14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70例。2组患者全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使用针刺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所有患者每周连续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对比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总有效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韦明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403-2404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辅以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4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时即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接受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30 d~60 d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治疗中风患者可靠、有效,便于操作,康复训练辅以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1例中风偏瘫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30例,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结束后进行患肢肢体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FMA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赵阳  陈玉洁 《海南医学》2023,(20):2933-2936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益气活血汤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西安市第九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科收治的92例中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刺结合益气活血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运动能力[采用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估]、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和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结果 经过8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舌謇不语、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头晕目眩和肢体强急等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舌謇不语、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头晕目眩和肢体强急等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和BBS评分比较差异均...  相似文献   

17.
张小义 《吉林医学》2014,(26):5857-585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的价值。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常规康复组(对照组)与早期康复组(观察组),每组80例。观察组进行健肢位摆放、肢体康复训练、心理康复指导等,患者运动功能应用FMA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应用ADL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运用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肢体功能,促进恢复,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拮抗肌侧取穴针刺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的疗效。方法研究以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研究对针刺联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技术方法进行规范化研究。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相结合,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结果经简化Fugl-M eyer运动评分、Ashworth痉挛评定、ADL日常能力评定,治疗组和对照组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拮抗肌侧取穴针刺结合现代康复训练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能明显地抑制痉挛,有提高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针刺联用现代康复训练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疗效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徐磊  华启海  阎兴洲  江勇  王敏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0):1745-1747
目的 观察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为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中风偏瘫患者53例,所有病例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急诊内科的住院患者。患者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8例。其中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2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计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治疗后采用运动功能(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简称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选择统计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与处理。 结果 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的FMA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FMA评分和ADL评分在组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针灸、康复训练均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而针灸结合康复训练较单纯的康复训练更有效,能更好地帮助患者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仅开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肢运动功能、治疗不同时间生活质量。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上肢、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结束后2、6周,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可更明显改善肢体功能,更大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