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对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后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96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随机分成两组,各48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术后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了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其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方法将98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切口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行行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首选手术方法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收治的96例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8例,研究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比对照组少,且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25%比对照组27.08%低,两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某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106例根据计算机随机法分两组,开腹组采用常规开腹切除胆囊手术治疗;双镜联合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就两组患者手术操作全程时间、术中失血的总量、术后恢复胃肠道功能时间、开始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和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后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双镜联合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开腹组,手术后胆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双镜联合组患者手术操作全程时间、术中失血的总量、术后恢复胃肠道功能时间、开始下床活动的平均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可加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年,观察比较疾病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疗效可靠,可以促进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不增加疾病复发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胆囊息肉样病变60例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本文经B超和临床资料60例调查进行分析。结果B超是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简便可靠的检查方法,且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论合理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宋友初 《江西医药》2014,(10):1001-100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胆道镜双镜联合手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9例胆囊息肉合并结石患者按不同治疗术式分为对照组(42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和观察组(37例,行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耗时、术后引流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2000年1月~2004年6月,我院共计手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12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手术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进行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具备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指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余浩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0):742-743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诊断及手术指征。方法:对B超和(或)病理诊断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固醇性息肉、腺瘤平均直径分别为(4±1)mm,(6±1)mm,90%的胆固醇性息肉直径<10 mm;肿瘤性息肉倾向于单发,耐超过60%的胆固醇性息肉表现为多发;4例腺瘤伴癌变。结论:B超是诊断PLG的最有效的方法,单发、年龄>50岁,直径>10 mm或合并胆石的PLG应行外科手术治疗。有明显临床症状者,经内科治疗无效,可手术,病变有增大趋势者可采取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意义。方法对1698例健康体检人群中胆囊息肉样病变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健康体检人群1698例,其中非胆囊息肉组1588例(93.52%),检出胆囊息肉组110例(6.48%),其中单发息肉组86例(5.06%),多发息肉组24例(1.41%),伴有胆囊炎性改变19例(1.12%),合并脂肪肝的35例(2.06%),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附壁结晶10例(0.56%),合并脾大2例(0.12%),合并慢性胰腺炎的3例(0.18%)。结论超声检查在体检中能及时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早期诊治以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行开腹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微创经脐腹腔镜(PLG)辅助和小切口直视胆囊息肉摘除手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微创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4人;一组采用经脐腹腔镜辅助手术进行胆囊息肉的摘除,另一组经B超定位后做小切口直视找到胆囊后摘除息肉,对两组患者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手术进行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经脐腹腔镜组在切口大小[(2.23±0.19)cm vs.(3.78±0.21)cm]、手术时间f(43.84±6.32)min vs.(60.21±2.61)min]、出血量[(7.34±1.43)ml vs.(10.57±1.63)m1]、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直视组(P〈0.05)。结论微创经脐腹腔镜辅助胆囊息肉摘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中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11年9364例团体健康体检人群进行常规腹部B型超声(B-US)检查,根据体检结果分为胆囊息肉组和正常组,就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B-US检查团体健康体检人群9364例,其中PLG 761例,患病率为8.1%。两组血脂、脂肪肝、年龄、性别因素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饮酒、谷丙转氨酶(ALT)、胆结石、血糖、尿酸、肌酐、尿素氮(BUN)因素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脂、脂肪肝、年龄、性别是健康体检中PLG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胆囊息肉的诊断手段、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胆囊息肉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息肉呈单发者31例,多发者21例;息肉直径≤10 mm者35例,直径>10 mm者17例;术后胆囊病理组织学检查:胆固醇息肉41例,炎性息肉3例,腺肌增生1例,腺瘤5例,腺癌2例(分别为Nevin Ⅰ期和Ⅱ期);合并胆囊结石7例,均为混合性结石.全组5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为临床诊断胆囊息肉的首选方法,也是最佳方法,治疗中应严格手术指征,避免行不必要的或预防性的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良性胆囊息肉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18.
何安 《中国当代医药》2013,(21):191-192
目的探讨胆管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外科利用胆管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47例患者为腹腔镜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切开肝胆管取石的47例患者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管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出血量少,并发症少,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武 《安徽医药》2018,22(4):629-630
目的 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4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取石,研究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胆漏、胆道感染、胰腺炎及结石复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效果较好,手术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合并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4例胆囊良性疾病合并阑尾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开腹阑尾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联合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5.5±10.6)min,平均住院天数为(8.7±2.1)d。无中转开腹,随访5~18个月,无一例发生阑尾残端瘘、胆瘘、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1例并发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1%(1/32),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高达96.9%。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2.3±21.7)min,平均住院天数为(15.8±3.8) d,并发症发生率为15.6%,疗效满意度为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合并阑尾炎患者,创伤小,安全系数高,患者疼痛感轻,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