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性和战略性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临终关怀(hospice care)[1]护理服务以老年人为主要目标群体,致力于提高其生命最后阶段的生存质量,最大程度减轻其躯体、心理乃至灵性上的痛苦。灵性照护(spiritual care)[2]是临终关怀中的1项重要的服务内容,可帮助临终患者在灵性层面提升其生命末期的生存质量并达到善终。目前,我国的灵性照护工作主要集中于专门机构或社区护理[3]。本文基于优劣势分析法(SWOT)概述社区灵性照护开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期为其相关护理工作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条件的改善,人口预期寿命增加,家庭规模缩小及人口老龄化,我国老年人的长期照护问题日益凸显[1,2]。长期照护保险指对因年老、慢性疾病、意外伤害等原因导致身体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接受长期康复和护理的被保险人,在接受他人护理时对其支付的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3]。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占据了大量的医疗保险支出,但相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尚处于探索阶段[4,5]。较早迈入老龄化的国家,如荷兰、德  相似文献   

3.
<正>痴呆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综合征,会出现认知功能退化,记忆力减退及行为障碍等症状,无法完成日常活动[1]。在我国主要由配偶或子女承担照护者的角色,照护过程中家庭照护者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都发生了应激反应[2]。同时,研究发现对痴呆患者良好的照护可以减少行为问题出现的频率、严重程度及住院次数[3]。及时掌握照护者的应对资源,给予个体化的支持,既能帮助照护者维持其自身健康的状态,也有益于痴呆患者的健康。本文根据近5年关于痴呆照护者的研究,将  相似文献   

4.
目的 确立社区-居家式老年人长期照护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方法 在Delphi法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结果 社区-居家式老年人长期照护评价指标体系七项一级指标权重依次为服务内容0.171 0、财政支持0.171 0、长期照护效果评价0.152 5、运行与监管0.152 5、从业人员资格准人0.132 2、长期照护服务机构0.132 2、服务对象界定分级0.088 6;同时计算出各项二级和三级指标的权重.结论 权重的确定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居家式老年人长期照护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已超过700万人,约占全世界老年痴呆患者的1/4,65岁以上老年痴呆患病率为4.69%,85岁以上为24.29%[1],年龄越大,患老年痴呆的风险越高。痴呆老人居家养老社会辅助和帮护系统缺乏导致痴呆老人家属的心理疾患也无法纾解,同时痴呆老人随着病程发展照护难度越来越大,痴呆老人伴侣或子女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由于痴呆老人专用产品极其缺乏,很多家庭只能通过自创各种各样的手段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吉林市老年痴呆病人社区护理的不足,探索如何加快发展和完善社区老年痴呆病人护理干预的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吉林市老年痴呆病人照护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状况、社区护理需求及社区护理干预现状。结果大多数家庭照护者对老年痴呆症的知识掌握不够,但社区护理需求较高;社区对老年痴呆病人缺乏规范的管理。结论必须加强老年痴呆病人的社区护理干预,延缓痴呆的进程,提高老年痴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中期照护(intermediate care,IC)是一种新型的医学服务模式,是急性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或老年长期照护之间的桥梁,其服务的内容是对亚急性和急性后期患者实施的一种综合性的医疗、康复和护理服务[1-2],其服务的对象大多是老年病患者,因此构建老年中期照护(geriatric intermediate care,GIC)服务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为了在我国能够尽早建立GIC服务模式,本文就GIC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
正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严峻挑战~[1]。根据流行病调查,估计到2035年,我国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将占29%。另外,独居老人逐渐增多,仅依靠其子女完成照护,无法满足其多方需求~[2]。近年来,为切实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政府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提倡社区养老服务。虽各地进行诸多探索,取得显著成效,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照护管理现状及其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涉及苏州市5个区中3 328名年龄≥60岁的老年居民,以其中1 990例高血压或(和)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社会资料包括: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社区照护管理服务利用情况包括:血压、血糖测量频率,调查前1年内随访次数。结果调查前1年内未接受过社区照护管理服务随访的高血压患者占81.68%,糖尿病患者占87.90%。相关性分析显示,户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是高血压患者1年内社区照护随访次数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非农村户口是农村户口随访次数的2.718倍,农民是事业单位负责人的0.469倍,家庭人均月收入次高20%、最高20%分别为收入最低20%的2.257和2.418倍。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均对糖尿病患者1年内社区照护随访次数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苏州市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照护可获得性较差;户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老年高血压患者1年内社区照护随访次数的社会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严重匮乏,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卫生健康新策略[1]。因此,培养全科医学人才、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新医改和实现健康中国目标最关键和最紧迫的问题[2]。全科医学是一门综合的集临床、预防、康复及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医疗专业学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面向社区与家庭,提供长期的、连续的、负责式的照护服务[3~5]。中国自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引进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编制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并检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选取南昌市220名失能老人作为预试验的调查对象,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条目分析,检验问卷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内部一致性及重测信度等进行评价。结果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问卷Cronbach总系数为0.957,2 w后问卷总的重测信度为0.857。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来判定问卷的结构效度,提取5个公因子,37个条目,条目负荷系数在0.527~0.938,5个因素可解释的总方差为71.268%。结论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测量社区居家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现状。  相似文献   

12.
正脑卒中是急性起病的脑血管事件,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症状和体征,具有高发病、高致残、高死亡、高复发及高负担特点,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人类健康问题之一,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1]。发达国家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多接受社区或专业康复机构的连续照护[2],而我国脑卒中患者在医院度过生命危险期和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后,由于床位周转率高及住院费用高昂等原因,家庭成为脑卒中患者康复修养的主要场所,家属是其主要照顾者,也是病人康复练习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正>老年痴呆是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和脑卒的第4大老年人主要致死疾病[1]。老年痴呆主要临床表现为渐进性记忆力减退、智能缺损、情感障碍及姿势、步态改变,对日常生活失去判断力,到疾病晚期还逐渐出现自理困难,甚至对外界完全没有反应,它是一种不可逆的老年性疾病,一旦确诊后,女性的存活率是预计是4.8年,男性是5.6年[2]。目前我国老年痴呆患者为900万人,预计到2050年全世界老年痴呆患者将达到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为老年人群提供高效、高质量的整合医护照料服务,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针对老年人的健康服务过于强调医院的诊疗而忽视社区的服务,造成诸多问题,包括: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就医不便、难以得到及时便捷的服务;以疾病为中心的诊治、多忽略功能和老年问题,难以满足老年人全部健康需求;医护照料不连续,造成重复诊疗、过度医疗;长期照护、安宁疗护服务不足等。老年人个体差异大,健康状态在不同时间点也会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人口高龄慢病化、失能失智化趋势的到来,长期照料需求的持续增长不可避免。受当前尚不健全的社区医养体系及传统孝道观念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照料主要由其家属承担,由此家庭照顾者角色在长期照料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研究显示,家庭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所显现的健康赋权能力与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密切相关[1,2];有效的照顾者赋权行为对患者疾病自我意识、自我决策的增强有着深刻影响[3];不仅能够激发患者的自主责任意识,还能够大大提升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6.
<正>老年期痴呆患者表现为慢性、持续性、进展性的认知功能减退,常伴有幻觉、妄想、行为紊乱和人格改变,不但有躯体功能的丧失,还有由于神经功能的丧失而产生的精神障碍~([1])。因此,照顾老年期痴呆患者对其家庭来说是一项沉重负担,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2,3])。对此,在国家对老龄工作的指导下,各级政府加大了发展老龄服务事业的力度,使得社会化的照护服务有所发展。虽然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但各地已陆续出现专门招收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护院、医疗机构,为老年痴呆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深入分析蒙台梭利教育法干预老年痴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方法运用CiteSpace5.3可视化软件,对建库至2018年8月1日的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老年痴呆患者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结果在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法干预老年痴呆的研究中,美国居于研究首位,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分居第二、三位。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法干预老年痴呆患者的进食行为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以人为本和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的研究焦点,但仍处于探索阶段。结论将蒙台梭利教育法应用在老年痴呆患者研究领域中并形成照护模式,既满足了老年人需求,又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可为痴呆老年患者提供优质照护。应当将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为老年人照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21,(3)
正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有关要求,预防和减缓老年痴呆的发生,提高家庭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鼓励社会心理服务试点地区探索开展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方案确定了试点地区到2022年的工作目标,包括公众对老年痴呆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0%,建立健全老年痴呆防治服务网络,建立健全患者自我管理、家庭管理、社区管理、医院管理相结合的预防干预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对长期照护(LTC)者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家庭、养老机构、医院分层便利抽取老年慢性病患者516例,采用老年慢性病患者对LTC者的选择意愿问卷、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老年抑郁量表(G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选择家人进行长期照顾的为44.2%,选择养老护理员的为35.0%。年龄、婚姻、居住情况、医疗保障、平均月收入及ADL程度对LTC者的选择差异显著(P0.05),对LTC者不同需求意愿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维度得分及问卷总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于已婚、与子女或老伴同住、年轻的老年人、ADL功能好、社会支持高、平均月收入≤1 000元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可选择居家照护,加强对家庭照顾者的培训。年龄长、ADL功能下降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可选择机构或社区LTC,重视培育专业化的LTC服务人才队伍。培育和发展LTC志愿者,发挥社会服务组织及社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典型表现为金字塔上部呈现扩大趋势而底部则表现为不断萎缩,人口结构已由"正三角"型转向"梨"形[1],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的比重明显上升,养老照护是当前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与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矛盾的是,我国养老照护专业人员严重缺失。按照社会正常标准测算,具有照护技能的照护人员和老年人员的配比应为1∶4,而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职员数量不足30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仅4万人[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