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严重玻璃体出血的原因、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住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PDR的112例患者中术后发生严重玻璃体出血的18例(18只眼)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玻璃体出血中49%出现于术后第1天,出血原因包括纤维血管膜残端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膜渗血、视网膜切开、视网膜裂孔、前玻璃体纤维血管增殖等;出血并发症包括继发性青光眼、增殖膜形成等。结论PDR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出血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于出血量大,难于吸收及出现并发症的病例,积极治疗可改善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联合光凝治疗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对60例PDR患者(70只眼)行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光凝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60例PDR患者经过3~6个月随访,术后视力提高49只眼(70.00%),不变11只眼(15.71%),下降10只眼(14.26%)。3只眼术后视网膜再脱离,8只眼再次发生玻璃体积血。结论大多数PDR患者经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后改善了视力。术前有效的视网膜光凝能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魏颖  李玉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5):112-113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8例(78眼)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术前正确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指导患者保持一定的体位,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术后高眼压者7例,对症处理得到控制,出院时视网膜全部复位。结论:对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加强对症治疗与护理,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杜德翠 《北方药学》2014,(5):118-119
目的:观察并分析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眼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56例240眼,其中非增殖期(NPDR)患者40例52眼、增殖前期(PPDR)82例146眼及增殖期(PDR)34例42眼,分别设为NPDR组、PPDR组及PDR组,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改善有效率、全光凝术后新生血管消失情况、玻璃体切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NPDR组、PPDR组和PDR组患者临床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5.7%、91.6%、74.5%;PPDR组和PDR组患者临床改善有效率明显高于NPDR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PPDR组和PDR组患者临床改善有效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NPDR组、PPDR组和PDR组患者全光凝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眼数分别为39眼、74眼、7眼;新生血管部分消失眼数分别为5眼、50眼、26眼;NPDR组、PPDR组和PDR组患者全光凝术后新生血管完全消失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NPDR组、PPDR组和PDR组患者玻璃体切除率分别为10.9%、3.1%、20.0%;三组患者玻璃体切除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8~14个月,30眼出现玻璃体积血,其中22眼因出血无法控制行玻璃体切除。结论:视网膜全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结果有效,但不同分期患者预后有差异;临床治疗关键在于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不同选择合适激光治疗方案及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光凝治疗的21例(21眼)PDR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术后随访2~23个月,手术后矫正视力提高18眼,脱盲率43.75%.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光凝是治疗PDR的有效方法.PDR的病变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术后视力是否改善,故手术时机的合理选择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联合应用雷珠单抗与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148眼)PDR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73眼)与观察组(60例,75眼)。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玻璃体切割术前1周注射雷珠单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电凝止血次数、视网膜裂孔发生率及眼内填充率);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凹视网膜厚度;术后并发症(包括玻璃体再出血、一过性高眼压、前房渗出、视网膜脱落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71.36±10.18)min短于对照组的(84.73±12.64)min,术中电凝止血次数(0.97±0.42)次少于对照组的(2.03±0.61)次,视网膜裂孔发生率6.67%(4/60)、眼内填充率8.33%(5/60)低于对照组的20.00%(12/60)、21.67%(1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0.39±0.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6±0.12),眼压(11.24±0.92)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5±1.26)mm Hg、中央凹视网膜厚度(281.16±30.25)μm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19.47±45.01)μm,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4/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7%(1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PDR患者展开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可促进新生血管消退,积极改善患者的视力,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切除术治疗PDR患者68例共74眼,对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状况和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Ⅵ期患者的硅油填充率显著大于Ⅳ期和Ⅴ期患者(P<0.01);随访52例患者(71.27%)的视力得到了提升,Ⅳ期、Ⅴ期、Ⅵ期患者术后的视力增加率为100.00%、90.48%和61.22%;术后患者一次性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100%。术后玻璃体出血1眼,术后后发性白内障8眼,填充硅油的患者有7眼出现高眼压,3眼出现硅油乳化。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切除术可有效地对PDR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视力和减少再次白内障切除术的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并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前来就诊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Ⅴ期的患者33例(50眼),行玻璃体切除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术中根据玻璃体及视网膜增殖与牵拉情况,有无活动性出血决定是否填充硅油。观察与随访术后视力的恢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16例(26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并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17例(24眼)单纯行玻璃体切除及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未给予玻璃体填充硅油;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硅油填充者3眼出现眼压增高,经治疗,眼压于1周后控制并平稳;无硅油填充者6眼再次发生出血,造成玻璃体积血;术后12个月内,无硅油填充者4眼发生视网膜脱离;在视力恢复及患者满意度上,有硅油填充者视力较术前提高者较多,患者满意率也较高。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并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治疗Ⅴ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可降低术后再出血及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210-212
目的对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月来我院应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治疗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50例(80眼)的手术方法、术后视力改善情况、眼压变化情况、并发症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50例(80眼)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中,术前视力≥0.1合计48眼(A组),其余术前视力0.1合计32眼(B组)。其中A组术后视力改善35眼,无明显变化12眼,视力下降1眼。B组术后视力改善24眼,视力下降3眼,无改善5眼。术前所有患者的平均眼压(13.4±2.1)mm Hg,术后1周眼压升高,达(19.8±2.3)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所有患者的眼压均恢复正常,平均眼压为(14.1±1.7)mm Hg。术中5眼在剥膜时发生医源性裂孔,术后5眼眼压一过性升高,经药物治疗后缓解;术后3眼角膜水肿,3~7d无特殊治疗自行恢复。8眼术后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补充视网膜光凝。1眼未能及时随诊7个月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经睫状体冷凝眼压正常。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期视网膜病变手术效果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使眼压恢复正常水平,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非随机临床病例研究,共收集2014年5月—2016年5月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5例(45只眼)纳入研究,分析手术前后患者术眼的舒适度、局部水肿等主观自觉症状及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情况等客观指标,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有30例(66.7%)患者的视力比术前提高,视力平均提高0.77±1.11。术后1个月有24例(88.9%)患者的视力比术前提高,视力平均提高1.29±0.97。术后发生再次玻璃体积血2例,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及高眼压各1例。结论玻璃体注射抗新生血管生成药物联合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安全、有效,能够改善多数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型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符合条件的76例PDR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行单盲法对比研究。对比观察2组治疗效果和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水平,同时检测并观察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内皮素-1(ET-1)水平,并统计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高于对照组(79.59%)(χ2=4.031,P<0.05)。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眼压、CM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视网膜前膜因子水平比较,观察组VEGF、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64%)低于对照组(26.53%)(χ2=3.977,P<0.05)。结论 新型PRP手术在PDR治疗中,对促进患者视力恢复,改善眼压、黄斑水肿,抑制血管新生有明显优势,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马显力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0):1468-1469
目的 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79例PDR合并白内障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组(A组)41例(52眼)和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组(B组)38例(48眼).观察常规眼压、虹膜新生血管( INV)、眼底荧光造影的变化.结果 A组术后视力提高为42眼(80.0%),明显高于B组的30眼(62.5%)(x2=4.26,P<0.05);A组术后虹膜新生血管发生率3.8%,明显低于B组的12.5%(x2=4.02,P<0.05)1;两组黄斑水肿发生及术后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02,2.58,均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PDR合并白内障的效果优于后路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手术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59例(65眼)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根据情况采用剥膜、视网膜光凝、气液交换或重水注入、C3F8气体或硅油眼内填充等方法,使网膜得到良好复位.结果 术后随访3~12月,术后矫正视力改善49眼(75.38%),视力不改善或下降16眼(24.62%,包括4眼视力丧失).其中Ⅳ-Ⅴ期视力改善39眼(84.78%),Ⅵ期10眼(52.63%).眼内填充硅油共27眼(41.54%),其中Ⅳ-Ⅴ期11眼(21.74%),Ⅵ期16眼(84.21%).结论 玻璃体切除能有效改善PDR患者视功能,Ⅳ-Ⅴ期患者视力改善明显好于Ⅵ期患者,合理掌握手术时机与适应证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200例,采用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小切口闭合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观察眼压发病情况并进行临床资料的调查。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发生高眼压55例,发生率为27.5%,其中发生于术后24 h内40例,术后第2天10例,术后第3天5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原发疾病、眼内手术史、糖皮质激素和全视网膜光凝为影响手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早期高眼压为术后常见并发症,年龄、原发疾病、眼内手术史、糖皮质激素和全视网膜光凝为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 PPV)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合并Ⅰ、Ⅱ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NVG)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6月眼科确诊为PDR合并Ⅰ、Ⅱ期NVG患者60例(60只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有无注射雷珠单抗分为观察组34例(34只眼)和对照组26例(26只眼),均行23G PPV,观察组术前注射雷珠单抗,对照组术前未注射雷珠单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新生血管平均出血次数、电凝使用次数、术中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1个月测定最佳修正后视觉灵敏度( BCVA)、房水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PEDF)及术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CRT)值。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血管出血次数、电凝使用次数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房水VEGF、PEDF低于对照组,术后BCVA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中大量出血及术后一过性高眼压、玻璃体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PPV治疗PDR合并NVG,可降低房水VGEF、PEDF,提高BCVA水平,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刘刚  贾万程 《河北医药》2013,35(5):705-706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术后视力的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玻璃体网膜手术患者共137例137只眼.皆随访12个月以上.观察玻璃体视网膜术患者的发病年龄、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脱离时间、黄斑状态、屈光状态、裂孔位置、手术前后视力等情况,用卡方检验对不同年龄、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脱离时间、黄斑状态及屈光状态的患者术后视力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结果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结果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视力提高115眼(83.9%),视力不变12眼(8.8%),视力下降10眼(7.3%).黄斑状态、视网膜脱离范围、视网膜脱离时间及年龄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术前因素与术后视力关联程度从大到小为:黄斑状态、视网膜脱离时间、视网膜脱离范围和患者年龄.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术后患者视力恢复与患者的黄斑状态、视网膜脱离时间、视网膜脱离范围和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玻璃体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疗效。方法对98例120眼行玻璃体手术治疗PDR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手术前后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视力改善者占70.83%,视力无明显变化者占17.50%,视力下降者占11.67%。合并视网膜脱离的72眼中,一次手术复位成功61眼(84.7%);眼内出血8眼;视网膜再次脱离4眼;3眼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玻璃体手术可有效的改善PDR患者的视力,病变未累及黄斑者更可获得较好的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睫状体冷凝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药物不能控制或已行其他抗青光眼手术失败而接受睫状体冷凝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手术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8例(48眼)。观察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改变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8眼眼压<21mm Hg,19眼联合降眼压药物点眼眼压<30mm Hg。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31眼(64.58%),新生血管较术前明显减少17眼(35.42%)。术后视力提高14眼(29.17%),视力不变27眼(56.25%),视力下降7眼(14.58%)。术后并发症:早期多数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出现眼球萎缩1例。结论睫状体冷凝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凝能有效降低眼压,使部分患者得以保留原有视力,少数有所提高,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为 PDR的患者79例79眼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前是否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40眼、对照组39例39眼。试验组术前3d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0.05mL(0.5mg),然后行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直接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眼压、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分别为0.25±0.18和0.15±0.12,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试验组为25.26±10.31min,而对照组为41.12±13.54min(P<0.05)。试验组术后3d眼压0眼升高,而对照组眼压Tn+1为5眼,占12.8%(P>0.05),术后随访期内,试验组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行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为1眼,而对照组再出血8眼,其中4眼出现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需要再手术。结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术前玻璃体腔注射0.5 mg康柏西普可以显著提高视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对术后腿压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18例18眼,观察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8个月),矫正视力<0.02者2眼,0.02~0.1者4眼,0.2~0.3者8眼,>0.3者4眼.术后主要并发症为眼前节葡萄膜反应、角膜反应、高眼压、玻璃体再出血、视网膜脱离.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影响视力恢复的主要原因为跟后节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