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及动态增强扫描,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比,分析其临床诊断效果.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的ADC为(0.81±0.09),最大强化率为(138.98±36.34),1 min强化率为(132.87±35.35),2 min强化率为(133.09±41.21),流出分数为(17.72±7.88).与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对比,2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前列腺癌效果较为理想,与病理学诊断较为接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共计4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将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将早期肺癌患者的CT检查参数与肺炎、肺结核患者的检查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早期肺癌患者CT检查的各项参数与肺炎、肺结核患者的各项参数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临床早期肺癌的诊断中,使用CT动态增强扫描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似且早期肺癌患者的CT检查参数与肺炎肺癌患者差异明显,显示CT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60例胰腺癌和60例慢性胰腺炎患者,均进行CT、MRI增强扫描检查.比较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影像学特征与病变性质;比较CT、MRI增强扫描及CT联合MRI增强扫描检查对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胰腺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4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CT动态增强扫描以及病理学检查。对比CT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及组中早期肺癌与良性结节患者的CT动态增强扫描参数结果差异。结果 CT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肺癌患者的血容量、表面渗透性等CT动态增强扫描参数结果对比良性肺结节患者的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分析1.5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的前列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患病类型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良性前列腺增生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前列腺癌患者22例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1.5T动摇增强磁共振进行检查。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最大信号强度和动态扫描的起始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早期强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 <0.05)。结论采用1.5T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方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效果和安全性,值得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及研究16排螺旋CT增强扫描技术在前列腺癌影像学诊断中的应用及价值,为前列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30例患者进行16排螺旋CT平扫检查,然后再进行增强扫描,对比分析两次扫描检测的结果。结果采用增强扫描技术之后,对疾病的诊断更加充分,大大地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经扫描后得出最终的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增生13例,前列腺癌17例。其中单纯前列腺腺癌12例、鳞癌3例,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腺癌4例。结论在平扫基础之上的增强扫描,可以更加明显的显示出患者病变的形态、数量、边缘及结构特征等资料,根据清晰的影像资料可以更加科学地对患者的疾病做出诊断,为前列腺癌的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肝脏肿瘤样病变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探讨不同疾病的强化特点,以提高对肝脏肿瘤样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180例肝脏肿瘤样病变的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重点观察扫描过程中病灶三期(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强化特征.结果:180例病例经CT动态增强三期扫描,89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56例诊断为肝血管瘤,30例诊断为肝转移性肿瘤,5例诊断为肝脓肿.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样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肝脏肿瘤样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CT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早期肺癌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中选出78例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行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对比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结果以及恶性组和良性组患者CT血流参数。结果 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中20.51%为肺结核,79.49%为早期肺癌;病理诊断中16.67%为肺结核,83.33%为早期肺癌,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差异不大,P>0.05;在血流参数上,恶性组患者的血流量、通过时间更高,且血容量、表面渗透性指标值更低,P<0.05。结论用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早期肺癌是可行的,该方法操作简单,且能反复应用,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上可通过血流参数予以鉴别,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前列腺癌的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对本院2005年6月~2009年6月收治的41例活检或临床证实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层厚5mm,螺距1.0,注射造影剂20s后进行动脉期扫描,70s后进行静脉期扫描。结果:41例前列腺癌患者中,前列腺形态均发生改变,边缘局限性突起者占95.1%,癌症对周围组织侵犯者占85.4%,病灶转移者占60.9%,螺旋CT平扫,前列腺局限性密度降低或不均匀者占63.4%,增强扫描静脉期所有患者均呈现前列腺密度降低或不均匀,增强扫描中早期强化者占51.2%。结论:前列腺癌的螺旋CT诊断最主要表现为动态扫描中前列腺密度降低或不均匀,伴随有形态变化、周围组织侵犯及增强扫描的部分早期强化,该诊断方法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动态增强CT联合MRI对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效能,指导未来有效鉴别诊断肾上腺腺瘤及转移瘤。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01~2020-01收治的93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资料,均于术前行动态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比较CT检查及MRI检查的廓清率;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评估动态增强CT联合MRI对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腺瘤患者绝对廓清率及校正廓清率均低于转移瘤患者,相对廓清率及无校正廓清率均高于转移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增强CT及联合诊断均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好,MRI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联合诊断的准确度分别高于动态增强CT、MRI单项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CT与MRI均对肾上腺肿瘤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而联合诊断对肾上腺腺瘤与转移瘤有更高的鉴别诊断效能,诊断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诊断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和复发情况时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和CT的效果。方法70例行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后对其使用CT和MRI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肿瘤残留和复发病灶的诊断准确情况、灵敏度、特异度。结果CT诊断阳性准确55个、诊断阴性准确10个,诊断准确率为74.71%;MRI诊断阳性准确65个、诊断阴性准确17个,诊断准确率为94.25%。MRI诊断准确率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测的灵敏度95.59%、特异度89.47%均高于CT的80.88%、5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介入治疗肝癌后癌肿残留及复发早期诊断中应用MRI和CT检查均可以得到较高的检出率,其中MRI具有更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准确率也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对肝占位性病变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 49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对患者分别进行CT、磁共振动态增强以及磁共振弥散加强成像检查,分析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表现,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结果.结果 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中,干细胞肝癌、肝转移瘤均为稍高信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膝关节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疑似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分别采用CT、MRI以及关节镜诊断,以关节镜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不同诊断方式韧带撕裂诊断符合情况及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关节镜诊断结果显示:韧带正常患者31例,韧带部分撕裂患者40例,韧带完全撕裂患者49例。CT诊断韧带正常符合率、韧带部分撕裂符合率和韧带完全撕裂符合率分别为74.19%(23/31)、82.50%(33/40)、77.55%(38/49),MRI诊断韧带正常符合率、韧带部分撕裂符合率和韧带完全撕裂符合率分别为93.55%(29/31)、97.50%(39/40)、97.96%(48/49),MRI诊断韧带正常符合率、韧带部分撕裂符合率和韧带完全撕裂符合率均高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韧带撕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75%(87/89)和93.55%(29/31);CT诊断韧带撕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78%(71/89)和74.19%(23/31),MRI诊断韧带撕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显著高于CT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和CT均能有效诊断出患者韧带损伤后伴随撕裂程度,而MRI在诊断时还能表现出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CT诊断结果更精准,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肺结节病患者40例,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最大强化值及时间-密度曲线.结果 肺癌和炎性假瘤的最大强化值与结核瘤有显著性差异.恶性结节的强化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1).以强化值20HU为阈值,敏感性100%(26/26例恶性结节),特异性42.8%(6/14例良性结节),准确性85%(34/40例肺结节).结论 强化值≤20HU,提示为良性结节;螺旋CT能准确判断SPN的强化程度和类型,能够提高SPN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全身18F-FDGPET/CT和全身CT平扫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恶性肿瘤的检出效能。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2月~2011年3月行全身PET/CT检查并伴有检查前2周内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的患者30例。全身PET/CT显像和全身CT平扫均按5分法进行评分,并将血清肿瘤标志物测量值除以正常上限值以实现归一化处理。以病理诊断或临床随访为"金标准",绘制全身PET/CT和全身CT显像评分的ROC曲线,计算二者曲线下面积,并比较其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显像评分合并成两类:阴性(0、1、2分)和阳性(3、4分),分别计算全身PET/CT和全身CT相对于金标准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全身PET/CT及全身CT显像评分相对于金标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62(0.821~0.995)和0.917(0.757~0.98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9)。二者的灵敏度均为80.00%(8/10),特异性均为100.00%(20/20),准确性均为93.33%(28/30),阳性预测值100.00%(8/8),阴性预测值均为90.90%(20/22)。结论全身PET/CT和全身CT平扫在预测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病变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曹国平  罗松  邓小毅  顾红梅 《安徽医药》2019,40(11):1215-1218
目的 探讨MRI对痛风性膝关节炎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张家港澳洋医院2015年7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31例慢性痛风患者膝关节双能量CT和MRI检查图像,以双能量CT为金标准,检验MRI对痛风石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 4例患者行双侧膝关节双能量CT和MRI检查,共35个膝关节纳入研究。MRI对痛风石检出的特异性为0.977(95% CI:0.930~0.994),敏感性为0.648(95% CI:0.551~0.735),阳性预测值为96.0%,阴性预测值为77.0%,准确性为82.8%。结论 与双能量CT相比,MRI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杨金晶  韦炜  刘影  邓克学 《安徽医药》2018,22(11):2108-2110
目的 分析鼻腔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淋巴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16例患者中10例仅接受CT扫描,其中5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接受CT平扫;4例仅接受磁共振(MR)扫描,其中3例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接受MR平扫;2例同时接受CT平扫及MR平扫及增强。结果 16例患者单侧肿瘤8例,双侧肿瘤8例。病灶局限性于鼻腔前中部6例,中后部3例,弥漫分布于整个鼻腔7例。16例NK/T细胞淋巴瘤中10例出现轻度骨质吸收,骨质改变轻微。肿瘤浸润鼻前庭、 鼻翼、 鼻背或邻近面部软组织11例。病灶与鼻中隔、鼻甲或鼻窦壁间存有小气泡11例。CT平扫肿瘤呈等或稍低密度, MRI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均轻中度强化。结论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MR功能成像对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经本院病理诊断为乳腺肿瘤患者90例,其中良性肿瘤50例,乳腺癌40例,并同时予以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氢离子磁共振波谱(1H-MRS)、动态增强检查对其资料进行检查,并将成型的图像信息分析结果于病理检验结果对比,得出DWI、1H-MRS及动态增强两两结合、三项结合的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DWI及动态增强联合诊断准确性为86.67%、敏感性为82.50%、特异性为90.00%,其MRS+动态增强联合诊断准确性为83.33%、敏感性为85.00%、特异性为82.00%,其DWI+MRS联合诊断准确性为80.00%、敏感性为75.00%、特异性为84.00%,其DWI+MRS+动态增强联合诊断准确性为97.78%、敏感性为97.50%、特异性为98.00%,与上述三项两两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DWI及动态增强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显著高于单一检查及两项联合检查,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B超造影联合细针穿刺活检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均进行B超造影、细针穿刺活检。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B超造影和B超造影联合细针穿刺活检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总符合率。结果手术病理证实50例患者的67个结节中, 51个为恶性结节, 16个为良性结节;超声造影鉴别出40个为恶性结节, 27个为良性结节;B超造影联合细针穿刺活检鉴别出50个为恶性结节,17个为良性结节;B超造影联合细针穿刺活检诊断甲状腺良恶结节的灵敏度、特异性、总符合率分别为98.04%、100.00%、98.51%,均明显高于B超造影的70.59%、75.00%、71.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B超造影联合细针穿刺活检,可提高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