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消瘀康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老年病科就诊的80例痰瘀阻络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按照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消瘀康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消瘀康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脑梗死,可以有效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调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塞泰对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泰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泰对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疗效肯定,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中医症状、体征,对于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瘀阻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单独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超敏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9.01±0.9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1±1.67)分, ADL评分(86.01±4.9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1±4.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细胞介素-4(12.01±1.78)pg/ml、超敏C反应蛋白(7.98±0.53)mg/L及肿瘤坏死因子-α(0.98±0.15)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21.35±2.05)pg/ml、(9.56±0.84)mg/L、(1.28±0.0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治疗中加味化痰通络汤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75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7)。常规治疗于对照组应用,观察组则以此为基础,加用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NIHSS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将加味化痰通络汤于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疾病干预中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温胆汤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实施针灸联合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吞咽困难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吞咽困难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吞咽困难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温胆汤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可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中医地黄饮子加减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肾虚痰瘀型患者的效果,为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80例中风后失语肾虚痰瘀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调节血压、血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地黄饮子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失语症状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00%高于对照组的4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自发性言语、听语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78.50±6.80)分高于对照组的(68.80±4.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05±3.05)分低于对照组的(27.20±3.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中风后失语肾虚痰瘀型患者在调节血压、血脂等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地黄饮子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的预后情况良好,可促进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拟解语汤联合针刺对老年中风后失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针灸科就诊的80例老年中风后失语患者,两组患者均依据西医诊疗指南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加用常规针刺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拟解语汤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有效率为62.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中风后失语患者采取自拟解语汤联合针刺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高压氧治疗脑外伤失语症的护理方法,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4月本院120例脑外伤失语症患者,在尊重患者或其家属治疗意见的基础上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高压氧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CRRCAE)评分及干预后各种失语症状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CRRCAE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CRRCA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性失语、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及命名性失语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高压氧治疗失语症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失语症状,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熊维政  陈元宏  夏辉 《首都医药》2005,12(20):26-26
目的评价丹鹿通督片治疗瘀阻督脉型腰腿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方法治疗瘀阻督脉型腰腿痛(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02例,其中丹鹿通督片试验组301例,骨仙片对照组101例。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3.7%,显效57.8%,对照组总有效率75.3%,显效3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鹿通督片治疗瘀阻督脉型腰腿痛疗效确切,起效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化痰活血方治疗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信封随机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西医进行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14%)与实验组(14.29%)相比不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但两组之间对比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程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痰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化痰活血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可靠,无显著不良反应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加减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失语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后偏瘫失语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疗法联合地黄饮子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40d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ADL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地黄饮子加减联合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偏瘫失语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血糖,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开窍解语针法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言语功能康复的效果和体会.方法 将98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治疗组和护理干预组.单纯治疗组采用开窍解语针法治疗,不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组由护士针对患者的不同失语类型在单纯治疗组的基础上实施护理措施,比较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失语症患者的训练,能够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56例脑梗死恢复期后运动性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0%显著高于对照组62.9%(P<0.05)。结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运动性失语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法,能够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快速恢复,并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艾地苯醌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7例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采取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改善脑循环、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斑块治疗及管理血糖、血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地苯醌,每次30 mg,饭后口服,tid.疗程14 d.对两组治疗前后失语程度、语言功能评分,比较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68.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失语程度在治疗前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自发言语、阅读能力、复述及命名的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自发言语、阅读能力、复述和命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艾地苯醌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拟熄风化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5例及对照组34例,实验组以自拟熄风化痰汤治疗,对照组以银杏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症状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为79.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症状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熄风化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型)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使用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恢复期痰瘀阻络型中风,观察其疗效,评估其价值.方法 80例恢复期痰瘀阻络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风痰阻络型脑梗死(CI)患者应用针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宜春市中医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风痰阻络型CI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予以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针灸+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舌三针"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76例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采用同一方法的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舌三针"针法,对照组加用常规针法。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失语程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舌三针"针法配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后运动性失语疗效优于常规针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小续命汤”对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风痰瘀阻型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98例发病7天内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双盲分为2组,试验组为小续命汤组,对照组为安慰剂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胶囊对"风痰瘀阻型"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应用半夏白术胶囊联合基础治疗的65例(观察组)及仅应用基础治疗的35例(对照组)"风痰瘀阻型"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在随访期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血流动力学改变及神经功能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内观察组卒中再发率为4.61%,低于对照组的20.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病死率1.53%,对照组为5.71%,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末次TCD显示观察组Vs1/Vs2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明显;观察组Vs1/Vs2比值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随访结束时MR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胶囊可有效降低"风痰瘀阻型"大脑中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卒中再发率,改善脑血流速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