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出血或颅脑损伤后昏迷的患者不能自己清理呼吸道,在急性期往往行气管切开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当渡过急性期,进入恢复期,一部分患者呈植物生存状态。这部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咳嗽反射存在。考虑到如下原因:(1)长期留有气管切开容易导致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气管内出血、气管狭窄、气管食管漏;(2)拔管后可进一步行高压氧治疗促进患者清醒;(3)长期住院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家人要求回家休养,家庭、社区不能承担气管切开患者的有效护理。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ICU护士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时的护理配合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11-2007-05我院ICU共对10名气管插管患者实施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均在医护密切配合下短时间完成,效果佳。1.2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软枕,充分暴露颈部。常规消毒铺无菌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于第2~3气管软骨环正前方做一横行皮肤切口,长约1.5cm,血管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将气管插管拔出至距门齿18~19cm处[1]。取针筒抽1%利多卡因2ml接穿刺针,用中食指触摸第2、3间气管软骨环处,与气管头端呈45°角刺入气管,有突破感后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气管切开时机对肺部感染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对136例重型颅脑创伤行气管切开治疗患者,根据气管切开时机分为早期组(具有气管切开指征后10h内予以切开)79例和延迟组(具有气管切开指征后≥10h实施气管切开)57例,对比两组患者实施气管起开前后的血气指标、肺部感染评分(CPIS)、机械通气时间及治疗结局等指标。【结果】早期组气管切开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值均显著的优于延迟组;早期组气管切开24h后PaO2、PaCO2、SaO2值,切开前与切开24h后的前后差值均显著高于延迟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组气管切开后d7、d28的CPIS评分均显著低于延迟组(P〈0.05)。早期组的肺部感染率、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延迟组(P〈0.05);早期组和延迟组患者的28d病死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在具有气管切开指征后应该及时予以气管切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降低肺部感染率、缩短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喉痛 ,应以既能根除肿瘤又可保存喉功能为目的。喉功能保存的效果 ,术后短期内既可判断 ;而肿瘤根治的效果需要术后长期随访。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2 0例患者中 ,男 1 8例 ,女 2例 ,年龄 5 0~ 6 5岁 ,平均 6 0岁 ,左侧病变 1 3例 ,右侧病变 7例。1 .2 手术方法采用全身麻醉。先在局麻下行低位气管切开 ,经气管切开口作管内插管 ,插管后改为全麻。患者取仰卧位 ,作正中垂直切口 ,上起舌骨上水平 ,下至第一气管环水平 (不与气管切开创口相通 ) ,切开甲状软骨外膜 ,在甲状软骨下缘正中切开环甲膜 ,吸尽分泌物后用小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经皮气管切开与传统气管切开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136例需要行气管切开的神经外科危重患者,其中经皮气管切开组(PT)74例与传统气管切开组(TT)62例,2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气管切开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颈部瘢痕及并发症的发生有无差异。结果 经皮气管切开(PT)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颈部瘢痕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气管切开组(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气管切开(PT)组患者总的并发症率低于传统气管切开组(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气管切开术比传统气管切开治疗效果好,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应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气管肿瘤的麻醉和手术治疗方式【方法】本组10例中采用气管节段性切除术4例,支气管纤维镜下电切及烧灼2例,气管楔形切除2例。隆突半切除重建2例。上段气管肿瘤麻醉先行气管切开插管,中下段气管肿瘤及隆突手术病人先经口(鼻)气管插管麻醉,开胸后切开气管或右(左)主支气管再插管。【结果]10例均治疗成功,9例随访4个月至8年,3例分别于5、11、18个月后死亡,余6例存活。【结论】怀疑气管肿瘤病人需早期行CT及支纤镜检查,气管癌手术的麻醉及手术方式因人而异。气管节段性切除长度最好控制在5cm以内。行左(右)主支气管插管是有效、安全的麻醉方法。对于低度恶性的气管小肿瘤支纤镜下电切及烧灼加术后放疗是一种打击小,效果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32例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术患者术前均使用吡啶斯的明,10例使用强的松3~8周,2例肌无力危象患者经综合治疗控制危象;患者均在症状最轻时手术,术后Ⅱb~Ⅲ型患者呼吸机支持呼吸,停用胆碱酯酶抑制剂24~72h。Ⅳ型患者术后即行气管切开、呼吸机支持呼吸6d;2例术后肌无力危象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20mg/(kg·d),静脉点滴,连续3d。结果:围手术期共有2例患者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1例患者行气管切开。6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无手术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办法,正规的围手术期处理,可明显减低胸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164例危重患者经皮微创气管切开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164例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选择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患者16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操作时间短(P<0.01),并发症少(P<0.01)。结论:经皮微创气管切开创伤小,手术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可广泛用于需要行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9.
危重患者经皮穿刺微创气管切开临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秀梅  孙婧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517-518
目的总结164例危重患者经皮微创气管切开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164例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患者作为实验组,随机选择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患者16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操作时间短(P<0.01),并发症少(P<0.01).结论经皮微创气管切开创伤小,手术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可广泛用于需要行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  相似文献   

10.
心内直视术后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是救治心脏手术后并发心肺功能不全和其他危重并发症的常用方法。气管切开可减少呼吸道死腔 ,增加肺的有效通气量 ,减少气道阻力 ,便于吸痰等 ,但也会引起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由于心脏手术后患者病情的特殊性 ,因此 ,对心内直视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1992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我院心内直视术后气管切开 10 4例 ,占同期心脏手术的 2 4 % ,发生气管切开并发症17例 ,现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1 临床资料本组 10 4例中男 4 5例 ,女 5 9例 ,2 5~ 72岁。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喉乳头状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对28例喉乳头状瘤患儿及家长行术前心理干预,术后气管切开患儿气道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结果 28例患儿中,气管切开患儿11例在院内拔管出院,3例戴气管套管出院,其余患儿呼吸均通畅无憋气,预后效果好.结论 通过护理人员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减轻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延长了再次手术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新型经皮气管切开器行气管切开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新型经皮气管切开器行气管切开术的ICU病房昏迷患者28例。均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仔细观察,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结果28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2min 15s,平均出血2mL,未出现气胸、大出血、气管食道瘘、喉返神经损伤、导管脱出等并发症。结论使用新型经皮气管切开器手术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严密科学的护理配合与观察可保证手术成功实施,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89例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结果 本组治愈64例,好转17例,发生肺部感染8例,死亡5例.结论 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有计划的、精心的护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可大大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成功率,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自制发音气管切开导管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是目前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建立方法之一。但同时使患者丧失了发音功能及语言交流能力 ,从而对患者心理、生理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虽有可发音气管切开导管产品 ,但价格较为昂贵。2 0 0 2年 1 0月以来 ,我们将自制发音气管切开导管应用于 1 2例机械通气患者 ,成功重建患者的语言交流能力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 1 0月以来 ,我科用自制发音气管切开导管于机械通气患者 1 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31~ 76岁 ,平均年龄 5 3.4岁。基础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呼吸衰竭 6例 ;高位颈椎损伤 3例 ;…  相似文献   

15.
目的:大面积烧伤患者,特别是头颈部烧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时机以及气管切开指征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头颈部大面积烧伤患者,根据患者气管切开情况分为预防性和紧急性气管切开。对比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手术时间以及手术指征。结果:预防性气管切开有57例,紧急气管切开有46例。其中预防性气管切开中度和重度吸入性损伤有41例,占71.93%;紧急气管切开中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有24例,占52.17%。预防性气管切开的手术时间是(5.51±1.28)h,紧急气管切开手术时间是(24.80±4.67)h。结论:中重度头颈部大面积烧伤患者要尽早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没有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的患者发生气道损伤后24 h是气道梗阻的高发时间,应该要密切患者是否出现如呼吸道有大量粘稠分泌物,口鼻内有大量血清样渗出以及吸氧治疗,Pa O2升高不明显,"鱼嘴状"口唇以及颈部焦痂形成等应该考虑为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时机与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5月~2011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2例,其中26例在12h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称A组;21例在12~24h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称B组;另15例在24h后进行气管切开手术,称C组,对三组的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A组治愈好转13例(80.8%),B组治愈好转24例(76.2%),C组治愈好转7例(40.4%),A组治愈好转率明显好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死亡2例(7.7%),B组死亡3例(14.3%),C组死亡7例(46.7%),A组死亡率明显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12h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能提高治愈好转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对10例老年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除3例气管切开后因病情危重不足1a内死亡外,7例80岁以上长期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均存活2a以上,最长7a,均未发生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结论规范细致气管切开套管管理、正确有效的吸痰和充分的气管内湿化可有效提高老年气管切开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在重症监护室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操作,经皮气管切开术具有创伤小、 出血少、 操作时间短及操作环境简单等优点,对于需要延长经喉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早期气管切开可以缩短ICU留住时间及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1],常规气管切开置管需由耳鼻喉科医生按手术常规完成,手术步骤按照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进行[2]。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操作医生在直视下经颈前环状软骨下胸骨切迹上纵性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组织、肌层,避开血管和神经,达气管前筋膜,在环状软骨的下第2或第3软骨呈倒U行切开软骨,切开软骨后有气或分泌物喷出,在置入气管切开导管,经口气管插管是危重病人抢救时建立人工气道最常用的方法,但长期经口气管插管易产生恶心、固定不便、患者不易耐受、口腔护理难度大等不利因素,故对于长期需使用呼吸机患者采取气管切开是必然的,PDT使得医生可以使用简单的方法完成气管置管,在人工气道建立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保留喉功能下咽癌切除加颈淋巴结清扫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沟通交流,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颈部切口、气管切开、饮食及口腔护理,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切口浅表性感染2例、误咽2例,经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患者均顺利治愈出院。结论:围手术期周到细致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昏迷患者的临床护理模式,控制气管切开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21例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按照临床的标准流程进行护理。结果:恢复生理气道6例;脱离呼吸机维持气管切开状态5例;维持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切开状态6例(此状态最长4 a11个月)。结论: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和正确的呼吸道护理方法是防止气管切开患者合并并发症或发生意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