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合并梅毒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临床分期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将80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应用普鲁卡因青霉素80万u肌内注射,每日1次,连续15d;或苄星青霉素240万u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续3周。未治疗组40例,未能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结果80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中,一期1例(1.3%)、二期3例(3.7%)及潜伏梅毒76例(9S.0%)。治疗组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均为0,新生儿先天梅毒为7例(17.5%);未治疗组流产8例、死胎8例、死产2例、新生儿死亡1例,新生儿先天梅毒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期以潜伏梅毒为主,容易误诊。(2)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有不良妊娠结局,但在妊娠期行规范并及早的抗梅毒治疗,能很好地控制早产、死胎,明显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71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的孕妇,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39例)及未治疗组(32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围生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同时根据母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高低,将71例梅毒孕妇分为≤1:8组与≥1:16组,观察血清滴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①妊娠结局: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100%(39/39),未治疗组78%(25/32),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分娩正常新生儿者占72%(28/39),未治疗组仅占25%(8/32),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窒息儿、低体质量儿、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及新生儿病死率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②RPR滴度:≤1:8组49例,≥1:16组22例。≤1:8组足月儿占98%(48/49),明显高于≥1:16组的73%(16/22)。≤1:8组早产儿、围生儿病死率均低于≥1:16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先天梅毒儿发病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治疗组孕妇中应用青霉素治疗者发生先天梅毒儿为26.0%(6/23),应用头孢曲松治疗者发生先天梅毒儿为21.4%(3/1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有2例孕妇服用红霉素治疗,所分娩的新生儿均为先天梅毒儿,发生率为100.0%,与其他两组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①有效的全程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生儿预后,以及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关键。②母血清RPR滴度高低及用药,是影响妊娠梅毒结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妊娠合并梅毒192例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妊娠梅毒快速血浆反应试验(RPR)滴度与妊娠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 经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 PPA )筛查 ,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共192例孕母分娩前外周血检测RPR滴度 ,分析妊娠不良结局 ,比较孕期抗梅毒治疗组(162例)与未治疗组(30例)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 随着孕母RPR滴度的升高 ,畸形、死胎、早产、先天性梅毒及新生儿死亡的风险升高.孕母RPR滴度≥1:8时早产、新生儿畸形和先天性梅毒发生率高于RPR滴度≤1:4者(P<0 .05).未治疗组新生儿畸形、先天性梅毒和死胎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 .05).结论 随着孕母RPR滴度的升高 ,妊娠不良结局风险升高;抗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合并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妊娠梅毒1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临床特点及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 173例经血清学检查确诊为妊娠梅毒孕产妇,依据妊娠期是否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141例)及未治疗组(32例)。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围生儿预后及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足月产发生率和未治疗组足月产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而死胎死产及先天梅毒儿发生率,未治疗组显著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有效规范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围生儿预后以及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妊娠梅毒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妊娠梅毒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方法 112例血清学检查确诊为梅毒孕妇,根据妊娠期是否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治疗组52例,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未治疗组42例,未能行全疗程抗梅毒治疗;18例妊娠梅毒孕妇自行选择提前终止妊娠。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 (1)112例妊娠梅毒患者中一期梅毒2例(1.8%),二期15例(13、4%)及潜伏梅毒95例(84,8%)。(2)妊娠结局:治疗组足月分娩率为90.4%(47/52),未治疗组为16.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早产及死产死胎发生率分别为5.8%(3/52)、3.8%(2/52),明显低于未治疗组的19.0%(8/42)、52、4%(22/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先天性梅毒儿发生率20.0%(10/50)明显低于未治疗组80.0%(12/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3)治疗孕妇其孕周与用药治疗关系显示:治疗孕周越早,先天性梅毒患儿发生率越低(P〈0.01)。结论 (1)妊娠梅毒患者临床分期以潜伏梅毒为主,体征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因此,妊娠早期常规梅毒筛查特别重要。(2)妊娠梅毒有危害胎儿的严重合并症,有效的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降低先天性梅毒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严勤  张红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08-180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我院收住的18例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资料,其中治疗组12例.进行了规范的驱梅治疗,因故未治疗组6例,比较两组先天性梅毒儿的发生率。结果:18例患者中,一期梅毒1例,隐性梅毒17例。治疗组孕妇的新生儿梅毒感染率25%,未治疗组孕妇新生儿梅毒感染率100%。结论:妊娠合并梅毒者以隐性梅毒为主,对所有孕妇都应该在首次产前检查中进行梅毒筛查。对于妊娠合并梅毒的孕妇,早发现及规范的驱梅治疗是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梅毒的感染率也成倍增长,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数及先天梅毒(又叫胎传梅素)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危害母婴健康,为进一步了解妊娠梅毒对妊娠和围产儿的不良影响,探讨妊娠合并梅毒的妊娠结局以及治疗时间与先天梅毒儿发生的关系,降低新生儿先天梅毒的发生率,改善围产儿预后,近年来收治的48例妊娠梅毒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的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方法将69例确诊的妊娠期梅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梅毒儿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未治疗组比较,治疗组的足月妊娠率达8 3.33%,早产、死胎发生率分别为14.29%和2.38%,两组妊娠结局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未治疗组梅毒儿的发生率分别为26.83%和65.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梅毒患者及早的、规范的驱梅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降低梅毒儿的发生,应该对高危人群进行性健康教育和梅毒血清学筛查.  相似文献   

9.
杨凯乐 《北方药学》2018,(1):110-111
目的:分析青霉素治疗妊娠合并梅毒的疗效与妊娠结局特征,分析疗效影响因素.方法:2014年2月~2016年6月,医院妇产科共收治妊娠合并梅毒感染的孕妇344例,其中244例采用青霉素治疗,纳入青霉素组,孕期未采用青霉素治疗100例,纳入对照组.将青霉素组中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对象纳入不良组,余者纳入良好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青霉素组活产儿多于对照组,流产率、早产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TPPA阳性率、RPR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高龄产妇、经产、合并其他疾病、治疗前RPR阳性、多疗程比重高于良好组,不良组28周前治疗比重低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霉素治疗妊娠合并梅毒可改善妊娠结局,但妊娠结局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需提高青霉素的合理应用水平,避免盲目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梅毒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梅毒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加,妊娠合并梅毒的患病率也相应增加。为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改善围生儿预后,本文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37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丁玉琴 《医药世界》2010,(10):1348-1349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TP)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属性传播疾病(STD)。近年来,孕期梅毒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患梅毒的孕妇也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下一代而发生胎传梅毒,对胎儿危害极大,并严重危害母亲的身心健康。笔者2008-01—2009—12收治29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进行有效的护理,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妊娠合并梅毒5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合并梅毒对围产儿危害极大,是高危妊娠的重点监护对象之一。我院1995~1998年3月共诊治妊娠合并梅毒55例,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如何提高妊娠合并梅毒的围产儿预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1资料与分析11一般资料:1995~1998年3月在我院...  相似文献   

13.
周艳芬  代鸣 《江西医药》2021,56(9):1412-1415,1437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孕妇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2020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明原因性心律失常6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心肌病及心肌炎后遗症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心功能Ⅰ-Ⅱ级11例,其中1例自然流产,2例顺产,7例剖宫产,心功能Ⅲ-Ⅳ级10例,1例胎死宫内引产,1例干预性流产,余8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6例为早产儿,且体重低于相应孕周,其中1例剖宫产术后10余小时后母亲死亡.妊娠合并不明原因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比较,Ⅲ-Ⅳ级孕产妇并发心力衰竭、早产、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Ⅲ-Ⅳ级患者平均孕周短,且对应的分娩新生儿体质量也较小,新生儿5 rain阿氏评分也明显低于Ⅰ-Ⅱ级患者(P<0.05).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易导致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同时也不利于胎儿生长,导致围产儿疾病和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周艳芬  代鸣 《江西医药》2021,56(9):1412-1415,1437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孕妇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2020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明原因性心律失常6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心肌病及心肌炎后遗症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心功能Ⅰ-Ⅱ级11例,其中1例自然流产,2例顺产,7例剖宫产,心功能Ⅲ-Ⅳ级10例,1例胎死宫内引产,1例干预性流产,余8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6例为早产儿,且体重低于相应孕周,其中1例剖宫产术后10余小时后母亲死亡.妊娠合并不明原因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比较,Ⅲ-Ⅳ级孕产妇并发心力衰竭、早产、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Ⅲ-Ⅳ级患者平均孕周短,且对应的分娩新生儿体质量也较小,新生儿5 rain阿氏评分也明显低于Ⅰ-Ⅱ级患者(P<0.05).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易导致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同时也不利于胎儿生长,导致围产儿疾病和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脏病种类及不同心功能状态对母亲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对 10 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以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最高 ( 71例 ,6 6 .98% ) ,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病 ( 19例 ,17.92 % )。心功能 级与 级者为主 ( 82 .0 8% )。心功能 级~ 级者 ,早产儿、新生儿低体重和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增加。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心功能 级~ 级者多能胜任妊娠。母亲心功能状态直接影响围产儿质量。剖宫产术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6.
周艳芬  代鸣 《江西医药》2021,56(9):1412-1415,1437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孕妇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1月-2020年8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明原因性心律失常6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心肌病及心肌炎后遗症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心功能Ⅰ-Ⅱ级11例,其中1例自然流产,2例顺产,7例剖宫产,心功能Ⅲ-Ⅳ级10例,1例胎死宫内引产,1例干预性流产,余8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6例为早产儿,且体重低于相应孕周,其中1例剖宫产术后10余小时后母亲死亡.妊娠合并不明原因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与心功能Ⅰ-Ⅱ级患者比较,Ⅲ-Ⅳ级孕产妇并发心力衰竭、早产、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Ⅲ-Ⅳ级患者平均孕周短,且对应的分娩新生儿体质量也较小,新生儿5 rain阿氏评分也明显低于Ⅰ-Ⅱ级患者(P<0.05).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易导致心功能不全、心功能衰竭,同时也不利于胎儿生长,导致围产儿疾病和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对本院8年间50例妊娠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妊娠梅毒发生率为3.7%。4例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8例死始、死产;4例胎儿畸形;8例早产;26例足月产。50例予抗梅毒治疗,青霉素治疗有效。34例新生儿血清及脐带血梅毒常规检查,4例呈阳性,以治疗随访3~6个月转阴。结论孕期常规开展梅毒血清学的筛查工作。有效的全程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以及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梅毒治疗对妊娠梅毒的妊娠结局及其预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梅毒孕妇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例产妇在孕早期(孕期≤20周)诊断为妊娠梅毒,在我院接受治疗,并分娩,作为观察组;另外20例患者受客观因素影响孕期未接受治疗,但在本院分娩,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和婴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5%,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新生儿存活率为100.0%,先天梅毒发生率为5.0%;对照组新生儿存活率75.0%,先天梅毒发生率为30.0%。两组产妇在新生儿存活率和先天梅毒发生率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梅毒产妇在妊娠早期及时给予有效的抗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先天梅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妊娠梅毒治疗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梅毒治疗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筛查有妊娠梅毒病史的孕产妇31例,再次妊娠梅毒时对其梅毒治疗干预。结果治疗后流产、死胎、死产及有症状的梅毒儿比例均为0;早产率6.45%;足月产率93.54%,分娩无症状梅毒儿的比例为12.90%%,治疗后妊娠结局与未治疗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效果显著。结论及早发现,规范的驱梅治疗明显改善妊娠梅毒的妊娠结局及减少梅毒儿的发生,应对高危地区孕产妇梅毒血清学筛查。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治疗与围产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妊娠合并梅毒对围产儿危害极大 ,如不能及早发现 ,彻底治疗 ,则围产儿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及新生儿并发症等发生率均极高 [1 ] ,所以 ,是高危妊娠的重点监护对象。本研究通过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以帮助改善围产儿预后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