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蒜油对胃癌细胞cyclin E表达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蒜油对胃癌细胞cyclin E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大蒜油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 (1)胃腺癌SGC7901细胞在体外常规培养,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其受体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情况.(2)胃腺癌SGC7901细胞先用无血清培养48 h,然后用2.5%低浓度血清培养.在加入TGFα或大蒜油处理,或同时加入TGFα和大蒜油处理后,用免疫荧光染色、FCM检测细胞cyclin E表达的变化.结果 (1)胃癌细胞常规培养48 h后,TGFα和EGF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6.80%和57.78%.(2)加入30μg/L TGFα作用5 h,cyclin E表达的阳性率增加了7.06%(P<0.001);加入10%大蒜油作用5 h,cyclin E表达下降了11.75%(P<0.001);同时加入上述浓度的TGFα和大蒜油作用5 h,与单加TGFα处理比较,cyclin E表达下降了17.11%(P<0.01),下降程度大于单加大蒜油引起的下降程度.结论 (1)胃腺癌SGC7901细胞表达TGFα和EGFR,具有TGFα自分泌、旁分泌促增殖环路.(2)大蒜油不仅抑制常规培养的胃癌细胞cyclin E表达,而且抑制TGFα刺激的cyclinE表达.提示大蒜油可通过抑制胃癌细胞的TGFα自分泌、旁分泌促增殖环路,发挥抗肿瘤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TGFα对胃癌细胞周期的促进作用,以及PTK抑制剂对这种作用的抑制效应.方法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TGFα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细胞经G1期同步化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GFα作用不同时间的细胞周期变化,用3H-TdR掺入法检测TGFα对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加PTK抑制剂tyrphostin 51 处理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TGFα对SGC7901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细胞生长曲线上移;TGFα作用4、6 h后S期细胞和作用8、10 h后G2+M 期细胞均明显增加,作用5 h 后DNA合成也显著高于对照组.tyrphostin 51作用48 h后出现了细胞凋亡.结论 TGFα能够刺激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促进其细胞周期进程,而tyrphostin 51通过抑制TGFα受体的PTK活性,使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FAm92A1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不同周期时相的表达差异。方法:常规培养Hela细胞,应用血清饥饿法将HeLa细胞同步化于G1期,胸腺嘧啶核苷双阻断法同步化于S、G2期,秋水仙素阻断法同步化于m期,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同步化效率,应用RT-PCR方法检测hFAm92A1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不同周期时相的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同步化效率G1期为77.5%、S期为85.5%、G2期为61.9%、m期为44%;FAm92A1基因在各期均有表达,但存在差异,以S期表达最高。结论:FAm92A1基因在HeLa细胞不同周期时相的表达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迭与耐药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周期的关系。方法血清饥饿法,药物双阻断法和分裂中期阻断摇落法同步化细胞;RT—PCR检测MDR1mRNA的表达。结果3种细胞同步化方法可分别得到高度同步化的G0/G1期.S期,G2/M期细胞IMDR1在SMMC7721细胞S期有表达,而在G0/G1和G2/M期无表达。结论S期MDR1基因的表达可能在肿瘤多药耐药出现的早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木脂素对MGC-803胃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及其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时间段的细胞生存率,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木脂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p53,CDK2,cyclinE及cyclinD1蛋白的表达.[结果]MTT方法检测结果见,药物浓度为25μmol/L时实验组在24,48,72h的生存率分别为82.6%±2.7%,69.1%±4.5%,50.5%±1.7%,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见,G1期细胞增多,S期及G2期细胞减少.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见,在24,48,72h时实验组胃癌细胞突变型p53,cyclinD1,cyclinE和CDK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降低,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木脂素对MGC-803胃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其机制之一与下调突变型p53,cyclinD1,cyclinE和CDK2蛋白的表达,阻止胃癌细胞从细胞周期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胃癌细胞DNA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已建立的耐药性胃癌细胞株模型,探讨TGF—β1对胃癌细胞及耐药性胃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与P53和cyclin D1蛋白相关关系的研究。方法利用MTT、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P53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TGF—β1明显抑制SNU-601/WT和SNU-601/cis2细胞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具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对SNU-601/cis2细胞的抑制率与SNU-601/WT细胞相比,48和72h时明显增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TGF-β1可时间依赖性抑制P53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对cyclin D1蛋白的表达,在SNU-601/cis2细胞中24和48h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TGF—β1抑制SNU-601/WT细胞及SNU-601/cis2细胞的生长,在耐药性胃癌细胞中其抑制作用更明显。其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P53蛋白的表达有关;同时,在耐药性胃癌细胞株中早期可抑制cyclin D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Wang WL  Zhou JJ  Zhou XC  Yang XF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8):1989-1992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是否存在胃泌素/胆囊收缩素(CCK)-B受体自分泌环及其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在含10%新生小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中培养于37%、5%CO:的培养箱中。SGC-7901细胞中胃泌素/CCK-B受体自分泌环的检测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细胞化学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抗胃泌素单克隆抗体阻断自分泌环对细胞生长与凋亡的影响采用SGC-7901细胞与不同浓度的抗胃泌素单克隆抗体共同孵育72h后,搜集细胞,分别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率、细胞周期及凋亡细胞,以不加抗体孵育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SGC-7901细胞复合表达CCK-B受体和胃泌素基因,其序列已被测序证实。胃泌素蛋白主要在SGC-7901细胞的胞质中表达,且培养液中的胃泌素浓度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和细胞数的增加而增加。用抗胃泌素单克隆抗体阻断此自分泌环后,细胞的生长率从正常对照的100%降至31.4%(抗体浓度为2μg/ml),而S期细胞数从正常对照的27.8%降至9.5%(抗体浓度为1.2μg/ml),且细胞凋亡率分别从正常对照的0.9%(亚G1峰法)和1.1%(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双染法)升至6.5%(亚G1峰法)和7.5%(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双染法)。结论 胃癌细胞系SGC-7901中存在胃泌素/CCK-B受体自分泌环,阻断此自分泌环后能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泰素诱导MKN-45胃癌细胞凋亡及对cyclinE、cyclinD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泰素(紫杉醇注射液)对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cyclinE、cyclinD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MKN-45细胞与不同浓度的泰素共同孵育,应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FACS)、Annexin—V标记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在不同时间点应用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泰素对MKN-45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FACS)对泰素作用后的MKN-45细胞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及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E表达检测。结果不同浓度的泰素对人胃癌细胞系MKN-45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均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泰素使MKN-45细胞分裂阻滞于G2/M期;泰素作用MKN-45细胞24h后cyclinE表达下调,cyclinD1表达基本不变;应用Annexin—V标记的方法检测发现泰素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并出现凋亡后坏死。结论泰素能使胃癌细胞MKN-45坏死,发生细胞周期阻滞,还可诱导MKN-45细胞发生凋亡及周期蛋白cyclinE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有丝分裂阻滞剂Nocodazole对Hela细胞株G2/M期同步化的调节作用及其对纺锤体结构的影响。方法分别以3.0、1.0、0.3umoL/LNocodazole处理Hela细胞(Nocodazole3.0、1.0、0.3umoL/L处理组)18h。于Noeodazole撤除后0(处理18h)、3、6、9h时间点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G2/M期细胞百分比;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器纺锤体α-微管蛋白(α—tubulin)排列。以不添加Nocodazole处理的Hela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Nocodazole处理18h,Nocodazole3.0、1.0、0.3umol/L处理组Hela细胞G2/M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5.95%、51.09%和47.8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54%(P〈0.05)。在Nocodazole撤除后3、6、9h时间点,Nocodazole3.0umol/L和1.0umol/L处理组G2/M期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而Nocodazole0.3umol/L处理组G2/M期细胞百分比下降明显(30.43%、12.91%、10.23%),撤除后6h时间点的G2/M期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α—tubulin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Noeodazole撤除后Nocodazole0.3umol/L处理组G2/M期细胞微管迅速再聚合形成两极纺锤体且纺锤丝结构清晰。结论Nocodazole对Hela细胞G2/M期同步化具有调节作用;药物撤离后,0.3umol/LNocodazole处理组细胞周期恢复迅速且对纺锤体结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小剂量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α,MIP-1α)联合白细胞介素-8(Inter-Ieukin-8,IL-8)在大剂量化疗药物阿糖胞苷(Ara-C)存在的情况下,对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保护作用。方法 取患者骨髓,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根据随机单位组方差分析设计(The random complete block design variance analysis),将每例标本分为空白组(不加MIP-1α和IL-8);10ng/ml联合组(加入10ng/ml的MIP-1α和IL-8);1ng/ml联合组(加入1ng/ml的MIP-1α和IL-8);单用MIP-1α组(加入20ng/ml的MIP-1α);单用IL-8组(加入20ng/ml的IL-8)。将所得细胞培养在含IL-3和GM-CSF的液体体系中,先后经MIP-1α和/或IL-8以及大剂量Ara-C处理(以上步骤简称为“Ⅰ期处理”)。之后作胎盼蓝拒染实验,流式细胞仪计数各组CD34^ 细胞,Ⅱ期液体培养,集落培养,以了解经Ⅰ期处理后不同组别中正常造血干/祖细胞的存活情况及增殖能力。部分标本在Ⅰ期处理时只经MIP-1α和/或IL-8处理,不经Ara-C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得细胞的周期分布。结果 10ng/ml浓度下MIP-1α与IL-8联合组中,无论是Ⅱ期液体培养细胞生长情况、集落生长情况,还是CD34^ 细胞计数,均高于其它组;而周期分析结果则表明,10ng/ml MIP-1α和IL-8联合组中的G0/G1期细胞低于处理前组而高于其它对照组。结论 10ng/ml浓度的MIP-1α与相同浓度的IL-8联合使用,能相互协同,将CD34^ 细胞抑制在G0/G1期,进而增强正常CD34^ 细胞抗Am-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Cyclin D1在胶质瘤细胞系中表达分布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安炀  章翔  曹云新  李霞  刘新平 《医学争鸣》2003,24(22):2024-2026
目的:探讨cyclin D1在胶质瘤细胞系中的细胞周期表达模式,将为从生物学功能上阐明cyclin D1在胶质瘤细胞周期演进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双参数法和细胞同步化,确定cyclin D1在胶质瘤细胞系SHG-44和BT-325中的细胞周期表达分布模式.结果:在胶质瘤细胞系SHG-44和BT-325中,Cyclin Dl的表达呈细胞周期依赖性:在SHG-44中,cyclin D1在G1期表达最高,4h左右达到峰值,S期及G2/M期下降,但仍可检测到;在BT-325中,cyclin D1在G1期表达最高,6h左右达到峰值,S期及G2/M期下降,但仍可检测到.结论:cyclin D1蛋白质的表达呈细胞周期依赖性,且与细胞周期行进有关;cyclin D1在SHG-44和BT-325胶质瘤细胞进入G1期的早期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12-脂氧化酶(12-LOX)对胃癌细胞中P21、bcl-2及磷酸化ERK1/2(p-ERK1/2) 表达的影响及与ERK1/2信号传导通路的关系.方法 胃癌细胞AGS常规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24 h至对数生长期,改用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24 h加入干预药物.P2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对人类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及其对cyclinE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奥曲肽对体外培养的人类前列腺癌PC-3细胞进行药物处理,采用MTT比色分析法测定奥曲肽不同剂量组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奥曲肽对PC-3细胞的周期分布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奥曲肽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E的影响。结果:奥曲肽可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比例降低,同时还可使cyclinE蛋白表达下降。上述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奥曲肽可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影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4.
全反式维甲酸对骨肉瘤细胞OS732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ils—retinoic acid,ATRA)对骨肉瘤细胞OS732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10^-5 MATRA作用骨肉瘤细胞OS732,6d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活细胞计数、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D1、D2、D3)、CD比、P21^WAF1 mRNA表达的改变。结果 ATRA作用后,OS732细胞胞浆展开,细胞核变小,核浆比例变小;瘤细胞生长减慢,细胞计数为正常对照组的39.5%;G0/G1期细胞明显增多,S期细胞减少,细胞阻滞于G0/G1期;CyclinD1、CyclinD2、CDK4mRNA表达均下降,尤以CycfinD2、CDK4下降最明显,CyclinD3、P21^WAF1mRNA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10^-5M全反式维甲酸可明显抑制骨肉瘤细胞OS732的增殖,并使细胞周期出现G1/G0期阻滞,该作用可能与维甲酸处理后OS732细胞中CyclinD2、CDK4表达的下调以致低磷酸化pRb积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择适于过继免疫治疗用γδT细胞大量制备的培养基。方法采用不同培养基(RPMI-1640、AIM-V和OpTmizer,分别添加或者不添加自体血清)对γδT细胞进行培养,比较细胞存活率、纯度、扩增效率和生物学功能。结果仅未添加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扩增的细胞存活率随培养时间增加略有下降。不论添加血清与否,AIM-V和OpTmizer培养基扩增的细胞纯度都始终高于RPMI-1640。第2周时,未添加血清的OpTmizer培养基扩增的细胞纯度和扩增效率都显著高于RPMI-1640培养基和AIM-V培养基(P均<0.05)。不同培养基扩增细胞表达的CD107a和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RPMI-1640培养的细胞对Daudi细胞的杀伤效率显著低于OpT-mizer和AIM-V培养的细胞(P均<0.05)。结论 OpTmizer培养基因其低血清依赖性、高扩增效率和扩增细胞良好的生物学功能,更适用于临床过继免疫治疗用γδT细胞的大量培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β25-35诱导体外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周期变化及对P53和Cyclin D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PC12细胞同步于G0期,采用终浓度为0-45μmol/L或浓度为25μmol/L Aβ25-35处理PC12细胞,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RT-PCR和Western blot从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P53和Cyclin D1基因的变化。结果:随着Aβ25-35剂量的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降低(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去血清培养24 h可使约90%PC12细胞停滞于G0/G1期,25μmol/L Aβ25-35诱导组8,16,24 h与对照组比较,S期百分率明显增加(P<0.01),16 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可见明显的亚二倍体峰(Ap峰);P53 mR-NA表达和P53蛋白表达降低、Cyclin D1 mRNA表达和Cyclin D1蛋白表达增高。结论:Aβ25-35降低去血清培养的PC12细胞存活率,诱导同步化于G0/G1的PC12细胞重新进入细胞周期,并阻滞于S期,同时出现凋亡,可能与下调P53的表达,上调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咖啡酸苯乙酯(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 CAPE)对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HCT116细胞周期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大肠癌细胞株HCT116为研究对象,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CAPE处理24 h后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RT-PCR检测CAPE处理24、48 h 后cyclin D1表达的变化.结果 2.5、5.0、10 mg/L CAPE处理HCT116细胞24 h后,G0/G1期细胞百分率上升,S期细胞百分率下降,呈剂量依赖性.2.5、5.0、10 mg/L CAPE处理HCT116细胞24、48 h后cyclin D1蛋白和mRNA表达均降低,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CAPE诱导HCT116细胞周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cyclin D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lin D1)、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ylin D1、TGFα在10例正常胃组织、1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6例肠上皮化生、25例非典型增生及67例胃癌中的表达。结果Cylin D1、TGFα的表达在癌前病变出现,随病变加重表达增强;在胃癌中显著高于癌前病变(P〈0.05),并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Cylin D1、TGFα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且与胃癌的恶性程度有关,二者可能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诱导胃癌细胞脱落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Annxin-V和PI细胞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白藜芦醇(0.1、0.2、0.5 mmol/L)对脱落培养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和HGC27的生长状态、细胞周期的影响及诱导脱落凋亡的作用。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发现脱落培养的胃癌细胞聚集成团生长,0.1mmol/L白藜芦醇作用细胞后可抑制抗脱落凋亡的胃癌细胞聚集成团;流式细胞仪检测和Annxin-V和PI细胞染色表明0.5mmol/L白藜芦醇可分别阻滞脱落培养的BGc823、sGc7901和HGc27细胞于G0/G1、S、G2/M期,并可诱导这3株胃癌细胞发生脱落凋亡,其中自藜芦醇诱导HGC27细胞脱落凋亡比例达19.3%,远高于其他两株胃癌细胞。结论自藜芦醇可诱导胃癌细胞发生脱落凋亡。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血清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胸主动脉VSMCs,细胞融合达60%时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和雷帕霉素。采用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RT-PCR法检测VSMCs内c-fos mRNA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和雷帕霉素均明显抑制血清诱导的大鼠VSMCs增殖,阻断细胞由G0/G1期向S期转化;RT-PCR检测显示,随着雷公藤内酯醇浓度的增加,c-fos mRNA表达明显减少。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抑制血清诱导的VSMCs增殖,而阻断细胞周期、下调原癌基因c-fos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药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