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灸经图》是现存较早的灸法专著之一,书中重灸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疗效显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不明确,临床上治疗方法多样但效果并不理想,敦煌医学将之称为“冷痹”,《灸经图》采用的重灸疗法治疗本病疗效突出,本研究对该书中的重灸理论进行整理研究,旨在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可靠理论和方法,以期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灸方图     
灸方图是穴位处方和图释的结合体,应用于古代医家的临床和教学中。敦煌卷子佚名灸方集是现存最早的灸方专著,本图为敦煌巷子灸方图之一。图中右侧为所治疗的病证和应用的穴位处方,左侧是穴位在人体上示意图。  相似文献   

3.
清代灸疗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威  马小丽 《中国针灸》2002,22(3):21-29
本文通过对清代主要的灸疗专著和记载有灸疗内容的针灸学及综合性医书的介绍,大致勾勒出清朝灸疗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清代灸疗的发展特点,指出灸疗发展至清代,实践充分,灸法丰富,理论水平有所提高,但仍给后世留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相似文献   

4.
摘要:本研究探讨近10年艾灸研究中隔物灸与灸量对灸温的相关研究概况,为艾灸防治的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本研究从隔物灸、灸量及灸量对灸温的影响三方面进行总结显示出不同隔物类型及不同灸量对灸温均存在差异性影响。此外,艾灸治疗中对灸温的效应研究在对隔物灸作用原因以及灸量选择等实验设计及观察内容方面尚存在不足,今后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对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使用麦粒灸疗法出现热敏灸感病案进行报道,以供同道及学者研究热敏麦粒灸提供临床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系统梳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灵枢·经脉》、《针灸甲乙经》、敦煌《灸经图》等医学文献中关于足太阳经的记载,可以发现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不断总结经验的动态过程。敦煌医学文献《灸经图》关于足太阳经在背腰骶部后正中线旁开2.3寸的单条循行路线的记载可能是长期以来擅长灸法的医家通过其临床经验总结出的一套专属于"灸"所用的一种腧穴定位模式;此外,还可能有以重灸的方法来治疗疑难杂症(尤其以风寒邪气侵袭人体所导致的重病为主)的思想在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探讨灸感与灸效的关系.方法:选择4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神庭、大椎双点温和灸,每次治疗50分钟,每天1次,连续治疗7天.根据艾灸治疗时有无热敏灸感、出现热敏灸感的次数分为热敏灸感组和无热敏灸感组.分析灸感与灸效关系.结果:艾灸治疗时有无热敏灸感均有疗效,治疗前后比较均...  相似文献   

8.
阳痿是男科常见病,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存在药物副作用大、依赖性高等缺陷,而经数代医家孜孜探索,传统医学对阳痿治疗独具见解、颇具优势。全国名老中医蔡圣朝教授师承灸界泰斗周楣声的学术思想,认为阳痿的本质在于阳道不兴,而灸常不足,治疗上主张以温阳振痿为根本大法,提倡重灸培阳、扶阳培阴,振奋宗筋。  相似文献   

9.
“灸法”相当于现代的化脓灸。“灼痛感”与“灸疮”是灸法的基本特点。“发灸疮”的意义在于预测疗效、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且化脓灸具有治疗“大病难病”的特点。促发灸疮的方法有增加灸量、热熨法、外用药、调补法等。尽管化脓灸会产生灼痛感,但相对病情而言,这种“小创伤,大效应”是完全值得的。  相似文献   

10.
灯火灸是民间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又名灯草灸、爆打火,是用灯心草蘸上植物油点燃后烧灸穴位或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灯火灸具有见效快、疗程短、适应范围广等特点,而专门介绍此疗法的文献较少,本文将灯火灸的临床运用进行分类总结。  相似文献   

11.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灸经图》,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灸法专著之一。因其与传世医书内容不同且历代医籍未见收载,一直成为各医家研究之重点。针对《灸经图》中用于肠腑病的大肠俞、膀胱俞、大小肠俞、聂俞、慈宫这5个腧穴进行文献整理,试图从《灸经图》对这些腧穴的定位、肠腑主证、灸治特色,以及历代文献认识和现代临床应用诸方面进行论述。认为《灸经图》中所倡导的治疗肠腑病的重灸思想对后世医学发展影响深远,值得今人进一步挖掘整理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灸经图》是敦煌出土的针灸文献中罕见的灸疗图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本文将从命名、分卷与绘图数量、灸方与主治病症、特点、临床应用等方面介绍,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王晓明  王钦鹏  臧知明 《中医文献杂志》2011,29(2):56+59-56,F0003
灸疗作为一种疗效独特的传统治法,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相关的研究讨论有所增加。本文从灸疗“治未病”思想、灸疗养生方法、灸疗养生一临床、灸疗养生现代机理等方面就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归纳,讨论了“逆灸”、“化脓灸”等灸疗方法的养生特点,提出要重视灸疗养生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分析近10年来天灸疗法研究文献,对其中天灸疗法的使用方法进行归纳,探讨天灸疗法临床治疗病种的特点,总结天灸疗法的临床应用规律,展望今后天灸疗法的研究方向,应加强天灸操作规范与疗效评定标准、适宜病种、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隔物灸法源远流长。隔物灸所采取的隔衬物品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药物到复合药物,隔物灸的具体操作逐渐多样化、详尽化,隔物灸的治疗病症从少量到多类,总体上隔物灸最多见于外科病症的治疗。隔物灸具有集所隔衬物、艾灸、穴位三重刺激的功效,有其独特的优势。随着社会进步和对自然疗法的推崇,隔物灸不仅用于医疗,还被推广至养生保健。今后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隔物灸疗法制定统一的规范标准,使此疗法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更好地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6.
古时应用温针灸时多以虚实、寒热区分“灸至某壮”,现多灸1壮、2壮、3壮甚或5壮等,但量效化温针灸灸量未形成统一标准,现笔者为求临床应用的最佳灸量查找近20 a文献进行总结。治疗寒证、痛证时大规格艾炷灸2壮或中规格艾炷灸3壮;而治疗其他无明显寒证及疼痛的疾病时小规格艾炷灸2壮甚或1壮即可。  相似文献   

17.
影响艾灸疗效的核心因素是灸量与灸位。灸法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但仍存在疗效不稳定、适用病证有局限等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厘清艾灸的量效关系。笔者通过分析古人施灸理念,阐释用灸方法,认为古人用灸以足量为要;对现代医家关于艾灸壮数的研究进行总结,发现随着艾灸壮数的增加,灸效多随之提升;近现代名家用灸,贵在量足发灸疮。故对于急病、重病、慢病,应该在准确辨证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灸法,使用饱和灸量,结合灸感定灸位,适当发灸疮,提升艾灸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设计一款耳熏灸联合热敏灸的艾灸装置,可实现利用艾条燃烧时产生的艾烟对患者外耳道进行艾烟熏灸治疗,同时利用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对大椎穴进行热敏灸治疗。本装置由燃烧室、导烟管、艾烟处理室、动力模块以及连接件5个部分组成,可以解决传统艾烟熏灸和热敏灸过程中治疗体验欠佳、温控差、易烫伤以及人工依赖性高的问题,能提高熏灸和热敏灸治疗的安全性、便捷性以及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治疗气虚体质疗效。[方法]将92例门诊患者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治疗。主穴足三里,配穴内关,上中脘,三阴交,艾条施灸。温和灸,距施灸部位2~3cm,以皮肤微红为度;回旋灸,距施灸部位2~3cm,左右回旋,以皮肤微红为度;雀啄灸,距施灸部位2~3cm,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以皮肤微红为度。30min/次,1次/d。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45例,有效4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50%。[结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治疗气虚体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一穴治多病,多病用一穴,也是熏灸治病的特点。之所以未被充分认识,原因有二:一是手持移动,穴位位置相对不稳定。二是熏灸时间短,一般针灸书记载,只有10~20分钟,未能发挥熏灸的最佳功效。兹举阴交一穴的熏灸与治症,提高人们对熏灸的认识,并应用到疾病的灸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