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图像效果,’总结经验使高压注射器在血管造影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方法69例患者进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均使用高压注射器推注造影剂,先做test bolus试验,继而根据测试结果增强。结果69例患者中68例图像质量较佳,1例患者由于屏气不好,图像受呼吸影响出现伪影。结论高压注射器是3D CE MRA检查成功的关键,它的科学运用为3D CE MRA检查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例拟行肝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进行磁共振扫描,运用计算机工作站的三维重建功能,获得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三维图像。结果 MRI重建后图像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角度旋转,直观显示肝后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动脉的大小、形态、走行及相互的解剖关系,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及形态。结论 3D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肝移植适应证的选择、术式的选择和术后观察处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华菊  张自力  莫本成  李晓霞  杨凡 《医学综述》2014,20(21):4017-40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成像(TRICKS)技术在颈部动脉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就诊及住院治疗的31例怀疑颈部动脉供血不足及颈部血管异常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者行TRICKS技术血管成像,获得多相血管图像后,选择动脉期对比剂充盈最好且无静脉污染的一相,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重现。结果 31例病例均获得12相完全无静脉污染的动脉图像,成功率为100%,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其中血管显示正常者7例,颈动脉狭窄及动脉粥样硬化者17例,单侧动脉闭塞者5例,椎动脉缺如变异者2例。结论 TRICKS技术能够清晰显示颈部动脉各个分支及走行,对血管病变部位显示清晰,能够满足临床诊断的需求。该技术不需精确估算扫描时刻,极大地提高了扫描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胡旭宇  杨小庆 《现代医学》2005,33(4):273-277
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因快速、无创、无辐射,所有图像均可以360°旋转,并可从腔内和腔外不同方位对血管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血管性疾病的诊断、术前制订治疗方案和术后随访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并行采集高分辨力3DCEMRA用于诊断各种动脉狭窄性病变和指导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35例拟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经皮血管腔内成形和支架放置)的病人在术前接受并行采集高分辨力3DCEMRA检查。35例中包括肾动脉狭窄10例、移植后肾动脉狭窄1例、颈动脉狭窄12例、髂动脉狭窄11例和股胭动脉狭窄1例。35例共39段动脉接受了治疗。评价各种动脉病变的显示质量,分析和比较3DCEMRA和DSA显示的狭窄程度和长度以及病变段的特征(偏心性狭窄、有无溃疡、有无狭窄后扩张等),判断3DCEMRA用于指导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价值。结果3DCEMRA能很好显示各种动脉闭塞性病变。3DCEMRA和DsA显示狭窄程度和长度的相关性很好。两者显示狭窄特点的符合率高。3DCEMRA高估3例髂动脉严重狭窄。除这3例外,3DCEMRA均能很好指导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另外与DSA相比,3DCEMRA能更好地显示髂动脉的闭塞和远端再通血管。结论3DCEMRA能较为准确地显示动脉狭窄的解剖表现从而指导血管腔内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6.
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门脉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在门脉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患者行CEMRA检查,其中肝癌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6例,门脉血栓形成3例。肝脏局灶性结节1例,无肝脏疾患者4例,用团注实验剂量法测定门脉峰值通过时间,确定扫描时间,Gd-DTPA用量为30ml,所有图像均用MIP法重建后观察门脉系统是否闭塞、狭窄及有无侧枝循环,结果:门脉峰值通过时间为30-40s,CE-MRA对门脉系统各种病变显示清楚。结论:CEMRA是一种有效的门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多普勒超声对头颈部血管病变诊断各自的优、缺点。方法:对130例有眩晕、恶心、颈部不适等症状患者分别进行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及多普勒超声,其中,12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130例中125例检查满意(96.2%),12例同时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MRA检查与DSA检查结果相符11例(91.7%),多普勒检查与DSA检查相符7例(58.3%)。结论: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颈动脉病变诊断是准确、可靠的,比较常规的超声检查有其独到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在门脉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对20例患者行CEMRA检查,其中肝癌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6例,门脉血栓形成3例,肝脏局灶性结节1例,无肝脏疾患者4例.用团注实验剂量法测定门脉峰值通过时间,确定扫描时间,Gd-DTPA用量为30ml,所有图像均用MIP法重建后观察门脉系统是否闭塞、狭窄及有无侧枝循环.结果门脉峰值通过时间为30~40s,CE-MRA对门脉系统各种病变显示清楚.结论CEMRA是一种有效的门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例拟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病例,采用3D-CE-MRA扫描后评价其图像质量,对旋股外侧降支和穿支动脉的起源及走行进行分析,并对血管内径、血管蒂长度和降支起始位置进行测量后,与手术中发现进行比较。结果:3D-CE-MRA显示股前外侧皮瓣供血动脉的起始部位、分布与手术发现一致,经配对t检验分析,降支和穿支的血管内径、血管蒂长度、血管起始位置等的磁共振发现与手术发现没有明显差异。结论:3D-CE-MRA能够显示股前外侧皮瓣的动脉信息,可以应用于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手术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三维造影剂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价值。方法 40例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动脉系统3D CE MRA成像。评价3D CE MRA显示肝动脉系统的显影质量,诊断肝动脉系统解剖和变异的能力。3DCEMRA的结果与常规血管造影术(32例)或手术(8例)对照。结果所有病例,3D CE MRA清楚显示肝动脉系统。3D CE MRA准确显示所有31例肝动脉系统的正常解剖。3D CE MRA检出9例解剖变异中的7例。3D CE MRA显示肝动脉解剖与变异的总体准确性为95%。3D CE MRA又可显示肝内肿瘤染色、动静脉瘘形成以及肝动脉受累情况。结论 3D CE MRA是一项显示肝动脉系统的有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造影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如何提高肾动脉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的成功机率。方法 33例有高血压病史患者进行3D CE-MRA检查.均采用先行试验性团注造影剂扫描,再采用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技术作斜冠状位的腹主动脉及肾动脉的3D CE-MRA,通过图像后处理,获得类似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图像。结果 本组病例均得到准确的延迟扫描时间,抓采到造影剂到达肾动脉峰值图像。结论 检查的主要创新在于:采用卵圆中心法扫描(决定图像对比分辨率),而不是按顺序充填K空间;建立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综合病人年龄、血液循环时间、曲线斜率等以确定延迟扫描时间;择层、择范围、多角度图像重建技术。  相似文献   

12.
13.
张春秋 《当代医学》2012,(30):48-49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下肢动脉硬化病变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下肢动脉硬化病变的患者,进行三维增强MRA检查,用3D SPGR序列采集注射造影剂之前和之后的图像,进行数字减影处理,然后进行最大信号投影重建.图像质量分为优、良、差3级,同时观察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的情况.结果本组24例病人中,质量优18例,良5例,差1例.24例中发现阳性者23例,其中多发动脉斑块无明显动脉管腔狭窄者1例,多发动脉斑块形成伴管腔狭窄15例,多发斑块伴动脉部分节段闭塞7例.18例动脉管腔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病例显示了侧支循环血管.结论三维增强MRA可有效显示下肢动脉血管的异常,在下肢动脉病变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岩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2):220-221
目的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技术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行椎基底动脉3DCE—MRA检查。结果80例患者中椎基底动脉MRA异常69例(86.25%),其中椎基底动脉管腔狭窄83支,迂曲27支,闭塞10支,发育异常25支。结论3DCE—MRA能够较清楚显示椎基底动脉形态,对椎基底动脉病变能提供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 MR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7例主动脉夹层病例行3D CE MRA检查,图像重建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和多层面重建(MPR).增强扫描前行横断位FSE序列T1WI、T2WI,增强后再行横断位FSE T1WI,可疑撕裂口位置行Cine序列.重点观察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内膜瓣片、撕裂口以及真假腔等.结果 3D CE MRA的MIP图像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100%.结合原始图和MPR图像,其敏感度可达到100%.(1)主动脉夹层的分型:Ⅰ型9例,占24.3%;Ⅱ型2例,占5.4%;Ⅲ型26例,占70.3%.(2)内膜瓣片的显示:常规MRI显示37例,MIP图31例,MPR图和原始图37例.(3)撕裂口的显示:常规MRI显示23例,MIP不能显示撕裂口,但原始图和MPR图显示31例.(4)真假腔的显示:常规MRI显示37例,MIP图31例,MPR图和原始图37例.结论 3D CE MRA是一种评价主动脉夹层的快速而准确的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16.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A DCE-MRA)是利用顺磁性造影剂由静脉注入血管,使血流的T1时间较周围组织的T1时间明显缩短,再利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迅速采集血管影像的技术。成像数据经最大强度投影(MIP)技术处理将靶血管清晰地显示出来,由于其成像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评估25例(39个病灶)经临床和/或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MR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T1WI,T2WI平扫和动态3D CE-MRA扫描。结果 肝细胞癌15例25个病灶,3D CE-MRA于动脉期病灶检出率较高,为92%(23/25)。肝内转移癌4例6个病灶和海绵状血管瘤4例6个病灶,则门静脉期检出率较高,均为100%,1例门静脉蔓状血管瘤于门静脉期显示清楚。结论 3D CE-MRA结合三期动态增强图像观察,对病灶的检出率高于其它MR序列,并能显示部分肿瘤的供血动脉和各类肿瘤的增强模式,具有较好的图像质量,能够成为肝脏内肿瘤病变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志华 《实用医技》2007,14(35):4829-4830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腹部血管造影(3D—CE—MRA)成像技术和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30例腹部3D—CE—MRA的成像技术和MRI表现。结果:全部病例显示良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位置上观察血管的整体形态。结论: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腹部血管造影是诊断腹部血管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是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新技术。收集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我科收治的35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3D DCE MRA检查资料,以术中所见为标准,评估3D DCE MRA在肾上腺肿瘤术前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MRA)技术的成像原理及对下肢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德国西门子Skyra3.0T磁共振成像仪,联合使用体部线圈采集下肢血管的图像。结果:3D DCE-MRA能够产生可任意方向旋转的下肢血管图像。结论:3D DCEMRA具有检查成功率高、无需动脉插管、无X线辐射、对比剂用量较少、副作用较低等特点,能够产生高质量全下肢动脉血管图像,在下肢血管疾病的诊断、手术方案的制定、术后随访及并发症的预防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