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FATP4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脂肪酸转运蛋白 (fattyacidtransportprotein4,FATP4)基因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高脂饮食脂肪肝模型 ,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eversetransla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 ,RT PCR)与蛋白质印迹 (Westernblot)方法测定脂肪肝肝组织中FATP4表达变化。结果 高脂饮食脂肪肝大鼠肝脏中FATP4于 2周时其mRNA及蛋白表达增强 ,于 12周时表达最为明显 ,与正常组比较相差显著 (P <0 0 5 )。结论 高脂饮食引起FATP4表达增强 ,最初是一种适应性反应 ,随着FATP4表达进一步增强 ,导致脂肪酸代谢失衡 ,可能引起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丹参的不同组分(丹参总酮和总酚酸)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喂食高脂饲料复制NAFLD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东宝肝泰对照组、丹参总酮组和丹参总酚酸组。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C、 TG、 ALT、 AST和肝组织中TC、TG的含量或活性变化,用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肝脏PPARαmRNA的表达变化,并用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丹参两种组分都能降低实验动物血清中TC、 TG、 ALT、 AST的含量或活性,降低和肝组织中TC、 TG的含量,促进肝脏PPARαmRNA 的表达,改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结论:丹参总酮和总酚酸防治NAFL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肝组织中PPARαmRNA的表达,进而促进脂肪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在体质量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皮下(SC)和网膜(OM)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方法应用SYBRGreenⅠ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26例体质量正常的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NAFLD)和26例体质量正常非NAFLD患者对照组腹部皮下(SC)和网膜(OM)脂肪组织PPAR-γ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NAFLD组OM脂肪组织的PPAR-γ2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SC脂肪组织(t=-1.0,P=0.0002);对照组两者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P=0.77)。(2)NAFLD患者OM脂肪组织PPAR-γ2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t=-3.36,P=0.002),而SC脂肪组织PPAR-γ2 mRNA表达量则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P=0.08)。(3)相关分析表明NAFLD组HOMA-IR与OM脂肪组织PPAR-γ2mRNA表达呈负相关(r=-0.75,P〈0.01),与SC脂肪组织PPAR-γ2mRNA表达(r=-0.57,P〈0.01)呈正相关。结论NAFLD患者OM和SC脂肪组织PPAR-γ2mRNA表达异常,且与IR有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在体质量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皮下(SC)和网膜(OM)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方法应用SYBRGreen I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26例体质量正常的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  相似文献   

6.
药物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血管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泼尼松及培哚普利(商品名为雅施达)对糖尿病(DM)大鼠模型血管环氧合酶(COX)-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25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为正常对照组、DM组、阿司匹林组、泼尼松组和培哚普利组,用药组的用药量均为1 mg·kg-1·d-1.10周后,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实时-PCR方法比较各组大鼠血管COX-2 mRNA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逆转录-PCR扩增COX-2mRNA的拷贝,在期待的228 bp位置,各组均出现COX-2 DNA条带,DM组的表达最强,随后依次是培哚普利组、阿司匹林组和泼尼松组.正常对照组的表达最弱.实时-PCR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的COX-2 mRNA相对表达量为0.29±0.02,显著低于DM大鼠各组(P值分别<0.01和0.05).DM大鼠各组中,DM组的COX-2mRNA相对表达量为0.83±0.02,显著高于培哚普利组的0.59±0.02、阿司匹林组的0.56±0.13和泼尼松组的0.38±0.06(P值均<0.01),培哚普利组和阿司匹林组又显著高于泼尼松组(P值均<0.05).结论 COX-2mRNA的活性变化可作为观测DM血管炎症反应程度的新指标,抑制COX-2成为抑制血管炎症反应的新途径.泼尼松、阿司匹林和培哚普利均能减轻DM血管炎症,且泼尼松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PPARα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表达变化,以探讨其在NAFLD发生中的作用。方法1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喂饲高脂饲料复制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观察不同处理组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变化。应用生化法检测大鼠肝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肝内PPAR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所有的大鼠均出现重度脂肪变性(〉75%)和程度不等的小叶内灶性炎细胞浸润;肝内FFA明显升高(P〈0.05),大鼠肝内PPARα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主要为核内表达增强。结论NAFLD时存在FFA和PPARα表达的异常,PPARα表达异常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玉米须总皂苷(ZMLS)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同一批次SD大鼠(60只)在适应性喂养10 d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玉米须总皂苷治疗组(n=20),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1g/(kg.d)生理盐水灌胃,玉米须总皂苷治疗组给予4 mg/(kg.d)灌胃治疗,分别于治疗4、8周后处死大鼠各半,检测相关生化治疗和肝脏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ST、ALT、IL-1、IL-6、FBG、TG、FFA明显升高(P<0.05),FINS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AST、ALT、IL-1、IL-6、FBG、TG、FFA明显降低(P<0.05),FINS明显升高(P<0.05);治疗8周后AST、ALT、IL-1、IL-6、FBG、TG、FFA进一步降低(P<0.05),FINS进一步升高(P<0.05);免疫组化、RT-PCR以及Western Blot可见模型组PPARγ 表达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8周进一步升高.结论 玉米须总皂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能与其调节PPARγ 表达,进而改善炎症反应,降低血脂有关.  相似文献   

9.
环氧合酶-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名波  董蕾  鲁晓岚  罗金燕 《医学争鸣》2008,29(14):1282-1285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yclcoxygenase-2,COX-2)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NAFLD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RT-PCR,Western-blot检测COX-2在NAFLD中的表达.结果:光镜下模型组肝损伤明显,治疗组较轻.模型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及肝组织血栓素B2(TB2)比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血清IL-1及肝组织TXB2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6-Keto-pros-taglandin FI alpha(6-k-PGF1α)模型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较模型组升高;正常组大鼠肝细胞中COX-2mRNA几乎无表达,模型组表达阳性,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COX-2蛋白含量较正常大鼠增高(P<0.05);经Celecoxib治疗后,同8,12 wk组比COX-2的表达减弱(P<0.05).结论:COX-2介导的酶活性增加,启动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脂肪肝的形成和发展;应用特异性COX-2抑制剂,下调COX-2的表达,阻断氧应激,可减轻NAFLD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10.
11.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利拉鲁肽对高脂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脏脂肪酸β-氧化关键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和酶酰基辅酶A氧化酶1(Acyl Coenzyme A Oxidase1,ACOX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是否可以通过上述途径治疗NAFLD.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20只)、模型(25只)以及利拉鲁肽治疗组(25只),模型成功建立后,利拉鲁肽治疗组给予利拉鲁肽60 μg/(kg.d)皮下注射治疗,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参照,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处死大鼠各半,检测相关指标.结果 肝脏病理学可见,空白组细胞整齐光滑,细胞大小均一,没有任何脂肪浸润,模型组大鼠存在明显的肝脏脂肪沉积,治疗4周后,肝脏脂肪颗粒沉积明显减少,治疗8周后相较于4周组脂肪颗粒沉积进一步减少,但和空白组仍有有一定的差距;治疗组肝功能和血脂相较于模型组在治疗后均有明显的好转,同时其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进一步好转;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治疗4周后,治疗组大鼠肝脏PPARα、ACOX1 的蛋白和mRNA表达均有一定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个蛋白表达相较于模型组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可以明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代谢、改善肝功能,这可能是通过其增加脂肪酸β-氧化关键酶PPARα和ACOX1的表达,进而促进肝脏蓄积的脂肪酸的排出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组织中PPARα基因的表达,并用PPARα激动剂进行干预,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①正常对照组、②高脂模型组、③PPARα激动剂干预组,利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12周后,检测大鼠血脂、肝功能、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RT-PCR法分析PPARα基因的表达;观察肝脏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PPARα激动剂可降低NAFLD大鼠转氨酶、血脂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可促进NAFLD大鼠中PPARα基因的表达;肝脏形态学明显改善.结论 PPARα激动剂能改善NAFLD大鼠脂质代谢紊乱, 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 具有适度的胰岛素增敏作用.PPARα及其配体在NAFLD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为临床防治NAFLD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甘正复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疗效和作用途径。[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高脂饮食脂肪肝模型,治疗组用甘正复方灌胃,实验周期16周。检测指标:血清ALT、AST、TNFα和脂联素水平;肝组织脂肪变性及炎症活动度计分;肝组织CYP2E1、PPARγ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增加,治疗组较模型组血清ALT、AST下降(P均<0.01);病理学显示模型组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积分高于正常组,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TNFα、CYP2E1较正常组明显增高,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血清脂联素、PPARγ表达减少(P<0.01);治疗组肝组织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1)。[结论]甘正复方通过调控PPARγ、脂联素和CYP2E1的表达等多种途径有效地治疗脂肪肝。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脓毒症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与脂联素(ADPN)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雄性SPF级SD大鼠30只,体重量180~20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脓毒症+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方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24 h后取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BMC中PPARγ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浆中ADPN水平变化趋势.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PBMC中PPARγ表达水平和血浆中的ADPN水平明显降低,而罗格列酮(RSG)处理的脓毒症组则显著上升.结论 脓毒症大鼠PPARγ基因表达与ADPN水平降低,RSG干预的脓毒症大鼠PPARγ,基因表达与ADPN水平上升,两者呈正相关性;PPARγ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脓毒症大鼠血浆ADPN表达下调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利用高脂饮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的模型,探讨NAFLD大鼠肝脏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和高脂组,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与高脂饲料,至8周末分别检测大鼠的体重、体长及生长状况;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检测肝脏IRS-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组的ALT、TC、TG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高脂组大鼠肝脏符合NAFLD的病理特征。高脂组大鼠肝组织IRS-1较正常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组IRS-1的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一致。结论:高脂饮食喂养8周可使SD大鼠出现NAFLD,肝脏IRS-1的蛋白表达低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电针刺激大鼠肝俞、足三里、丰隆、太冲穴,观察其对高脂饮食所致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模型组外,其他两组在造模12周后分别进行针灸和西药治疗;16周时将所有大鼠断头处死,用HE染色观察肝组织光镜下的病理改变;RT-PCR法检测PPARγmRNA表达情况。结果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γmRNA的表达均较有不同程度的减弱(均P<0.01);模型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电针组和药物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组织PPARγγmRNA的表达减弱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密切相关,电针可以起到激活PPAR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探讨针刺对NAFLD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空白组和NAFLD组,NAFLD组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再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穴位组和电针非穴组,电针穴位组取“丰隆”、“足三里”、“太冲”、“三阴交”穴,电针非穴组取大鼠尾部中三分之一随机四处,避开尾静脉,“治疗”4周后处死所有动物取材,检测大鼠的血清脂联素(ADP)、瘦素(LEP)、游离脂肪酸(FFA)、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结果 电针“治疗”4周后,电针穴位组与对照组相比较ADP、HDL升高,LEP、LDL、FFA、TC、TG下降(P<0.05),肝组织脂肪性变减轻,电针非穴组与对照组比较变化不明显(P>0.05),肝组织脂肪性变无明显改变.结论 电针“丰隆”、“足三里”、“太冲”、“三阴交”等穴位,能升高血清ADP、HDL,降低LEP、LDL、FFA、TC、TG,从而调节脂质代谢,减少脂肪生成,增加脂肪氧化,减轻肝脏脂肪沉积,治疗NAFLD.  相似文献   

19.
李玉晶  侯伟  武俊紫  宋波  陈文慧 《西部医学》2019,31(10):1511-1516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决明子蔥醍昔对脂代谢相关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IC(SREBP-Ic)和过氧化物酶体 增殖物激活受体a(PPAR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干预组、决 明子蔥醍昔低、中和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8周后构建NAFLD模型,给予 相应药物治疗6周,称重后处死大鼠,采集血液和肝脏标本,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学,计算肝指数、测定ALP、Tbil、 Dbil.HDL-C和LDL-C,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 Western Blot技术测定肝组织SREBP-lc和PPARa蛋匂和mRNA 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出现明显的脂肪空泡,而多烯磷脂酰胆碱和决明子蔥醍昔则可以明显降低其脂肪 空泡数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肝指数、ALP、Tbil、Dbil和LDL-C明显升高(P<0.05),相较于模型组多烯磷脂酰胆碱 和决明子蔥醍昔上述指标明显降低(P<0. 05),此外决明子蔥醍昔高剂量组肝指数和ALP明显低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 疗组(P<0.05),决明子蔥醍昔三个剂量组Tbil和Dbil,均明显低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组(P<0.05),而LDL-C多烯 磷脂酰胆碱和决明子蔥醍昔三个剂量组没有差异。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HDL-C明显降低(P<0.05),多烯磷脂酰胆 碱和决明子蔥醍昔均可以升高HDL-C(P<0.05),此外多烯磷脂酰胆碱三个治疗组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组没有明显 差异;多烯磷脂酰胆碱和决明子蔥醍昔治疗后SREBP-lc明显降低(P<0.05), PPARa明显升高(P<0.05),此外 SREBP-lc和PPARa蛋匂表达,决明子蔥醍昔三个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多烯磷脂酰胆碱干预组(P<0.05)。结论 相较 于临床中常用的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决明子蔥醍昔同样可以明显的改善肝功能,调节血脂,这与决明子蔥醍昔可以更 多的抑制肝脏中SREBP-1c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黄素 (emodin) 对高脂喂养导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大鼠脂质水平和肝脏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高脂饮食6周形成 NAFLD 模型,大黄素低、高剂量 (30、60 mg/kg) 干预4周,肝脏 HE 染色观察 NAFLD 模型大鼠肝脏病理改变,检测血清和肝脏的甘油三酯 (TG)、游离脂肪酸 (FFA) 和转氨酶 (ALT、AST) 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 PCR 技术检测肝脏 X 受体 (LXR)、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SREBP-1c)、脂肪酸合成酶 (FAS)、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2 (DGAT2)、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 (SCD-1)、脂酰辅酶A氧化酶 (ACO)、肉毒碱棕榈酸转移酶-1 (CPT-1) 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等脂质代谢基因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鼠血清 FFA、TG、ALT 显著下降,肝脏 HE 染色显示脂质沉积减轻,SCD-1 表达下降;高剂量组大鼠 ALT、AST,血清和肝脏 TG、FFA 显著下降,肝脏脂质沉积显著下降,肝脏 FAS、DGAT-2、SCD-1 表达降低,CPT-1 和 PPAR-α 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 大黄素剂量依赖性地改善 NAFLD,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肝脏脂质合成基因和上调脂肪酸氧化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