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射频消融术(PRFA)治疗肝脏肿瘤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B超或CT引导下对66例肝脏占位患者行146例次PRFA,治疗前后行AFP、B超或CT检查,6个月后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PRFA,2例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6个月后随访肿瘤完全消失6例,肿瘤直径缩小1/2以上者21例,肿瘤直径缩小1/2以下者24例,肿瘤直径无明显改变或增大9例,死亡4例.结论PRFA具有简单、微创、安全、有效、多点反复治疗及对全身影响较小等优点,是肝脏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直径较大的肿瘤,PRFA与TACE交替实施将会提高疗效;对肝功为Child C级患者应慎重实施PRF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PRFA)治疗临近肝脏大血管肝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接受彩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为单发肝癌病灶,根据肿瘤是否临近(≤1 cm)肝脏大血管(下腔静脉、肝静脉主干、门静脉、门静脉左右分支主干)分为血管旁组22例和非血管旁组48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方法行PRFA治疗,通过术后监测肝功能、临床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1个月复查结果对比分析其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70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血管旁组术后第7天复查彩超未发现临近血管破裂、血栓形成或狭窄。两组病例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1个月后复查CT显示的消融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治疗时穿刺点选择恰当,穿刺路径合理、针尖位置及消融范围控制准确,PRFA对临近肝脏大血管的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PRFA)治疗肝脏肿瘤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B超或CT引导下对55例肝脏占位患者行116例次PRFA,治疗前后行AFP、B超或CT检查,6个月后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PRFA,2例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死亡;6个月后随访肿瘤完全消失5例,肿瘤直径缩小1/2以上者16例,肿瘤直径缩小1/2以下者21例,肿瘤直径无明显改变或增大7例,死亡5例.结论 PRFA作为肝脏肿瘤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具有简单、微创、安全、有效和反复治疗等优点,尤其对于无手术指征及TACE风险较大者,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对于直径较大的肿瘤,PRFA与TACE交替实施将会提高疗效;对肝功为Child‘C级患者应慎重实施PRFA.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我科自 1999 0 5 / 2 0 0 2 0 5共治疗肝癌及肝转移癌患者 5 6 3例 ,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15 10例次 .现就射频消融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治疗措施加以探讨 .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5 6 3(男 4 88,女 75 )例 ,男女比例6 .5∶1.年龄 13~ 80 (平均 5 7.3)岁 .术前肝穿活检证实为肝癌者为 4 87例 ,肝转移癌 76例 .1.2 治疗过程 ①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活检并将射频消融治疗针刺入瘤体内部 .打开电极 ,使其呈“菊花样”在瘤体内弹开 .②接通射频消融发生器 ,使射频消融能量由小至大贯序治疗 .③术中生命体征监…  相似文献   

5.
6.
肝癌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治疗肝癌的一种新技术,它适合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及不能手术的肝肿瘤,以延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安全、创伤小、疗效明显等特点。我科自2003年3月起应用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32例,效果好,无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亮 《大家健康》2017,(10):111-112
目的:目的:研究对肝脏肿瘤患者采取经动脉介入治疗与经皮穿刺消融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选取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所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而观察组予以经动脉介入治疗及经皮穿刺消融综合治疗,对2组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KP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予以统计学检验,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经动脉介入治疗及经皮穿刺消融综合治疗以联合的方式应用在肝脏肿瘤临床患者中,能够将生活质量改善,实现对病情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2004年以来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RFA-1多极射频肿瘤消融系统,用多极经皮穿刺到肺内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每针次温度70 ℃~90 ℃左右维持10 min或15 min.结果 44例患者经CT引导行射频消融51例次,绝大多数病灶复查CT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或CT值下降30~37,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CT定位下经皮多极射频消融对肺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明显,对晚期肺癌、多发性肺转移瘤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9.
班学雯 《吉林医学》2014,(23):5279-5279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肿瘤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64例肝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后,采用综合护理,观察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术治疗,57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为100%。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肿瘤后给予科学、精密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利于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赵书元 《中外医疗》2013,32(21):30-31
目的探讨应用动脉介入治疗及经皮穿刺消融综合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患有肝脏肿瘤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动脉介入治疗及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消融综合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KP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肝脏肿瘤体积变小,总有效率82.5%(52/63),明显高于对照组71.4%;观察组KPS评分显著升高,其中改善28例,所占比例44.4%高于对照组30.2%;观察组骨髓抑制总发生率22.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肝脏肿瘤的同时,联合经皮穿刺消融方法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稳定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由于多数肝癌患者确诊时已至中晚期,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我院白2005年11月-2006年9月在B超引导或手术中,对15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工作相当重要,现对临床具体操作中总结出了一些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包括冷冻、微波、激光和高能聚焦超声等局部热消融疗法中最先进的彻底杀灭肿瘤而损害机体最轻的实用性技术.我院2001年3月引进美国Radionics公司生产的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Coo1-tipR RF System),治疗肝脏肿瘤46例,现将对射频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局部射频消融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已经成为继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后的第3大肝脏肿瘤治疗手段,由于其疗效确切,在小肝癌的治疗方面,射频消融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因此被认为是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射频消融术可经皮、经腹腔镜手术和经开腹手术三种.局部消融治疗的特点包括:直接作用于肿瘤,具有高效快速的优势;治疗范围局限于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对机体影响小,可以多次治疗.现将2009年-2010年收治的32例经皮经肝、腹腔镜下、开腹直视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脏肿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研究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经过短期随访对该治疗方案对肿瘤的消除能力进行评价。 方法 分析绍兴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进行肝肿瘤治疗的患者50例,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进行治疗,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调查,采用超声造影对消融后的病灶完全消融率、肿瘤标志物的升高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采用射频消融技术进行肝肿瘤治疗的总有效为86.0%,术后,经超声造影检查有43例(86.0%)的肿瘤为坏死,7例(14.0%)仍有残留,需要考虑二次消融术;50例肝肿瘤患者在术前有41例(82.0%)出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术后有30例患者标志物降低,11例(22.0%)仍为AFP升高,术后2个月复查为6例(12.0%)有升高,二次消融后没有升高者;术中有7例患者出现疼痛,注射止痛药后有效的缓解了疼痛感,4例心率减慢,10例消融后综合征,总发生率为42.0%,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有34例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效果明确,有效消除肿瘤和残留,而且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安全可靠,超声引导提高了对肿瘤的诊断,对疾病的治疗有着很大的帮助,射频消融有效降低复发,消除残留,值得在肝肿瘤的治疗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应用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27例,比较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估临床结果,以及影像学检查颈椎间盘突出、椎体间不稳定等情况,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27例患者总共手术椎间隙37个,其中单节段19例,双节段6例,三个节段2例。随访时间1年~28个月,平均19.8个月。未发现手术节段出现不稳定,未发现手术节段椎间隙出现塌陷。27例患者平均VAS评分为术前(7.84±1.47)分,术后2周减少到(2.44±1.61)分,末次随访为(3.16±1.17)分。平均NDI术前为(61.15±15.71)%,术后2周减少到(16.48±13.29)%,末次随访为(14.42±11.55)%。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及N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1例患者出现脊髓、神经、大血管损伤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无患者出现脊膜破裂脑脊液漏;无患者出现术中刀头断裂。【结论】经皮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手术,如果适应症选择正确,能够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相似文献   

18.
自 1995 年意大利 Rossi 率先将射频消融术 (RFA)治疗肝脏肿瘤应用于临床后,射频消融术当 今仍为最新的肝脏肿瘤导向治疗方法之一[1-2]。与其 他局部治疗方法相比,射频的热效应可增强机体的 免疫力,同时坏死物质的吸收作为内源性致热源,可 激发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 能力,故射频消融术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肝癌 介入疗法之一[3]。本文就我院2005年1月—2011年 12月就诊的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原发性肝癌155例,转移性肝癌52例,肝腺瘤1例,肝血管瘤7例)均行在CT引导下的RFA治疗。所有患者的肝内病灶最大径均≤5 cm。同时所有患者均在RFA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行CTA或MR I及免疫指标来评价疗效。[结果]所有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07例),术后的影像学上均可见病灶局部坏死、气化,1周至6个月的复查,189例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征象,18例可见原病灶内及周围有复发征象;同时,AFP、CEA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肝脏良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在影像学上亦均表现局部坏死、气化,同时复查的增强扫描均未再发现病灶区有明显的强化。[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重症胆囊炎是较常见的急腹症 ,常需手术治疗 ,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 (PTGBD) ,对该症具有诊断和治疗的作用[1] ,笔者自 1997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开展PTGBD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1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PTGBD)和对照组 (开腹组 ) ,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见表 1,经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1.2 诊断标准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 ,所有病例均符合《当代胆道外科学》的标准。1.3 方法治疗组 :取右侧锁骨中线与腋前线第 7,8肋间消毒、局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