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纪红梅  李安庆  王峰 《医学临床研究》2020,37(3):347-349,353
【目的】探讨水苏碱对胃癌移植瘤裸鼠肿瘤生长及CyclinD1、c-myc、Bcl-2、c-Met、p53、p16、Bax、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后制备细胞悬液,将细胞悬液接种至BALB/c裸鼠皮下得到胃癌移植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用生理盐水灌胃的对照组、用水苏碱(stachydrine,STA)灌胃的STA组。干预后21d,测定移植瘤体积、重量及移植瘤中上述癌基因的表达。【结果】STA组的移植瘤体积、重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移植瘤中cyclinDl、c-myc、Bcl-2、c-Met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53、p16、Bax、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水苏碱能够抑制胃癌移植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并使移植瘤中的原癌基因表达下调、抑癌基因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2.
目的超声评估并选择最佳的MDA-MB-231细胞系裸鼠人乳腺癌模型。方法 54只裸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27只,分别采用乳腺区皮下细胞悬液注射法、组织悬液注射法制作小鼠乳腺癌原位移植模型,比较两组的成瘤时间、出瘤率、肿瘤表面坏死出现时间,并用超声观察肿瘤的部分生物学形态改变。结果组织悬液注射法操作简便经济,成瘤时间短,肿瘤大小不规则,但有坏死和溃疡;细胞悬液注射法成瘤时间长,肿瘤形态规则,血管丰富。结论超声可以作为一种检测动物成瘤模型的手段,操作直观、立体,可视化。两种原位种植建立的裸鼠乳腺癌模型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的实验需求。  相似文献   

3.
大鼠Walker-256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超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Walker-256皮下移植瘤模型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及三维超声在监测肿瘤生长特性中的价值。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两组,每组12只,分别采用浓缩腹水注射法和肿瘤组织块皮下包埋法建立皮下肿瘤模型,三维容积探头观察成瘤率、肿块大小及声像图特征。三维能量多普勒显像(3D—PDI)反映两组移植瘤血管指数(VI)的变化。结果 浓缩腹水注射组接种成功率100%,高于组织块皮下包埋组(75%,P〈0.05),且肿瘤生长速度快于组织块皮下包埋组。浓缩腹水注射组和组织块皮下包埋组建立的移植瘤血管指数分别于16d、20d时达峰值。结论两种方法均可有效地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浓缩腹水注射法成瘤率高于组织块皮下包埋法。三维超声可作为监测肿瘤体积及血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模拟卡波西肉瘤发展过程的移植性卡波西肉瘤的动物模型。方法将36只裸鼠随机分为A、B、C、D四个实验组,每组各9只。卡波西肉瘤细胞体外培养并计数,调节细胞悬液浓度为1×10~8/L、1×10~9/L、5×10~9/L、1×10~(10)/L,各取0.2 ml分别接种于四组实验组裸鼠背部皮下。观察各组裸鼠肿瘤长出时间,肿瘤体积及颜色变化,待瘤体长到36 d时处死裸鼠,取下肿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CD31、CD34、AE1/AE3、S100、HHV-8。结果卡波西肉瘤细胞株皮下注射移植成瘤率为100%,肿瘤组织经免疫组化CD31、CD34染色阳性证实为血管来源肿瘤。4个实验组中裸鼠肿瘤均由斑点逐渐形成斑块、结节,各实验组小鼠瘤体体积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不同细胞浓度的实验组小鼠瘤体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6天不同细胞浓度的实验组小鼠瘤体重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卡波西肉瘤细胞移植动物模型,且注射卡波西肉瘤细胞浓度越高,长出肿瘤的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survivin基因RNAi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凋亡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雌性BALB/C-nu/nu裸小鼠24只,细胞接种法建立4组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每天观察裸鼠一般状况及肿瘤生长情况,通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观察survivin基因RNAi对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移植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TUNEL染色观察survivin基因RNAi对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凋亡的影响;当肿瘤体积达0.2cm3时给予顺铂化疗以观察survivin基因RNAi对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4组人宫颈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接种HeLa-s2组裸鼠肿瘤体积在每个检测点均明显小于接种HeLa组;观察结束时,接种HeLa-s2组裸鼠瘤重明显小于接种HeLa组,分别为:(0.369±0.043)g和(1.150±0.136)g(P〈0.05);接种HeLa-s2组裸鼠肿瘤生长抑制率为67.9%。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接种HeLa-s2组裸鼠surviv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TUNEL染色结果显示:接种HeLa-s2组裸鼠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凋亡指数(AI)值达(22.73±1.37)%。顺铂化疗后不同检测点接种HeLa-s2组裸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接种HeLa组,肿瘤生长明显受抑;观察结束后,接种HeLa-s2组裸鼠瘤重明显小于接种HeLa组,分别为:(0.323±0.058)g和(1.347±0.173)g(P〈0.05);接种HeLa-s2组裸鼠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多,与接种HeLa组AI比较,接种HeLa-S2组AI明显升高,分别为:(37.38±1.01)%和(5.19±0.61)%(P〈0.05)。结论 survivin基因RNAi可通过下调移植瘤组织survivin蛋白表达抑制移植瘤生长并促进其凋亡,并通过增加顺铂化疗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强顺铂化疗对移植瘤的生长抑制,进而提高移植瘤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杜勇  徐少勇  陈珺  杨建业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1976-1978
目的:以腺病毒为载体,研究外源性突变型p27(p27mt)基因对大肠癌的体内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细胞移植法把人大肠癌SW480细胞接种于BALB/c裸鼠皮下,构建大肠癌裸鼠模型,将已成功构建的腺病毒介导的突变型p27(Ad-p27mt)及Lac-Z采用瘤体内直接注射法注射到瘤体内,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并进行细胞凋亡的相关检测.结果:Ad-p27mt基因治疗组肿瘤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有更强的促凋亡作用,与Lac-Z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Ad-p27mt基因对大肠癌裸鼠模型的体内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潘静坤  赵卉  田磊  罗芸  薛毅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1):1019-1020,F0003
目的 建立裸鼠皮下C6脑胶质瘤模型,了解其生长特性.方法 将C6脑胶质细胞的培养悬液注射于裸鼠左侧腋下区皮下.观察接种区皮下肿瘤的生长状况,测量肿瘤直径并计算肿瘤体积,绘制肿瘤体积-时间生长曲线.HE染色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状况.结果 瘤细胞接种后第7天,裸鼠腋下区开始出现肿瘤,并呈加速生长.20 d后,皮下肿瘤呈快速的近指数生长.裸鼠生存期为22~48 d.光镜下见瘤体边界清晰,瘤内血管丰富,存在大量GFAP阳性细胞.结论 将体外培养的C6脑胶质瘤细胞植入裸鼠皮下,可建立重复性好的脑胶质瘤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阳昌军  陶冶  陈伟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5):925-927,930
[目的]探讨Smac基因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于裸鼠腋下接种200 μL 107/mL的PANC-1细胞悬液,建立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其分为三组:注射PBS液(A组)、转染空载体(B组)、转染Smac基因(C组),比较三组移植瘤的大小、移植瘤细胞的凋亡率,移植瘤中Smac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与A、B组比较,C组裸鼠移植瘤体积、质量和MVD显著减小;移植瘤细胞的凋亡指数和Smac蛋白的表达率均明显增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质体转染Smac基因能抑制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可能与该基因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对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效应及机制。方法建立人肺癌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共建模成功12只,分为咪达唑仑组与对照组各6只。咪达唑仑组腹腔注射咪达唑仑0. 8 mg/kg,1次/d;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20 d后观察2组荷瘤裸鼠体质量和皮下移植瘤体积变化。处死裸鼠,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咪达唑仑对肺癌移植瘤细胞形态的作用效应;依据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移植瘤中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观察移植瘤组织细胞中核蛋白质Ki-67的改变,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观察移植瘤组织中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咪达唑仑组移植瘤质量、肿瘤体积均显著较小(P 0. 05或P 0. 01); HE染色显示咪达唑仑组移植瘤组织发生大面积坏死; TUNEL法显示咪达唑仑组细胞凋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IHC染色表明咪达唑仑干预后显著下调移植瘤组织中核蛋白质Ki-67蛋白的表达,咪达唑仑组STAT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 0. 05)。结论咪达唑仑可能是通过调控STAT3的表达显著抑制A549移植瘤组织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荷人宫颈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探讨干扰miR-21 表达对移植瘤生长、凋亡的影 响.方法 将人工合成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AS-miR-21)转染SiHa 细胞(抑制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和 空白对照组,对数生长期的SiHa 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并计算肿瘤生长率.当肿瘤 体积达0.2 cm3 时采用AS-miR-21 多点瘤周注射,观察其对移植瘤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荧光TUNEL 检测移植瘤细胞增殖活性和凋亡情况.结果 (1)成功构建人宫颈鳞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抑制组、阴性 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成瘤率分别为37.5%、75.0%、100.0%,瘤体平均体积为(732.80 ±56.32 ) mm3 、(1228.46 ±78.53)mm3 、(1301.26 ±80.63)mm3,平均生长率为18.32%、30.71%和32.53%,瘤重为(0.73 ± 0.05)g、(1.26 ±0.12)g 和(1.35 ±0.25)g,抑制组与阴性、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免疫组化显示抑制组裸鼠瘤体Ki67 表达显著下降;荧光TUNEL 凋亡检测显示抑制组裸鼠肿瘤细胞凋亡 率明显增多;(3)注射治疗剂量AS-miR-21 两周后观察肿瘤组织局部坏死严重,胞核裂解、消失,凋亡明显增 加.结论 AS-miR-21 可下调裸鼠人宫颈鳞癌移植瘤中miR-21 的表达,抑制移植瘤生长和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一些实验在模型鼠移植瘤中葡萄糖调节蛋白94被敲除后,细胞黏附中断,刺激肝起源细胞增殖,进而促进肝肿瘤的发生,推测葡萄糖调节蛋白94在肝癌中起到保护作用。 目的:应用小干扰RNA技术抑制裸鼠卵巢癌模型皮下移植瘤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94的基因表达,探讨移植瘤中葡萄糖调节蛋白94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方法:从GeneBank中选取人类葡萄糖调节蛋白94基因序列,构建受控于人RNA聚合酶Ⅲ启动子U6的真核表达载体psiSTRIKETM/葡萄糖调节蛋白94。建立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裸鼠皮下接种模型,并将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裸鼠移植瘤体内,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卵巢癌裸鼠模型经过不同给药方案干预后分为特异性小干扰RNA组,非特异性小干扰RN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94 mRNA和蛋白在肿瘤内的表达情况,并观察模型裸鼠的移植瘤生长情况。 结果与结论:成功构建RNA干扰质粒载体,所有裸鼠模型均接种成功,5 d后即可见皮下肿瘤形成,14 d左右肿瘤直径达7-10 mm。转染质粒完毕后抑瘤率为65.1%,与非特异性小干扰RN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siSTRIKETM/GRP94治疗后瘤体内葡萄糖调节蛋白94 mRNA和蛋白显著下调(P <0.01)。说明靶向葡萄糖调节蛋白94 mRNA的小干扰RNA可显著抑制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是诱导葡萄糖调节蛋白94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UC1过表达与食管癌细胞对紫杉醇及顺铂反应的关系。方法:构建MUC1过表达的食管癌细胞株,建立食管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然后,对成瘤裸鼠腹腔注射顺铂(8μg/kg,d1、d7)及紫杉醇(20μg/kg,d1、d7)。每3 d测量肿瘤体积及裸鼠体质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及裸鼠体质量曲线;测量肿瘤的终末体积,计算肿瘤抑瘤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化疗药物对肿瘤中Bcl-2及Ki-67表达的影响。结果:顺铂与紫杉醇都能抑制MUC1过表达的食管癌移植瘤的肿瘤体积及裸鼠体质量增加,与空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顺铂与紫杉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和紫杉醇对MUC1沉默的食管癌移植瘤的抑制效应不明显;顺铂与紫杉醇能够明显下调MUC1过表达的移植瘤中Ki67的表达(P0.01),上调Bcl-2的表达(P0.01)。结论:顺铂与紫杉醇都能明显抑制MUC1过表达的食管癌移植瘤的生长及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顺铂的抑制效应与紫杉醇无明显差异,但顺铂对裸鼠体质量的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背景:T细胞在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中起重要作用,但T细胞分化发育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观察人胸腺、人脐血联合移植后裸鼠体内T细胞分布及免疫功能的重建。方法:Balb/cnu/nu裸鼠30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肾被膜下移植胸腺组织,2周后将新鲜分离的脐血CD34+细胞悬液经小鼠静脉输入,对照组不经胸腺移植直接给予CD34+细胞移植,两组小鼠饲养至60d时检测免疫功能。结果与结论:人胸腺在裸鼠肾被膜下存活并且表达CD3、HLA-DR分子,胸腺与CD34+细胞联合移植组小鼠脾脏可见点块状分布的CD3+细胞。实验组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及CD4+CD25+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裸鼠对移植人胃癌BGC823细胞有排斥作用,而对照组没有。结果显示胸腺和CD34+细胞联合移植能使裸鼠获得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拉帕替尼对人卵巢癌SKOV3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将人SKVO3细胞株接种于裸小鼠胸壁皮下建立卵巢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实验组根据拉帕替尼药物浓度的不同分为两个亚组:100 mg/kg (B1)和200 mg/kg (B2),检测各组拉帕替尼用药前后荷瘤体积及裸鼠体质量的变化。【结果】拉帕替尼可显著抑制SKOV3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呈剂量依赖性,B2组抑瘤率显著高于B1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鼠体质量用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帕替尼可显著缩小人卵巢癌细胞株SKVO3裸鼠移植瘤的体积,为卵巢癌新型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低浓度3,3I_二吲哚甲烷(3,3'-Diindolylmethane,DIM)处理鼻咽癌细胞5.8F和CNE-2后,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及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浓度为20ImaoVLDIM处理鼻咽癌细胞株5.8F和CNE-2一个月,48只BALB/C裸小鼠随机分为CNE-2/DIM(实验组)及5-8F/DIM(实验组)、CNE-2(对照组)及5-8F(对照组)4组,实验组于裸鼠背部靠腋窝皮下接种经过DIM处理的人鼻咽癌细胞CNE-2/DIM和5-8F/DIM,对照组接种未经DIM处理的鼻咽癌细胞,给予常规裸鼠饲料,每周记录移植瘤的体积,于接种第8周处死动物,并留取裸鼠移植瘤及腋窝和腹股沟的淋巴结组织,检验其PCNA、Ki-67及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结果接种鼻咽癌细胞8周后,实验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移植瘤成功率及转移率明显大于实验组中PCNA、Ki-67及Vimentin的相对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P〈0.01),而E-cadh丽n的相对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浓度DIM长期处理鼻咽癌细胞后具有抑制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CNA、Ki-67、Vimentin及E.Cadherin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T细胞在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中起重要作用,但T细胞分化发育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的:观察人胸腺、人脐血联合移植后裸鼠体内T细胞分布及免疫功能的重建.方法:Balb/c nu/nu裸鼠30 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肾被膜下移植胸腺组织,2周后将新鲜分离的脐血CD34+细胞悬液经小鼠静脉输入,对照组不经胸腺移植直接给予CD34+细胞移植,两组小鼠饲养至60 d时检测免疫功能.结果与结论:人胸腺在裸鼠肾被膜下存活并且表达CD3、HLA-DR分子,胸腺与CD34+细胞联合移植组小鼠脾脏可见点块状分布的CD3+细胞.实验组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及CD4+CD25+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裸鼠对移植人胃癌BGC823细胞有排斥作用,而对照组没有.结果显示胸腺和CD34+细胞联合移植能使裸鼠获得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17.
背景:有研究表明肿瘤细胞株中存在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复发、转移的根源,但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中肿瘤干细胞的表达及生物学特性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人鼻咽癌CD133^+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鼻咽癌细胞株CNE-2中CD133的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选技术获得人鼻咽癌CD133^+干细胞,分别采用无血清培养法、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及裸鼠体内成瘤实验检测CD133^+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及体内成瘤能力,并将其与CD133-及未分选鼻咽癌细胞进行比较,以了解CD133^+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结果与结论:免疫磁珠富集的CD133^+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呈悬浮生长,并可以形成肿瘤干细胞球。CD133^+细胞与CD133-细胞比较具有较高的克隆形成能力(P〈0.01);CD133^+细胞在裸鼠体内的成瘤率高于CD133-细胞(P〈0.05)。结果证实,鼻咽癌CD133^+干细胞能在体外分离培养,形成干细胞球,增殖能力强,在裸鼠体内具有极强的成瘤能力。  相似文献   

18.
VEGF—C反义多肽对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反义多肽对乳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影响,探讨以VEGF—C反义多肽用于乳腺癌基因治疗的应用前景。方法制备靶向VEGF—C的反义多肽,构建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体内注射VEGF—C反义多肽,观察其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VEGF—C在瘤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反义多肽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瘤组织内给予VEGF-C反义多肽后,Western blot分析VEGF—C在瘤组织中的表达降低,肿瘤生长受制,抑瘤率为52%(P〈0.05)。结论 制备出的VEGF—C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有抗乳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陆守荣  王滨  王卓  茆勇  华东  黄猛 《医学临床研究》2013,(12):2292-229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对裸鼠胃癌原位模型生长、转移及趋化因子SDF-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位移植方法建立裸鼠胃癌原位模型,术后7d将裸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化疗组(5-氟尿嘧啶)、LMWH组(低分子肝素钙),分别每周注药2次,共5周,第6周处死动物,观察裸鼠胃癌原住模型肿瘤转移及生长情况。采用RT—PCR技术检测胃肿瘤组织SDF-1mRNA表达水平。【结果】化疗组、LMWH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MWH组胃癌原位模型肿瘤转移率(20%)低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化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LMWH组SDF-1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和化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可抑制裸鼠胃癌原位模型的肿瘤生长及远处转移,其部分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sDF_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