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提高钝性脾损伤的CT诊断正确性及探讨CT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钝性脾损伤的CT表现,其中19例保守治疗成功,13例行手术治疗。根据CT表现分为4级。Ⅰ级:局限性包膜破裂或小的包膜下血肿;Ⅱ级:小的外周撕裂或实质内血肿小于3cm;Ⅲ级:撕裂延伸至脾门或实质内血肿大于3cm;Ⅳ:广泛性脾或血管撕裂。结果 19例保守治疗,Ⅰ级8例,Ⅱ级7例;Ⅲ级4例。13例手术治疗,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7例,Ⅳ级3例。结论 CT是诊断脾损伤的可靠方法,且CT的分级对临床处治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史世奎  牟明燕 《四川医学》2012,33(5):883-88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闭合性脾脏损伤诊断及指导治疗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3年4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闭合性脾脏损伤患者的CT、超声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CT与超声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脾损伤CT级:Ⅰ级(包膜下血肿)29例、Ⅱ级(脾外周撕裂)23例、Ⅲ级(脾实质撕裂)19例、Ⅳ级(粉碎性脾破裂)9例,其中Ⅰ级及部分Ⅱ级患者行保守治疗成功36例,其余44例行手术治疗。术前CT诊断符合率95.0%,显著高于超声的82.5%,P<0.05;CT术前对其他合并伤的发现率高于超声。结论 CT检查不仅对闭合性脾损伤术前诊断符合率高,而且对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闭合性脾脏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吕顽 《微创医学》2004,23(5):562-564
目的探讨CT对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脾损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均做了平扫,其中28例平扫加增强性扫描28例.结果根据CT表现将脾损伤分为Ⅰ型(包膜下积血)31例;Ⅱ型(脾实质破裂)23例;Ⅲ型(混合型)4例.结论 CT诊断脾损伤准确可靠,并可做出明确分型,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脾损伤36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扫描对脾损伤的诊断和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脾损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CT表现将脾损伤分为3型:Ⅰ型,包膜下积血18例;Ⅱ型,脾实质破裂12例;Ⅲ型,混合型6例。结论:CT能明确作出脾损伤的诊断和分型,为临床手术与否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吕顽 《医学文选》2004,23(5):562-564
目的探讨CT对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脾损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均做了平扫,其中28例平扫加增强性扫描28例。结果根据CT表现将脾损伤分为Ⅰ型(包膜下积血)31例;Ⅰ型(脾实质破裂)23例;Ⅰ型(混合型)4例。结论CT诊断脾损伤准确可靠,并可做出明确分型,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佟湛  荣阳  王贺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355-355
目的对脾损伤CT检查进行评价,探讨CT诊断和分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脾损伤的CT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CT表现将脾损伤分为四度:Ⅰ度包膜下积血(6例);Ⅱ度脾实质破裂(8例);Ⅲ度脾实质破裂伴合并伤(12例);Ⅳ度混合型(16例)。结论CT平扫描加增强检查能对脾损伤作出明显诊断与分类,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半月板损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MRI和关节镜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对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关节镜检查阳性58例,阴性2例,其中Ⅰ级损伤19例,Ⅱ级损伤25例,Ⅲ级损伤16例。MRI检查阳性55例,阴性1例,其中Ⅰ级损伤19例,Ⅱ级损伤22例,Ⅲ级损伤15例;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准确性为93.33%,灵敏度为89.51%,特异度为94.83%。关节镜检查32个半月板撕裂,MRI检查35个半月带撕裂,MRI诊断半月板撕裂的灵敏度为90.70%,特异度为95.33%。Ⅰ级损伤MRI表现为半月板内类圆形高信号影,且高信号未达关节面缘;Ⅱ级损伤MRI表现为水平、垂直或斜行高信号影,且高信号未达关节面缘;Ⅲ级损伤MRI表现为半月板内复杂形态高信号影,且高信号达到关节面缘。结论MRI能够较准确诊断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半月板损伤,具有无创、简便等特点,可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CT在因车祸伤所致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脾损伤CT资料.结果 CT扫描发现:脾撕裂合并脾内血肿28例,脾包膜下血肿7例,脾损伤合并包膜下血肿15例,首次CT表现阴性的延迟性脾损伤6例.56例中同时合并腹腔积血22例;同时合并有肝或肾、胸、腰椎体、肋骨等多发性损伤14例.结论 CT扫描可对脾损伤作出正确诊断,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诊螺旋CT对交通事故所致脾损伤诊断的敏感、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交通事故所致脾损伤螺旋CT表现,对各种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总结.结果 螺旋CT诊断脾损伤的敏感性和准确率高达95%,脾脏损伤可表现为脾脏撕裂合并脾内血肿、脾脏包膜下血肿、合并腹腔积血、延迟性脾损伤、合并多器官脏器损伤.其中延迟性脾损伤较为少见,占比为10%.结论 急诊螺旋CT扫描是诊断脾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T非增强扫描对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CT平扫检查并经手术及临床确诊的41例钝性脾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脾脏包膜下血肿12例,脾内血肿16例,脾撕裂伤19例,脾粉碎8例,伴有腹腔积血30例.无假阳性,3例假阴性,诊断准确率92.7%.结论 CT非增强扫描能够较准确的诊断脾脏钝性损伤,显示其各种表现,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脾破裂的适应证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8年5月非手术治疗30例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均治愈,非手术治疗成功27例,中转手术3例,治疗成功率90%。无脾脓肿,无延迟性脾破裂。24例随访6个月至5年无并发症。结论在严格的适应证范围内,非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宇  肖世尧  石刚 《西部医学》2011,23(3):513-514
目的比较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与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6例选择性脾动脉栓塞和42例手术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Ⅰ、Ⅱ级损伤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的患者均保脾成功,4例Ⅲ级以上脾破裂行选择性脾动脉栓塞的患者有2例转为开腹手术,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成功率为87.5%(14/16)。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成功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7.5±2.0)d,开腹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2.3±3.6)d。58例中治愈56例,死亡2例。结论脾脏Ⅰ、Ⅱ级损伤采用保脾治疗,以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为主,Ⅲ级以上脾破裂以脾切除术为主。  相似文献   

13.
王银国  李燕梅  彭李青 《河北医学》2011,17(12):1584-1586
目的:探讨CT扫描在子宫颈癌的诊断及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有完整盆腔CT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CT扫描结果中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对肿瘤分期的价值,并将CT成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96例患者中鳞癌84例,腺癌10例,腺鳞癌2例,临床病理分期:Ⅰa期8例,Ⅰb1期23例,Ⅰb2期21例,Ⅱa期19例,Ⅱb期16例,Ⅲ-Ⅳ期9例。②CT扫描肿瘤分期:扫描不能检出Ⅰa期宫颈癌;Ⅰb1期检出率为38例,低估6例;Ⅱa期22例,高估3例;Ⅱb期20例,高估4例;Ⅲ-Ⅳ期14例,高估5例。③CT表现:不能检测Ⅰa期宫颈癌;对于≥Ⅰb期肿瘤通过CT扫描可以检出,其中发现等密度病灶52例(54.2%),低密度不均匀病灶40例(43.8%),伴有低密度结节38例(39.6%),高密度不均匀结节4例(4.2%),转移淋巴结可以表现为肿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影,中心低密度可有坏死。结论:CT扫描对于肿瘤分期≥Ⅰb期的宫颈癌有诊断意义,可以作为治疗前肿瘤分期的重要检查方法,但对于Ⅰa期宫颈癌,则不能通过CT扫描检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3年间保脾治疗的46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46例患者分为非手术治疗组、脾修补组、脾切除加自体移植组和血管介入脾动脉栓塞组4组。非手术治疗23例(脾损伤Ⅰ级8例,Ⅱ级10例,Ⅲ级1例,4例不详),其中3例伴休克。非手术治疗占同期脾外伤20%(23/115)。脾修补治疗9例(Ⅱ级1例,Ⅲ级7例,Ⅳ级1例),7例伴休克。全脾切除加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8例(Ⅲ级1例,Ⅳ级7例),其中5例伴休克。介入组6例(Ⅱ级2例,Ⅲ级4例),无休克,均一次脾动脉栓塞成功。46例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45例,1例因合并颅脑损伤呈植物状态。4组患者住院时间均无差异。结论脾脏Ⅰ、Ⅱ级损伤以非手术治疗为主,Ⅲ级损伤以脾动脉栓塞或手术修补保脾为主,Ⅳ级以上的损伤只能手术保脾,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对钝性肾损伤(BRI)诊断和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经临床证实为BRI患者237例,其中交通事故伤92例,高空坠落伤57例,钝击致伤57例,挤压致伤3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扫描,并以CT平扫检查结果作对照,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钝性肾损伤临床分级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MSCT扫描诊断出BRI患者共213例,其中46例患者还行排泄期扫描。其中BRIⅠ级75例,Ⅱ级43例,Ⅲ级44例,Ⅳ级共27例,Ⅴ级24例,MSCT增强扫描对BRI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和V级的符合率分别为89.29%、86.00%、88.00%、93.10%和100.00%;CT平扫检查诊断出BRI患者共185例,其中BRIⅠ级65例,Ⅱ级38例,Ⅲ级37例,Ⅳ级共24例,Ⅴ级21例,符合率分别为77.38%、76.00%、74.00%、82.76%、87.50%。MSCT增强扫描符合率均明显高于CT平扫检查,两种诊断方法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增强扫描是临床鉴别BRI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肾脏损伤术前分级的理想诊断措施、对钝性肾损伤的定性诊断和分类准确率相对较高,给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X线、CT、MRI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特点。方法对本科确诊的68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所有研究对象都全部做X线、CT、MRI影像学检查。本文通过X线、CT、MRI检测骶髂关节病变程度(诊断AS的主要依据)来诊断分析早、中、晚强直性脊柱炎。结果 X线显示1例(5.0%)正常,表明X线存在早期AS漏诊的可能,X线结果显示Ⅰ级为15例(75.0%)、4例(20.0%)Ⅱ级与CT,MR比较得出,其在诊断早期AS上存在难度,X线24例(50.0%)Ⅲ级,24例(50.0%)Ⅳ级与CT的23例(47.9%)Ⅲ级,25例(52.1%)Ⅳ级比较,两者相差不大;CT8例(40.0%)Ⅰ级,12例(60.0%)Ⅱ级,与MRI 1例(5.0%)Ⅰ级,19例(95.0%)Ⅱ级比较,得出MRI能更好更准确的检测早期AS,CT与X线、CT与MRI、X线与MRI比较,分别计算得P值0.05,故3个因素两两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影像学检查可先用X线平片做基本诊断,若正常可基本排除AS(不排除漏诊的可能);若不正常,疑似或早期可用CT和MRI明确诊断,中晚期X线可基本明确诊断,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还需要CT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腹部CT在肝脏钝性损伤非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三年来收治的84例肝外伤非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经腹部CT明确诊断。CT分级:Ⅰ级32例,Ⅱ级27例,Ⅲ级17例,Ⅳ级6例,Ⅴ级2例。非手术治疗期间行CT检查,发现胆痿、肝周脓肿各1例,延迟性出血2例,非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6.3%。结论CT是首选的肝脏损伤的检查方法;CT有助于辨别肝损伤的确切程度、定量分析腹腔积血量,还有助于对肝脏钝性损伤并发症的诊断;CT对于腹部其他脏器损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磁共振成像(MRI)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析其MRI征象的特征并分级.结果38例患者半月板损伤数为47个,其中Ⅰ级5个(10.6%),Ⅱ级22个(46.8%),Ⅲ级20个(42.6%),Ⅰ级表现为在半月板内出现点状或小结节状高信号.Ⅱ级表现为半月板内出现水平或斜形条状高信号,未达到半月板的关节面.Ⅲ级表现为半月板内线条样或复杂形态高信号影延伸至半月板的关节面,可伴有半月板形态的改变.结论MRI能清楚地显示月板损伤的部位、形态及变性撕裂诊断程度,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MCL)损伤的治疗时机及方法。方法 2002年12月-2008年10月,治疗急性ACL损伤合并MCL损伤58例。MCL损伤Ⅰ度7例,Ⅱ度25例,Ⅲ度26例。MCLⅠ、Ⅱ度损伤共32例经3-4周制动,待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后行ACL重建;Ⅲ度损伤7例经制动6周,伤后9-10周行ACL重建。19例伤后两周内行ACL重建,术后在伸直位和屈膝30°位用支具制动6-8周,11例阴性,8例阳性,6例有后内侧关节囊撕裂,于损伤部位小切口用缝合铆钉原位修复后内侧结构,术后用支具制动6-8周。结果平均随访15月(6-34月),Ⅰ-Ⅱ度损伤32例外翻应力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2例,术后Lysholm评分91.2。18例MCLⅢ度损伤保守治疗,外翻应力试验Ⅰ度3例、Ⅱ度1例,前抽屉试验(+)2例、(++)1例,术后Lysholm评分86.5。MCLⅢ度损伤8例经手术修复治疗,外翻应力试验Ⅰ度2例,前抽屉试验(+)1例,术后Lysholm评分89.3。结论急性ACL损伤合并Ⅲ度MCL损伤应早期手术,ACL重建后外翻应力试验不稳者需早期手术修复M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