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镜下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检查对儿童气管 支气管异物的诊治具有重要作用[1]。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3年 7月应用纤支镜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 2 1例 ,现总结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本文 2 1例中男 14例 ,女 7例 ;年龄 7~ 14岁。自幼患支气管肺炎 6例 ;麻疹并肺炎 5例 ;右肺中叶不张3例 ;有异物吸入史 7例 ,其中 3例异物为塑料笔帽 ,在支气管内存留时间为 2 8d、4个月和 16个月 ,右下肺叶支气管内2例、左下肺叶支气管内 1例 ,主要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咳嗽、脓痰 ,1例痰中带血 ,无明显发热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均无升高 ,抗…  相似文献   

2.
五、新生儿在推测细菌性肺炎的病原诊断上,年龄是值得重视的因素。目前,最常见的是B组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其次为革兰阴性的肠道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偶而还有厌氧菌。在出生最初几天后的新生儿,可以有革兰阳性球菌、阴性杆菌(例如嗜血流感杆菌)或沙眼衣原体性肺炎。因为新生儿期肺炎的临床特点无特异性,而且败血症或其他并发病又很常见,这些患儿大多需要住院,并根据经验而开始抗菌疗法。通常,用一  相似文献   

3.
(接2010年12期959页) 4.先天性气管支气管巨大症(tracheobronchomegaly,TBM):又称Mounier-Kuhn综合征,较少见,可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族史.常伴有气管憩室、支气管扩张及反复发作的下呼吸道感染.在婴儿,该病可由于支气管软骨发育缺陷所致;年长儿可因气管支气管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缺陷引起1,图1系支气管镜下与年龄不相符合的巨大气管支气管腔,图2为CT显示一14岁男性患儿的气管[2].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指脑表浅血管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血液不仅积聚在脑底部,也分布到大脑、小脑凸面,产生明确的临床症候。小儿SAH虽较成人为少,但并非罕见。  相似文献   

5.
声门下狭窄是婴幼儿长时间保留气管插管所发生的最危险的后果之一,这常在拔管时得到证实,内窥镜检查可见水肿和肉芽组织形成,或声门下区疤痕性狭窄。甚至年长儿也出现声门下狭窄。插管的大小、材料、插入持续时间、直接插入的损伤或反复插管等诸多因素皆可导致肉芽组织形成或声门下区狭窄。  相似文献   

6.
对15例新生儿生后初次头颅B超检查,发现均有室管膜下囊肿。又对其中7例作了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查,结果均阳性。因此我们认为,15例患儿室管膜下囊肿系宫内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性极大,而非级脑室内出血。建议凡遇新生儿生后早期有室管膜下囊肿病变者,应作血清病毒学检查,有条件者作病毒聚合酶链反应,以便进一步确诊,以免人为地增加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给临床诊治造成错误。  相似文献   

7.
慢性硬膜下血肿反复惊厥可由慢性硬膜下血肿所致患儿2岁,因频繁惊厥5小时入院。不发热,呕吐1次。近1年来曾发作2次惊厥。体检:神志清,神经系检查无异常。追问病史1年前曾有头颅外伤史,头颅CT提示:左额、顶及枕部有硬膜下血肿,用镇静剂后惊厥未再发作,转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肺介入治疗儿童获得性声门下狭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例获得性声门下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病例均在支气管镜下诊断,均在全麻喉罩、支气管镜下行肺介入治疗(激光、钳夹、冷冻、球囊扩张)。所有患儿接受6-12个月的随访。结果:8例患儿术后即刻均顺利拔管撤机,1例因吸气困难反复插管,染色体结果提示猫叫综合征,家长放弃治疗;1例因再次肺部感染家长放弃治疗。另6例患儿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喉鸣等症状明显改善,内镜下可见狭窄处明显增宽,4.0 mm内镜均能顺利通过;4例已达临床治愈,治疗次数约3.25次/例(13/4);2例症状消失,目前尚在随诊中;患儿均未见严重出血、窒息、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结论:支气管镜下肺介入治疗是解决儿童声门下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B超监测下前囟穿刺抽吸治疗婴幼儿硬脑膜下积液周雄鄂,祝莉,夏隽,孙增会自1990年1月至1995年1月,我们采用B超监测前囟穿刺抽吸治疗婴幼儿硬脑膜下积液12例,均获满意疗效,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月~1.5岁,平...  相似文献   

10.
重症婴儿下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婴儿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PICU收治的呼吸道危重疾病主要病因之一。下呼吸道疾病包括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支气管哮喘,其中感染性支气管肺炎属下呼吸道的急性炎症,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通常2岁以下发病,症状重,处理难度较大;反复发作病例,2岁以后易发展为哮喘。因  相似文献   

11.
肠道病毒性下呼吸道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是小RNA病毒科EV属成员,可引起包括呼吸道感染在内的多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所致疾病从常见的无菌性发热、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到严莆的脑炎、心肌炎、急性弛缓性瘫痪等,并可引起新生儿的严重感染.E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EV是仪次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的常见病原.有学者已从患者咽拭子、支气管抽吸物、肺泡灌洗液和病毒性肺炎死亡患儿的肺组织中分离到EV68和71,柯萨奇病毒(CoxV)A9、A21、B2、B4,埃可病毒(EchoV)9、11和22[1,3].本文重点介绍EV性下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儿童声门下囊肿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经验。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确诊的5例声门下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儿中2例为早产儿,3例为足月儿,均有气管插管史。1例一直无症状,其余4例有喉鸣,其中2例伴声嘶、呼吸困难,曾被误诊为喉软化症、喉炎等。支气管镜检查见声门下...  相似文献   

13.
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颅内血管破裂后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时 ,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iodhemorrhage ,SAH)。临床上分为自发性与外伤性两大类 ,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软脑膜血管破裂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原发性SAH。脑实质出血 ,硬膜下、硬膜外、脑室内出血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继发性SAH。外伤性SAH指由外伤引起。本节主要讨论原发性SAH。在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中本病并不少见 ,特别是新生儿 ,但目前有关本病小儿时期的发病率尚无准确的统计学资料。1 病因引发小儿SAH的原因很多 ,如动静脉畸形 (AVM )、脑动脉瘤 (AN)、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相似文献   

14.
3儿童非淋菌性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 urethritis,NGU)指由沙眼衣原体或/和支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所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炎症。最常见为沙眼衣原体,其次为支原体(包括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其他包括阴道毛滴虫、白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等。  相似文献   

15.
梁辉 《临床儿科杂志》2002,20(5):317-320
新一代成分输血一、非替补性输血目前临床上各种血液成分制剂的应用主要是对缺少的血液成分进行补充 ,仅仅是一种替补性疗法。近年临床实践和研究发现血液成分制剂也可用于疾病的治疗 ,即非替补性输血 ,如 :①输红细胞能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的恢复迅速加快 ,能使因腺苷脱氨酶或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缺乏而致的白细胞免疫功能缺损得到纠正 ;②输血能改善和提高肾移植的存活率 ;③静脉内输注免疫球蛋白对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者有效 ,能使血小板计数迅速升高 ,出血症状得到很好控制 ,甚至获得持久缓解 ;④大剂…  相似文献   

16.
婴儿硬脑膜下积液通常由外伤或颅内感染引起,但作者最近碰到6例经临床和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证实为本病却无病前的有关病史。全都小于1岁(3~7个月),并有大头和透光试验阳性。除1例以惊厥就诊外,余无其他症状。CT提示存在脑萎缩,但所有病例精神运动发育都正常。CT中主要见脑室和脑池扩大、脑沟和半球叶间裂增宽,前颗区和半球凸面密度降低。5例行两侧硬膜下穿刺,4例得5~20ml黄色液体(除1例蛋白定量为87mg%外,余为1,300~1,500mg%),1例为35ml肉眼血性积液。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畸形,根治性手术是该病的基本治疗手段。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方法甚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三大经典术式的基础上,衍生出众多改良术式。近10年来,腹腔镜在小儿外科得到广泛应用,腹腔镜辅助下巨结肠根治术以其突出的微创优势,逐渐成为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主流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重症婴儿下呼吸道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PICU收治的呼吸道危重疾病主要病因之一。下呼吸道疾病包括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支气管哮喘 ,其中感染性支气管肺炎属下呼吸道的急性炎症 ,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通常 2岁以下发病 ,症状重 ,处理难度较大 ;反复发作病例 ,2岁以后易发展为哮喘。因此 ,认识感染性支气管肺炎的发病机制 ,合理化、规范化的用药 ,不仅可减少呼吸功能障碍和呼吸衰竭的发生 ,还可降低儿童哮喘的发病。1 发病机制的认识进展1 1 病因 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性支气管肺炎的病原学 ,主要病原体是细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近年 ,由于…  相似文献   

19.
微型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婴幼儿肠套叠是小儿常见急腹症,空气灌肠整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对于发病时间大于24h,血便比较严重,全身情况比较差或是空气灌肠失败的病例,仍需要开腹手术整复。我院开腹手术占全部病例10%左右。2000年至2005年我院采用微型腹腔镜手术整复不能用空气灌肠的方法整复或整复失败的病例16例,全部成功。总结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成形术配合冷冻治疗婴幼儿声门下狭窄,并探讨这类新技术的疗效、治疗时机以及安全性。方法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自2009年7月至2014年5月对28例1个月至3岁的SGS患儿进行气管镜下球囊扩张成形术配合二氧化碳(CO2)治疗,并对不同类型声门下狭窄微创治疗的疗效、并发症及转归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将婴幼儿声门下狭窄按严重程度分为Ⅰ~Ⅲ度,按照狭窄成因分为蹼样狭窄和疤痕狭窄。其中Ⅰ度狭窄病例16例,其中蹼样狭窄球囊扩张有效8例,综合治疗后有效9例,疤痕狭窄球囊扩张有效1例,综合治疗后有效4例;Ⅱ度狭窄病例8例,蹼样狭窄球囊扩张有效2例,综合治疗后有效4例,疤痕狭窄球囊扩张有效1例,综合治疗后有效2例;Ⅲ度狭窄病例4例,蹼样狭窄综合治疗后有效1例,疤痕狭窄综合治疗后有效1例。结论 通过MSCT和气管镜评估,对于婴幼儿声门下狭窄程度和成因进行分级分层,再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预后,提高声门下狭窄患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