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重度左心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重度左心衰竭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对35例急性心肌梗死伴重度左心衰竭、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以上患者,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经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35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心肌梗死伴重度左心衰竭、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以上患者,28例在机械通气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改善,抢救成功,顺利撤机,抢救成功率80.0%,死亡7例。结论机械通气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伴重度左心衰竭、心功能(killip分级)Ⅲ级以上患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伯毅  罗杰  郑翔  秦成名  邓春艳 《重庆医学》2008,37(21):2480-2482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过程中机械通气的策略.方法 对18例采用IABP治疗的患者,同时机械通气,在此过程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及通气氧合指标变化,并观察患者带机时间、IABP停用后带机时间,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结果 在IABP及机械通气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通气氧舍指标变化显著(P<0.05),3例患者因严重低心排而死亡,15例患者顺利脱机,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结论 IABP期间应重视机械通气策略,保证IABP顺利进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丙泊酚镇静对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31例急性左心力衰竭使用机械通气并需要镇静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①对照组(n=15):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间断用吗啡2~4mg静脉注射;②丙泊酚组(n=16):机械通气期间持续静脉滴注丙泊酚0.5~1.0mg/(kg·h);观察镇静效果达Ramsay分级Ⅲ—Ⅳ级时间、动态监测给药前、后的生命体征、循环参数的变化,并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1h,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心脏指数显著升高,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轻度下降、外周血管阻力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组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心率、中心静脉压无明显差异。结论 急性左心力衰竭使用丙泊酚镇静对急性左心衰时机械通气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有益。  相似文献   

4.
曹亮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21):3647-3649
目的:探究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下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通气治疗对患者心功能、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ARD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0,予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下肺内源性通气治疗)、观察组(n=50,予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下肺外源性通气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包括并发症、血气分析、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O2、FiO2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LVEF较对照组高,MAP、HR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下肺内、外源性ARDS通气治疗均引发一定的并发症,但肺外源性通气在血气分析、心功能方面更具有优势,且对患者心率、MAP干扰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3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CRRT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36例患者在CRRT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及血流动力学障碍,CRRT治疗后,患者右房压及肺毛细血管楔压下降,心排出量增加,心率逐渐恢复正常范围,静脉用血管活性药物剂量逐渐降低至停用,氧合指数恢复正常.结论 CRRT通过持续、缓慢、平稳地清除水分及溶质,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肺水肿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2例老年急性肺水肿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即经短期有创机械通气后,继续给予无创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撤机方法;对照组30例老年急性肺水肿患者为回顾性病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征象,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SaO2)的变化,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治疗组治疗前后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及外周血管阻力(SVR)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征象改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明显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中PaO2及SaO2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pH及PaCO2变化不大,血流动力学指标中CO、CI及SV显著升高,SVR及HR显著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肺水肿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明显改善低氧血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是抢救老年人急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诚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2):1728-1730,1735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2年5月于本院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的24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自主呼吸停止后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12及24h的血气分析、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2、12及24h的血气分析、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呈现持续改善的状态,且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可显著改善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急性左心衰竭的呼吸循环管理及氧动力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经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氧动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采用Swan-Gazn漂浮导管对23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经机械通气,加用呼气末气道正压通气(PEEP)治疗。治疗前后多项指标明显改善,结果表明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有必要进行机械通气,加用PEEP,对重度低氧状态,需采取呼吸和循环管理等多种措施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我院就诊的患者22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LVEDV、LVESV及血清BNP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CO、SV、LVEF及心功能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别经t检验或卡方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症肺炎患者俯卧位通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接受仰卧位通气,观察组接受俯卧位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前及机械通气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和心脏指数(CI),同时观察呼吸机力学指标,包括二氧化碳分压(PCO_2)和气道平台压(P_(plat))。结果通气后1、6 h观察组患者MAP和CI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值波动范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气后1 h和6 h,观察组患者PCO_2高于对照组,P_(plat)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机力学指标波动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以俯卧位通气可减少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提高通气效果。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ute 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ACPE)是常见的内科急症.常迅速出现严重低氧血症,其病死率高达10%~20%[1].而急诊科无疑是ACPE抢救的第一站,对于大多数患者,传统的利尿、改善冠脉血流及强心治疗多能有效改善病情,但对部分难治性ACPE患者上述方法常常难以奏效.以往认为机械通气可能加重心脏负荷及氧耗量,故在心力衰竭时尽量不用.近年来随着对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的深入了解及对机械通气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机械通气支持在重度左心衰竭治疗中的有益作用得到了进一步证实[2].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加重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影响,探讨NPPV治疗CHF的机制。方法应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8例CHF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作用,所有患者均经面罩接BiPAP Vi-sion呼吸机,采用CPAP进行治疗。CPAP的压力水平设定为5 cm H2O,观察时间为2 h,动态观察在CPAP治疗前30 min、1 h、2 h和停用CPAP治疗后1 h的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变化。心排出量用热稀释法测定。结果CPAP治疗1 h和2 h的心排出量、每搏输出量(SV)和氧输送(.DO2)均较CPAP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CPAP的治疗效应在治疗时间内基本保持稳定。停用CPAP治疗1 h后,上述指标又下降到CPAP治疗前水平。肺毛细血管嵌顿压(PCWP)、pH、Pa-CO2、PaO2和氧耗量(.VO2)无明显变化(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各时相D.性相关(P<0.05)。结论CHF加重期患者应用CPAP可改善左心功能,增加心排出。CHF加重期患者存在组织水平缺氧,CPAP治疗可通过增加D.O,改善组织氧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压力支持通气(PSV)与成比例压力支持通气(PAV)这两种不同通气模式对呼吸机依赖患者的呼吸力学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06年11月于我院心脏监护中心治疗的患者14例,均为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及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患者,经治疗进入低辅助通气后比较在PSV、PPS两种通气模式下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PAV模式较PSV模式明显增加心输量,气道峰压(Ppeak)及内源性 PEEP(PEEPPi)明显下降(P<0.05).结论 PAV模式对机械通气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影响最小,较适合用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  相似文献   

14.
冯锦昉  张兴胜  肖秋生 《海南医学》2010,21(14):76-77,73
目的研究肺保护性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的疗效。方法对84例ALI病人采用小潮气量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潮气量为6-8ml/kg,根据下拐点(Lip)调节最佳呼气末正压(BestPEEP),观察机械通气前后血气、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胸片变化。结果机械通气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片有明显变化,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最佳PEEP和小潮气量的肺保护性通气在治疗创伤性肺损伤中能改善氧合,合理PEEP和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适合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取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对照组仅给予PEEP干预治疗,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人工气道拔除时间、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及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通气后24、48小时,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较入组时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通气后24、48小时,PaO_2、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心静脉压(CVP)较治疗前均下降(P <0. 05),且对照组CVP水平低于观察组,CVP治疗前后差值小于观察组(P <0. 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人工气道拔除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压疮发生率(32. 35%)高于对照组(8. 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28 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PEEP联合俯卧位通气对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改善患者氧合能力,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与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检测,观察中度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有氧运动加药物治疗组(A组)140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140例。对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对比其超声心功能指标与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法对2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A组超声心功能指标及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等指标与B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2种检测方法对CO、CI、SV、SI等指标的检测数据线性相关。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适当的中度有氧运动配合药物治疗可使心功能指标得到改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与超声心动图对心功能的监测结果相关。  相似文献   

17.
低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潮气量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呼气末正压(PEEP)机械通气治疗创伤性肺损伤(ALI)的疗效.方法 对收治ALI病人30例,均采用低潮气量(4-8ml/kg) SIMV和PEEP通气方式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机械通气前后血气、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机所致肺损伤(VILI)的发生率.结果 机械通气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意义,血气分析PaO2、PaCO2及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组无VILI发生.结论 低潮气量 SIMV和PEEP机械通气在创伤性肺损伤的治疗中,改善氧合作用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EEP和轻度高碳酸血症(PHC)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适合在创伤性肺损伤的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无创正压通气中心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应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方法,测定17例右心功能失代偿期COPD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前、后心肺功能有关参数的变化。结果17例患者在BiPAP呼吸机治疗期间,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和每分通气量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保持稳定,右室舒张末期内径、肺动脉压和心输出量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BiPAP呼吸机用于COPD心肺功能失代偿的患者,对心、肺血流动力学未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运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探讨与分析其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收治的58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医院伦理学委员会依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中29例患者出现ARDS24h内实施机械通气(早期通气组),另29患者在出现ARDS24h后行机械通气(晚期通气组),对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和血氧饱和度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HR、MPAP、PAWP上,早期通气组要显著低于晚期通气组(P0.05);在PaO2、PaO2/FiO2和PvO2上,早期通气组要高于晚期通气组(P0.05)。结论:针对ARDS患者,早期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可使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得到显著改善,使肺动脉高压得到有效纠正,并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陈利平 《吉林医学》2013,34(23):4714-4715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参麦注射液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T-proBNP的影响。方法:对6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和参麦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NT-proBNP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LVEF、LVESD、LVEDD、E/A、NT-proBNP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有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