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段成 《中国基层医药》2014,(15):2263-2265
目的:比较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30 R(诺和灵30 R)与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联合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N)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患者的依从性。方法将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A组患者采用诺和灵30 R治疗,B组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值及达标率和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率,评价两种方案的的疗效、安全性;并评估两组胰岛素注射的方便性、患者的依从性。结果治疗后A组血糖达标率为70.00%(14/20),B组75.00%(15/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05)。 A组低血糖发生率10.00%(2/20);B组5.00%(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0,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5.883、5.248、6.856、7.549,均P<0.05),但两组治疗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9±1.0)mmol/L比(4.8±1.2)mmol/L,(6.6±1.6)mmol/L比(6.3±1.8)mmol/L,t=0.085、0.553,均P>0.05];A组患者不按时注射胰岛素发生率1.23%(4/324),明显低于B组的3.58%(23/642)(χ2=4.37,P<0.05)。结论诺和灵30 R方案与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方案均可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临床效果理想且较为安全,但前者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速效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入我院住院的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取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治疗效果、对糖尿病的知晓度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均优于治疗前[(5.8±1.9)mmol/L〈(13.0±4.2)mmol/L、(9.9±2.2)mmol/L〈(12.8±4.1)mmol/L;(6.9±1.6)mmol/L〈(18.4±6.3)mmol/L、(13.7±1.8)mmol/L〈(183±6.0)mmol/L],且观察组采用速效胰岛素治疗后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2.0%vs.69.0%);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远大于对照组(94.0%vs.71.0%)。结论临床上应用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同时强化了患者对糖尿病的知晓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增强患者治疗疾病信心,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陈爱贞 《中国药业》2012,21(23):100-101
目的研究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影响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为(7.07±0.25)mmol/L,餐后2h血糖(8.43±0.37)mmol/L,糖化血红蛋白(6.92±0.44)%,对照组分别为(7.34±0.30)mmol/L,(9.12±0.48)mmol/L,(7.29±0.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6.13%,慢性并发症发生率为9.68%;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8.71%和29.0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有助于患者血糖控制,可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孕24~28周孕妇行葡萄糖筛查试验(GCT)时空腹和服糖后血糖、胰岛素水平,了解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分析葡萄糖筛查试验在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550例孕24~28周孕妇行葡萄糖筛查试验,其中58例孕妇同时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了胰岛素释放水平。结果GCT正常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4.36±0.33)mmol/L明显低于健康非妊娠育龄妇女(4.82±0.38mmol/L)(P〈0.05),GCT异常孕妇(4.53±0.35)mmol/L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与GCT正常孕妇和健康非妊娠育龄妇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GCT异常孕妇112例,其中GDM13例,占总数2.4%,妊娠期合并糖耐量减低(GIGT)30例,占总数5.5%。GCT异常孕妇空腹和服糖后1h胰岛素水平分别为8.1±3.5mIU/L、94.5±42.7mlU/L,明显高于GCT正常孕妇5.4±1.6mlU/L、36.3±20.2mlU/L(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会呈现“加速饥饿状态,并以空腹时的相对性低血糖现象为临床特征。GCT筛查异常孕妇经过OGTY不能诊断为GDM和GIGT者的孕妇随孕周发展,仍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GDM。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使用二甲双胍联合那格列奈控制血糖不佳,不改变口服药,加用每天注射1次地特胰岛素或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比较两种胰岛素方案的疗效。方法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为40例,平均年龄(46土9.8)岁,男性25例,女性15例,予联用地特胰岛素治疗;对照组38例,平均年龄(45±8.9)岁,男性22例,女性16例,予联用低精蛋白锌胰岛素,疗程12周。结果各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有显著差异俨〈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由(9,9±1.3)mmol/L降至(6.9±0.9)mmol/L,餐后血糖从(12.2±2.2)mmol/L降至(8.4±0.7)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8.8±0.5)%降至(6.6±0.9)%。对照组空腹血糖由(9.8±1.2)mmol/L降至(7.0±0.8)mmol/L,餐后血糖从(12.5±2.3)mmol/L降至(8.5±0.6)mmol/L,糖化血红蛋白从(8.7±0.6)%降至(6.7±0.8)%。对照组体质量指数增加,但与治疗组仍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发生低血糖事件5次,对照组发生低血糖事件11次,治疗组脱落3例(3/40,7.5%),对照组脱落5例(5/38,13.8%)。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达标率提高,不增加体质量,低血糖发生率低,临床使用较安全、放便,患者依丛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予格列美脲)100例及对照组(予二甲双胍)80例,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餐后胰岛素(PINS)水平及各项身体安全性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6.85±1.43)mmol/L、2hPG(9.57±2.23)mmol/L及HbAlc(7.14±0.52)%均较治疗前的(10.42±1.69)mmol/L、(15.35±2.78)mmol/L及(8.92±1.36)%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后FPG(6.98±1.85)mmol/L、2hPG(9.31±2.54)mmol/L及HbAlc(77.02±0.36)%均较治疗前的(9.56±2.73)mmol/L、(14.62±3.69)mmol/L及(8.78±2.84)%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两组治疗前后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INS为(9.18±5.64)mU/L较治疗前的(16.53±6.79)mU/L下降(P〈0.05),对照治疗后FINS为(13.23±7.62)mU/L较治疗前的(18.57±6.4)mU/L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大。两组PINS治疗后为(45.27±10.63)mU/L、(40.28±16.74)mU/L均较治疗前的(29.84±9.12)mU/L、(28.55±11.93)mU/L升高,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4.0%与8.7%)。结论格列美脲在降低血糖方面与二甲双胍疗效相仿,同时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钱虹 《中国医药》2014,(1):62-65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选择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人民医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口服40mg,1次/d;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10mg,2次/d;2组均治疗4个月。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观察组:(131±7)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136±5)mmHg]、舒张压[观察组:(82±4)mmHg;对照组:(91±6)mmHg]与治疗前[观察组收缩压:(163±11)mmHg,舒张压:(102±5)mmHg;对照组收缩压:(162±9)mmHg,舒张压:(100±3)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4.1±0.9)mmol/L]、三酰甘油[(1.6±0.8)mmol/L]、空腹胰岛素[(15±7)mIU/L]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5.7±1.7)mmol/L、(3.3±1.4)mmol/L、(21±13)mIU/L](P〈0.05)。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与对照组[三酰甘油:(3.5±1.4)mmol/L,空腹胰岛素(22±13)mI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8.3%(53/6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2/6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安全、有效、依从胜好,并且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8.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晓丽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43-3244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和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为(108.32±8.25)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31±10.65)mmHg(t=2.093,P=0.045);观察组尿素氮(3.07±1.03)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1.34)mmol/L(t=2.178,P=0.038),两组治疗后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3);观察组终止妊娠6例(10.0%)、新生儿窒息1例(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例(25.0%)、7例(11.7%)(χ2=4.657、4.713,P=0.031、0.030);观察组并发产后出血18例(30.0%),与对照组的22例(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9)。结论联合应用硫酸镁和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蒙雪兰  蒙碧辉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27-3228
目的比较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与151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1例为观察组,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根据血糖情况选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c肽(FCP)和餐后2hC肽(2hCP)等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2周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HbAlc、FPG、2hPG水平及FCP、2hCP释放情况[(6.5±3.4)%、(6.2±3.0)mmol/L、(7.4±2.9)mmol/L、(381.7±91.3)pmol/L、(450.3±89.4)pmol/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3.2)%、(7.7±3.1)mmol/L、(8.8±2.8)mmol/L、(330.4±81.2)pmol/L、(377.9±89.3)pmol/L](均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血糖控制、胰腺功能恢复良好,且明显优于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后再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糖尿病90例诊治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5):633-634
目的 探讨90例妊娠期糖尿病综合性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25±0.46)mmol/L、(6.42±0.41)mmol/L、(5.06±0.7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91,4.88,6.79,均P<0.05);观察组妊高征、酮症酸中毒、羊水过多发生率分别为3.3%、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1.7%、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治疗妊娠期糖尿病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华沛旻 《中国基层医药》2014,(18):2749-2751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80例GDM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生保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的饮食干预策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产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及胱抑素C值分别为(5.07±0.73)%和(5.07±0.73)%,(4.47±0.29) mmol/L和(5.31±0.64) mmol/L,(6.84±1.31) mmol/L和(8.45± 1.37) mmol/L,(1.11 ±0.32) mg/L和(1.76±0.44)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38、6.91、7.81、3.45,均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5.0%、20.0%、7.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57.5%、30.0%(x2=5.16、11.85、6.65,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围生儿在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的并发症方面均显著降低(x2 =3.91、4.50、4.02,均P<0.05).结论 GDM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加强饮食干预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范妮娜 《中国医药》2014,(7):1045-1047
目的观察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62例PCO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1片/d,21 d为1个疗程,停药后月经来潮的第5天开始下一个疗程,连续服药6个疗程。观察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前药用法相同,二甲双胍0.5 g/次,3 次/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性激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并比较2组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6个疗程后,2组患者黄体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睾酮、雌二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较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8.8±2.7)U/L比(14.2±3.6)U/L,(0.9±0.3) 比(2.0±0.5),(1.8±0.6)mmol/L比(2.7±0.8)mmol/L,(96±20)pmol/L 比(139±24)pmol/L,(1.6±0.6)比(3.7±0.9);对照组:(11.2±3.1)U/L比(14.3±3.3)U/L,(0.9±0.3) 比(1.3±0.5),(2.1±0.6)mmol/L比(2.7±0.8) mmol/L,(115±22)pmol/L比(136±26) pmol/L,(2.8±0.7)比(3.7±0.9),均P<0.01];卵泡刺激素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10.2±2.4)U/L比(6.9±1.5)U/L;对照组:(8.8±1.7)U/L比(7.0±1.5)U/L,均P<0.01];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排卵率和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5%(20/31)比38.7%(12/31),38.7%(12/31)比16.1%(5/31)](P<0.05)。结论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二甲双胍能改善PCOS患者高雄激素状态和胰岛素抵抗,从而提高患者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苏勇  陈海燕  刘绛  谭全达 《中国医药》2012,7(5):595-597
目的 评价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激素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6例激素抵抗型IMN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MMF+泼尼松口服)和对照组(23例,环磷酰胺静脉滴注+泼尼松口服),疗程12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6及12个月尿蛋白、血白蛋白、Cr、TG及TC水平变化,评价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6及12个月后尿蛋白[(4.6±2.2)、(3.3±1.5)g/d]、TG[(2.4±1.7)、(2.2±1.3) mmol/L]及TC[(6.5±2.2)、(6.2 ±2.1) mmol/L]较治疗前[(6.8±1.5)g/d、(2.9±1.6) mmol/L、(9.1 ±2.5) mmol/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或P<O.01);血白蛋白[(35±5)、(39±4)g/L]较治疗前[(23±5) g/L]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前后Cr无明显变化[(102±46)、(97±43)、(92±41) μmol/L,P>O.05].观察组治疗6、12个月各指标与对照组[尿蛋白:(4.8±3.1)、(3.6±2.1)g/d;血白蛋白:(32±5)、(38±5)/L;Cr:(99±41)、(94±38)μmol/L;TG(2.5±1.4)、(2.3±1.6) mmol/L;TC:(6.7±2.7)、(6.3±2.9) 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6及12个月时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2%(15/23)比60.9%( 14/23)、73.9%( 17/23)比69.6%( 16/23),均P>O.05],但12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率[8.7%(2/23)]明显低于对照组[34.8% (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F联合激素治疗激素抵抗型IMN在达到相似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杨素兰 《中国医药》2013,8(6):861-862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第3个月末对2组的血糖等生化指标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1±0.9) mmol/L比(6.9±1.5) mmol/L,(7.2±1.4) mmol/L比(11.3 ±2.2)mmol/L,(4.5±1.7)%比(8.3±1.8)%,(1.4±0.6)mmol/L比(2.8±1.0) mmol/L,均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等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1.1±3.4)分比(79.0±3.4)分,(51.2±3.1)分比(49.0±2.8)分,(75.2±1.8)分比(73.0±1.4)分,(38.1±1.3)分比(36.8±1.4)分,(65.8±1.3)分比(63.4±1.1)分,(88.0±1.6)分比(85.5±1.3)分,(53.9±3.2)分比(47.3±3.2)分,(76.0±2.0)分比(72.4±0.6)分,均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张娟辉 《中国医药》2013,8(10):1438-1439
目的观察妇科再造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6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单独应用米非司酮,25mg/d;观察组在米非司酮上的基础上加用妇科再造胶囊,6粒/次,2次/d。3个月为1个疗程,测定所有患者用药前后的孕酮、雌二醇,B型超声测量用药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三维径线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孕酮、雌二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6.9±1.0)nmol/L比(19.6±3.2)nmol/L,(1644-10)pmol/L比(355±40)pmol/L;对照组:(9.4±2.2)nmol/L比(19.5±3.2)nmol/L,(175±13)pmol/L比(324±43)pmol/L;均P〈0.05],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观察组:(112±36)cm^3比(152±46)cm^3,(37±7)cm^3比(60±17)cm^3;对照组:(125±33)cm^3比(153±44)cm^3,(43±10)cm^3比(58±17)cm^3;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孕酮、雌二醇水平及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妇科再造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较单独应用米非司酮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症ARF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IHD),观察组给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7042,P〈O.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分别为(20.96±1.32)mmol/L、(278.92±7.32)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73±1.56)mmol/L、(310.92±7.3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8、7.93,P〈O.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低血压、心力衰竭发生次数[分剐为(21.26±3.34)d,(1.93M.33)、(0.94±0.82)次]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43.7l±3.52)d,(3.07±1.51)、(2.91±0.91)次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5、4.98、4.89,P〈0.05)。结论CRRT治疗重症ARF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方敏  方阅  左文琼 《中国医药》2013,8(3):393-39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分娩前血糖水平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1—12月385例无严重内科并发症、围产期各项检查和记录完整的足月单胎孕妇病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分为对照组(血糖正常,265例)、妊娠期糖尿病(GDM)组(51例)、50g葡萄糖激发试验(GCT)/妊娠期糖耐量(GIGT)异常组(69例)。对比3组孕妇产前5~10min血糖水平及新生儿生后1h血糖水平。结果〈33385例足月新生儿中发生低血糖者20例(5.2%),其中对照组、GCT/GIGT异常组和GDM组发生新生儿低血糖者分别为9例(45.0%)、4例(20.0%)和7例(35.0%),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对照组、GCT/GIGT异常组和GDM组新生儿生后1h发生低血糖新生儿的血糖均值分别为(2.03±0.87)、(1.85±0.58)、(1.46士0.05)mmol/L,GDM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T/GIGT异常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T/GIGT异常组与GDM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照组、GCT/GIGT组和GDM组孕妇分娩前5~10min血糖水平分别为(5.2±1.2)、(5.3±1.5)和(5.3±1.6)mmol/L,与新生儿生后1h低血糖不相关(r值分别为0.102、0.165和0.244,均P〉0.05)。结论孕妇自身疾病会对新生儿的血糖有一定的影响,应对整个孕期的血糖进行监控,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应该进行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