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脐血造血干细胞 (CBHSC)的冻存建立简便有效的方法 ,采用 5 %二甲基亚砜 (DMSO)加 6 %羟乙基淀粉 (HES)为冷冻保护剂 ,不用程控降温装置 ,直接置CBHSC于 -80℃冰箱中降温 ,次日移至液氮液中保存 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结果冻存 6个月后 ,单个核细胞 (MNC)、粒 -单系造血祖细胞 (CFU -GM )和CD+34 细胞的回收率及MNC的台盼蓝拒染率分别为 90 .5± 1.7% ,87.6± 19.5 % ,91.9± 2 .9% ,75 .8± 1.8%。认为这一简便的方法能很好地保存CBHSC的造血潜能 ,因此它能为脐血移植冻存CBHSC。  相似文献   

2.
简易法冻存脐血造血干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脐血造血干细胞 (CBHSC)的冻存建立简便、经济且有效的方法。方法 :采用 5 %二甲基亚砜 (DMSO)加6 %羟乙基淀粉 (HES)为冷冻保护剂 ,不用程控降温装置 ,直接置 CBHSC于 - 80℃冰箱中降温 ,后分 - 80℃冰箱组和液氮组保存 1周至 3个月。结果 :冻存 3个月后 ,单个核细胞 (MNC)和粒 -单系造血祖细胞 (CFU- GM)的回收率及台盼兰拒染率在 - 80℃冰箱保存组分别为 (92 .9± 0 .8) % ,(82 .2± 19.6 ) % ,(82 .1± 1.4) % ;在液氮保存组分别为 (93.0± 1.2 ) % ,(93.6± 2 2 .2 ) % ,(85 .6± 1.5 ) %。结论 :这两种简便、经济的方法能很好地保存 CBHSC的造血潜能 ,能为脐血移植冻存CBHSC。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脐血造血干细胞(CBHSC)的冻存建立简便、经济且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5%二甲基亚砜(DMSO)加6%羟乙基淀粉(HES)为冷冻保护剂,不用程控降温装置,直接置CBHSC于-80℃冰箱中冻存1~6个月。结果:冻存6个月后,单个核细胞(MNC)、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和CD_(34)~+细胞的回收率及台盼兰拒染率分别为(91.6±1.8)%,(83.1±15.6)%,(88.2±1.8)%,(77.7±2.0)%。结论:这种简便、经济的方法能很好地保存CBHSC的造血潜能,因此,能为脐血移植冻存CBHSC。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贴壁层的形成,体外传代培养,扩增的情况,研究各阶段(CFU-F)对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和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生长及细胞因子对造血的支持作用,并测定骨髓有核细胞对基质细胞的粘附能力,方法:利用改进的液体培养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并传代,利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培养人骨髓细胞,观察CFU-GM,CFU-E集落数,:人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可以传代培养4代并能扩增28倍,其中F3代对CFU-GM和CFUE的促进增殖作用最强,且对骨髓有核细胞的粘附能力最强,结论:人,骨髓基质细胞可体外传代扩增并支持造血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5.
原代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冻存和复苏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山  惠延年  张鹏  马吉献  苏静波 《医学争鸣》2003,24(21):1950-1952
目的 :观察对原代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pig mentepithelium ,RPE )细胞进行冻存和复苏培养的效果 .方法 :将 6只尸供眼 ,常规酶消化法分离、纯化的人原代RPE细胞 ,分为两组 ,实验组为即刻进行常规梯度降温液氮冷冻保存 ,1wk后行常规复苏培养 ;对照组为细胞直接进行后续实验 .台盼蓝拒染观察细胞存活率及生长状态 ;计算细胞贴壁率 ;初步计算克隆形成率 .结果 :RPE细胞存活率分别为试验组 (90± 7) % ,对照组 (87± 1 5 ) % ,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两组接种细胞贴壁率从 2 4h开始分别为 (5 .0±3.1 ) %~ (6 1 .0± 7.3) %和 (1 5 .0± 6 .3) %~ (6 0 .0± 3.3) % ;培养 4 8h之前 ,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4 8h之后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培养 5 ,7和 1 0d初步克隆形成率两组分别为 (1± 0 ) % ,(1± 1 ) % ,(3± 1 ) %和 (1±0 ) % ,(3± 1 ) % ,(2± 1 ) %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n=3) .冻存后复苏培养的RPE细胞生长状态良好 ,增生活跃 ,与对照组类似 .结论 :对原代人RPE细胞进行冻存 ,复苏培养的RPE细胞活性、存活能力、单细胞分裂增生能力不受影响 .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寻找一种较好的脐血有核细胞分离法。方法 :分别采用甲基纤维素和羟乙基淀粉对 3 5例脐血进行分离 ,并以有核细胞的回收率 ,细胞活度 ,CD+34 细胞百分率及脐血干 /祖细胞体外培养下形成CFU GM ,BFU E和CFU Meg 3种祖细胞集落数对这 2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有核细胞回收率的细胞活度 ,CD+34 细胞回收率的甲基纤维素法分别为 89% ,97% ,7 6%± 2 % ;羟乙基淀粉法分别为 80 5 % ,91% ,5 0 %± 1 6%。干细胞体外培养下形成CFU GM ,BFU E ,CFU Meg集落数的甲基纤维素法分别为 92 5± 5 ,14 5± 19,2 9± 8;羟乙基淀粉法分别为 80± 4 ,12 7±18,2 1± 5。结论 :甲基纤维素分离法具有有核细胞回收率高 ,祖细胞含量丰富 ,增殖能力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血库脐血分离、保存方法及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培养条件。方法采用建立在密度梯度离心基础上的HES分离法对脐血进行有核细胞分离、冻存及粒巨系造血祖细胞集落(CFU—GM)培养。结果离心管收集分离和四联袋采集分离的方法均可获得较高的单个核细胞量。但四联袋采集分离在回收率和浓缩程度上更为优越,且粒巨系造血祖细胞(CFU—GM)含量丰富。10%DMSO冻存液保存复苏后仍可获得较高活率和CFU—GM。结论我们建立的HES分离结合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以及脐血长期冻存的方法为广泛、大规模地建立脐血库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F68及其联合DMSO对脐血造血细胞的低温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普鲁兰尼克(F68)及其联合DMSO在-80℃条件下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的低温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脐血造血细胞冻存30、60、90 d后复苏,应用台盼蓝拒染率、集落形成试验、3H-TdR掺入率等,测定经F68保护体系冻存的脐血活力,并与目前通用的冷冻保护剂二甲亚砜及CP-1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在-80℃条件下,F68对脐血造血细胞具有明显的冷冻保护作用,并与DMSO具有协同保护效果,联合F68及DMSO的保护体系可使MNC、CFU-GM的平均回收率及台盼蓝拒染率在第90天时分别达到(83.4±6.3)%,(68.8±7.9)%, (92.5±5.1)%,优于目前通用的细胞冻害保护液CP-1及DMSO.90 d的冻存期内,脐血细胞活力无明显下降.结论 F68及其与DMSO组成的冻存方案对脐血造血干细胞具有良好的冻存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建立中的脐带血采集、分离、低温冻存的方法。方法 :自 1997年 7月至2 0 0 0年 7月已冻存经过HLA配型的脐带血 (cordblood ,CB) 3 74 4份。CB采自经检查符合要求的足月顺产或剖宫产新生儿 ,经 (citratephosphateadeninedextnse ,CPD A)抗凝 ,用密闭式血袋采集法采集。采集后置于室温保存 ,18h内处理。用羟乙基淀粉 (hydroxythylstarch ,HES)沉降后一次分离方法去除绝大多数红细胞及大部分血浆。采用以二甲亚砜 (dimethylsulfoxide ,DMSO)为主的冷冻保剂 ,冷冻保存CB。DMSO的终质量分数为 10 %。经序控降温后 ,置于 - 196℃液氮中保存。结果 :分析了 3 74 4份冻存CB ,平均采集量为 (93± 2 2 )ml(45~ 198ml)。浓缩后平均体积为 (3 8± 8)ml(3 0~ 60ml) ;浓缩前后有核细胞数 .浓缩前平均有核细胞数为 11.2× 10 8± 5 .3× 10 8(4.5× 10 8~ 4 5 .1× 10 8) ;采用HES沉降一次离心浓缩去除红细胞后的平均有核细胞数为 9.7× 10 8± 4 .6× 10 8(3 .1× 10 8~ 3 0 .5× 10 8) ;平均有核细胞回收率为 79%。质控检测 4 0份标本细胞活率为 88.2 % ,CFU GM回收率和CD3 4 +细胞计数分别为 97.6%和 86.4 %。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CB采集、冻存及造血干细胞和病原生物检测的方法是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体外状态下新西兰白兔骨髓中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F)及成骨性的CFU F集落数量 ,为探讨骨髓的成骨能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幼年组 (6个月~ 1岁 )、壮年组 (2 5~ 3 2岁 )两组 ,在无菌状态下 ,在每只动物的股骨上穿刺点抽取骨髓 0 8ml,每个培养瓶 (2 5ml)接种含 8× 10 5个有核细胞的骨髓量 ,在体外培养 12d时计数CFU F集落数量。计数后将培养瓶中CFU F集落进行ALP染色 ,在肉眼下计数着色的CFU F集落 (即成骨性CFU F集落 )数量。结果 按照集落着色的深浅 ,本研究把CFU F集落分为 3种 :①强阳性集落 ;②弱阳性集落 ;③阴性集落。两组成骨性CFU F集落数量约占CFU F集落总数的 1 4 ,主要为弱阳性集落 ,占成骨性CFU F集落的 70 %~ 80 % ;幼年组与壮年组强阳性集落分别占CFU F集落总数的 1 13和 1 17,幼年组明显高于壮年组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由于每个CFU F集落均来源于一个骨髓基质干细胞 ,通过集落形成率可推算出新西兰白兔骨髓中每 110 0 0~ 130 0 0个有核细胞中有一个骨髓基质干细胞 ,后者仅占骨髓细胞的百万分之一。结论 骨髓中骨髓基质干细胞数量极少 ,成骨性骨髓基质干细胞就更少了 ,但就骨髓细胞总量来说骨髓中骨髓基质干细胞也是相当可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