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生部办公厅日前发出紧急通知 ,指出防治非典型肺炎是目前全国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孕产妇及儿童应成为全社会重点保护人群 ,必须加强孕产妇及儿童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紧急通知要求 :一、各级妇幼保健人员 ,包括医院妇产科和儿科 ,妇产、儿童医院及妇幼保健机构的工作人员 ,要高度重视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 ,防止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 ,按照卫生部的工作部署 ,重点做好孕产妇和儿童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各项工作。二、加强妇幼保健人员非典型肺炎相关业务培训。所有妇幼保健人员都…  相似文献   

2.
蒿县河村乡位于嵩县西南部的丘陵地带.总人口27806人.最近的村距离乡卫生院0.5km.最远的村距卫生院30km。长期以来由于当地经济贫困、交通不便.乡卫生院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低、医疗设备简陋.农民健康知识缺乏.使乡卫生院妇幼保健服务提供能力和农民利用服务能力低下。2000年卫生院门诊就诊15325人次.妇产科门诊352人次.住院分娩产妇51例.全乡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为16.06%。  相似文献   

3.
东兰县孕产妇死亡率503/10万,婴儿死亡率94‰,均高于广西及全国平均水平。本文分析了东兰县孕产妇及婴儿死亡生前就医情况及死亡原因,认为这些死亡中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造成东兰县高孕产妇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是乡村两级妇幼保健人员数量少、素质差,妇幼保健工作薄弱,孕产妇系统保健覆盖率低。因此,建议完善乡卫生院服务功能及村医疗网点,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素质及服务能力,加强孕产妇及婴儿保健系统管理,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婴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永昌县孕产妇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将2000~2007年18例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进行个案回顾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年的187.97/10万降至2007年的0.00/10万,孕产妇死因的前4位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结论:加强妇产科和妇幼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产前检查率和接产质量,发现高危孕妇及时专案管理,提高对危重孕产妇的抢救能力,适时转诊,稳定乡卫生院的产科队伍,掌握催产素及前列腺素的使用指征,广泛开展围产保健健康教育,是今后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居高不下,妇女儿童保健保偿率偏低,妇幼保健服务质量不高,妇幼信息管理滞后和出生医学办证混乱等问题。构建连接省市、覆盖县乡、高效畅通的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系统,促进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为妇女儿童提供全程优质服务,规范了孕产妇、儿童保健的系统管理和“三网监测”工作,规范了出生医学证明发放,改变了妇幼保健信息管理滞后的状况,提高了政府决策和应急指挥能力,让群众、政府和卫生取得“三赢”。利用信息系统并依托新型合作医疗,调动妇产科医生、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及时发现辖区内结婚及孕妇情况,及早动员婚检及参保,提高妇幼保健保偿参保率,增强了妇幼保健管理与服务的功能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366例危急孕产妇抢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家兰  尹惠仙 《中国保健》2009,(18):722-723
目的:通过分析总结我县危急孕产妇抢救情况,找到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收集汇总1995年12月~2000年11月居住在我县11个乡(镇)194个办事处的危急孕产妇抢救病例。结果:我县1995年12月-2000年11月共有孕产妇30597例,共抢救危急孕产妇366例,抢救成功率为99.18%。其中,孕期有不同程度危险因素的219例,占59.84%。危急孕产妇中从未接受过产检的占23.12%;发生在乡、村或家中的危急孕产妇占89.61%。结论: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加强高危筛查及管理质量,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产科质量和三级产科人员的技术水平,才能有效地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1988年起黑龙江省部分县(市)试行了妇幼保健保偿基金制和保健保偿合同制。本文对28个县1989年实行保健两制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28个县中实行妇女保健两制的乡占64.2%,实行妇女保健两制的村占54%,实行儿童保健两制的乡占45.1%,实行儿童保健两制的村占41.4%;孕产妇参保率为38.03%,0~7岁儿童参保率为55.9%;28个县共收取两种保健基金1309.8千元,支付赔偿金46.5千元,县均结余45.1千元;参保高危孕产妇治疗率达96.14%;参保儿童缺陷矫治率达94.54%,28县孕产妇、婴儿死亡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作者认为在我国农村实行妇幼保健保偿基金制是可行的,将有利于推动农村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妇幼卫生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弥补妇幼卫生事业资金投入的不足,促进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参与妇幼保健事业。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妇产科服务能力和需求情况,探究其共有及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对样本地区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调查,获得妇产科服务能力和需求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市、县两级机构妇产科在年门诊人次数、住院人次数、手术人次数、实有床位数、人员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级机构妇产科在人员职称、学历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产科实有床位数与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9;两级机构妇产科床位数基本能满足实际需求,预算需增设比例分别为34.3%和5.0%。结论:两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加强培训与继续教育工作,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区域妇幼卫生规划。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本市 19891998年孕产妇死亡及相关因素分析 ,找出孕产妇系统保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由经培训过的乡 (镇 )妇幼保健医生对辖区内孕产妇死亡进行调查 ,填写死亡报告卡、上报、汇总分析。结果 :孕产妇死亡率呈总体下降趋势 ,孕产妇死亡原因及顺位是产科出血、妊高征、心脏病、妊娠合伴肝病 ;文化素质低、计划外生育、家庭接生、基层保健人员助产水平、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质量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 :强化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妇幼保健医生的助产水平及急救技能 ,提高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质量 ;坚持开展社区家庭健康促进项目 ,提高住院分娩率以达到降低孕产妇死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十堰市1993~2004年孕产妇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琳  肖冰  黎秀娥  王贵贞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9):2640-2641
目的:对十堰市1993~2004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分析,针对死亡的主要原因,提出干预措施,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将1993~2004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按前后6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由1993~1998年度的108.30/10万,下降到1999~2004年度的59.21/10万,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死亡原因以产科出血为首,其次是妊高征、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结论:加强对产科人员及妇幼保健人员的培训,提高乡以上医疗机构对高危孕产妇的抢救能力,适时转诊,稳定乡卫生院的产科队伍,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是今后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朱晓琴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4):3355-3358
目的:分析淮安市2001~2007年72例孕产妇死亡状况、孕产妇死亡率、主要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根据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01~2007年淮安市各县(区)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72例孕产妇死亡报告卡、死亡调查小结、死亡评审资料以及淮安市妇幼卫生年报及"三网"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孕产妇平均死亡率29.25/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前5位死因依次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妊高征、产褥感染,其中产科出血占34.72%。计划外妊娠、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差、基层接产单位医疗技术水平等因素与孕产妇死亡密切相关。结论:应切实加强基层卫生院的产科建设,提高产科急诊的处理及转运能力;对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人员针对产科质量存在的问题加强培训,提高接产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孕产妇健康教育,提高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家庭生育,社会环境及保健医疗等因素对于促成孕产妇医学死因发生的重要意义。提出采取综合防范,可大幅度地减少孕产妇死亡。开展妇女文化教育、孕产妇健康教育以及计划生育政策教育:加强孕产妇系统保健,健全产科急诊系统,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基层保健网建设,对乡医院妇幼保健人员的来源实行改革:在宣传教育,组织管理上,工、青、妇等组织协作。  相似文献   

13.
<正> 迁安县卫生局自1987年开始对乡妇幼医生实行“量化管理质量控制”工资补贴办法以来,充分调动了妇幼保健人员的积极性,给妇幼保健工作带来了活力. 具体措施按实际工作量和达标情况发给补贴工资.把孕产妇产前检查产后访视,高危妊娠专案管理,妇女病查治,新法接生,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孕产妇、新生儿死亡,0~7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我国贫困农村地区妇女主任对当地不同卫生机构孕产妇保健服务(医疗设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态度)的满意度评价及影响其评价的相关因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取整群分层随机调查方法,选取四川、甘肃和云南3省,14县(区),120个乡镇,993个农村的妇女主任作为调查对象,就其对当地不同卫生机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妇幼保健站、县医院)孕产妇保健服务评价进行调查,并基于Ordered Logit模型分析影响村妇女主任评价的因素。结果:在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方面,卫生机构的级别越高,村妇女主任对其评价越好。在医务人员态度方面,卫生机构越基层,村妇女主任对其评价越好。影响村妇女主任对不同卫生机构医疗设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态度评价的相关因素包括本村孕产妇保健基本情况、村妇女主任个人特征、村级社会经济情况。结论:农村妇女主任对当地不同卫生机构提供的妇幼保健服务总体较为满意,影响村妇女主任对卫生机构医疗设备、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态度评价的相关因素因卫生机构的层级而异。通过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孕产妇保健服务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改善县级卫生机构医疗人员的服务态度、加大农村孕产妇保健服务的供给力度、重点扶持农村妇女主任开展孕产妇保健工作、强化农村妇女主任孕产妇保健知识的宣传和培训以提高农村妇女主任对不同卫生机构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全国省、市、县三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服务开展及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情况,掌握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置状况对其服务开展的影响,为政府决策部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及制定卫生人力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根据《各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业务部门设置指南》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在全国抽取了432所妇幼保健机构开展调查.调查妇幼保健机构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服务开展情况、未开展的原因以及人员配置.结果 省级、市级、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在岗职工总数分别超过原核定编制数的66.3%、45.1%和28.2%.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和妇女保健未开展服务项目的比例均超过25%,其中43.6%是由于人员数量不足,13.4%是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市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未开展的比例为45.7%,其中35.2%的原因是由于人员数量不足造成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孕产保健、儿童保健、妇女保健服务中未开展服务项目的比例均高于省、市两级机构,人员不足和技术水平受限分别占38.4%和29.2%.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未开展项目的比例为11% ~ 13%;三级妇幼保健机构每名医生日均门诊量分别为28.5人次、18.9人次和13.6人次,每医生日均负担住院床日分别为3.2、2.9、1.7床日.结论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均存在明显的人员编制不足、人员数量和能力不足的情况,工作负担高于综合性医院,影响了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的开展和服务的提供,建议增加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配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变目前人力严重不足的现状,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 在5年示范县建设中,无锡县妇幼保健中心把孕产妇系统管理各项指标的落实列入目标管理,使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人员紧密配合,层层把关,从而提高了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见附表。一、健康教育无锡县妇幼保健中心把健康教育列为目标管理的一个内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均采取了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孕产妇保健知识,有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了健康教育宣教室,配备了彩电、录像机、录像带,宣传版等设施。使青年男女在婚前检查时就有系统地接受健康教育。此项工作得到了妇联等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17.
以社区为基础的妇幼保健网络建设与妇女儿童健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云南省20个项目县项目开展前后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及妇幼保健服务的改善与当地妇女儿童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动员各级政府加强对社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视是促进妇幼保健工作的有力保障。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人员的充实、基本服务设备的配备和服务人员(主要指乡村医生)基本报酬的落实是开展妇幼卫生服务的基础。加强妇幼卫生人员培训,改进培训方法,推广适宜技术,增强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是提高妇幼健康水平的关键。抓住重点妇幼卫生问题,围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促进妇幼健康,开展相关的妇幼保健服务是促进妇幼健康水平提高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正> 最近,我们对全区12县(市)254个乡(镇)卫生院的妇幼保健人员的工作、技术、报酬、反应进行了调查。发现妇保工作发展快,儿保工作发展慢。其主要原因为: 一、妇保医生兼作儿保工作全区254个乡(镇)除6个乡(镇)无妇幼保健医生外,其余248个乡(镇)共250名妇幼保健医生。其中专职儿保医生5名(2%),妇保医生245名(98%)。妇保医生以妇保工作为己任,而兼做儿保工作,但实际上只作上边布置的非作不可的儿保工作。所以,全区妇保工作任务和指标完成的好,妇保工作的表、册、卡填写的较正规,河北省抽查合格率为85%。而儿保工作的表、册、卡河北省抽查  相似文献   

19.
提高住院分娩率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的关键是加强乡 (镇 )卫生院的产科建设和村级妇幼保健员的职能转变。为此我县以实施《母亲安全》项目为契机 ,加快乡 (镇 )卫生院的产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加强助产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 ,建章立制 ,提高了住院分娩率 ,大幅度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1 完善基础设施 ,狠抓产科建设我县 2 1个乡 (镇 )卫生院 ,经过几年的努力 ,危房已基本得到改造和重建 ,10 0 %的卫生院改善了工作条件。每个卫生院配备了 1~ 2名妇幼医生和妇产科医生 ,装备了基本医疗设备 ,为提高住院分娩率和产科…  相似文献   

20.
马强 《卫生软科学》2012,26(2):154-156
文章描述了保山市实施“降消”项目的具体做法及效果,即通过对保山市妇幼保健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外派学习,对孕产妇采取专家蹲点指导、积极宣传动员、建立绿色通道、加大督导帮扶、开展贫困救助、实行住院分娩限价政策等措施,使得保山市妇幼保健人员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生育观念发生改变,住院分娩率显著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明显下降等。同时对“降消”项目实施以来的项目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