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新元  赵晨  王杰  吕曙华 《中国药事》2011,25(3):282-283,294
目的建立藿香正气水中广藿香油指标成分百秋李醇的定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弹性石英毛细管HP-5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结果 GC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百秋李醇在4.4×10-5~1.1×10-3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2%,RSD为1.4%。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结果可靠,可作为藿香正气水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卢颖 《家庭医药》2009,(8):20-20
炎夏又至,防暑成了人们在艳阳下的“必修课”。每年这个时候,一向被视为“消暑至宝”的藿香正气类中成药都会热销,许多人都将其当成防暑的特效药常备家中。但最近却有媒体报道说,用藿香正气制剂解暑是个大大的误区!无论是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还是藿香正气滴丸,都不是解暑特效药。  相似文献   

3.
炎夏又至,防暑成了人们在艳阳下的"必修课".每年这个时候,一向被视为"消暑至宝"的藿香正气类中成药都会热销,许多人都将其当成防暑的特效药常备家中.但最近却有媒体报道说,用藿香正气制剂解暑是个大大的误区!无论是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液还是藿香正气滴丸,都不是解暑特效药.  相似文献   

4.
冯涛 《中国医药指南》2012,(30):134-135
目的思密达联合藿香正气水治疗病毒性腹泻的疗效观察。方法 112例病毒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藿香正气水治疗,治疗组给予思密达联合藿香正气水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藿香正气水治疗病毒性腹泻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虽然炎热的夏季即将远去,但长沙依然酷热难耐。9月正是大学开学季,很多外地的学生来长沙一时难以适用,再加上军训时的劳累,不少人一不小心就中暑了。这时藿香正气水(丸、胶囊……)就发挥较好的作用了,但最近有报道,一些人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时再用藿香正气水居然造成了中毒,也让很多人不知该怎么用。藿香正气方由藿香、白芷、紫苏、茯苓、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甘草组成,为祛暑剂,具有解表  相似文献   

6.
正"藿香正气水与头孢一起服用,会马上丧命!"最近我在微信朋友圈经常看到这条信息,这是真的吗?有这么恐怖吗?海南郭女士答:藿香正气水和一部分头孢类药物的确不能同服,平时应该避免,但后果并没有网传"马上丧命"那么夸张。藿香正气水中约40%~50%是酒精,也就是乙醇,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内氧化成乙醛,  相似文献   

7.
《首都医药》2008,15(15):47-47
藿香正气水为传统中成药,过去有丸剂,现在又有软胶囊.主要成分有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橘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法半夏、甘草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相似文献   

8.
徐启安 《北方药学》2005,2(4):48-50
针对藿香正气水生产过程中,合格药材厚朴,渗漉后出现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偏低的异常情况.利用醇度测定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实验检测手段,分析和研究乙醇浓度与渗漉液厚朴酚、和厚朴酚含量的相互关系.制定工艺验证方案,对生产异常情况采取补救措施和防范措施.同时,可作为藿香正气水生产工艺参数来源的主要依据,方法简便、快速,为中药酊剂品种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首都医药》2008,15(15)
藿香正气水为传统中成药,过去有丸剂,现在又有软胶囊.主要成分有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橘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法半夏、甘草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3):68-71
目的用乙醇套用法对藿香正气水陈皮渗滤工艺进行改进,节约乙醇,并确定最佳套用参数。方法以橙皮苷溶出量为评价指标,与正常工艺溶出总橙皮苷量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套用续滤液的量与节约乙醇的量对橙皮苷溶出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套用参数。结果藿香正气水陈皮渗滤乙醇套用工艺最佳参数为套用600m L续滤液,节约500m L乙醇。结论确定了藿香正气水陈皮渗滤最佳套用参数且节约乙醇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水联合山莨菪碱片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尿布皮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以藿香正气水联合山莨菪碱片涂擦治疗,对照组予以氧化锌软膏涂擦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香正气水联合山莨菪碱片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藿香正气水乙醇量测定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乙醇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水的乙醇含量,分析影响其不确定度的因素来源,评定对照品纯度、体积、线性和峰面积等因素对藿香正气水中乙醇量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4%(v/v),置信水平为95%,覆盖因子为2。结论可作为气相法测定乙醇含量不确定度计算的一个探索实例。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建立藿香正气水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BEH-C18柱(2.1 mm×150 mm, 1.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检测波长:280 nm。建立藿香正气水的UPLC指纹图谱,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1版)进行相似度评价。结果:建立了藿香正气水UPLC指纹图谱,并标定了9个特征峰,通过对照药材和对照品比对法确定了特征峰的归属。30批藿香正气水相似度为0.704~0.971,聚类分析显示,能有效区分不同厂家之间的图谱差异。结论:UPLC指纹图谱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稳定,能为藿香正气水制剂质量控制,以及各厂家之间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复方芍黄口服液的壳聚糖絮凝沉淀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壳聚糖对复方芍黄口服液絮凝沉淀效果及对主要成分芍药苷、大黄素提取的影响.方法:以平行试验测定水煎絮凝澄清液、水煎醇沉液、水煎自然沉淀液的芍药苷含量及相关成分的保留情况;以留样观察考察其澄清度的稳定性.结果:壳聚糖有较好的澄清效果,对主要成分的保留效果好,对芍药苷保留率为88.7%,高于醇沉法86.4%;澄清度稳定性比醇沉法略差,但符合制剂质量要求.结论:壳聚糖可替代醇沉法用于复方芍黄口服液沉淀分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水联合推拿捏脊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秋季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予以藿香正气水口服联合推拿捏脊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静脉补液,口服蒙脱石散、微生态制剂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4%、96.4%,高于对照组的36.0%、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藿香正气水联合推拿捏脊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且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6.
李万江  冯海青 《医药导报》2011,30(10):1351-1352
目的 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藿香正气水的乙醇含量. 方法 通过收集各厂家生产的不同批次不同浓度的样品和实验室自制含量梯度样品,选择漫反射探头和液体测样附件,在布鲁克公司的OPUS软件环境下,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定量模型,用购买的新样品和十滴水进行验证. 结果 模型的相关系数(R2)=99.04%,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0.719%,用藿香正气水和十滴水作验证,模型预测的结果和实验室测定的结果基本一致. 结论 建立的模型可以准确预测藿香正气水中乙醇的含量,可以用于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控和成品的快速检验.  相似文献   

17.
刘薇芝  胡汉昆  刘萍  刘巍  颜锵 《中国药师》2012,(10):1392-1396
目的:制备依托贝特胶囊,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从制剂的外观、胶囊内容物流动性、溶出度方面考察,对处方进行筛选优化,确定制备胶囊的原料药与辅料的最佳比例,并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考察依托贝特胶囊的稳定性。结果:在最佳处方配比条件下,胶囊的外观、流动性、溶出度较理想。稳定性试验表明,上述条件下制备的胶囊各项考察指标与试验前比较,无明显的改变,稳定性较好。结论:依托贝特胶囊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制备的胶囊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8.
国产麦迪霉素胶囊的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国产麦迪霉素胶囊的溶出度。方法通过稳定性试验考察处方组成、制粒工艺及不同包装材料对麦迪霉素胶囊溶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方、工艺所制备的国产麦迪霉素胶囊的初始溶出度,在20m in时几乎都达100%,但经加速试验30d或长期试验90d后,其溶出度急剧下降,在60m in时仍低于50%。而用日本进口的麦迪霉素原料制备的胶囊,其溶出度及稳定性均很好,经加速试验30d或长期试验90d后,经时20m in的溶出量均大于90%。结论在同样的处方工艺条件下,国产麦迪霉素胶囊放置后溶出度下降较快,而日本进口原料制备的麦迪霉素胶囊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广藿香与土藿香的DNA序列分析及其分子鉴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集鹏  曹晖  刘玉萍 《药学学报》2002,37(9):739-742
目前市场上藿香类商品药材有两种 ,一种为唇形科刺蕊草属 (Pogostemon)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cablin (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 ,主产广东、海南 ,习称“广藿香”,均为栽培品 ,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的功效 ,是中成药“藿香正气水”的主要原料。据我们分析广州市郊黄村产“石牌广藿香”药材茎枝挥发油成分 ,其中 71 %为广藿香酮(pogostone) [1 ] ;另一种来源于同科另一属 ,即藿香属(Agastache)植物藿香Agastacherugosa (Fisch.etMey.)O .K…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正交试验,对藿香正气水中橙皮苷的超声提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超声提取橙皮苷,用HPLC测定其含量。结果:在提取液为40%甲醇、温度为50℃、超声15min条件下,提取率高。橙皮苷在5~100μg·ml~(-1)(r=0.999 6,n=6)浓度范围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为1.38%。结论:方法简单、易操作,稳定可行,为藿香正气水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