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分析白色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对氟康唑的耐药性,阐明耐氟康唑白色假丝酵母菌Erg11基因突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2月医院患者送检各类标本分离的287株假丝酵母菌属,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M27-A3推荐的微量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从177株白色假丝酵母菌中筛选出7株对氟康唑耐药株,对氟康唑靶酶基因Erg11进行PCR扩增、测序,与Genbank上标准序列(X13296)比对分析。结果在7株白色假丝酵母菌氟康唑耐药株和1株敏感株中共发现25个点突变,其中15个同义突变,10个错义突变,10个错义突变分别为V51G、Y53H、C75W、Y79D、V94G、D116E、K119N、K128T、D153E、E266D,其中V51G、Y53H、C75W、Y79D、V94G是新发现的。结论成功分析了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耐药性及Erg11基因突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热带假丝酵母菌分离株对氟康唑的耐药性,并探讨其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检测142株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药物的敏感性,PCR扩增热带假丝酵母菌ERG11全基因序列,DNA测序后经生物信息学分析CtERG11基因突变。结果142株热带假丝酵母菌中,128株对氟康唑敏感,占90.1%;4株为氟康唑剂量依赖(S-DD)株,占2.8%;10株对氟康唑耐药,占7.1%;CtERG11序列分析发现,氟康唑敏感株中未见基因突变;S-DD株中出现G1362A和C1404T沉默突变;耐药株中共出现T225C、A242C、T243C、G264A、A395T、C461T和G1362A等7种点突变,并导致D81A、Y132F和S154F氨基酸突变。结论D81A、Y132F和S154F氨基酸突变可能与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3.
白色念珠菌耐药株CYP51基因突变热点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耐唑类药物白色念珠菌CYP51基因突变发生热点. 方法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患者分离出白色念珠菌,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公布的酵母菌液基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案(M-27方案)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分离出氟康唑(FLC)及伊曲康唑(ITC)的耐药株;根据PCR-SSCP分析结果确定CYP51突变热点是1 364~1 774 bp之间,随机选择12株耐FCZ(MIC≥64 μg/ml)及ICZ (MIC≥16 μg/ml)的白色念珠菌用D1~D2、E1~E2 2对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将其产物测序,并与NCBI网站提供的白色念珠菌参考株进行比对、分析. 结果 12株耐FLC、ITC的白色念珠菌,扩增CYP51基因片段长度包括突变热点在内的667对碱基,即从1 108~1 774 bp;在12株菌当中,共发现13个位点38个碱基突变,突变频率最高的位点是第1 587位中腺嘌呤(A)被鸟嘌呤(G)取代;37个碱基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为无意义突变,只有1 609位的鸟嘌呤(G)被腺嘌呤(A)所取代,导致第488位的缬氨酸被异亮氨酸取代(V488I). 结论 CYP51基因突变是白色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机制之一;CYP51基因突变热点在1 364~1 774 bp之间,但92.3%的碱基突变是无意突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本院临床分离的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及其ERG11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将临床标本接种至沙堡弱平板,用VITEK 2 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所得菌株,保存所得白色假丝酵母菌;按照CLSI-M27-A3酵母菌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氟康唑敏感性试验;选择部分代表菌株进行ERG11基因的PCR扩增、测序及比对分析。结果共分离得162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其中来自痰液标本最多,占68.5%;氟康唑耐药株为11株,占6.8%;剂量依赖敏感株(S-DD)为16株,占9.9%;敏感株为135株,占83.3%;从7株氟康唑耐药和1株氟康唑敏感的白色假丝酵母菌ERG11基因中共发现22个点突变,其中错义突变3个,分别是V51E、D116E、E266D,其余均为同义突变;有2株氟康唑耐药菌株未发现错义突变。结论 ERG11基因的突变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耐药的重要机制,D116E可能是浙江地区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耐药的主要突变位点;对于白色假丝酵母菌耐氟康唑机制的研究不应局限于ERG11基因的突变,应综合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感染假丝酵母菌属的特点及其耐药现状,为临床抗真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常规方法 以萨布罗培养基分离真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20 C AUX假丝酵母菌鉴定板和ATB 3 Fungus假丝酵母菌药敏板进行假丝酵母菌属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 自593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检出5种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占首位,达到479株(80.8%),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51株(8.6%)、光滑假丝酵母菌38株(6.4%)、克柔假丝酵母菌16株(2.7%)、近平滑假丝酵母菌9株(1.5%),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临床常用的5种抗真菌药物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均较好,>85.0%,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敏感性较好达>90.0%,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较差均<75.0%.结论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白色假丝酵母菌与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应重视假丝酵母菌属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PCR方法对白色假丝酵母菌进行种内分型,并探讨白色假丝酵母菌不同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与依据为研究目的。方法唐山市人民医院2005-2012年住院肺癌患者分离得到242株白色假丝酵母菌,根据PCR法采用特异引物扩增白色假丝酵母菌基因组DNA的25SrDNA基因的内含子区,以内含子大小及其中可转座Ⅰ型内含子片段的缺失或插入作为分型依据,对白色假丝酵母菌进行种内基因分型,并对肺癌患者感染的白色假丝酵母菌不同基因型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242株白色假丝酵母菌经PCR方法分为3型,A型166株(450bp)、B型54株(840bp)、C型22株(450、840bp);A型为最常见的基因型,B、C型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A型菌株,对其他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R方法用于白色假丝酵母菌种内的分型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与特异性,不同型别的白色假丝酵母菌耐药性与特定基因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呼吸道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分型和不同基因型白色假丝酵母菌的药敏情况,并探讨基因分型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扩增白色假丝酵母菌基因组DNA的25S rDNA基因内含子区,根据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和数目分型,采用ATB FUNGUS3酵母菌药敏试剂盒对不同基因型白色假丝酵母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80株白色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分为3型:A型39株、B型30株、C型11株;A型是主要的基因型,占48.75%,B型占37.50%,C型占13.75%;3种基因型白色假丝酵母菌均未出现对两性霉素B耐药株,C型白色假丝酵母菌未出现对氟胞嘧啶耐药株,A、B、C型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5.1%、6.7%、18.2%,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5.1%、13.3%、27.3%,对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6%、3.3%和9.1%,B型和C型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率高于A型.结论 A型白色假丝酵母菌呼吸道感染基因分布中占首位,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基因分型对抗真菌药物的选择,控制真菌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78例诊断为恶性肿瘤合并IPFI的各种合格标本进行检测及药敏试验,对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各类真菌189株,第1位是假丝酵母菌属159株,占84.1%,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最高为104株占55.0%,热带假丝酵母菌31株占16.4%,光滑假丝酵母菌14株占7.4%,克柔假丝酵母菌10株占5.3%,曲霉菌属是第2大类真菌,检出23株,占12.2%;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卡帕芬净的耐药率均<10.0%;热带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22.6%;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1.4%、50.0%;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60.0%、50.0%.结论 恶性肿瘤合并IPFI假丝酵母菌属占绝大多数,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下降,非白色假丝酵母菌比例增多;所检出的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部分真菌耐药性严重,提示应尽早进行病原学监测,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确临床住院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9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下呼吸道痰标本分离出的真菌及其药敏率.结果 共检出真菌514株,检出最高的分别是白色假丝酵母菌372株占72.37%、热带假丝酵母菌68株占13.23%、光滑假丝酵母菌26株占5.06%;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ICU和重症监护病房;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均<30.00%;光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为92.31 %、59.09%,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较高,为86.36%.结论 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各种真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不同,临床应参照药敏结果,并考虑每种抗真菌药物的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陈红丽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2):1861-1862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深部常见酵母样真菌感染的病种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鉴定真菌菌种,采用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微量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对药物敏感试验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引起深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酵母样真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占56.5%,热带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分别占14.8%、12.5%、8.8%和5.1%,另有5株酵母样真菌未鉴定到种水平。该216株酵母样真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3.2%、3.7%、7.9%、8.8%和6.0%。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是引起深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酵母样真菌,目前对常用抗真菌药物耐药现象不十分严重,但对唑类抗真菌药耐药应引起足够重视。医院应加强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