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病因 1.病原微生物为单纯疱疹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分为两型,I型和Ⅱ型,I型病毒主要引起口腔与咽喉部粘膜,口腔周围与颜面皮肤,及腰以上皮肤和脑部感染.Ⅱ型病毒主要引起生殖器和腰以下皮肤感染,据分析,口腔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中,90%~95%系由I型病毒引起.在口腔和生殖器都有疱疹史的少数病例中,有可能与Ⅱ型病毒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体外测定抗生素S632A3 抗肠道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I型的作用 ,为筛选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不同稀释度的抗生素S632A3 抑制3种肠道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I型对Vero细胞的感染作用 ,48h后观察细胞病变效应 ,并用MTT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 :抗生素S632A3 能明显抑制肠道病毒及疱疹病毒对Vero细胞的致病变作用 ,使细胞存活率升高。结论 :该药物有较显著的抗肠道病毒及单纯疱疹病毒I型的作用 ,且对细胞的毒性很低 ,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疱疹性口腔炎为单纯疱疹病毒I型感染所致,单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种抗DNA病毒药物, 对单纯疱疹病毒I型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近一年我们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静滴抗病毒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应激对小鼠三叉神经节潜伏感染的单纯疱疹病毒再激活的影响,以期对疱疹病毒复发性感染的发病机制有更深的了解.方法给潜伏感染单纯疱疹病毒I型的小鼠施加高热、过度疲劳、寒冷等不同刺激,然后检测小鼠应激反应后三叉神经节单纯疱疹病毒I型抗原的表达.结果高热、过度疲劳和寒冷应激在小鼠三叉神经节均不同程度地检测到活化的病毒,以高热应激组病毒再激活的数目最多.结论应激可以诱发小鼠三叉神经节内潜伏感染的单纯疱疹病毒I型再激活,是单纯疱疹病毒复发性感染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5.
潘伯荣 《医学争鸣》2001,22(8):707-707
目的 筛选单纯疱疹病毒 I型蛋白组中的 PACS- 1结合蛋白 .方法 根据筛选标准 ,利用 Scan Prosite和 PSORT软件对蛋白质进行分析 ,并结合相关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对分析结果进行校正 .结果 该方法可有效地筛选出 PACS- 1结合蛋白 .利用该方法 ,在单纯疱疹病毒 I型蛋白组中 ,共筛选出可能与 PACS- 1结合的蛋白质 33种 .结论 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筛选 PACS- 1结合蛋白的方法 .筛选出的单纯疱疹病毒 I型的 PACS- 1结合蛋白 ,将为研究 PACS- 1在疱疹病毒发生及潜伏性感染中的作用提供指导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膜炎脑脊液病毒病原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差异。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92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肠道病毒(EV)、单纯疱疹病毒(HSV)I型和II型、EB病毒(EBV)、腺病毒(ADV)及流感病毒(FLuV)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脑脊液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者56例,阳性率为60.8%(56/92)。其中,第一位病原是肠道病毒27例,其次是单纯疱疹病毒I型和II型共14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结论:(1)肠道病毒是本地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主要病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致残率及病死率较其它病毒高。早期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可明显改善愈后。(2)脑脊液中病毒特异性的IgM抗体检测可作为早期病原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黄芪抗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I)的作用。方法 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系统中,采用对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抑制实验,观察黄芪水煎液抗HSV—I的药效。结果黄芪水煎液的半数抑制浓度为0.98μg/ml,最小有效浓度为1.95μg/ml,治疗指数为128。结论 黄芪有较显著的抗HSV—I作用,且对细胞毒性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地应用选择性抗疱疹病毒药作抗疱疹治疗,深入了解其作用原理、选择性原理及代谢情况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说,已发现有选择性的抗疱疹病毒药物的作用具有下列特性之一种或数种,而并非通过使病毒灭活或干扰病毒颗粒摄入细胞所致。 1.能被病毒特异性酶所激活。如疱疹病毒特异性胸甙激酶(TK)依赖性药物。 2.能选择性抑制病毒复制所需要的特异性酶的活性或合成。如磷酰甲酸(PFA)及磷酰乙酸(PAA)。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不同应激对小鼠三叉神经节潜伏感染的单纯疱疹病毒再激活的影响,以期对疱疹病毒复发性感染的发病机制有更深的了解。方法 给潜伏感染单纯疱疹病毒I型的小鼠施加高热、过度疲劳、寒冷等不同刺激,然后检测小鼠应激反应后三叉神经节单纯疱疹病毒I型抗原的表达。结果 高热、过度疲劳和寒冷应激在小鼠三叉神经节均不同程度地检测到活化的病毒,以高热应激组病毒再激活的数目最多。结论 应激可以诱发小鼠三叉神经节内潜伏感染的单纯疱疹病毒I型再激活,是单纯疱疹病毒复发性感染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0.
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统称为疱疹病毒感染。除Ⅰ型(唇型)单纯疱疹病毒(HSV)和Ⅱ型(外生殖器型)HSV外,疱疹病毒包括巨细胞病毒、水痘样带状疱疹病毒和非洲淋巴瘤(EB)病毒。常见于猴的B型疱疹病毒即一种EB病毒,可传染给人,有时引起致命性感染。此外,马、牛、猪、猫、狗、豚鼠、小鼠和鸡可为一些疱疹病毒的宿主。疱疹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一般罕见,若一  相似文献   

11.
蒋文玲  汪玎妍 《广东医学》1992,13(2):100-101
单纯疱疹病毒(HSV)是危害人类的最常见传染性病原之一。根据其抗原性质的不同,可分为I型(HSV-1)和Ⅱ型(HSV-2)。由于大多数HSV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还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鉴于HSV感染相当普遍,为此,我们于1990年5~8月用快速、敏感的  相似文献   

12.
王茜  曾抗  孙乐栋  周再高  刘凤岩 《医学争鸣》2006,27(13):1217-1219
目的:克隆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糖蛋白G-2(gG-2)全长基因并对糖蛋白G-2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方法:用PCR法扩增HSV-2的gG-2基因,连接到pGEM-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株后测序. 利用Lasergene,Clustal X等软件,进行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结果:完成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gG-2全长基因克隆. 通过B细胞抗原表位分析,发现HSV-1的gG-1和HSV-2的gG-2氨基端的同源性很低. gG-2蛋白在"独特区"存在抗原指数非常强的抗原表位. 结论:成功构建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gG-2全长基因克隆,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诊断试剂的研发及抗单纯疱疹病毒疫苗研究寻找更好的靶位点提供研究材料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盐酸万乃洛韦(valaciclovir hydrochloride)是阿昔洛韦的前体药,即阿昔洛韦的L-缬氨酸酯盐酸盐.其对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2型(HSV-2)的抑制作用强,对水痘疱疹病毒、EB病毒以及巨细胞病毒的抑制作用弱.  相似文献   

14.
单纯疱疹并不引起生殖器疱疹和口周围疱疹,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性病科疾病,因病人用单一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常反复发作,给患者增加痛苦,为家庭带来经济负担.2001年1月~2006年6月,对门诊智能生物微矩(芯片)分析系统,优生监测疱疹病毒的阳性40例及女性生殖器疱疹50例,采取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对I型、II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芪多糖硫酸酯的合成及其抗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黄芪多糖(PAM)硫酸酯,寻找具有优良抗病毒活性的物质。方法:将纯化得到的PAM,用硫酸化试剂氯磺酸-吡啶合成PAM硫酸酯(PAMS),采用体外抗病毒试验测定了PAMS对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活怀。结果:制备了PAMS,在抑制HSV-1活性的试验中给药组与对照组(阿昔洛韦,ACV)之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结论:PAMS有很强的抑制I型单纯疱疹病毒的活性,在相同浓度下,优于ACV。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抗病毒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某些中草药被证实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抑制是高效率的,某些民间中草药方有较特殊的疗效。我们对5种中草药的不同溶剂提取液进行了抗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和乙塑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 (1)中草药地耳草、淫羊藿、积雪草、旋覆花、刘寄奴均来自南昌市各中草药店和医院药房。(2)病毒株: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KO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单纯疱疹病毒抗体亲合力是否与单纯疱疹病毒传播给新生儿的风险有关。研究设计:根据市场上的Focus H erpeSelect-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采用感染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1的非妊娠受试者的血清开发一种新的I型单纯疱疹病毒亲合力测验。采用该测验以及之前开发的II型单纯疱疹病毒亲合力测验,对把单纯疱疹病毒传播给新生儿以及分娩时生殖器分泌物中单纯疱疹病毒被隔离而未传给婴儿的女性,比较母亲的单纯疱疹病毒-1和单纯疱疹病毒-2抗体亲合力。结果:感染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1的非妊娠受试者的血清被用于进行单纯疱疹…  相似文献   

18.
1具有抗疱疹病毒作用的药物现状与进展人类疱疹病毒(HerpesVirus)分为8型,其中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SimplexVirus-1,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erpesSimplexVirus-2,HSV-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Epstein-Barr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根据聚合酶链反应与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的多态性(PCR-RFLP),对儿童脑脊液(CSF)和血液中的六种主要人疱疹病毒进行检测和鉴别。方法:本研究在人疱疹病毒DN A聚合酶基因合适保留区内结合两种引物。在进行PCR扩增时,一种引物用于扩增巨细胞病毒(CM V)、EB病毒(EBV)、1型单纯疱疹病毒(H SV-1)和2型单纯疱疹病毒(H SV-2),另一引物用于扩增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 ZV)和6型人带状疱疹病毒(H H V-6)。再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am H I和BstUI,顺利完成病毒种属识别。利用此技术,共检测98份脑脊液样品和75份血液样品。同时,对全部血…  相似文献   

20.
陈学军  王尚兰 《四川医学》2002,23(2):206-208
疱疹病毒是一大组DNA病毒 ,至少包括 12种病毒 (表 1) [1] 。近年来 ,在AIDS患者的KS组织中发现了一种新的γ疱疹病毒 ,称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 ,又称人疱疹病毒 8型 (HHV8)。表 1 疱疹病毒科组成α 疱疹病毒 β 疱疹病毒 γ 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1型(HSV1或HHV1 )人类巨细胞病毒(CMV和HHV5)疱疹病毒saimiri(HVS)单纯疱疹病毒 2型(HSV2或HHV2 )人类疱疹病毒 6型(HHV6)EB病毒 (EBV或HHV4)马疱疹病毒 1型(EHV1 )人类疱疹病毒 7型(HHV7)马疱疹病毒 2型(EHV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