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症,是指突然发生的疾病和意外损伤而言,有时也包括轻的病症骤然转剧。具来势猛、症情急痛苦大、易逆变的特点。针灸治疗急症,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历史,古今医家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理论和经验。系统地研究整理有关典籍文献,认真地总结这方面的成就(也有教训),对于提高现代急症救治水平,促进急症针灸防治学的发展,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2.
明清最后形成明清两代成就不一,分而述之。明代是我国针灸发展史上的鼎盛期.至此,急症针灸学基本形成。针灸治疗的急症病种,大大超过前代,急症针灸的理法方穴进行较全面的总结。一、扩大急症病种:《神应经》所载针灸治方460余条症状中,急症几占三分之二,杨继洲氏在  相似文献   

3.
4.
吴旭 ,江苏南通人。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附属医院 (江苏省中医院 )主任医师 ,江苏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作者自 1997年 6月始由南京市卫生局组织正式拜吴旭教授为师 ,学习针灸之道。今将部分心得与读者共享 ,不足之处 ,还望指正。面瘫一症 ,临床常见 ,可分中枢性、周围性两种 ,本文主要讨论周围性面瘫。吴老师常说 :“面瘫人人会治”。诚然 ,早在《内经》中就提出了外敷、膏熨、食疗、燔针等治疗方法 ,现代亦具体到有毫针刺法 ,灯心灸配针刺 ,电针加艾灸 ,隔姜灸 ,透刺加雀啄灸等多种方法 ,亦取得较好的疗效。笔…  相似文献   

5.
从文化理念、学术包容、改变认识视角、人才培养等方面对针灸学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索,指出要用先进文化引领针灸学术;凡对针灸学发展有益的理念、技术方法,都要努力借鉴;针灸研究的创新,应当改变思维定势,学会"从月亮上看地球";当代针灸人才的塑造,需要通过教育和实践,使他们敢于超越先人,力求遵循中医发展的规律,继承但不满足于模...  相似文献   

6.
针灸学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针灸学的教学改革,应从优化教学内容入手,改革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针灸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针灸的兴趣为目标,对传统的针灸学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势在必行。1改变传统针灸学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各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应用最多的就是P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模式要求以问题为基础,以病案为媒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讨论。PBL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有相对牢固的基础知识与对资料较高的归纳、总结能力。  相似文献   

8.
昊旭教授擅于辨证治疗针灸科疑难病,每以通督温阳法治疗难治之疾,取得良好效果,文章列举运用通督温阳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头痛、闭经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9.
针灸学重点学科概况针灸经络研究所主题词针灸学,@重点学科针灸学科在院领导的支持和上级领导的关怀下于1992年经论证被省教委定为重点学科。1994年又被省教委列为重点支持并推荐申报国家“211工程”,同年又经上级批准建立了针灸经络研究所与针灸系一套人员...  相似文献   

10.
针灸学教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学实践出发,阐述了如何适应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改革的发展,在有限的课时内,针对针灸学课程体系中四部分内容各自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培养实践性和创新性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中医针灸学的教学改革 ,应从优化教学内容入手 ,改革教学手段 ,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相似文献   

12.
吴旭教授擅于辨证治疗针灸科疑难病,每以通督温阳法治疗难治之疾,取得良好效果,文章列举运用通督温阳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头痛、闭经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3.
三国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左思撰著的《三都赋》,时由文学家皇甫谧作序,张载作注,面世后便广为传播。后来贵族富豪们附庸风雅,也纷纷加入了传抄的行列,结果洛阳街头的纸店供货吃紧,纸张的价格也随之不断上涨。这就是洛阳纸贵的典故。作序者皇甫谧不仅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中国最杰出的针灸学家。皇甫谧(215—282),幼名静,字士安,晚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皇甫谧自幼过继于其叔父,居住在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他年少时顽  相似文献   

14.
循证医学是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对患者作出医疗决策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临床学科。临床医生在医疗行为中要做到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达到最佳疗效,从而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针灸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医学,其医学模式、研究方法等均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依据。循证医学理念给我国这一传统医学的分支带来了无数启示,如何使经验医学早日转变为循证医学模式将是我们目前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从天人相应、形神合一、五运六气3个方面对"时间针灸学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认为掌握时间针灸学的理论渊源是将其在临床应用的前提条件和有效途径,并通过四时阴阳和五运六气对人体的影响和十二经气血流注规律的分析,进一步佐证了时间针法和时间灸法的可行性,为今后时间针灸学的应用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先导学科,承担着沟通中医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桥梁作用.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几何级增长,传统针灸学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在生命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重新认识了针灸和针灸学,认为针灸效应存在相应的物质基础和调控机制.在针灸学定义中充分体现生命科学的概念将有助于针灸学临床和科研协同发展.本文从针灸学定义及“针灸效应物质基础研究”的概念和思维方式转变出发,探讨针灸学的生命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漫谈北宋的针灸学张五钢(郑州大学,郑州450052)主题词针灸学,医学史,宋朝针灸一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独特的传统医疗技术,在世界的医学宝库中放射着耀眼的光芒。1北宋时期政府部门对针灸的重视从春秋战国的扁鹊起,针灸名医代不乏人,到了宋代,针...  相似文献   

18.
针灸学双语教学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明确双语教学目的 ,把握针灸学双语教学特点并编写英文讲稿 ,设计双语教学实践过程 ,改革考试方式 ,实行双语并举。  相似文献   

19.
《现代针灸学概论》系袁其伦大夫20多年潜心钻研编著,于1990年12月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发行。作者不仅搜集大量的针灸科研文献,而且在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针灸学科学体系新模式方面提出了卓越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均表现为靶器官严重损害的临床症状,及时正确的降压、对症治疗可以有效逆转病情进一步恶化,阻断靶器官的继续损害。本症发病急、进展快、致死致残率高,全面了解病情,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严格选择药物搭配,适当的急缓降压处理能够逆转高血压对主要靶器官如心、脑、肾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