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益肺法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疗效,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肢体力量、呼吸功能以及ALS功能进行评估。方法:选取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或病房收治的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连用自拟的健脾益肺方,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各组患者的ALS功能评分,MRC肌力评分、肺功能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前后2组患者MRC肌力评分、肺功能指标,以及ALS功能量表得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给药前后的ALS功能量表和MRC肌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给药8周后观察组的MRC肌力评分及ALS功能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肺法治疗ALS有效,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运动及呼吸功能保持稳定,延缓疾病进展,有改善疾病预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肺脾论治对肌萎缩侧索硬化(ALS)运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36例肺脾两虚的ALS患者加服自拟健脾益肺方,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ALSFRS-R、ALSAQ-40的改变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前后患者ALSFRS-R总分、延髓症状积分及ALSAQ-40中社会交往亚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0.032、0.008),余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ALSFRS-R每月下降均值为0.64±1.382,随访期间每月下降均值为0.66±1.95。结论从肺脾论治ALS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疾病进展,有改善疾病预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运用龟鹿二仙胶加减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确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5例,采用力如太联合龟鹿二仙胶加减并配合中医药传统疗法治疗;对照组13例,单用力如太治疗。对于两组患者分别运用中医证候评分和ALSFRS-R量表行疗效评价,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临床积分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SFRS-R量表评分仍都在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力如太联合龟鹿二仙胶加减配合中医药传统疗法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安全有效,可缓解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言语不利、流涎、吞咽困难、肢体无力等症状,并能在一定程度延缓ALS病程进展的速度,疗效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电针针刺颈、腰夹脊穴结合艾灸关元、足三里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疗效,探讨针灸治疗该病的有效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的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17例,电针针刺颈部双侧C5~T1夹脊穴,腰部双侧L1~S1夹脊穴,艾灸取关元、足三里穴。每天1次,6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d,共4个疗程。采用临床疗效评价、ALS功能评分量表(ALSFRS-R)及改良的MRC分级法行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MMT)进行疗效评估,并统计分析。结果:17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经电针配合艾灸治疗后显效2例,好转3例,无效12例,且疗后ALSFRS-R评估量表及MMT检查评分均优于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电针针刺颈部C5~T1夹脊穴,腰部L1~S1夹脊穴配合艾灸关元、足三里穴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和肌力下降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新中医》2018,(3)
目的:观察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加用活血通窍饮Ⅰ号方内服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治疗后的效果,用洼田饮水试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总有效率76.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疗效肯定,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凸显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并发症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6.
钟杭科 《新中医》2018,50(3):53-56
目的:观察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风痰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则加用活血通窍饮Ⅰ号方内服治疗,2组连续治疗2周。对比2组治疗后的效果,用洼田饮水试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总有效率76.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窍饮Ⅰ号方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疗效肯定,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凸显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并发症的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脾益肺方配合按摩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神经功能及肌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ALS患者为研究对象,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健脾益肺方配合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ALS功能评分量表(ALSFRS)、Appel量表]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肌电图检查结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Appel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ALSFRS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失神经电位、单纯相例数均较治疗前减少,且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肺方配合按摩治疗可有效改善ALS患者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和肌电图参数,促进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吞咽随意饮水方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1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吞咽训练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吞咽随意饮水方案治疗.采用日本藤岛一郎吞咽困难分级量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吞咽障碍改善情况,采用体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益肺汤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ALS患者给予健脾益肺汤治疗3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ALSFRS量表、Norris量表、Appel量表及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变化情况,并对量表间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SFRS量表、Norris量表、Appel量表积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量表间相关分析提示ALSFRS量表与Norris量表呈高度正相关,而Appel与Norris量表及ALSFRS量表呈高度负相关;中医证候量表与Appel量表呈高度正相关,而与ALSFRS量表及Norris量表呈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配合健脾益肺方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例ALS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给予营养支持、对症处理,在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肺方颗粒,每日1剂,分两次冲服,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采用电极法测定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血气分析,记录BIPAP呼吸机使用时间及ALS自我评估问卷(ALSAQ-40)评分. 结果 治疗后患者PCO2、PO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ALSAQ-40量表情绪反应评分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PAP呼吸机配合健脾益肺方可有效缓解ALS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呼吸肌疲劳,改善其呼吸功能,并缩短BIPAP呼吸机使用时间,改善其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芪茸颗粒联合太乙神针灸法对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脾肾阳虚型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脾肾亏虚型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均给予芪茸颗粒口服,联合太乙神针灸法治疗。结果和治疗前基线水平相比,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评分、ALSFRS-R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芪茸颗粒联合太乙神针疗法通过补肾固脾、调和阴阳、通经活络,可以明显改善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脾肾阳虚型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共84例。对照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及咽喉肌经皮电刺激治疗,治疗组病人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汤剂(补中益气汤加减),同时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咽喉肌经皮电刺激治疗,治疗3周前后进行视频吞咽造影检查(VFSS)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判断其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VFSS和SSA,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对于吞咽功能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2种方法均有效,但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3.
复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观察自拟复肝解毒汤(主药;虎杖、白花蛇舌草、田基黄、广郁金、川楝子、白芍药、柴胡、生麦芽、五味子、砂仁)的疗效,将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肝炎灵加服复肝解毒汤,对照组(36例)用肝炎灵加服乙肝清热解毒冲剂。观察治疗中(4周)、后(12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相似;治疗组ALT、AST、TBiL在第4周已有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在12周明显降低;肝功能的复常率和HBV-DNA、HbeAg的转阴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复肝解毒汤能缩短慢性乙型肝炎的疗程。  相似文献   

14.
重用补气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观察大剂量补气中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机理。方法:对31例患者运用静脉点滴、口服黄芪制剂以 剂量补气药兼以养血益肾汤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情况,2年后随访。结果:总有效率74.19%,无1例死亡。结论:大剂量补气中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可改善患者肌肉萎缩,肌力减退,延长病人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中风伴有肢体痉挛疼痛的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芍药甘草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肌张力及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患肢肌张力改善、疼痛减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加味配合针刺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中风后肢体痉挛并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烧伤方外敷治疗实验性烫伤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选择6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烧伤方组、京万红组,每组20只。各组用80℃恒温热水对大鼠造成Ⅱ度烫伤模型,烧伤方组和京万红组大鼠分别采用烧伤方和京万红软膏外敷烫伤皮肤,每日4次,每次约2 mL,连续7 d;观察其对烫伤创面愈合、水肿抑制、中枢调控镇痛(脑啡肽)以及机体抗氧化防卫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烧伤方组和京万红组在烫伤创面愈合、水肿抑制、中枢调控镇痛以及机体抗氧化方面均有显著疗效;并且烧伤方组疗效优于京万红组。结论烧伤方能促进烫伤创面愈合、抑制水肿、对中枢调控发挥镇痛作用,能提高机体抗氧化防卫系统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90例70岁以上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针刺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和吞咽能力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疗程结束后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和吞咽能力评价均有显著改善(P〈0.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Ninety cases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were treated by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Tuina and the effective rate was 94.4%.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1.9%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Frozen Shoulder Decoction added by other herbal drugs) of 83 cases.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treatmen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ffective, but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cure rate was higher, the duration of treatment was shorter and the sequelae of conglutination and rigidity of the shoulder joint, muscular atrophy and so on were reduced. Translator: KUAI L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进行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对1例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3个月的患者进行三个阶段全面评估及治疗,评估采用30ML洼田饮水试验、改良吞咽能力评价标准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及改良瑞秋洛斯阿米哥斯量表四个量表。根据评估结果,三个阶段(能够吞咽→不能吞咽→不愿吞咽→经口进食)分别采取侧重点不同的治疗方案,使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改善,最终脱离管道喂养。在患者不愿吞咽的阶段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认知行为治疗,使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根本性改善。结果:经过系统化,规范化的认知行为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改善,成功拔除鼻饲管并可安全有效经口进食。结论:对本例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后,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改善,GCS评分15分,RLAS-RV级,洼田饮水试验Ⅰ级,MMASA评分153分,患者可经口正常进食,异常的吞咽行为模式消失,认知行为治疗对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的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