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外表现.方法:对86例肺炎支原体表现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皮肤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消化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骨骼及肌肉损害、等均为肺炎支原体肺炎之肺外表现.结论:有肺外表现的呼吸系统感染,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肺损害CT表现及演变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肺部CT表现、肺外合并症与中毒剂量、检查时间相关。剂量小时肺部损害程度轻,剂量大时肺部损害程度重;随检查时间不同出现以下CT改变:早期(≤7d),以肺周边分布为主的磨玻璃、实变影,同时伴肺过度通气;中期(7~14d),磨玻璃影、肺实变有逐渐吸收、范围缩小趋势;晚期(≥14d),以肺间质纤维化为主要表现。结论:百草枯中毒时肺实质、肺间质均受累,早中期以肺实质损害为主要CT表现,晚期以肺间质损害为主要CT表现。CT扫描有助于观察肺损害的程度、演变,有助于显示肺外合并症,对判断预后、制订治疗方案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正>腺病毒(adenovirus,ADV)肺炎是婴幼儿肺炎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其病理特征表现为局灶性或融合性坏死性肺浸润和支气管炎改变,重症病例可出现肺外表现,如心力衰竭、心肌损害、肝功能损害及中毒性脑病等。现将130例腺病毒肺炎患儿相关实验室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2年4月本院确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损害是疾病发生发展及诊疗过程中出现类似ARDS的肺实质性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或I型呼吸衰竭。2001年3月至2008年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住院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肺损害,现将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百草枯中毒可以引起多个重要器官脏器损害,其中以肺损伤为特征性改变,病理学特点主要表现为出血、水肿、弹性纤维增生等,最终形成肺纤维化;胸部影像学常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磨玻璃样改变、肺实变、气胸、胸腔积液等,存活者最终形成肺纤维化改变.以上这些结构上的改变反映在功能上则肺功能检查可以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混合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等,表现为TLC、FRC、RV、VC、DLCO、VA、FEV1、FVC、FEV1/FVC异常,但肺功能改变与中毒程度明显相关,轻症病人可以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动脉血气分析可出现A-aDO2升高,伴或者不伴有低氧血症,且A-aDO2越高,肺损害越重.目前关于血气分析对百草枯中毒肺损害评价的研究较少,尚没有关于A-aDO2与百草枯肺损害程度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进行性肺损害HRCT表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5例百草枯中毒死亡病例的临床及进行性肺损害HRCT表现。结果 中毒早期(1~7 d)HRCT表现肺纹理增粗、紊乱、模糊,局部肺叶透光度减低,胸膜下见磨玻璃影及少许实变影。中毒中期(8~14 d)HRCT表现肺纹理进行性增粗、紊乱,磨玻璃影及实变影范围增大,气胸、纵膈及胸壁皮下气肿。中毒后期(≥15 d)HRCT表现肺实质性病变、肺间质性病变、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伴肝脾肾肿大。结论 百草枯中毒进行性肺损害HRCT表现与临床病情发展转归具有一致性,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肺部损害的病变特征.方法 对93例RA中有肺部表现的4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呼吸系统症状和体征、胸部X线检查和肺功能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RA患者肺部损害发生率为49.5%;呼吸系统表现主要为慢性咳嗽及进行性呼吸困难;体征主要有爆裂音;胸部X线检查表现为肺间质纤维化、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肺结节、肺纹理增多和肺部渗出性病变.肺功能损害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和小气道通气障碍.结论 RA对呼吸系统的损害较常见,应加以重视,RA患者应定期行胸部X线片及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8.
胡光  王朝辉  卓华钦 《海南医学》2006,17(11):20-21,139
目的 探讨尿毒症所致肺损害的胸部X线表现及预后.方法 对24例尿毒症肺损害患者(尿毒症肺组)进行分析,并与16例非尿毒症肺害患者(非尿毒症肺组)相比较.结果 尿毒症所致肺损害的胸部X线表现多种多样,血液透析后可得到改善;与非尿毒症肺组相比尿毒症组的血红蛋白(Hb)、血浆蛋白(ALB)、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降低(均P<0.05),而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升高(均P<0.05),尿毒症肺的发生与透析不充分和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有关.结论 尿毒症所致的肺损害在临床上较常见,应予以重视;其发病机制复杂,胸部X线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血液透析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是一种影响全身的慢性疾病,除表现为肝脏本身的病变外,也可因对呼吸系统的损害而表现为呼吸困难。现将肝硬化患者呼吸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综述如下。1低氧血症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气分析,结果表现为动脉血氧分压(PaQ)、二氧化碳分压(Pa吗)及血氧饱合度(SSO)比正常人显著降低ill。临床可表现为面色晦暗,口唇紫钳,村状指及肺性骨关节病变。一般认为肝硬化患者存在肺内动.静脉分流及周围动静脉分流是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其次,肝硬化患者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泡一毛细血管弥散功能异常、肺通气功能障碍等多因素也促使…  相似文献   

10.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非干酪性肉芽肿为病理特征的系统性疾病,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肉芽肿性疾病。常累及胸腔内淋巴结和肺,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部分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非典型胸内结节病易与其他疾病如:结核、淋巴瘤、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癌等相混淆,尤其是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非典型结节病较为少见,临床易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因为血管和结缔组织硬化,小血管增生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除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外,还可造成胃肠道、肺、心脏及肾脏等内脏功能损害。肺部感染及肾功能衰竭是其主要死亡原因。早期积极治疗并规范系统性硬化症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发肺外损害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2006年10月~2009年10月收治MP感染出现肺外受损患儿116例,对其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结果:116例MP感染有肺外并发症病例,表现有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皮肤黏膜淋巴结及骨骼肌肉系统等损害,经大环类酯类抗生素治疗全部治愈.结论:临床医师应增加对MP感染所致肺外损害的认识,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以降低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肺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45例MP感染致肺外系统损害的患儿资料。结果:MP感染可引起神经、血液、心血管、消化、泌尿系统及皮肤黏膜、肌肉和关节等多系统损害,经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对症处理,几乎全部治愈出院,仅1例出现运动障碍。结论:MP感染除了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可并发肺外多系统、器官损害,甚至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  相似文献   

14.
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理目前倾向于上皮细胞吸附及免疫学两种机制。其中免疫调节异常在肺炎支原体损害致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肺炎支原体的肺外表现通常涉及多个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组织、相关免疫系统损害、相关肌肉及关节损害。临床工作中应重视MP肺外损害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韦格纳肉芽肿肺损害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43例确诊有肺损害的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多为多器官受累,肺部受侵犯几率为72.8%,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等.肺部影像学表现病变多样,结节和空洞是最常见表现,亦可呈片状侵润及支气管狭窄改变,易被误诊.结论 韦格纳肉芽肿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肺是最易侵犯的器官之一,但肺临床症状及胸部影像均无特异性表现,容易误诊.组织活检和ANCA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冯梅  蒋喜凤 《中外医疗》2013,32(17):80-8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I型双重感染临床特点,提高对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I型双重感染的诊治水平。方法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诊断的83例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I型双重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I型双重感染患儿热峰高、热程长,咳嗽剧烈,婴幼儿易伴喘息。83例患儿中49例患儿出现肺外表现,其中心血管系统损害16例,血液系统损害15例,消化系统损害11例,皮肤系统损害3例,神经系统损害3例,泌尿系统损害1例。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对症治疗,除1例以肝功能损害为首发症状的患儿治疗3d自动出院外,其余患儿疗效显著。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I型混合感染时表现复杂多样,可致多脏器损伤的肺外合并症表现,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肺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CH)肺损害的临床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0年诊断的 4 4例LCH的临床资料。结果  4 4例LCH中肺受累 14例 (占 33% ) ,其中小儿10例 ,占小儿LCH发病的 31% ;成人 4例 ,占成人LCH发病的 33%。无呼吸道症状 5例 ,咳嗽、咳痰8例 ,其中伴气促 2例。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肺间质损害 ,表现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蜂窝状、网点状、小结节状改变等 ,亦可见肺气肿、胸腔积液、胸膜增厚 ,以及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小儿合并支气管肺炎 6例 ,曾误诊为原发病 4例 ,其中 2岁以下 5例 ,致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2例 ,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误为肺结核 2例及乳糜胸 1例。化疗后 ,症状及肺部病变可明显改善。结论 肺是LCH常累及脏器 ,有影像学改变不一定出现呼吸道症状 ,尤其 2岁以下小儿易合并支气管肺炎、败血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LCH肺损害无临床特异性而易误诊 ,胸部CT有利于早期发现肺损害病变。及时诊断、化疗 ,可使肺病变改善  相似文献   

18.
黄艳娟 《右江医学》2000,28(3):219-219
严重的脑出血同时或相继发生心、肺、肾、胃肠道等多系统器官功能损害,造成恶性循环,增加了病情的复杂性及抢救难度。其临床疗效转归,与正确的诊断、治疗及周密的观察护理有密切关系。我科从1997年1月~1999年10月共收治381例脑出血患者,其中合并多器官损害者41例,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  41例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45~80岁。合并心、肾功能损害16例,合并心、肺、胃肠功能损害14例,合并肺、肾功能损害11例。主要表现为意识、瞳孔、血压的改变,尿少,呼吸衰谒,应激性消化性溃疡出血。治愈20例,好转13例,死亡8例。观察与…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经临床证实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08例中69例(67.60%)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损害。女性62例(89.96%),21~40岁50例(72.46%)。心脏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心悸、心脏杂音、高血压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异常。81.20%的患者X线表现心脏增大,心脏外形大多呈主动脉型及普大型,69.65%的患者有肺瘀血,部分患者有胸腔积液、间质性肺炎等改变。所有的心肺X线表现并不具特征性,诊断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检查及X线表现这三项资料,而X线检查对观察心包炎,肺循环、胸、肺改变较其他检查为优。因此,重视X线表现,对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检出率,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损害1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郝凤芹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701-1702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损害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均有发热,热型不规则,均有不同程度咳嗽,胸部X线检查示两肺纹理增粗模糊15例,双下肺浸润阴影8例.18例患儿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均为阳性.肺外损害:发热伴消化系统症状5例,其中B超检查示肝脏肿大3例;伴有心血管系统表现(心悸、胸闷)4例;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起病4例;伴有泌尿系统损害者4例;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者1例.给予阿奇霉素5~10 mg·kg-1·d-1,静脉滴注,18例患儿全部治愈.随访1年无反复发作的慢性支原体肺炎及肺外并发症发生.结论 支原体感染可致支原体肺炎,同时可致肺外多器官系统损害,临床应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并早期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