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蓓蓓  张行 《耳鼻咽喉》1999,6(4):220-224
为了探讨生长因子自分泌刺激环路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以βactin为内参照,测定喉癌、癌旁正常喉粘膜衣声带息肉论生长因α(TGF-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水平。结果显示,喉癌和癌旁组织TGF-α和EGFRmRNA水平明显高于声带息肉组织而喉癌组织TGF-αmRNA水平又高于癌社组织,表明TGF-α及其受体在喉癌的极早期,甚至尚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将26例鼻息肉标本及14例下鼻甲标本行FGF和增殖细胞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发现PCNA在鼻息肉组的阳性率(78.6%)显著高于下鼻甲组(0.0%),FGF在鼻息肉组的上皮及腺体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下鼻甲组(P<0.01,P<0.001),且二者的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P<0.01)。我们推测FGF对鼻息肉上皮及腺体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并参与鼻息肉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喉癌EGFR和PCNA表达及DNA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喉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和DNA含量,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与喉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和图像分析仪检测正常喉粘膜、喉鳞癌的EGFR、PCNA和DNA指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喉鳞癌的EGFR的阳性表达率为54.8%,与正常喉组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EGFR的阳性表达与喉癌的病理分级和5年生丰率无显著相关,而PCNA阳性表达和DI则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喉部鳞状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喉部鳞癌的特征,组织分化的关系。方法;用斑点杂交法检测20例喉鳞状细胞癌活体标本。结果:15例出现EGF-R mRNA表达,其表达率为75A%。EGF-R mRNA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的部位无关;而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T3,T4期的表达高于T1,T2期;分化程度低的肿瘤,其EGF-R mRNA表达高于分化程度中  相似文献   

5.
关桂梅  杨继红 《耳鼻咽喉》1999,6(3):165-168
为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将26例鼻息肉标本及14例下鼻甲标本行FGF和增殖细胞抗原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发现PCNA在鼻息肉组的阳性率(78.6%)显著高于下鼻甲组(0.0%),FGF在鼻息肉组的上皮及腺体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下鼻甲组(P〈0.01,P〈0.001),且二者的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P〈0.01)。我们推测FGF对鼻息肉上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血管生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与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 血管生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与NPC 侵袭转移关系,为在分子水平干预肿瘤血管形成,预防NPC复发和转移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了56 例NPC,20 例无瘤鼻咽部石蜡标本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 MVD) 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表达。随访3 年,NPC复发转移17 例,无复发或转移39 例。结果:复发转移组的血小板聚集率MAR,MVD 及VEGF的表达较无复发转移的表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VD 及VEGF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结论:NPC 血管生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与癌浸润和转移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指标,对采用血管生成抑制剂及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防止NPC转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泡状核细胞癌(VNCC)和低分化鳞癌(PDSCC)的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性。方法: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SP法)技术,检测VNCC和PDSCC癌组织中CerbB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用原位末端标记(ISLE)方法检测癌细胞凋亡,并对其预后和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VNCC的ISEL和PCNA染色强度指数(SI)明显高于PDSCC;②VNCC的CerbB2、EGFRmRNA和CerbB2蛋白表达与PDSCC无明显差别;③VNCC的5年生存率比PDSCC高。结论:与PDSCC比较,VNCC是一种生长增殖活跃、分化程度更低,但有较好预后趋向的一种癌型。  相似文献   

8.
针对常规免疫组化检测石蜡包埋的喉癌组织中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E6蛋白阳性率低、信号模糊等缺点,我们探索出一种敏感而有效的检测方法———原位免疫PCR(InSituImmuno-PCR,ISI-PCR),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9例16/18型HPVDNA阳性的喉癌高分化鳞癌石蜡包埋组织。生物素标记PaTEL14/EcoRIDNA片断。PCR引物:5’-ATACCTATTGCCTACGGCAG-3’;5’-CGTTAGTAAATGAATTTTCT-3’。1.2 方法…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明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NIP)组织中的探讨其在NI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1例NIP标本及6例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的下鼻甲标本,检测VEGF及其胎肝激酶受体,以图像分析仪半定量测定VEGF和flk-1的表达强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大鼠嗅球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合成、分泌和作用的靶细胞及其与受体(FGFR)表达的相关性;探讨中药红景天素抗大鼠嗅球衰老的信号传导机制。方法:取Wister大鼠青年对照组;老龄对照组和老龄红景天素用药组各10只,3个月后断头处死,取嗅球,以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FGFmRNA和FGF、FGFR蛋白在大鼠嗅球中的表达。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鼠嗅球中FGFmRNA、FGF、FGFR的表达明显减少;青年对照组和老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老龄红景天素组FGFmRNA、FGF、FGFR明显高于老龄对照组(P<0.05)。并且FGFR与FGF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大鼠嗅球组织的生长,发育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信号传导密切相关;推测红景天素主要通过诱导大鼠嗅球FGF的表达,上调其受体FGFR的信号传导途径,发挥其对嗅球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喉癌、喉粘膜不典型增生、声带息肉组织各18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水平,结合显微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声带息肉组织中EGFR存在于基底细胞层,偶见于棘细胞层,而在喉粘膜不典型增生及喉癌组织的各层细胞均有表达。喉癌细胞中EGFR含量明显高于声带息肉及喉粘膜不典型增生细胞(均为P<0.01),病理分级不同的喉癌细胞EGFR含量不同,Ⅱ、Ⅲ级鳞状细胞癌中均较Ⅰ级中增高(P<0.05),喉粘膜不典型增生细胞较声带息肉基底层细胞EGFR含量无增高(P>0.05)。本结果提示:在喉部常见疾病中,EGFR的过量表达是喉鳞状细胞癌的特有表现,并且EGFR的表达水平同喉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喉部鳞状细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细胞分化及预后的关系,作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了36例喉部鳞状细胞癌的石蜡标本,发现24例出现EGF-R阳性表达,其表达率为66.7%,作为对照组的25例喉旁正常组织中只有1例出现EGF-R阳性表达;EGF-R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60岁、〉60岁)、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0.05);而与TNM分期、组织分化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咽癌血管生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与NPC侵袭转移关系,为在分子水平干预肿瘤血管形成,预防NPC复发和转移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56例NPC,20例无瘤鼻咽部石蜡标本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及血管骨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随访3年,NPC复发转移17例,无复发或转移39例。结果:复发转移组的血小板聚集率MAR,MVD及VEGF的表达较无复发转移的表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VD  相似文献   

14.
尹建明  郭敏 《耳鼻咽喉》1997,4(4):227-231
应用分子杂交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喉癌组织,喉癌癌旁组织,正常喉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αmRNA的表达,TGF的活性以及c-myc,c-fos,c-N-ras及v-erbB四种癌基因mRNA的表达。主要结果为:1.喉癌组织TGF-α-mRNA表达高于正常喉组织,也高于喉癌旁组织;2.喉癌组织中可以测到TGF-α免疫活性;3.与正常喉组织及癌旁组织比较,喉癌组织中有c-myc,c-fos,c-  相似文献   

15.
增殖期细胞核抗原(PCNA)是出现于细胞周期G1期至S期的细胞核中的蛋白质,参与细胞核DNA合成与细胞增殖。为了解中耳胆脂瘤表皮的增殖能力,应用抗PCNA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外耳道骨部皮肤(对照组)胆脂瘤表皮PCNA染色差异性及胆脂瘤表皮下炎性细胞浸润对PCNA染色的影响,并在同一标本上观察了PCNA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分布。用于该研究的胆脂瘤标本系为成人患者手术中收集,共15例;正常外耳道骨部皮肤5例。与对照组不同的是,不但胆脂瘤表皮基底细胞层和基底上细胞层,而且更靠近表面…  相似文献   

16.
细胞因子与人鼻息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发现,鼻息肉组织中存在多种细胞因子,它们与组织中嗜酸细胞的关系密切,本文综述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8(IL-8)、白介素-5(IL-5)、白介素-3(IL-3)、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转化生长因子(TG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分布、含量及其与嗜酸性细胞的关系,阐述细胞因子在鼻息肉形成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表达其受体的正常及肿瘤细胞有抗增殖作用,推测TGF-β和/或其受体表达降低将导致头颈鳞癌细胞生长失控,该作者对TGF-β亚型及其受体亚型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头颈鳞癌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及其受体的表达情况,发现7个正常无肿瘤的对照标本均表达TGF-β及其受体[(TGF-β(RI)和TGF-β(RⅡ)],而47个头颈鳞癌标本基质表达TGF-β,但肿瘤细胞本身不表达TGF-β,40个肿瘤标本不表达TGF-β(RI),43个肿瘤标本…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患者鼻咽组织和血清中EBV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血清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BV)抗体滴定度测定与癌组织EBV基因组检测对鼻咽癌(NPC)的诊断价值。方法:146例患者采用双盲法测定血清EBV-VCA-IgA,EBV-EA-IgA和活检组织EBV-DNA(PCR)。全组病例按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分析:NPC组,非NPC组(对照组)。结果:NPC组中EBV-DNA(PCR),EBV-VCA-IgA和EBV-EA-IgA的阳性率分别为90.8%  相似文献   

19.
鼻粘膜上皮细胞中缺氧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类鼻粘膜上皮细胞应答组织缺氧,分泌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能力,以及缺氧调节VEGF的可能机制。方法:将人类鼻粘膜上皮细胞分别在常氧(21%)和缺氧(1%)条件下进行无血清原代细胞培养3~48小时,另外常氧培养的其中一组加入金属镍共同孵育,采用原位杂交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各种条件下VEGF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结果:① 缺氧条件下,VEGF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明显升高,与常氧组比较P<0.001,且具有时间依赖性;② 加入金属镍共同孵育,VEGF的表达也升高,与常氧组比较P<0.01。结论:在人类鼻粘膜上皮细胞中,缺氧可明显上调VEGF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它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含铁血红素氧敏感分子,一个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调节相似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鼻咽癌病人端粒酶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端粒酶(TLMA)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方法:采用TRAP PCR ELISA法探讨18例NPC,2例放疗后NPC,4例癌旁组织及4例慢性鼻咽炎鼻咽部活检组织中TLMA表达。结果:18例NPC TLMA阳性率为88.9%。4例癌旁组织阳性率为75.0%,慢性鼻咽炎全部为阴性。1例复发性NPC为阳性,1例疗后未复发为阴性。TLMA表达与NPC分期、颈淋巴结转移似无明显关系。结论:T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