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HSP—肿瘤免疫的分子佐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疫苗研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大多数肿瘤的免疫原性很弱,不能正常的呈递抗原以激活CTL,为了提高其免疫原性,必须加入佐剂。不幸的是人用疫苗遇到的最大障碍便是缺乏能发挥最佳效应的佐剂,因此开发研制新一代人用性剂势在必行。本文根据HSP研究的最新进展,就HSP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及其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分子佐剂功能的可能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肿瘤疫苗研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大多数肿瘤的免疫原性很弱,不能正常的呈递抗原以激活CTL,为了提高其免疫原性,必须加入佐剂。不幸的是人用疫苗遇到的最大障碍便是缺乏能发挥最佳效应的佐剂,因此并发研制新一代人用性剂势在必行。本文根据HSP研究的最新进展,就HSP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及其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分子佐剂功能的可能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重组亚单位疫苗和合成多肽疫苗的免疫原性一般较低,免疫佐剂能加强其免疫原性。一些新型免疫佐剂,如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复合佐剂(SAF-I),脂质体(liposome)。霍乱弧菌毒素亚单位B(CT-B)及细胞因子(cytokines)等已应用于病毒实验性疫苗的研究,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增强病毒抗原的免疫原性。文章对这些新佐剂在病毒实验性疫苗中的研究概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HSP—肿瘤免疫的分子佐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疫苗研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大多数肿瘤的免疫原性很弱 ,不能正常的呈递抗原以激活CTL ,为了提高其免疫原性 ,必须加入佐剂。不幸的是人用疫苗遇到的最大障碍便是缺乏能发挥最佳效应的佐剂 ,因此开发研制新一代人用性剂势在必行。本文根据HSP研究的最新进展 ,就HSP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及其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分子佐剂功能的可能途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前疫苗领域主要是研究如何增强疫苗本身的免疫原性和引入适宜的佐剂以增强疫苗激活免疫应答的效应.针灸能通过激活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激活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1].其增强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与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2],与佐剂提高疫苗免疫效应中的部分机制相似,因此推测针灸可能增强和扩大疫苗免疫应答的能力,具备作为佐剂的潜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许多人兽共患病的突发和流行,使得新疫苗的发展非常急迫。但由基因工程重组抗原或化学合成多肽组成的新一代疫苗存在免疫原性弱等缺陷,需要新型免疫佐剂来增强其作用,对适用于临床应用的新佐剂的研究与开发势在必行。目前研究较多的有黏膜佐剂、天然佐剂和纳米粒子佐剂等,因此分析阐述细胞因子、CpGDNA、脂质体、免疫刺激复合物和纳米粒子佐剂的特点、作用机制及在人兽共患病疫苗中的应用、佐剂应用的安全性和发展趋势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佐剂对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佐剂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趋化因子等,其作为佐剂可显著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调节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在核酸疫苗的研究中,细胞因子佐剂已被证实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现就细胞因子佐剂对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贺勋  谢荣华 《医学信息》2009,22(8):1671-1673
弓形虫病是人兽共息寄生虫病,对人类危害极大,尤其对孕妇,可影响胎儿的发育,严重者可致畸,致死.目前弓形虫病尚无理想的防治方法,弓形虫疫苗研究经历了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及核酸疫苗等多种探索,但均存在不同的问题,如免疫原性弱,安全性差,因此,研制弓形虫疫苗,除需优化抗原外,非常需要用佐剂来增强疫苗免疫原性和诱导产生免疫活性分子,调节免疫应答强度和类型,产生更有效和持久的保护性免疫.本文综述福氏佐剂、霍乱毒素、脂质体、拟菌颗粒、蜂胶、细胞因子、CpGDNA等佐剂在弓形虫疫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铝佐剂类型及吸附能力对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筛选最佳佐剂。方法用磷酸铝(AP)、不同浓度磷酸盐处理的氢氧化铝(PTAH)以及氢氧化铝(AH)佐剂吸附百白破抗原,检测不同佐剂对各抗原的吸附率。制备不同佐剂类型和吸附率的制剂,腹腔免疫NIH小鼠,ELISA法测定免疫后各组小鼠血清抗体滴度。结果百日咳丝状血凝素(FHA)在所有佐剂中吸附率≥95%,百日咳类毒素(PT)、百日咳溶血素(PRN)、精制白喉类毒素(DT)和破伤风类毒素(TT)则随着铝佐剂中磷酸根增多吸附率降低。动物实验产生PT抗体水平大小关系:AP/AHPTAH/无佐剂组;产生FHA抗体水平大小关系:AP/PTAH-3/AHPTAH-2/PTAH-3无佐剂组;产生PRN抗体水平大小关系:PTAH/AP/AH无佐剂组;产生DT抗体水平大小关系:APPTAHAH无佐剂组;产生TT抗体水平大小关系:PTAHAH/AP/无佐剂组。结论铝佐剂吸附力不影响抗原(DT除外)免疫原性,磷酸铝更适合作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的佐剂。  相似文献   

10.
感染性疾病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疫苗 ,尤其是重组蛋白和DNA疫苗比传统疫苗更优越 ,但其免疫原性减弱 ,急需发展新的或改进的疫苗佐剂。佐剂对一些感染性疾病的疫苗研究及应用非常重要。根据佐剂的作用机制 ,可把佐剂分为免疫刺激性佐剂和疫苗传送系统两大类。免疫应答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会促进疫苗佐剂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分子佐剂C3d3增强hCGβ避孕疫苗的免疫原性并实现免疫效应向TH2型体液免疫偏倚。方法 在CHO细胞中表达、纯化hCGβ、C3d3和hCGβ-C3d3融合蛋白。分别用hCGβ-C3d3融合蛋白、单用hCGβ、hCGβ联合C3d3和hCGβ加用弗氏完全佐剂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2次,间隔4周。ELISA测定血清中抗hCGβ抗体滴度。末次免疫后3周处死小鼠制备单个脾细胞悬液,体外用hCG刺激培养48h,ELISA检测上清中TH1型(IFN-γ、IL-2)和TH2型(IL-Ⅱ,4、IL-10)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结果 C3d3使hCGβ的免疫原性增强了1995倍,C3d3的佐剂能力是弗氏完全佐剂的10倍(初次免疫)-32倍(再次免疫)。借助C3d3分子佐剂,hCGβ-C3d3融合蛋白可产生很明显的TH2型体液免疫优势效应。结论 分子佐剂C3d3可以大幅增强hCGβ避孕疫苗的免疫原性,使免疫效应向TH2型体液免疫偏倚。  相似文献   

12.
应用对皮肤表面涂敷的方法免疫,而不用针头穿刺身体,将会大大增加疫苗接种的容易程度。经口腔和鼻腔施用疫苗时,细菌产物霍乱毒素(CT)常被用以加强免疫应答。我们发现,当把CT施用到皮肢表面后,CT刺激了机体对疫苗成份如白喉类毒素或破伤风类毒素的免疫应答。因此,通过简单的皮肤涂敷一种CT和疫苗成份的混合物,而不用皮肤穿刺或皮肤划破,即可达到免疫效果。CT是引起霍乱症状的根源。它是由霍乱弧菌产生的,为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细菌外毒素中的成员。在实验中,CT已被广泛用作佐剂———一种可增强对疫苗成份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粘膜佐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的粘膜免疫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淋巴细胞网络,正常情况下可对经粘膜侵入的外来有害抗原物质发生免疫应答。由粘膜途径进行接种疫苗可在感染部位直接诱导局部保护性免疫应答,防止感染和疾病。大多数免疫原性弱的抗原经粘膜供给时易引起免疫耐受,阻碍了粘膜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和开发。为了克服粘膜疫苗使用中面临的问题,人们设计出多种粘膜佐剂以增强相应抗原经粘膜供给时促进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本文将重点介绍现在研究较多的一些粘膜佐剂类型,如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细胞因子、CpG基序及化学合成类佐剂等的研究情况。深入了解粘膜佐剂作用的分子机理,有益于促进安全、有效的粘膜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分子佐剂C3d增强hCGβ基因免疫体液免疫效应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该实验室前期工作已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CGβ、pcDNA3-hCGβ-C3d3且证明其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有效表达。通过动物DNA免疫,以期证实分子佐剂C3d增强免疫避孕疫苗免疫原性。方法:抽提与纯化pcDNA3、pcDNA3-hCGβ、pcDNA3-hCGβ-C3d3质粒,进行动物DNA免疫。免疫剂量分别为5、10、20pmol,共免疫2次,每次间隔3周。末次免疫后6周采血,用间接ELISA分析实验动物外周血抗hCGβ抗体效价。结果:C3d分子佐剂能明显提高抗hCGβ抗体滴度;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分子佐剂确实能增强hCGβ免疫原性;此结果将有助于免疫避孕疫苗的技术进步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表位模拟多肽诱导CTL应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应用分子设计技术设计治疗性多肽,以探讨基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核心抗原优势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s,CTL)表位的多肽设计与启动HLA-I限制性HBV特异性CD8^ T细胞应答的关系。方法 合成含HBcAg免疫优势CTL表位、Pre-S2蛋白优势B细胞表位和破伤风类毒素通用TH表位的多肽,并进行HLA-A2^ 人—PBMC体外和Balb/c小鼠体内免疫学功能研究。结果 上述多肽可在体内外诱导CD8^ CTL应答。以棕榈酸为分子内佐剂的Palm-p44可诱导较强的CD8^ CTL应答,与单纯多肽比较不需另加佐剂。结论 脂类分子内佐剂可显著提高多肽的免疫原性;Palm-p44可作为乙型肝炎治疗性多肽疫苗设计较有效的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16.
基因佐剂可将编码某些具有佐剂作用成分的基因与DNA疫苗共免疫,在体内表达相应的蛋白,增强T、B细胞对疫苗成份的体液及细胞免疫应答。目前研究较多的基因佐剂有:细胞因子基因佐剂如IL-12、IL-2、IFN—γ、GM-CSF等;共刺激分子基因佐剂如B7—2、CD40L等;免疫刺激DNA序列基因佐剂如CpG、ODN等。基因佐剂在体内与疫苗基因共表达,改善抗原的周边微环境,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基因佐剂是目前DNA疫苗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哺乳动物的粘膜免疫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淋巴细胞网络 ,正常情况下可对经粘膜侵入的外来有害抗原物质发生免疫应答。由粘膜途径进行接种疫苗可在感染部位直接诱导局部保护性免疫应答 ,防止感染和疾病。大多数免疫原性弱的抗原经粘膜供给时易引起免疫耐受 ,阻碍了粘膜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和开发。为了克服粘膜疫苗使用中面临的问题 ,人们设计出多种粘膜佐剂以增强相应抗原经粘膜供给时促进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本文将重点介绍现在研究较多的一些粘膜佐剂类型 ,如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细胞因子、CpG基序及化学合成类佐剂等的研究情况。深入了解粘膜佐剂作用的分子机理 ,有益于促进安全、有效的粘膜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3种不同载体即破伤风类毒素(TT)、白喉类毒素(DT)和重组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rEPA)与C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GCMP)结合,经免疫小鼠后比较3种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将GCMP以ADH作为间隔剂分别与TT、DT和rEPA等3种蛋白质载体结合形成GCMP-蛋白质结合疫苗,以GCMP和3种结合疫苗免疫NIH小鼠以研究在其体内的免疫原性。结果GCMP和结合疫苗免疫NIH小鼠后,其血清ELISA结果显示多糖疫苗和结合疫苗均可诱生免疫应答,但使用GCMP免疫小鼠后仅能产生较低水平抗GCMP的IgG抗体,而用3种GCMP-蛋白质结合疫苗免疫小鼠后其血清中产生了较GCMP免疫显著增高的抗GCMP的IgG抗体,并且3种GCMP-蛋白质结合疫苗第2次、第3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IgG抗体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0.001),表明GCMP-蛋白质结合疫苗具有免疫记忆和加强应答效应,且3种GCMP-蛋白质结合疫苗在小鼠体内产生的抗GCM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体介导的血清抗体体外杀菌试验结果证明,3种GCMP-蛋白质结合疫苗免疫小鼠诱导的IgG抗体均比GCMP具有增强的体外杀菌活性。结论 经3种不同载体与GCMP结合后免疫小鼠均产生了比GCMP显著增强的免疫应答。比较研究表明,rEPA是实验中GCMP-蛋白质结合疫苗较好的备选载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重组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与AI(OH),佐剂联合应用协同增强破伤风类毒素(TT)的免疫原性观察。方法将高、低两个剂量的TT分别与高、中、低3个剂量的重组SEA同时吸附一定浓度的AI(OH)3作为样品组,同时设置高、低剂量TT分别与同样浓度AI(OH)3的吸附组作为对照;各组分别腹部皮下免疫NIH小鼠8只,0.5ml/只:免疫4周后,摘眼球采血,分离血清,检测各组抗TT抗体的IgG水平。结果在TT高剂量组,高、中剂量的SEA均能增强抗TT抗体的IgG水平(P〈0.05),而低剂量SEA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能增强TT的免疫原性;在TT低剂量组,3个剂量的SEA均能显著增强TT的免疫原性,P〈0.05。结论TT联合重组SEA及AI(OH)3佐剂能诱导免疫后小鼠产生更强的体液免疫应答,SEA及AI(OH)3佐剂对TT具有协同免疫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20.
哺乳动物的粘膜免疫系统是一个完整的淋巴细胞网络,正常情况下可对经粘膜侵入的外来有害抗原物质发生免疫应答.由粘膜途径进行接种疫苗可在感染部位直接诱导局部保护性免疫应答,防止感染和疾病.大多数免疫原性弱的抗原经粘膜供给时易引起免疫耐受,阻碍了粘膜疫苗的进一步研制和开发.为了克服粘膜疫苗使用中面临的问题,人们设计出多种粘膜佐剂以增强相应抗原经粘膜供给时促进机体发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本文将重点介绍现在研究较多的一些粘膜佐剂类型,如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细胞因子、CpG基序及化学合成类佐剂等的研究情况.深入了解粘膜佐剂作用的分子机理,有益于促进安全、有效的粘膜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