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冀子中  干正琦 《浙江肿瘤》1998,4(4):218-219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与大肠癌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测定39例行根治术的大肠癌病人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 大肠癌病人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分化腺癌组术前血清胃泌素水平显示高于对照组及中、低分化腺癌组(P〈0.05),Dukes’A期病人根治术后其胃泌素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血清胃泌素可能对大肠癌细胞有内分泌促生长作用;血清胃泌素水平测定可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溶性Apo-1/Fas(sApo-1/Fas)在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55例大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Apo-1/Fas水平进行测定,并同时检测30例正常人血清sApo-l/Fas水平作为对象。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sApo-l/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sApo-1/Fas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细胞分化程度无关;Dukes D期大肠癌患者血清sApo-l/Fas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各期(P<0.01),Dukes C期明显高于Dukes B及Dukes A期(P<0.01),Dukes B期与Dukes A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化程度较好(高分化腺癌及中分化腺癌)大肠癌患者血清sApo-l/Fas水平,与分化程度较差(低分化腺癌及黏液腺癌)大肠癌患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有效(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血清sApo-l/Fas水平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结论:血清sApo-1/Fas的检测对探讨大肠癌的发生机理、病情判断及指导化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作者测定了64例原发性肺癌、32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32名健康人血清胃泌素浓度,并比较了15例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泌素浓度变化。结果表明,肺癌组血清胃泌素浓度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小细胞癌(SCLC)高于鳞癌和腺癌(P<0.01);Ⅲ、Ⅳ期高于Ⅱ期(P<0.01),Ⅱ期高于0期、Ⅰ期(P<0.05),血清胃泌素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均为73.4%。治疗后血清胃泌素显著低于治疗前(P<0.0l)。作者认为血清胃泌素测定有助于肺癌的诊断、分型、分期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4.
吴佩  袁平 《中国肿瘤临床》1998,25(5):325-328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血清胃泌素及肿瘤组织的GAS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及免疫组化技术测定7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胃泌素阳性表达率,中、低分化癌比高分化癌为高;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腺癌较乳头状腺癌和管状腺癌为高,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胃泌素阳性细胞过度表达可能是大肠癌分化不良的一个标志,且可能是肿瘤恶性程度增高的原因之一。血清胃泌素测定对诊断大肠癌灵敏度和特异性不高,但由于其升高为癌组织胃泌素阳性表达所致,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恶性度、大小及分期密切相关。大肠癌病人术前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则提示其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分期较晚,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检测52例大肠癌病人的空腹血清胃泌素,并分析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手术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病人的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110.3±98.2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72.8±23.4 Pg/ml);分化良好腺癌病人(122.4±82.0Pg/ml)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病人(75.0±14.6Pg/ml);Ⅰ、Ⅱ期者(125.6±102.2Pg/ml)显著高于Ⅲ、Ⅳ者(82.7±22.5 Pg/ml);根治术后(94.2±21.2 Pg/ml)较术前(119.2±92.4 Pg/ml)显著降低;而姑息手术后(68.2±15.3 Pg/ml)较术前(74.2±15.5 Pg/ml)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胃泌素测定有助于大肠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别。  相似文献   

6.
血清胃泌素放射免疫测定在贲门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对35例贲门癌病人及30例正常人空腹进行了血清胃泌素浓度的检测,结果贲门癌病人空腹血清胃泌素水平(191.4±46.3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8.3±24.9Pg/ml);有淋巴结转移者(107.3±40.6Pg/ml)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49.3±31.6Pg/ml);癌肿浸润粘膜肌层以外者(113.7±41.3Pg/ml)显著高于癌肿浸润粘膜肌层以内者(62.8±37.1Pg/ml);分化良好的腺癌病人(92.4±43.8Pg/ml)较低分化腺癌病人(109.4±51.3Pg/ml)无显著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空腹血清胃泌素测定有助于探讨胃泌素与贲门癌的关系、诊断以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70例大肠癌患者和35例正常健康人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表达。结果:70例大肠癌患者中有30例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表达阳性,阳性率为42.9%,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DukesC和Dukes D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表达高于Dukes A期大肠癌患者(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比手术前的阳性表达率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组织特异性mRNA的阳性表达同肿瘤的分期有关,可作为大肠癌微转移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陈红男  奚凤瑜  张赟  李春娟 《癌症进展》2023,(6):625-627+631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06例胃癌患者及87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胃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水平,比较不同临床分期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水平;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对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胃泌素-1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胃蛋白酶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NM分期为Ⅳ期胃癌患者血清胃泌素-17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和Ⅲ期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明显低于Ⅰ~Ⅱ期和Ⅲ期患者,Ⅲ期患者血清胃泌素-17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胃蛋白酶原水平明显低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Ⅲ~Ⅳ期、淋巴结转移、胃泌素-17水平升高、胃蛋白酶原水平降低均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联合检测预测胃癌患者预后的AUC为0.841(95...  相似文献   

9.
对48例大肠癌病人外周血、肿瘤及癌旁粘膜匀浆中胃泌素、生长抑素(SS)水平行RIA测定。结果表明:癌患者平均血清胃泌素(S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切除后明显下降(P<0.05);分组比较表明DukesC期和直肠癌病人平均S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肿瘤及癌旁粘膜中胃泌素水平很低,无法测出。癌患者平均血浆SS(PS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组比较表明DukesB期和粘液腺癌病人平均PS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癌远旁粘膜(距肿瘤5~10cm)平均SS水平高于癌组织,低于癌近旁(距肿瘤<2cm)粘膜,三者间相差均非常显著(P<0.01)。SG与癌近旁SS水平间、PSS与肿瘤SS水平间均呈非常显著之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胃癌患者55例接部位分为贲门、胃底癌组(1例),胃体癌组(1例),胃窦癌组(21例),以非胃癌组33例作为对照。对胃癌组及非胃癌组化疗前及化疗后1、3、5、7天进行血清胃泌素测定。结果表明:化疗前贲门、胃底癌组及胃体癌组血清胃泌素显著升高(P<0.01),胃窦癌组及非胃癌组血清胃泌素基本在正常范围;化疗后胃癌各组血清胃泌素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第3天后为著(P<0.01);非胃癌组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化疗后血清胃泌素的下降为判断胃癌化疗疗效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肾癌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An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手术治疗的90例肾癌患者,其中行后腹腔镜手术者45例为观察组,行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者4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血清Ang、VEGF及T细胞亚群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5 d血清Ang-1、Ang-2、VEGF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1 d和术后5 d患者血CD3+、CD4+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常规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且能够明显降低血清Ang、VEGF水平及减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胃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sNO)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31 例胃癌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 天sNO水平,并与同期13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比。结果:胃癌患者sNO高于对照组(P<0.05);sNO随临床分期进展而升高(P<0.05);接受根治手术的患者术后较术前下降(P<0.05);接受姑息手术者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sNO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术后sNO仍显著增高者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张兵  徐爱晖 《肿瘤》2006,26(6):563-56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与手术前后血清内皮抑素(endostatin)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2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20例健康人及60例肺癌患者化疗和手术前后的血清endostatin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血清endostatin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人组(P<0.001),其水平与肿瘤大小有关,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无关。肺癌患者手术后7d血清endostatin水平明显低于手术前(P<0.001)。肺癌患者化疗受益组结束后3d血清内皮抑素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21d的水平(P<0.001)。结论:血清endostatin水平与肿瘤大小、手术及化疗有关。  相似文献   

14.
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和肿瘤组织中VEGF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Sun LX  Wu Y  Han HQ  Wang QH 《癌症》2003,22(1):58-61
背景及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pithelialgrowthfactor,VEGF)水平的检测及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的观察,以探讨VEGF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诸因素的关系。方法: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73例,其中24例为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7例为交界性上皮瘤患者(交界性组),42例为恶性肿瘤患者(恶性组);以同期在本科室查体无明显妇科疾患的20名妇女血清做对照。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3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71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及10例患者腹水中VEGF水平,对其中7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血清在术后进行了定期检测。结果:①VEGF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恶性组阳性表达率(86.36%)明显高于交界性组(66.67%,P<0.005)及良性组(37.50%,P<0.005)。②良性组、交界性组及恶性组之间血清VEGF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恶性组中,血清VEGF水平在临床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在病理分化差的G3组明显高于病理分化好的G1、G2组(P<0.01),而与病理类型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卵巢癌患者经理想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血清VEGF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有3例患者病情复发后,血清VEGF水平再度上升。结论:①VEGF在卵巢上皮性肿  相似文献   

15.
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2的表达及其与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VEGF及MMP-2的表达与胃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69例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低分化胃癌患者血清VEGF阳性率(64.0%)显著高于高、中分化者(36.8%,P〈0.05);且VEGF、MMP-2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均密切相关(P〈0.05)。胃癌患者血清VEGF的阳性表达与MMP-2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s=0.322,P〈0.01)。[结论]VEGF和MMP-2在胃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血清VEGF、MMP-2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了解胃癌生物掌行为和判断顸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钉座反穿吻合法联合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于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并经自然腔道取标本,对照组联合传统荷包式缝合固定,研究组联合钉座反穿吻合法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初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于术前及术后3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G(IgG)]、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评估患者生活质量(GIQLI)评分。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血清CRP、TNF-α水平及对照组IgG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两组血清MDA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清扫淋巴结数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6、IL-8、IL-12、IL-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IgA、IgM、IgG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观察组(P均<0.05),术后两组补体C3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对照组升高幅度显著大于观察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腹术式,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更为理想,同时可明显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O-1)、人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在中晚期食管鳞癌术后化疗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行体检的174例健康人群及同期收治的116例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分别抽取血清进行HO-1、SCC-Ag水平的监测并比较;分别于化疗前后进行上述指标的测定,并分析其HO-1、SCC-Ag水平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癌患者HO-1阳性表达率(93.97%)、SCC-Ag水平(2.49±0.63)μg/L均高于健康体检者[5.75%、(0.51±0.1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化疗后HO-1阳性表达率(72.55%、80.00%)、SCC-Ag水平[(1.98±0.56)μg/L、(3.76±0.97)μg/L]明显低于化疗前HO-1阳性表达率(90.20%、96.92%)和SCC-Ag水平[(2.34±0.78)μg/L、(4.08±0.9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食管鳞癌患者HO-1阳性表达率、SCC-Ag水平高于中期食管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低,HO-1阳性表达率、SCC-Ag水平越高,中、低分化食管鳞癌患者HO-1阳性表达率、SCC-Ag水平明显高于高分化食管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血清HO-1、SCC-A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血清HO-1、SCC-Ag在中晚期食管鳞癌术后化疗后降低,血清HO-1、SCC-Ag水平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血清HO-1、SCC-Ag水平可以作为中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诊断和化疗疗效观察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术前水平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及术后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纳入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86例为观察组,统计其肿瘤组织分化程度,于术前1d和术后7d、30 d、90 d、180 d检测血清p53抗体水平;纳入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p53抗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p53抗体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分化程度越高,p53抗体水平和阳性率越低(均P<0.05).观察组血清p53抗体在术后30 d时下降,与术前1d及术后7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90 d和180 d时该指标进一步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检测血清p53抗体有助于判断食管鳞癌分化程度.食管癌根治术可降低血清p53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甲状腺乳头状癌女性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和触珠蛋白的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甲状腺乳头状癌女性患者共31例,同期纳入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测定2组血清25-羟维生素D和触珠蛋白水平;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和触珠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大小、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所有患者行3年期随访,比较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和触珠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而触珠蛋白明显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25-羟维生素D和触珠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相关(P<0.01)。3年期内死亡患者入院时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触珠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而触珠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恶性程度呈明显性相关,可能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的重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