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年发病约120万,年死亡约50万。其中北美、北欧的发病率最高,我国的发病率也在每年递增。 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要手段,可以结合放疗、化疗和内分泌辅助治疗。中医认为本病属“乳岩”范畴,也有文献称之为“乳石痈”、“乳岩”等;多为七情太过,尤以情绪抑郁为主,归属肝经,常辨其病因为肝气郁结或肝郁脾虚。病者多年高,冲任失调,日久气滞血瘀,热毒内蕴,结为“乳岩”。所以在治疗上常采用疏肝解郁,健脾理气,化瘀解毒为主要治  相似文献   

2.
古代文献中,与乳腺疾病相关的病名有乳中结核、乳核、乳癖、乳痰、乳痨、乳疽、乳痈、乳肿、乳、乳疮、乳石痈、乳疬、乳岩、乳疳、乳悬、乳衄等。这些病名与现代医学中乳腺增生相关。病因多由思虑伤脾,郁怒伤肝,以致气滞痰凝而成。  相似文献   

3.
乳腺增生症在临床上的名称颇多,如“乳腺结构不良”“乳腺腺病”“乳腺纤维性肿病”等。中医统称为“乳癖”,是指位于胁肋部不易被发现的肿块。此外。“乳疠”“乳中结核”也包括了不少乳腺增生症。有关乳癖之名最早见于《中藏经》,后到明清有关记载渐丰。《疡科心得集》中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其核随喜怒消长,此名乳癖。”  相似文献   

4.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退行性、增生性的病变。情志内伤或情志失调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以乳房肿块疼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的主要特征,属中医“乳癖”、“乳核”范畴。笔者采用乳核消汤治疗乳腺增生病18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乳腺癌属中医"乳岩"、"乳石痈"等范畴,我国古代医学文献对于乳腺癌已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如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乳石痈候》首次正式将乳腺癌命名为乳石痈,即"乳石痈之状,微强不甚大……而寒多热少者,则无大热,但结核如石,谓之乳石痈"。又如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首次提出乳岩,即"若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中医治疗乳腺癌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辨证分析为基本方法,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辨证施治,对改善症状、提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国内在中医药诊治乳腺癌方面做了不少探索,有较多报道。现将近年来有关乳腺癌的中医辨证论治总结如下:1乳腺癌的病因病机研究1.1文献研究乳腺癌中医称“乳岩”,历代有关乳岩病因病机的论述颇多,祖国医学认为正气不足,气血亏虚是乳癌发生的根本内因,如《外证医案汇编》中说:“正气虚则为岩”;《医宗必读》认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说明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内在因素。此外,六淫外侵、邪毒留滞也被认为是发病重要因素。如《诸病源侯论》云:“有下于乳者,…  相似文献   

7.
乳腺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是中医的特色与优势,赵氏中医世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坚持内外结合治疗乳腺病并取得良效。在内治中突出"郁"是贯穿乳腺疾病全过程的核心病机,创制了以“解郁”为主的系列治法与方药。在“乳络以疏通为贵”理论指导下,解郁为主的方药可明显提高以乳痈、乳癖、乳岩为代表的各类乳腺疾病的疗效。此外,赵氏中医外科重视外治法在乳腺疾病的中的应用,创立了以“赵氏一笔消膏”为代表的诸多外用药。该膏药配方精当,具有清热解毒、通经活络、破结软坚、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之功,在乳腺疾病中疗效斐然。本文主要介绍了赵氏中医外科内外结合治疗乳腺疾病思路,并以乳痈、乳癖、乳岩三种常见乳腺病作为代表论述了赵氏治法的临床疗效,为乳腺病的中医诊疗提供思路,为中医事业的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张心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356-3356
癌,中医称“岩”、“职聚”、“瘸瘕”。由于正气不足,气滞、血瘀、痰凝、湿聚日久凝聚而成。乳岩:多发于40岁。60岁妇女,常无意中发现肿块,逐渐长大,按压不痛,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表面高低不平,边缘不规整,常与皮肤粘连,活动度差,患侧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9.
<正>西黄丸(又名犀黄丸),由牛黄、麝香、乳香(醋制)和没药(醋制)四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等作用,原文记载用于治疗乳岩、横、瘰、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等症。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医学中被称为"乳岩""乳石痈""石榴翻花""妒乳"等。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西黄丸联合现代医学能够有效对抗乳腺癌,缓解化疗导致的毒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西黄丸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0.
小叶增生症,属于祖国医学“乳癖”的范畴。古代文献记载“乳癖”又名“乳核”、“乳粟”。我们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于1972年1月至1973年12月自配柴蒲合剂治疗本病45例,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一、一般资料:45例中女性42例,占93.3%;男性3例,占6.66%。42例女性中已婚31例,占73.8%;未婚11例,占26.2%。年龄最小9岁,最大51岁。病期最短6个月,最长13年。做过活检的31例。  相似文献   

11.
马翼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8):102-102
乳腺癌系西医病名,多发生于成年妇女(男子),临床以乳痛(或不痛),乳房肿块为特征,本病属中医“乳岩”范畴。目前西药尚缺乏理想疗法,笔者运用验方小灵丹治疗乳腺癌,经多年临床观察疗效尚为满意,今将治疗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癌变率高,对妇女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不良影响。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结构不良,属于祖国医学的“乳癖”、”乳疠”、“乳核”范畴。研究乳腺增生病的发病机理,探索理想的防治方案,对乳腺癌的一级预防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将近年来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乳癖一证,《病医大全》引陈实功曰:“乳癖乃乳巾结核,形如龙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疡科心得集.辨乳癖、乳痰、乳癌论》中说:“有乳中结核,形如龙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包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脑……”据古人所云之乳癖,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的乳房部慢性非化脓性肿块,如乳房囊性增生病或乳房老中医经验纤维腺癌.笔者随师夜诊2年,观察老师应用中药从气部疾淤论证乳底疗效满意,特别是对乳腺增生病(孔撤之一)临床治愈率及显效率更具牵着,总有效率达IOO畅。现将病例分析及老师…  相似文献   

14.
历代医家论乳岩学术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医家对乳岩的病名、证候、病因、病机、治法、调护有着详实的记载。正气不足、气血阴阳虚弱、脏腑功能衰退是乳岩发生的内在原因;外感六淫、邪气侵袭、积滞于乳络、聚而成瘤、邪气留滞是乳岩发生的外在因素。七情内伤、郁怒忧思、损伤肝脾、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脾虚痰凝、结于乳络、经年累月、内生结核是乳岩发生的重要因素;饮食失调、恣食肥甘厚味、辛辣之物、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遂生痰湿、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于乳络、遂生结核是乳岩的发病因素。治疗方面,内治法以疏肝理气,益气养血健脾为主;外治法有灸法、敷药法等。戒七情,远厚味为乳岩的调护方法。  相似文献   

15.
我们治疗肿瘤包块的验方消核散 ,经本院加工制成片剂,定名为消核浸膏片。从73年8月至74年2月,77年6月至77年11月我院附院外科,用消核浸膏片共观察治疗260例肿瘤包块患者,兹就资料齐全的179例小结于下。一、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和西医基本上是一致的。祖国医学亦把有形可征,非人身素有之物,称为瘤或岩。岩之命名,系以肿块坚硬如石,形如稜角,状如山岩而得。对于岩证的认识,早在隋唐时代的医著中即有记载,当时把类拟岩的疾病,称为“石痈”。如《巢氏病源》中指出:“石痈者……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皮核相亲……”;“疗石痈,坚如石,不作脓……”。扼要地说明了岩证包块是坚硬如石,与皮块相连,不活动,其病理改变过程不是化脓性的。从这些记载上看,在公元5百多年,祖国医学对岩证已有所认识。及至明、  相似文献   

16.
乳岩病名释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乳岩古代病名近20种,通过解析其病名的文字本义,总结了文字中提示的病因、病证特点以及预后等信息。研究乳岩病名有助于了解古人对乳岩病的认识,提示字义亦为古代文献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7.
历代的中医文献中,乳腺癌相关记载颇多,如乳岩初起乳房肿块,质地坚硬,推之不移,破溃后其状“似泛莲似菜花”,这与现代医学的乳腺癌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8.
二、乳房恶性肿瘤:(一)乳癌:中医称之为“乳岩”,为乳房恶性肿瘤常见的一种。女性乳癌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男性乳癌极少。发病的部位,据文献报道以外上象限占绝大多数,其  相似文献   

19.
<正>男性乳房发育症,又称男性乳房女性化,是男性内分泌失调所引发的一类病症。典型表现为男性乳房肥大,单侧或双侧结节,或伴有胀痛及乳汁样分泌物,好发于青少年和中老年男性,占男性乳房疾病的60%~80%[1],可归属于中医“乳疠”“乳核”“乳节”的范畴。崔云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临证近40载,在各类男科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在祖国医学中称“乳岩”、“乳石痈”、“乳栗”等,近年来其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提高,已逐渐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庞德湘教授是浙江省名中医,从医40年,熟读中医经典著作,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尤其在乳腺癌的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疗效显著。吾有幸师从庞德湘教授,跟师学习近三年,临床观察见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均予康复期巩固调理治疗,向庞师请教后,深有感悟,现将庞师治疗乳腺癌康复期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