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的体外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测定34例肺心病息性发作期病人体外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显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的血小板5分钟聚集率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与二氧化碳分压有显著直线相关性(r=0.7999;P<0.01),与氧分压,血小板计数无相关性。说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的体外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并随二氧化碳分压升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肌对缺氧是否敏感;方法:利用近2年在我科住院50例次肺心病患者,采用同步测动脉血氧分压与心电图来观察动脉血氧分压与心电图S-T段、T波的关系;结果:心肌对缺氧并不敏感;结论:肺心病患者有重度低氧血症才引起S-T段下移,T波倒置,肺心病患者轻、中度的低氧血症很少引起S-T、T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肺心病患者发生急性感染,可导致失代偿性呼吸衰竭,此时,轻者原有的低氧血症有所加重,中或重者则在低氧血症加重的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二氧化碳潴留,结果使肺动脉高压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我院近一年来36例肺心病住院患者,入院时经血气分析检查,证实有呼吸衰竭存在,并同时进行心电图描记,两者之结果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36例肺心病患者,均按199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肺心病诊断标准进行确诊。男性27例,女性9例,男女之比3:1。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78岁,平均年龄62岁。病程在10年以内者6例(16.67O),11~20年者18例(5…  相似文献   

4.
慢性肺心病与血小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资料显示,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死亡患者的尸检中约有90%的病例存在着肺动脉血栓形成[1],可见血小板在慢性肺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下面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血小板在慢性肺心病发病中的地位及抗血小板药物在治疗上的应用作一综述。1血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观测了20例肺心病患者β血栓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Ⅳ因子(PF4)含量和血小板聚集率(PAR)的变化。结果肺心病患者β-TG,PF4,β-TG/PF4 及PAR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β-TG血浆浓度与动脉血氧分压呈负相关(r=0.51,P<0.01)。β-TG和PF4 呈正相关(r=0.51,P<0.01)。结论肺心病患者存在血小板体内激活现象,应在治疗中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国产科威和希健膜肺和进口Terumo膜式氧合器在体外循环中氧合性能效果评价指标,为选择适合我区手术膜式氧合器提供依据。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使用国产科威希健膜式氧合器,B组使用进口Terumo膜式氧合器,两组其他处置条件不变。分别于体外循环(CPB)开始前(T1),CPB开始后30 min(T2),CPB结束时(T3),3个时点采动脉血,测定血气值。结果:两组pH值,PaCO2、PaO2、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膜式氧合器在体外循环中氧合效果已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因其质优、价廉、性价比高,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地区人群,值得推广,同时也可降低贫困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新 《广西医学》2001,23(2):394-395
肝病及肝硬化可引起血小板数目下降,过去多认为是肝病患者脾大可引起血小板分布异常及脾功能亢进,使血小板破坏增多所致。随着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应用,为血小板的检测提供了良好的方法,为了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变化的情况,我们对172例不同类型肝炎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以分布宽度(PDW)进行检测,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84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将其与同期随机选择的18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根据患者Child—Pugh分级情况分为A、B、C3组,比较3组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肝硬化患者的PLT和PCT随着患者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降低,MPV、PDW和P—LCR随着患者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升高。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随病情进展变动,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外周血的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人民医院收治的登革热患者6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入选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两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结果研究组的MPV、PLT、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LCR、PDW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登革热患者近期检测血小板参数指标,可评估出血情况,间接反应血小板功能,有助于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血浆钾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测定血浆钾和血小板参数PLT、MPV、PDW和P—LCR后作相关分析。结果 :血浆钾与血小板数间呈显著正相关 ,血小板每增加 10 0× 10 9/L ,血浆钾浓度升高 0 2 5mmol/L ,r =0 38。血小板其余三项参数MPV、PDW和P -LCR与血浆钾呈负相关 ,且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临床不明原因的高血钾症应考虑存在血小板增多的可能 ,而血小板增多的患者应检测血浆钾浓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组、肺心病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玻璃球旋转法、比浊法等分别测定各组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和血小板粘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及血小板激活因子(PAF)水平。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组TXB2、6-K-PGF1a、TXB2/6-K-PGF1a比值和PAdT、PAgT及PAF测定值分别为204.76±3589pg/ml、49.08±1438pg/ml、4.11±1.72和42±11%、21±8%和89.05±41.76ng/ml。在缓解期组,上述各项测定值分别为138.34±20.41pg/ml、66.25±17.12pg/ml、2.08±0.97和39±12%、46±14%和56.82±34.14ng/ml。而在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76.05±16.24pg/ml、88.65±21.87pg/ml、0.84±0.23和26±7%、35±12%和47.94±32.48ng/ml。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体内血小板被激活.血小板粘附、聚集等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 组、肺心病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玻璃球旋转法、比浊法等分别测定各组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2a(6-K-PGF1a)和血小板粘附率(PAdT)、血小板聚集率(PAgT)及血小板激活因子(PAF)I水平。结果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TXB2、6-K-PGF1a比值TXB2/6-K-P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66例急性脑血管病98例次的血气检查结果。急性脑血管病首次血气检查出现低PaCO_2者36例(54.5%)、低PaO_2者37例(56%)、碱血症20例(30.3%)。脑出血组低PaO_2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塞组(P<0.05)。轻度低PaO_2最常见(27/37)。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定了25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β血栓球蛋白(β-TG)、血小板第Ⅳ因子(PF_4)血浆浓度和血小板聚集率(PAR)。结果肺心病患者β-TG、PF_4、β-TG/PF_4及PAR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β-TG血浆浓度与动脉血氧分压呈负相关(r=-0.46 P<0.01),β-TG与PF_4呈正相关(r=0.57,P<0.01)。提示肺心病患者存在血小板体内激活,讨论了肺心病患者血小板体内激活的原因和后果。  相似文献   

16.
程可萍  陈卫园  郎平 《浙江医学》2018,40(2):130-133
目的探讨经皮氧分压(PctO2)和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ctCO2)在不同微循环障碍新生儿诊断中的价值,分析其与PaO2和PaCO2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重症新生儿96例,依据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不同,分为微循环正常组36例、轻度微循环障碍组30例和重度微循环障碍组30例。应用经皮氧/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测定所有新生儿PctO2和PctCO2,并同步监测PaO2和PaCO2。分析各组患儿PctO2、PctCO2的表达水平有无差异,对PctO2和PaO2、PctCO2和PaCO2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PctO2、PctCO2对新生儿缺氧及CO2潴留的早期反应性。结果微循环正常组PctO2和PaO2、PctCO2和PaCO2均呈正相关(r=0.760和0.589,均P<0.01);轻度微循环障碍组和重度微循环障碍组PctCO2和PaCO2均呈正相关(r=0.728和0.698,均P<0.01),但PctO2和PaO2均无相关性(r=0.316和0.141,均P>0.05)。3组新生儿PctO2表达均低于Pa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PctCO2与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循环正常组、轻度微循环障碍组和重度微循环障碍组PctO2与PctCO2诊断缺氧和CO2潴留的AUC依次为0.88(P=0.012)和0.65(P=0.112),0.58(P=0.348)和0.91(P=0.001),0.62(P=0.152)和0.89(P=0.008)。结论微循环正常新生儿经皮监测PctO2和PctCO2可较好替代PaO2和PaCO2;轻度及重度微循环障碍新生儿PctO2不能较好反映PaO2,此时需结合动脉血气指标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前后经皮氧分压(Ptc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Ptc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的特点,探讨PtcO2与PaO2及PtcCO2与PaCO2之间的相关性,以及PtcO2早期变化对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有创机械通气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6例,分别于有创机械通气前(T1)、有创机械通气后6h(T2)、12h(T3)、24h(T4)时测定PtcO2、PtcCO2值,并分别于T1、T2、T3、T4时抽取动脉血监测血气分析测定PaO2、PaCO2值,并比较存活组与死亡(恶化出院)组间PtcO2的差异。结果:(1)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前后PtcO2、PaO2、PtcCO2、PaCO2变化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PtcO2与PaO2及PtcCO2与PaCO2之间的相关性好,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76、0.9580(均P<0.05)。(3)存活组28例PtcO2通气前T1为58.3±11.6mmHg,通气后T2为63.5±9.9mmHg,T3为68.8±14.5mmHg,T4为70.4±16.7mmHg;死亡(恶化出院)组8例PtcO2通气前T1为48.2±13.3mmHg,通气后T2为54.8±12.4mmHg,T3为54.9±15.6mmHg,T4为55.2±16.9mmHg存活组与死亡(恶化出院)组不同时间Pt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O2与PaO2及PtcCO2与PaCO2之间的相关性好,PtcO2和PtcCO2监测是临床上很好的无创监测手段,并且观察 PtcO2早期变化可以对患者预后判断有帮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血小板功能变化对慢性肺心病的影响。方法对64例慢性肺心病患者体内进行PAG测定。结果:MAR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肺心患者存在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9.
李祖铭  罗春华 《海南医学》2008,19(8):136-13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血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二组,其中急性脑梗死组233例,对照组255例,用Sysmex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有受试者静脉血PLT、MPV、PDW、P-LCR、PCT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PLT减少,MPV、PDW、P-LCR均升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MPV、PDW、P-LCR增高,PLT下降,临床上对具备脑梗死高危因素或脑梗死确诊者应积极监测外周血小板的数量及参数,特别是MPV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预估与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MPV增高的患者,可适当给予预防性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