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7.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与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OVID数据库和中国期刊网中与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的英文和中文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将Jadad积分≥3分高质量文章纳入研究,并提取纳入研究的特征信息.数据分析采用Revman软件,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最后绘制漏斗图及Egger回归方程评定有无发表偏倚.结果:8项RCT,804例患者入选.与对照组相比,中医药组的总显效率(OR=4.17,95%CI:2.32-7.52)、总有效率(OR=5.79,95%CI:4.09-8.21)、病理学改善:萎缩(OR=5.06,95%CI:2.83-9.08)、肠化(OR=5.67,95%CI:2.74-11.73)、不典型增生(OR=4.72,95%CI:1.93-11.51)、不良反应发生方面(OR=0.20,95%CI:0.09-0.47),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中、西医治疗H.pylori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OR=5.56,95%CI:0.55-56.67).中医药组与对照组在CAG治疗中总显效率、总有效率、H.pylori转阴率、病理改善情况(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的漏斗图均基本呈现下宽上窄左右对称的图形,线性回归常数项检验统计量表明无发表偏倚,P值分别为0.781、0.791、0.702、0.645、0.593及0.779.结论:中医药组对CAG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病理学改善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组,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中医药组明显低于西医组. 相似文献
8.
9.
10.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的固有腺体数目减少甚至消失,常伴有广泛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为胃癌的癌前病变。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一肠上皮化生一异型增生一胃癌是Correa提出的慢性胃炎向胃癌演变的规律模式,已得到相关学者的广泛认同。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癌前疾病与胃癌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观察胃炎宁冲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 3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胃炎宁冲剂治疗组 ( 312例 )和摩罗丹治疗组 ( 80例 )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 88.47% ,病理总有效率 70 .2 3 % ,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P <0 .0 5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 76 .6 7% ,病理总有效率为 45 .35 % ,治疗前后差异显著 (P <0 .0 5 ) ,两组比较 ,症状疗效差别不显著 ,但病理疗效 ,特别是对肠化生的改善方面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胃炎宁冲剂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缓解和消除症状 ,改善和逆转病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作为胃癌前期疾病,其诊治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祖国医学认为其辨证当属“胃脘痛”、“嘈杂”、“痞满”、“胃胀”、“噫气”等范畴。1989年10月全国第五届脾胃病痹证学术交流会上,将其命名为“胃痞”。1 病因病机CAG的病因主要是饮食失宣、七情过极 相似文献
15.
中药治疗实验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酶组化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酶组化及超微结构角度进一步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发病机制及“甘平养胃”、“胃乐”方剂治疗CAG机制。方法:采用幽门弹簧插入法及去氧胆酸钠口服法复制大鼠CAG模型,对酶组化进行光镜半定量及图像分析仪定量观察,光电镜观察胃粘膜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结果:光电镜观察发现:模型组病变显著;SDH活性明显降低;LDH活性明显升高,经治疗后病理形态学明显改善,酶活性至近正常水平。结论:酶活性异常及 相似文献
16.
17.
杨炳初教授从医40余年,学术上崇尚《内经》、张仲景、李东垣、张景岳、叶天士等对脾胃的理论阐述和诊治经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伴发的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临床疗效显著[1].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疑难病,在其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胃癌前期病变.中医学属"痞证""胃痞""胃脘痛"范畴.以脘腹饱胀、隐痛、气、嘈杂、恶心、吐逆或腹痛、腹泻为常见症状. 相似文献
18.
19.
胃祺饮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胃祺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阻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综合法诱发大鼠癌前病变状态,用胃祺饮与叶酸参与预防和治疗,观察对胃粘膜急性损伤及萎缩的预防治疗作用,以及对病变粘膜组织中髓过氧化脂质(MPO),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酶(CSH-Px),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水平的影响。结果:中药组能明显阻断有害因素对粘膜的炎症损伤,改善病变组织粘膜萎缩程度,优于叶酸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可提高GSH-Px水平,阻断NO的过度产生,下调组织中EGF及EGFR水平,有效地消除多种有害因素对胃粘膜的诱癌作用,结论:胃祺饮对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20.
血浆内皮素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其确切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明确 ,一般认为是综合因素所致。近来研究表明CAG患者胃粘膜血流量 (GMBF)降低是CAG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1] 。内皮素 (ET)是目前已知最强的缩血管物质 ,在胃肠道分布广泛 ,对胃肠道血管平滑肌的调节在胃肠道粘膜损伤中起重要作用[2 ] 。我们通过对 32例CAG患者的ET含量测定 ,探讨ET与CAG以及CAG分级的相关性。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住院病人参照 2 0 0 0年全国慢性胃炎讨论会标准[3] ,经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学证实符合CAG诊断标准的 32… 相似文献